辽宁导游词怎么写
抚顺县民俗旅游景点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到抚顺县旅游,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今天的导游XX,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同徜徉在这明媚的春光里,但愿我的讲解和这一路上的美妙景色能够带给您无限的惊喜,在旅途中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有哪些意见或建议,请随时与我沟通,我和司机X师傅预祝您旅途愉快!
山清水秀、美丽富饶的抚顺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位于辽宁省抚顺市东部,东靠新宾、清原满族自治县,西接抚顺市区、沈阳市,南同本溪为邻,北与铁岭相连,距离沈阳、抚顺车程不超过1小时, 202国道和沈通线分别东西贯穿我县北部和南部,高速公路以及省、县、乡各级公路纵向延伸,横向贯通,内外相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且地处沈阳世博园、高湾极地馆、新宾永陵、清原红河漂等景区之间,并与这些景区形成沈抚旅游环线,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天然后花园。
抚顺县是“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境域总面积2336平方公里,属暖温带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艳阳气爽,冬季寒冷积雪,是四季旅游休闲度假的沃土。县境内山峦起伏,群峰叠嶂,有高山129座,其中海拨千米以上达4座。全县大小河流51条,水库29座,总库容量0.83亿立方米,方塘210座。连跨章党、上马、兰山三乡的辽宁省第一大水库——大伙房水库也横卧抚顺县境北部,烟波浩淼,山环水绕,景观优美,是生态环保旅游的佳境。全县森林覆盖率68%,是省绿化先进单位。水果以三大梨、苹果、葡萄和樱桃等为主;灵芝、榆黄蘑等药食两用菌和中草药材蕴藏丰富,年可采集量达300万公斤。大叶芹、蕨菜等山野菜和大理石、白云岩等矿藏,蕴藏量均省内闻名。境内天鹅、鸳鸯、苍鹰、秃鹫等23种鸟类均为省级二类保护动物。
近年来,我县以农村环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为旅游吸引物,以吃绿、住绿、游绿、购绿为特色,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形成了“春看山花烂漫、夏吟绿树成荫、秋观五彩山峦、冬赏林海雪原”的“四看”及“春吃山野菜、夏喝全羊汤、秋炖蛤什蟆、冬吃杀猪菜”的“四吃”特色旅游产品,目前全县形成了沈通线和抚金线两条精品旅游线路,沿线的中华寺风景区、关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石文大河峪观光采摘园、白鹭岛风景区等旅游景区点已成为我县的旅游亮点。
现在汽车行驶的公路就是抚顺县的景观路——沈通线公路,它作为抚顺县的旅游精品景观带全长78公里,西起拉古中华寺、东至马圈子天女山,横穿抚顺市南部地区,线上分布中华寺、关山湖、三块石三个重点旅游景区,以及毛公国防教育基地、石文大河峪观光采摘园、天女山自然风景区等8大景点和度假山庄,是休闲度假的精品线。沿线“山、水、林、田、路、村”的综合改造,公路两旁栽植的白桦、枫树,开发的绿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项目,均增加了抚顺县的旅游内涵。沈通线已经成为了一条文明景观带,与其周边景点组成了抚顺县旅游产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拉古乡,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拉古乡名称的由来,拉古乡是以政府驻地拉古村为名。而拉古村则得名于清康熙年间翰林院大学士车克死后,将骨殖瓶运于此地埋葬,于是在雍正年间便称“拉骨峪”,后改称为拉古峪,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拉古村。拉古乡是一块如彩带般的土地,它靠近辽宁省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距辽宁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沈阳市40公里,距桃仙机场30公里,距国内重点旅游城市大连400公里,省二级公路贯通境内南北,两条国道交叉横越东西,还有一条铁路运输专用线横跨乡里,交通优势特别明显。拉古乡域总面积104.2平方公里,耕地38573亩,水田2340亩,旱田36233亩,林地5.4万亩,森林覆盖率34.63%。这里居住着勤劳朴实的人民,总人口16723人,其中农业人口15324人,非农业人口1399人,除汉族外,还有满、回、鲜、蒙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人民团结和睦,安居乐业,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甜蜜的种子,建设美好的家园。这里有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2016年,县委、县政府在拉古乡成立了冶金铸造工业园区,是抚顺县五大工业园区之一,截止2016年,园区内已引进包括罕王、新钢在内的工业项目13个,引进资金7.9亿元。随着沈抚同城化的不断推进,未来我县大部分工业企业将集中在拉古工业园区,工业发展潜力巨大。境内以中华寺风景区为代表的旅游业也蓬勃发展。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中华寺风景区,抚顺与沈阳同山同水、同根同源,千年古刹中华寺就坐落于两城之间,沈抚同城、旅游先行,中华寺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了沈抚地区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中华寺始建于唐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抚顺县拉古乡刘山村拉古河畔与沈阳市东陵区王滨乡接壤,距沈阳30公里,车程不超过1小时。规划面积60公顷,建筑面积8307平方米,是自然与人文荟萃的宗教名山,以往文人学士,寻仙访道,平民百姓烧香拜会都要到这里来完成他们的宿
愿。现在的中华寺风景区由中华寺、中华万寿宫、中华万佛塔、高僧塔院、念佛堂、讲经堂、佛家墓园和观音洞等多处景观组成,整体建筑风格呈现大唐风韵,简约而不失庄重,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到中华寺将欣赏到宏伟的殿堂、巍峨的宝塔、精美的造像和令人赞叹的绘画艺术、石刻艺术,尤其是每逢初一、十五和佛道教节日举行大型法会时,来此观光旅游,降香朝拜,更别有一翻情趣。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石文镇,石文镇原称石文厂、石灰厂、十围场、石佛厂。据传,明朝前期,此地山林茂密,荆棘丛生,为禽兽潜踪之地,故皇家于此设围场,经常来此狩猎,而得名“十围场”。1905年日俄战争,俄人占据此地时称“石灰厂”,其意义不详。至清末,更名为“石文厂”以象征文雅之意,今称石文。石文镇位于抚顺县南部,距市区(县政府驻地)25公里,东与救兵乡相邻,西与拉古乡相接,东南与峡河乡一岭之隔,西南与海浪乡彼此接壤,北与望花区塔峪镇毗连。沈环、沈通线公路纵横全镇,直达本溪市。全镇总面积151平方公里,山林11.47万亩,耕地3.722万亩,其中旱田2.83万亩。全镇所辖15个行政村、1个社区,6433户,24950人,其中农业人口19488人。石文河上游有英守、官山、通什三座水库,蓄水量达1500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8000亩。全镇农业以种植业、养殖业和林果业为主,逐渐形成了棚菜、果树、蛋鸡、裸地菜、绒山羊、柞蚕六大产业。工业以铁矿开采、冶炼、塑料、橡胶、建材、电器元件制造为主,罕王集团直接还原铁有限公司、抚顺市远东橡胶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民营企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产业富民、工业兴镇”是石文的发展思路,“创建卫星城镇,打造和谐石文”是石文的发展目标。小城镇功能日趋完善,餐饮服务和运输等各业比较发达。该镇曾荣获县先进党委、市发展乡镇企业十强镇、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市经济发展先进镇、市文明乡镇、省市安全文明乡镇等三十余项荣誉称号,涌现的全国文明村——毛公村、省级文明村——三家子村,已成为抚顺市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
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毛公村。关于毛公村的由来有这样一种说法:据说清朝有一木匠姓毛名公,在此地定居,老人办事公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老人将该村取名为毛公堡,简称毛公。毛公村位于抚顺县石文镇,距抚顺市区30公里,苏边线贯穿全境,沈通线与沈环公路均从该村附近经过,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该村有两个自然村,399户,1319口人,共有耕地2029亩,集体山林570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1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000元。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同年12月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2016年底被中宣部评为全国首批文明村。毛公国防教育基地以国防教育训练为主线,进行国防教育和红色教育(革命传统及毛公村现代文明),通过开展参观军营、武器装备、训练器械,实弹射击,体验军营生活等项目,达到“感受一日兵”的目的。同时还开展农村生态旅游,以此来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国文明村----毛公村的新风貌。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是英守村,传说明末清初时,清朝官兵英勇奋战打退了明朝的援兵,护守这一带村庄田地,故得名英守堡子,今称英守。据考“英守”是满语,意为“青雕”,所以此村是以鸟命名的。我们眼前看到的就是英守大河峪观光采摘园,它位于抚顺县石文镇英守村,比邻英守水库旅游区,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600余亩果园内果树种类繁多、品种优良,春天花香四溢,秋天瓜果香甜,每年一次的采摘节更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的魅力,是游客春季赏花、秋季采摘、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理想场所。
参观了大河峪观光采摘园,我再带领大家参观我县的另一个水果观光园——石文镇连刀湾生态果园度假旅游区。石文镇连刀湾生态果园度假旅游区位于抚顺县南部山区, 距市区27公里,双古线公路东西走向贯穿全境,可通往三宝屯收费口至沈阳。景区内有成型的果园46个,盛产沙果、南果梨、尖把梨、苹果梨、秋白梨、麻梨、山梨、樱桃、杏、桃、李子、树梅等多种水果,年产量310多万斤。此外还有数不清的山野菜、榛子、食用菌、鲜食玉米、青豆、西甜瓜和花生等山货野果。景区呈东西走向,内有官山水库垂钓区、淡水养殖区等多处景点,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救兵乡,救兵乡以政府驻地救兵村为名。救兵村原名救兵台,相传唐朝薛仁贵征东经过此地并发出救兵,清朝时在村前山上建造烽火台,由此得名。救兵乡地处抚顺市东南部山区,距市中心18公里,距202国道30公里,抚清线(抚顺——本溪)及沈(沈阳)通(通化)线贯穿全乡,乡域总面积266.7平方公里,共有14个行政村,35个自然屯,居民6602户,总人口2.1万人,耕地面积3万亩,其中水田6400亩,森林总面积37.7万亩。全乡目前有选矿厂9家,木制品加工企业120家,机制木炭企业30家,年产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实木体育场馆地板500万。
平方米,产品已销往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地板第一乡”。亚洲最大木制品工业园区建设已经全面启动,现已规划出救兵马郡木业园区和救兵小东木业园区两个木业园区,总占地面积达5550亩。木制品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乡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该乡连续四年获抚顺市“经济发展十强乡镇”称号,多次荣获省级先进党委、市级先进党委、县级先进党委、市级文明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关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就坐落在该乡。
不同于中华寺的清幽,关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其青山秀水成为沈通线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位于抚顺市区东南部22公里东洲河上游,东与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相连,北与萨尔浒风景区遥相呼应;距省会沈阳50公里,距中华寺风景区20公里,占地约30平方公里。古老的关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樊梨花点兵,薛里征东的历史传说经久不衰。不仅清代是宫廷达贵选择的落脚之地,近现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解放军五打救兵台使这里又增添了革命斗争的色彩。整个景区由碧绿的湖水和苍翠起伏的青山交织而成,主要旅游景点有休闲垂钓区、远足氧吧区、自助作物采摘区、假日公园。同时,度假宾馆、游船码头等还可以满足游客餐饮、住宿和乘船观光的需要。置身于碧波荡漾的关山湖,遥望两岸青山绿水,聆听天籁之音,能引起您对古战场的无限沉思与遐想。
我们现在看到的饭店是在水一方休闲度假娱乐广场,它位于救兵乡上沟村,距市中心22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总面积30000平方米,可供200人同时就餐,室内有大小餐厅,以人工鱼塘和餐饮娱乐为主营。设有台球、麻将、音响等设备,可举办各种大型文体联欢活动。室内宽敞明亮、通风透光,室外露天广场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游客所享用的主副食均为农家绿色产品。
汽车已经行驶到了抚顺县后安镇境内,后安镇原名“后干河子”,因位于“干河子”北岸,人们习惯称北为后,而得名,后因“干”与“安”谐音,又取平安之意,改为“后安河子”,简称后安。它地处抚顺市东部山区,属长白山龙岗余脉。全镇总面积363.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2000亩,林地面积355000亩,所辖13个行政村,人口17581人。该村东临汤图乡,南临本溪和马圈子乡,西与救兵乡接壤,北与上马乡连接,省级公路沈通线、市级公路抚金线贯穿全镇。后安镇以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经济环境,革命老区的光荣历史,成为我县东部中心镇。后安镇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著名的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就坐落在镇域内。公园自1999年开发建设以来,以其优良的生态环境、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迹,成为省内外游客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农家旅游的理想去处。目前,公园周边共有旅游宾馆2家,饭旅店28家,旅游从业人员达300人。同时,正在建设中的小鹿沟风景区也即将成为与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相呼应的旅游景区。
我们现在看到的景区是腰堡水库度假村,它位于抚顺市东南部的后安镇腰堡村南,距市区42公里,南对昂首欲鸣的凤凰山,北对高耸巍峨的卧佛山,东靠山崖峻峭的老虎洞,西面则环绕着传说中的卧龙山脉。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四季温度均比市区低5-6度,是夏季的避暑佳地。度假村占地面积9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有容纳100人的会议室,可同时接待300人就餐,200人住宿。置身腰堡水库,立刻产生一种告别喧嚣与尘埃,飘飘欲仙、回归自然的感觉,是2003年抚顺市民最喜爱的八大休闲山庄之一。
大家请看远处的山门,它就是小鹿沟风景区的山门。小鹿沟风景区是集佛教文化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30公顷,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工期3年,主要建设项目有青龙寺、度假山庄、动物园等。青龙寺位于抚顺县后安镇郑家村,坐落在山河秀丽的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小鹿沟风景区内。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溪水潺潺,曲径通幽,有栩栩如生的灵山卧佛、一亿多年的观音古洞等景点,是一块充满着神奇传说的佛教圣地。
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已经驶进了抚顺县最为著名的景点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内,大家可以看两侧绿树成荫,环境优良,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它作为沈通线景观带上一个重要景点,以其独特的资源、秀丽的风光极大地吸引了省内外游客。公园系长白山老龙岗余脉南麓,位于抚顺东南52公里处的抚顺县后安镇和汤图满族乡境内,距沈阳市97公里,距本溪市44公里,由高速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捷。公园占地面积100平方公里,有山峰112 座,主峰海拔1131米,因在高山之巅有三块巨石相依相拥昂然剑立,直入云端而扬名。园区千峰竞秀,林莽苍桑,集雄、险、奇、峻、雅、幽、清于一体,森林覆盖率高达92%,素有“天然物种基因库”、“北方温带雨林”之美誉。公园以巍巍的三块石,俊俏的仙人台,飞鸣的白龙潭瀑布,圣洁的天女木兰,神奇的鸽子洞等景点,尤为壮观。
据《兴京县志》记载:“十七世纪初,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时,就以此为大后方,屯聚兵丁,储备粮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辽沈地区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杨靖宇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就以三块石为革命根据地,它也因此被誉为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最为坚强的一块根据地,今天,三块石已成为辽宁省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
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一年四季景色怡人。春天,野谷山花满壑,布谷声声 ;夏天,嘉木秀荫葱郁,泉水丁咚;秋天,满山红叶尽染,飞霞霁虹;冬天,白雪倚地拍空,素裹乾坤。文人墨客也赞誉其有“五美”,即壮观之美、原始之美、经典之美、生态之美、古朴之美。来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登仙山、赏山景、采山货,在山水间举棋对弈,体会“世事如棋,一局争来千秋业,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的感觉。
翻过八盘岭我们就进入了马圈子乡,马圈子乡以乡政府驻地马圈子村为名,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军攻占清河城,进驻本境,在孤家子西南修建很多马圈作为驯马场,故而得名马圈子。马圈子乡位于抚顺县东部,距市中心75公里,东与新宾县为邻,南连本溪县,西北与后安镇接壤。省级公路沈通线、市级公路抚金线贯穿全境,直通新宾、通化、本溪、沈阳等地,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马圈子地区成为辽宁东部地区农副土特产品贸易集散地之一。现有6个行政村,10个自然屯,1个国有林场,乡域总面积141.4平方公里,农户1762户,总人口6014人,耕地总面积14031亩,林地总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要有铁矿石、石灰石、花岗石和河沙。马圈子乡旅游资源丰富。这里的地型地貌属于长白山脉龙岗山系,平均海拔500米以上,最高山峰海拔877米。全境由九条恰似蜿蜒的巨龙般的山脉环绕而成,民间曾将这里叫做“九龙汇”。这里人杰地灵,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奇特的自然风光,著名的天女山风景区以盛产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天女木兰和神秘的“东北神茶”而闻名,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我们看这就是天女山风景区,天女山俗称歪砬子,系长白山余脉,地处抚顺县革命老区马圈子乡太平村境内,距抚顺市内65公里,东临新宾满族自治县,南与马圈子村毗邻,西与后安镇相连,北与著名的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接壤,其中抚金线、沈通线公路纵贯景区,且与雄关路转的山路十八盘连接,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通讯、电力覆盖全景区。天女山主峰海拔780米,园区占地面积1380亩,区内山高林密,空气清新,悬崖峭壁环抱四周,古洞奇观分布其中。景区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尤其具有极高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天女木兰已经形成了园区,高山红景天、刺五加、石韦、卷柏、人参等大量稀有药材,以及猴头、木耳、榛子蘑、羊肚菌等野生食用菌,为游绿、吃绿、购绿的健康休闲旅游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基础。景区主要景点有通天道、南天门、狐仙洞、聚仙台、转心湖、藏宝门、龙松顶、凤凰台等20余处。这里是一个天然氧吧,四季风景美不胜收,春天当你走进风景区可尽情地呼吸空气中野花和泥土的芳香;夏日当你徜徉在林荫小道上,浑然不觉酷暑难当,再喝一口山泉水令你精神倍爽;秋日当你步入这五彩斑斓的世界,你会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收获的季节;冬天,当你踏雪而来,你会一下子融入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纯洁世界。游在天女山,回归大自然,这里已经形成了“春采山菜看杜鹃;夏品神茶赏木兰;秋获野果看红枫;冬吃蛤蟆话丰年”的民俗特色。与天女山生态旅游形成环线的还有境域内的重兴寺、圈麓山革命公墓、北沟千亩药园观光区、东沟水库、红石百亩方塘垂钓、马圈子千米带状公园等。同时以农庄特色为主的美食,更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生机。
抚金线作为抚顺县的另一条精品旅游线,西起抚顺,东至金斗峪,全长75公里,沿线上的萨尔浒风景区、白家店渔村、莲花岛风景区以及白鹭岛风景区共同构成了抚顺县的旅游景观线、休闲度假线。
现在汽车驶进的乡镇就是上马乡,那么“上马”有什么含义呢?1962年建人民公社时,以境内上马为名,因上马有前进、上升如骏马奔驰之意。上马乡位于抚顺东部山区,东与汤图满族乡相邻,南连后安镇,西接抚顺市东洲区,北隔大伙房水库与章党镇相望。全乡总面积271平方公里,长140华里,宽60华里。全乡居民6000余户,总人口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9万人,分布在17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2个自然屯)。全乡林地面积18.13万亩,耕地面积3.93万亩,其中旱田 2.63 万亩、水田 1.3万亩。乡内由东到西三条大河纵横南北流入大伙房水库,四条公路贯穿乡内,东有台上线通往三块石、南有沈通线直达沈阳、西有高上线通往吉林、北有抚金线直通新宾。全乡矿产资源丰富,罕王铁矿等均已建成投产。
白鹭岛风景区位于抚顺县上马乡李家村,三面环水,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大伙房水库当中,站立湖岸,单见一泓碧水,波平如镜,远处环抱湖水的群山,苍翠浓郁,层层叠叠,倒映湖中,真是山环湖、湖映山,湖光山色,美不胜收。风景区北临大伙房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5
水库,南连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距抚顺市区50公里,陆路沿台上线即可到达,水陆可由大伙房水库乘船观赏,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森林繁茂,覆盖率达95%,水域广阔,气候温暖,适宜各种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每年清明至寒露季节,更有数万之众的白鹭栖息繁衍于此,或在树梢栖息,或在湖中嬉戏,或在阡陌徜徉,形成了“惊飞远映碧山青,一树梨花落晚风”的诗情画意景观,该岛是省内最大的白鹭栖息地,也是重要白鹭观赏区。
我们现在到达的萨尔浒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抚顺东郊,距市中心15公里,总面积26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110平方公里。它以浩瀚的水面、起伏的群山、茂密的森林著称,被誉为辽宁的“风景明珠”,沿湖的王杲山、白龙山、德古湾、莲花岛、营盘三岛、元帅林、铁背山、萨尔浒山等八大游览区,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千姿百态,独具风貌。
元帅林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大伙房水库东北岸张作霖空墓陵区,是张学良夫妇及张作霖五姨太等人为其父张作霖修建的陵墓,陵园坐北朝南,由方城、圆城、墓室三部分组成。1928年陵墓开始建设,历时三年,张氏家属曾从北京、河北等地搜集了大批明代和清代精美石刻拟用于此墓建设。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历史原因,张作霖的遗骨安放在他处,但那些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石刻便存放于此,摆在了墓室外的神道两侧。1988年,“元帅林”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7月经林业部批准建立国家森林公园。
在我县两条精品旅游线上还分布着许多风格迥异的农家乐饭庄,尤为著名的是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脚下的佟庄子民俗村,相传约二百年前,一户佟姓人家首先入住本地,故得名佟家庄子,后简称佟庄子。它依托“春赏一岭野花、夏游青山绿水、秋观漫山红叶、冬吟白雪银驰”的四季旅游项目,形成了独特的关东文化。置身于农家小院,欣赏独特的关东建筑,亲自采摘纯天然绿色食品,围坐火炕,品尝农家饭菜,感受着浓浓的关东气息,尽情地体验那分惬意和悠然,恰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
古人云“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其实我们今天的游览活动,也正是一本再生动不过的教科书、一卷再真实不过的抚顺县画册了。希望大家能够永远记住我们共同相处的这一天,我真诚的欢迎大家再次来抚顺县观光旅游。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辽宁辽阳古刹清风寺旅游景点导游词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号称山海关外第一刹的"清风寺",它是全省境内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清风寺以古朴、典雅、优美、神奇而著称,在辽南一带很有名气,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清风寺首先要了解首山,因为清风寺位于辽阳西南15华里的首山南麓半山腰处。首山系千山之首,千朵莲花山的第一山,高176.1米,东西走向,长5华里。首山以其地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重要,地势险要而成为辽东战事中的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著名的司马懿讨伐公孙渊之战、唐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东征高勾丽曾驻军于此、发生在上世纪初的日俄战争及解放战争时的辽阳保卫战皆发生于此。首山还是历朝历代帝王将相、名人骚客的驻足之处,著名的有唐太宗李世民、清朝康熙、乾隆、禺页颢,还有历史名人王尔烈、梁半农等,文人墨客、帝王将相为首山凭添了诸多诗文和神奇。
您瞧:首山,从正南方向看过去恰如一个横卧沉睡的仙子,东首是额际,蜿蜒部分是下垂的长发,额下眉眼鼻唇分明可见,主峰如高耸的丰乳。往西是一道斜坎的梁,好像是一只手扶着腹部,腕下就是古刹清风寺了。如果登上山顶极目远望北方,古城辽阳尽收眼底,高高白塔矗立其中。向南观看近处是新兴的辽阳县城,远处就是辽宁的第三大城市--鞍山了。
历史上首山曾是树木繁茂,遮天蔽日。据史料记载,首山原名大香山,山上长满高蒿,芬芳异常。山西坡下森林茂密景色奇观、气候宜人,清风古刹、首山樵唱、文殊寺与观音阁、首山墩台、勒石记功、首山斗、将军定石、首山擎月共称为"首山八景"。其中以"首山樵唱"最为著名,成为明代辽阳八景中的第六景,传闻有仙人樵于首山,"夜闻歌声,曲终不见",可见林木之茂盛。首山南有沟壑数条,涌泉飞瀑,水资源极其丰富。(明时,辽阳八景为:望京杰楼、广佑雄图、太水环带、千山屏列、香岩佛梦、首山樵唱、首峰泉瀑、陀洞悬珠。随着时代变革,江山易主,辽阳八景亦有新称。到了清代,辽阳八景为:华表仙桩、龙王夜渡、神灯孤照、白塔晚晴、魁阁凌霄、双桥卧虹、松柏琴声、首山樵唱。)
而今这些历史美景在数次战争的洗礼后已不复存在了,剩下的是战火焚烧后的秃山、裸露的岩石,还有就是对落后就要挨打的屈辱的追忆及以对曾经美好山林的向往。
走进清风寺,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这里的古建筑风格,聆听"清风八宝"的传说,寻觅龙的影子,畅游三国,感受佛教的博大精深吧。
清风寺的碑文上记载"兹寺也不知创自何年、访其断碣残碑迄唐宋元明而递新。"有史料记载为建于明代隆庆五年(1571年),至今已有432年的历史了,清代曾经多次维修和扩建,其正殿和配殿仍保持明代风格。正殿为歇山式建筑,是省内现存明代殿宇建筑的典型代表。
寺院坐北朝南,有三层殿:山门、正门、正殿、东西厢房、后殿东西配殿,西配殿的西北角有清代增建的狐仙堂一间。寺院占地3418㎡,有殿堂34间,佛像百余尊。僧人在清朝时多达几十人,并有大量经书和器皿,进寺颂经焚香者络绎不绝。
山门:大家看,正门两旁的墙壁上,分别在汉白玉上刻着两首诗,这就是"清风八宝"之一的"二圣钦诗"了。左侧为唐太宗李世民进驻辽阳时写的《辽城望月》,由著名书法家温同春补书。"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大概意思是说:李世民进驻辽阳,登上辽阳城头,但见明月初上,月色皎洁,光照圆碣(碑)。月亮时而被飘浮的云彩遮住,时而又露出脸来,月光从树的枝叶空隙间照到地面上,缀出斑斑点点的花样图案。微光渐明满桂枝,圆月亏时镜彩缺。影散晕重,驻跸辽阳,望月抒怀,表达了诗人"伫观妖氛灭"的愉快心情。(玄菟:古代郡名,汉武帝所设,包括辽东、吉林南部及朝鲜咸境南道一带。九都:古城名,在吉林省集安西北。驻跸:古代帝王出行,途中停留暂住的地方。)右侧为清康熙皇帝玄晔巡幸辽阳时题的诗:"肃将轩驾向辽阳,暖日晴熏百草芳……林间苍藓侵人径,墙上新花缀女墙……"是由书法家杨玉林书写的。这两首诗都对首山进行了描绘赞美。而这两位均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皇帝,他们均到过首山并留下诗篇,实在是给首山这块宝地增添了光彩。山门内侧这副对联"驻跸山前时有清风吹浊世,青云台畔常将落日照迷津"是清乾隆皇帝为清风寺所提,当时旷代关东才子王尔烈伴驾乾隆东游至此,乾隆皇帝诗兴大发,留下墨宝,同时王尔烈也提了"遵大路以仰瞻高山卓尔,扣禅关而徐步御风冷然",现刻于正门的门柱上,一会就可以看到了。同时王尔烈还为"清风寺"提了"昙花香远"四个大字,也在正殿能够看到。
正门:大家看,这就是"清风八宝"之二的"天惩罪兽"了,这是一对绿松石狮子,西边的是雌狮子,现完好无损,东边这只是雄狮子,你们看,雄狮子身上有个很大的裂缝,狮子几乎是裂为了两半,但仍端坐在那里,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里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
相传,在清风寺建寺之初,有一个云游四海的高僧来到这里,在他抚摸雄狮子头顶时,不小心中指被划破了,血滴在了雄石狮的天灵盖处,正是这滴中指血,年深日久,受日月精华使这头雄石狮具有了灵性。它得了灵性之后便不安分起来了,总想飞升,循迹山林为王,因而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张牙舞爪,准备适当的时机逃离。一天夜里,狂风大作,暴雨如注,雄石狮感到这正是它飞升的好时机,在它正欲逃离之时被巡天使者发现并急报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速派雷公电母前去将其劈为两半。雄石狮从此虔心赎罪,纵然身为两半,也全心全意守卫佛门,至今不倒。这段传说更为清风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如果感兴趣我再说说这用于雕刻狮子的材料"绿松石":绿松石因形似松球而得名,是一种珍贵玉石。绿松石是含铜的地表水与含铝的的矿物或岩石(如长石、磷灰石等)作用后在裂隙中沉淀而形成的,属裂隙淋溶填充型矿床。我国湖北省西北部的郧(yún)县、郧西县、竹山县出产的绿松石质量最为纯正,郧县云盖寺产出的最为著名,素有"东方绿宝石"之称。据说东北只有辽南才有。绿松石是古老宝石之一,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深受古今中外人士的喜爱。早在古埃及、墨西哥、古波斯,绿松石被视为神秘、辟邪之物,当成护身符和随葬品,足见其价值所在。
走上六级台阶,这两侧黑漆柱上就是王尔烈的"遵大路以仰瞻高山卓尔,叩禅关而徐步御风冷然"这副楹联了,当年王尔列曾在此庙中苦读数年,为清风寺留下了难得的墨宝。再看寺庙正门,上方挂有三块牌匾,分别写着"首山古刹""清风寺""东都胜迹",内层还有一块也是写着"清风寺"的牌匾,这些都是90年代修复清风寺时县长陈敬东为清风寺所题。
正门门口两侧有两个石鼓,真名叫椒图,跟石狮子一样是保护庙的,传说椒图是龙的儿子,像水里的螺蛳,有一圈圈的螺纹,他喜好闭合,放在门前跟石狮子一样是看门的,一般人照着他的外形也叫他石鼓。其作用其实是支撑正门或中门的门框、门槛和门扇的枕石,另一个作用是它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与门梁上的砖雕、彩绘相应成趣。每一种类型的石鼓上都雕有不同的吉祥图案,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其雕刻工艺精湛,惟妙惟肖,堪称石雕工艺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里的石鼓上刻有鹿、花、松、凤。说起砖雕这里也有几处,正门的北面廊檐下东西各有"福"字和"寿"字两处,东西厢房的南墙各雕有莲花和牡丹。都是用青砖雕刻而成。可以看出当时的匠人雕刻技术娴熟、细致。皇族的宫殿大多是琉璃异彩,富丽堂皇。而这里则青砖青瓦,虽比不上皇宫的豪华气派,却有着它自己独特的古朴、沉静的特点。
这柱下的圆圆的石头叫石珠,即柱礎,高略等于柱径,还有豆子形、花瓣形、莲瓣形及八角形等等。木造寺庙的柱珠,特别由石块雕成,可防水渗入木柱,也有美观的作用。
正门门厅左侧这块石碑记载着清风寺的修缮记录,这两边的小门房里是哼哈二将,形象威武凶猛,一个名叫郑伦,能鼻哼白气制敌;一个名叫陈齐,能口哈黄气擒将。
[ 两位神将]原先只是[一位]金刚力士,本是佛国护法的[二十诸天]之一的密迹金刚,《封神演义》上说郑伦原为商纣王的部将,拜昆仑度厄真人为师。真人传给他窍中二气,将鼻一哼,响如钟声,并喷出两道白光,吸人魂魄。后来被周文王擒获改邪归正,却又被纣王的部下大升斩死。
陈奇也是商纣王的部将,曾受异人秘传,养成腹中一道黄气,张口一哈,黄气喷出,见之者魂魄自散。后来被哪吒刺死。在姜子牙封神时敕封郑伦、陈奇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这就是民间所流传的哼哈二将。
正殿:出了正门进入正院:正前方就是大雄宝殿,两旁是东西厢房,在大雄宝殿两侧有东西配殿,配殿两旁与大雄宝殿之间各有小门可通往后殿。院中的香炉终年香火不断。
大家向上看,在建筑学中,这里的建筑为硬山式屋顶,硬山式即人字形屋顶,屋顶两坡交界处常用瓦片叠砌或砖砌成屋脊,这就是正脊。还有四条垂脊,垂脊即前后方向的屋脊,又称规带。那么屋顶上的这几个兽又是怎么回事呢?民间有句俗语叫五脊六兽,说的就是这几个兽,而且这几个兽已经成为中国古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所谓五脊是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的,统称"五脊"。在五脊之上又安放了六种人造的兽,合称"五脊六兽"。那么,第一至第六兽都叫什么,中国古建筑缘何在五脊之上安放六种人造兽呢?据中国古书上记载:正脊两端的兽叫"龙吻",垂脊上的五条兽合称为"螭吻",分别是狻猊、斗牛、懈豸、凤、押鱼。狻猊是龙之九子之一,对于狻猊,古书解释说:"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也"。所以他排在第一位了。
说到狻猊,我们就有必要说一说龙的九个儿子。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那他们都是干什么,叫什么呢?现在我就来说一说:
好重者:赑屃(音毕喜),最喜欢背负重物,所以背上驮一块石碑;
好望者:鴟吻(音吃吻),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
飸餮:(音滔帖),最贪吃,常饰于鼎的盖子上;
生性好杀者:睚眦(音牙自),嗜杀喜斗,常饰于兵器刀环,剑柄;
狴犴:(音毕岸),最憎恶犯罪的人,所以常饰于监狱的门楣上;
好烟火者:狻猊(音酸泥),性好烟火,常饰于香炉盖子的盖钮上;
好水者:趴蝮(音八夏),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
性情温顺者:椒图,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常饰于大门口;
好鸣者:蒲牢,最喜欢音乐和吼叫,常饰于大钟的钟纽上。
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是九个小兽。重脊的顶端为骑凤仙人,后面依次排列鴟吻(音吃吻,龙的九子之一)、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中国古代先民称五脊上的兽为神兽,并顶礼膜拜,说这六兽可以"护脊消灾",是镇脊神兽。正脊上的龙吻也叫"吞兽",它的作用是可以严密封固两坡瓦垅交汇处,提防雨水渗漏。中国古建筑皆为木式结构,中国古代先民相信,在五脊之上安放镇脊神兽,不仅会带来吉祥,而且还可以避火消灾。正脊上的龙,有的背上还插着把宝剑,民间有这样的传说:龙王年迈欲禅让王位。龙王有二子,为继承王位争执不下。龙王吩咐,谁先吞下龙宫房脊者可取王位,闻言,龙兄飞身张开巨口吞住屋脊,龙弟见势已去操剑在手将其兄刺死在屋脊之上。龙弟见闯下大祸,飞身离去,刺在龙兄身上的剑也未得拔去。这便是中国古建筑正脊上有剑柄的来历。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3
据记载,这里是筒瓦歇山式建筑,大家知道筒瓦是怎么回事吗?瓦当起源应追溯到西周时代。当时瓦的制作是先制成圆筒形的陶坯,然后剖开坯筒,入窑烧造,四剖或六剖为板瓦,对剖就为筒瓦了。故"瓦解"一词即源于此,板瓦用于屋顶,筒瓦覆盖于两板瓦之间。筒瓦最下方所置的圆形物叫瓦当,又称为勾头,也有半圆形的,不过这里没有。上面有龙的图案,瓦背有瓦钉,起到的是固定作用。真正开始有瓦当,大约在春秋时期,起源瓦当上的主要文饰为兽面纹,后来普遍向卷云发展。到了东周列国,瓦当成为了一些大型建筑的构件,发展迅速,鼎盛一时。各国烧造和使用的瓦当有所不同。大家可以注意观察一下,现在我们在这儿看到的瓦当和滴水上的龙图案和一会我们在配殿和后殿将要看到的是不同的,他们风格各异,形态迥然。两个瓦当之间的尖形物是滴水,又称雨帘,雨水即由此处落下,瓦当与滴水并列于檐口,一阳一阴,搭配得宜。早期的"滴水"与瓦身的夹角一般为直角,晚期则增至一百度以上,以利于流水外泻,具有很大的科学性,更加显示了我国古代瓦当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功能。
在这个院中就有清风八宝之中的两宝:大家向东看:这是石雕龙首悬钟柱,从外观即可看出它的年代已很久远了,这铸铁的大钟即是"清风八宝"的第三宝"古钟悠远",它铸成的时间是清嘉庆六年九月(1801年农历9月),距今已有202年的历史了。古钟基本保持完好,仅钟口部花瓣形叶爪断了一小截,上面的字迹仍清晰可辨,这些文字记载着铸钟的时间、铸钟的匠人的名字,当时主持僧的名字以及捐款者的名单。在我们辽阳境内,这是一口独一无二保存下来的大钟,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此钟声音洪亮、浑厚而悠远,响彻山原,三里五村的人们都能听到。
再看院中这棵白皮松是"清风八宝"之四"白松复荣",据史料记载,清风寺院内原生有一株白皮松,青荣俊茂,人称虎皮松,此种树木本地区十分稀少,因而很珍贵。相传为清朝末期首山脚下朱家堡子绅士梁国玺(字半农)1894所植,多年来成为清风寺内的一道景观。1977年,当时老百姓不知从哪听说虎皮松能治哮喘,于是纷纷前来求得树皮回去治病,结果这棵古松树一夜之间被扒光了皮,不久便枯死了,很是让人痛惜。1978年有人在后山发现了两株自然生成的白皮松,王玉山等人将其中一棵移植到了寺内,栽在大雄宝殿的香案前,现这棵白皮松已长高近5米,很是茂盛,但树型与以往有了改变,树干高约1米,树冠大而杈多,传说是受了佛主的点化,形似菩提。所以不再长高,而潜心向佛了。树前的这个假山据说也是梁国玺从江苏无锡搬运过来的。梁国玺这个人很值得一说,他名国玺,字半农,辽阳县朱家堡子人,好善乐施,十九岁就帮乡里去北京诉讼,状告耿仲明霸占百姓土地一案胜诉,为百姓排了忧解了难。后又为乡亲筑路十里,用了半年时间修好了朱家堡子到辽阳西关十多里的道路,方便了车马行人。咸丰十年三月,梁半农从首山附近四乡请来了能工巧匠重修清风寺。
辽宁鞍山千山完整旅游景点导游词
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是长白山的支脉。整个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辽阳、海城、盖州、岫岩,止于金州。南北绵延200多公里,纵贯整个辽东半岛。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千山为“园林寺庙山岳型风景区”,被誉为“东北明珠”。千山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早在1400年前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佛教徒的踪迹,隋唐代起有了庙宇建筑,到辽金已发展成远震辽左的著名佛教胜地。“祖越”、“龙泉”、“香岩”、“中会”、“大安”五寺,在明代已很出名。到了清代道教进入千山,使千山的庙宇有了进一步的增建,发展到七寺、十二观、九宫、十庵。千山庙宇布局巧妙,建筑宏伟。
古老而宏伟的寺庙,与自然景物彼此烘托,融为一体,构成一幅优美、雅致、幽静的动人画面。众多寺庙终日香烟缭绕,钟鼓幽鸣,一派仙人福地景象。特别是身高70米的天成弥勒大佛,自发现以来,轰动海内外,成为世界奇观。探奇者、朝拜者络绎不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千山弥勒大佛”,每年6月的千山大佛节,将宗教活动带入高潮,堪称佛教之盛事。
千山人文历史遗迹颇多千山历来是引起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不仅有唐太宗李世民驻跸和薛礼兵营遗址,还留下清帝康熙和乾隆游历的足迹和诗篇。名贯三江的关东才子清太史王尔烈,曾在千山龙泉寺读书,至今还保留他的书房。明清时的官宦、名人也曾纷纷来游,并题有许多匾额和诗词赞美千山。就连《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栋亭诗抄》中,也把自己的籍贯用“千山”二字标出。
千山物产丰富。百年以上古松万余株;各类动物60余种,特产水果10余种,香水梨、南果梨堪称一绝。温泉休闲娱乐胜地在风景观光区的东北部是温泉休闲娱乐胜地,这里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地热水资源占鞍山地区已查明地热水资源50%以上,目前年采水量85万立方米。
天上天景区
天上天景区位于千山风景名胜区北部,东起千山正门,西至,五佛顶,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450—-550米,为千山第二高岭,山峰奇峭,怪石嶙峋,悬崖绝壁,苍松翠柏,错落其中,以峰奇,石奇,松奇而著称。是千山唯一一个高岭游览区,平均海拔520米,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乾隆等帝王曾游览过此景区。相传唐王李世民,住大安寺到无量观“振衣冈”上抖过战袍;金代皇帝世宗完颜雍曾到千山灵岩寺探望其母贞懿太后;清代康熙,乾隆、嘉庆皇帝也都到或从辽阻古城望千山,并留下遗迹题词和诗文。王尔烈陪同嘉庆皇帝在千山找的那块“木鱼石”、即曹雪芹写的石头记(红楼梦)中那块有灵气石头,金世宗住的遗址、蛰龙亭、博爱树、贞懿太后住的遗址内出土的30多万枚铜钱均在景区范围内。
1996年在景区内建了索道,在索道下文建了御览殿,殿为高台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雕粱画栋,在,其后面又建了半月牙式迥廊,内嵌青石板雕像千山著名传说:仙子绣莲、童子奕棋、令威化鹤、薛才征东、无佛五佛、御赐龙泉、伏虎禅师、香岩雪庵、全后修禅、敕建龙泉、梵腿煮石、剩人函可、无根奇石、太琳铸鼎、释道同源、康熙巡游、寓居龙泉、嘉庆寻石18幅,游览至此品佛、仙之悠,睹圣君、明主之奕彩、回顾历代珍闻,逐幅赏玩,体会中滋味、定能生悦意之快,至身佳境之愉。
天上天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以奇峰、怪石、古庙、岩松而著称。千山著名道观无量观和五大禅林之一的祖越寺位于此景区。景区由正门至御览峰为上段,至玉霞关为中段,至五佛顶为下段,上看怪石,中看秀峰,下看奇松。著名景点有天上天、七重天、.九重天、天外天、一线天、一字天、夹扁石、无根石、木鱼石、鹦鹉石、可怜松、探海松、望天蛙等100余处。乘座天上天索道您可以安全快捷地到达主峰天上天,尽览千山的秀美景色。天上天景区有全国唯一、民间普遍信奉的喜神、财神、三星(福、禄、寿)、文昌帝君等民神为主的喜神殿、财神殿、文昌个阁。该景区每年举办的增福、添寿、发财的礼拜祭活动,其中文昌帝君更是人们求学进取的可禄之星。正如古歌谣云:福星高照把福施,禄星送印下祥云。寿星骑鹿献蟠桃,吉星高照喜盈门。
无量观
无量观是千山最早最大的一座道观,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又名无梁观或无粮观,关于名字的来历也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刘太琳是全真教龙门派第九代弟子,奉师命来千山扩大道教势力,可是当他来到千山后,寄居在佛教寺院里,开始僧人对他十分尊敬,后来发现刘太琳有传道入山的迹象,于是把他软禁在后山罗汉洞内,刘太琳寄居在此心情十分苦闷,于是40余日不进饮食,后来同门俗家师弟洪将军来看他,发现他的境遇十分狼狈,于是帮助他修建起道教庙宇,后来起名时,因刘太琳40余日无粮,而且罗汉洞是无梁洞府,于是起名无粮观或无梁观,后来取道教功德无量改名为“无量观”,于是刘太琳便成为千山道教的“开山祖师”。
无量观位于千山北沟,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山势巍峨,峰奇石怪,苍松翠柏,簇拥四周,空明天朗之时,风光缭绕,紫云:笼罩,四时风景如画。有人曾赞喻:“来到无量观,景点连成片,松塔石洞天,处处惹人恋,若想细观赏,须得一天半”。“塔”是历史的见证,是名胜的点缀。许多风景胜地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塔。千山的塔多为墓塔,是道士羽化和和尚圆寂的葬身之地,无量观的塔就有玲珑塔、许公塔、八仙塔、葛公塔、祖师塔五座古塔。玲珑塔是千山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唐代,高十二点三米,六角十三级。塔身是花岗岩砌筑而成,玲珑塔掩映在茂密的松林中,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映衬塔顶时,分外辉煌,秀丽壮观。
六角九级飞檐斗拱的宝塔即是藏真塔,又名许公塔,是无量观第十一任道长许信友大师的羽化墓塔,共花费百余万元,许信友大师六岁出家直至”95年,羽化,享年91岁,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道教事业,是我国道教三元老之一,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促进千山佛道两教的团结合作,并且化缘三百余万元修建了无量观东阁,完成了开山祖师刘太琳的遗愿,因此,人们不惜重金为他修建了这座壮观的羽化墓塔,以纪念表彰他的功迹,这座塔高是13,32米,用雪花石雕刻而成,浮雕为汉白玉。
沿着许公塔继续前行,有一上尖下宽的巨石卧在路边,名为拴马石,上面有一圆洞,即用来拴成绳的,因为寺庙为圣地,不许牲畜入内,所以人们在朝拜时,都要把马匹拴在此处,古人曾说过,来到此地“文人下轿,武官下马”,以表示对清静之地的尊重。过了拴马石,古迹斑斑的古塔就是八仙塔,高为十三米,六角十一级,塔的四周有八仙的浮雕,正面是南极仙翁,此塔建于清康熙年间,是由开山祖师刘太琳的俗家师弟洪将军为其打坐而修建,但每一次刘太琳在此打坐时都是心神不宁,之后才恍然大悟,自己的功德再高也不能居于八仙之上,于是放弃此塔,至今成为无量观中为数不多的风景塔之一。在八仙塔之上有座洁白素雅飞弥漫着道教气氛的白塔为“葛公塔”,建于民国土8年,是由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和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为葛月潭道人所修建的,此塔高为8.78米,为密檐卷云式建筑,从塔基至塔顶全部使用细晶花岗岩修建,六面塔壁镶嵌着用汉白玉雕刻的葛公生前亲手绘制的兰草和幽竹的浮雕,塔前刻有“淡泊宁静”四字,是出自于诸葛亮的一副“淡泊以铭志,宁静而志远”以代表葛公一种超脱的境界。“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是说自己象云野鹤一样脱离了军阀混战年代世俗的纷争,最终来到仙境无量观。
葛公名葛月潭,道号震庚道人,祖籍山东,生于清咸丰4年(1854年),羽化于1934年冬,享年8l岁,是当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一代才子,曾被当时人喻为能文能画又能诗,文彩风流冠一时的学者飞诗人飞画家,曾是沈阳太清宫监院原来是大军阀张作霖的幕僚好友,为人善良,每遇灾荒,他都会写字作画换得银两赈济灾民。而且他还在沈阳开办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专门招收穷人的孩子读书,这也是说葛公不仅是当时慈善家,而且是教育家。
过了葛公塔,就来到一座古朴肃穆的塔前,即为开山祖师刘太琳的羽化墓塔,名为祖师塔,此塔建于清康熙年间,高三丈,为六角七级精品花岗岩的密岩式宝塔。夕顷石阶上行在无量观正门西侧的绝壁上,生长着一棵高不过l,3米,粗不过3寸的小松树,遇风时摇摇欲坠,有弱不禁风之势,令人可怜,因此被人称为可怜松,名为可怜,实则强焊,它娇小玲珑,傲视白云,饱经风霜,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了,尽管风吹日晒,雨淋霜打,它却巍然屹立,这种坚毅的性格给游人以鼓舞和斗志,所以,人们又称他为“顽强松”,并且有清代诗人蓬莱子曾赞扬它“莫把岩松号可怜,空山涵养已多年,频看乔木催斤斧,是彼真诚地上仙”。
无量观建筑最优美的要算“西阁”了,它依山势而建,环境十分幽静。清代吕翼文曾撰联赞道:“潮月空山茗荚落,露风灵响海天高”。西阁内建有观音殿,它座落在半山腰上,玲珑剔透,宛若精致的盆景。内供奉慈航道人飞眼光娘娘和子孙娘娘,据说子孙娘娘掌管生儿育女,无嗣者可求助于她,眼光娘娘专治眼病,给人以光明。殿内还供奉观音救八难和“天女散花”、“麻姑献寿”两幅壁画。有人会生起疑问,为何道教宫观会供奉佛教菩萨呢?传说很多,《辽东文献征略》记录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无量观有位道士,看到罗汉洞内供奉观世音菩萨相,心中不快,就偷偷把观音的头砍掉,改成真武大帝的头像。可是过了不久,这个道士便烂颈而死,其余道士非常害怕,以为是触犯了观音的神灵,害怕再牵连他人,急忙又在西阁正殿重塑观音菩萨像,以平息纷争。
在慈云殿后面山路旁边有一处平坦的石面,击之能发出木鱼的声音,因此名为“木鱼石”,游人从此经过都好奇的敲一敲,听一听。天长日久·,木鱼石被敲打的十分光滑,有的地方已呈凹形。相传嘉庆皇帝在千山寻找木鱼石花费了三年的时间,踏遍千山的每一个角落,最终在他的老师王尔烈的指引下找到这块奇石。
罗汉洞是游人云集之处。罗汉洞十分古老,是由一个天然石洞稍加穿凿而成,相传在唐代就有此洞。明代东苑马寺卿张鏊在诗中称该洞为“罗汉洞”,洞同有2排罗汉像,共十八尊,塑像各具特色,笑怒坐仰,神态离奇。过去在十八罗汉中间塑有真武大帝。佛道两家本来供奉不同,十八罗汉为佛教供奉,真武大帝为道教尊者,两家神像本不能塑于一洞,和尚飞道士也不能一起烧香讼经。难怪古人提出质疑“释道环居一洞中,花开花落几春风,牟尼莫漫玄真问,贝叶黄庭解不同”。这个奥秘至今才完全揭开。原来,创建无量观的刘太琳成为开山祖师后,感到在他的观内供奉罗汉有失大雅,就想把罗汉像毁掉,但又碍于舆论,遂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将洞内正位的观世音菩萨像扒掉,改塑成真武大帝,变成“道居正位,佛列两旁”。并在洞外亲笔提写“释道同源”四个字,以自圆其说。
在罗汉洞的上方有一石名叫“无根石”,它是由三块小石头支起一块大石头,上提写“无根石”三字,据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就在此地方生灵感,无根石即是宝玉,而旁边的小树为林黛玉(纯属虚构)。
无量观的正殿是三宫殿,内供奉上元赐福天官尧,中元赦罪地官舜,下元解厄水官禹。此殿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单檐硬山式建筑,整个大殿建在山间盆地上,是一座整齐洁净的院落。在三官前方分别是赤面王灵官和护坛土地,神话中的王灵官有第三只眼睛,叫慧眼,专治邪人恶事,为民护法,在三官东侧是八仙过海去赴蟠桃会,在过海时各显神通,形象唯妙唯肖,西侧为瑶池金母,金母骑着吼腾云驾雾,神态安祥。右墙壁绘有尧王舜,大禹治水的两幅壁画。
在三宫殿正上方有一山峰,题写“振衣岗”三字,相传唐王李世民在此休息过,风吹动他的战袍,让李世民顿觉心旷神怡。后来又有诗人赞美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振衣千里岗,濯足万里行。后来浙江向程取诗里的三个字振衣岗题写在上面。
过了一块酷似猪头的石头,叫猪首峰,向上攀登,在东面有一座秀美的庙宇。叫老君殿,北殿建于清康熙年间,因为老子为道教之祖,故殿门刻有“道教之家”四字,内供太上老君道德天尊飞灵宝天尊飞玉清自然元始天尊,两侧绘有老君过涵谷关的壁画和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壁画,老君殿前有一块平坦之地,四周有护栏,倚栏俯视,石耸峰峭,树海林涛,别有一番风趣。
过老君殿前行,有卧象峰,上面有1969年原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游千山所题写的诗:“千山不足千,人造一株莲,此说谁为证,请询天上天”。绕过卧象峰,前面是依山势所建的三十三级石阶,这就是著名的三十三层天,石阶非常宽敞,足有五米宽,由下至上,一步一层天,每升一级,极目晴空,浩浩无际,树海苍芒,气势磅薄,景象万千。有人有诗赞道:“别有名天三十三,兴来拾级任登探,举头试望绝高处,一色苍茫接蔚蓝”。三十三层天上端是无量观最高的建筑玉皇阁,道士称之为“观顶”。工程坚固,历经数年竟未倾圮。玉皇阁内塑有玉皇大帝神像。在三十三层天左侧峭壁上凿刻出八步踪印,非常险要,一步紧似一步,故称“八步紧”,1926年东北宪兵司令陈兴亚来此地时不禁有感而发题写上“化险为夷”四个大字。
古人曾有诗赞道“绝顶苔青路未封,过来人已早留踪。要知吃紧为人处,一步何曾放得松”。
过了八步紧就是著名景点“夹扁石”,这是天然形成的石缝,长4米,高3米,宽近半米。这就是千山一绝夹扁石。不管胖人瘦人,只可侧身而过,这处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一夹”,游客经过此处,笑声朗朗,其乐陶陶,似乎所有登山的疲劳都被:“夹”的一二净。走出夹扁石,就来到“一步登天”,之后便是著名的“天上天”,游人至此,心情豁然开朗,眼界顿觉开阔,举目远眺,满眼碧翠,群峰争奇,使人确有置身天上之感。从天上天乘索道下行400米便来到2001年新开放的财神殿,整个大殿高7米,长工3米,宽8,5米。面阔5间,是采用清代歇山式风格建筑,正中供奉正财神赵公明。殿门匾额是由著名书法家冯启光所题,两侧楹联为:济世当疏财,你也求,我也求,求之有道,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做难公明。财神分为正财神,偏财神和准财神。正财神又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是比干和范蠡,武财神是赵公明和关羽。
天应宫
建筑群千山“天应宫”是根据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传说中所信奉的吉祥民神为主要供奉对象的道教宫观。主殿:喜神殿、财神殿、三星(福、禄、寿)楼,其配殿供有:月老(婚姻之神),织女(民间爱神),赵公明(文财神),关圣帝君(忠义财神)等。求财、降福、增寿、指日高升,追求美满的婚姻,幸福的未来是每一位祈祝者对人生的追求。五福宫正是一处“普降吉祥、同施五福”的理想之地。也是千山唯一一处不收门票的人文场所,整体建筑古朴、喜庆、祥和、民族文化浓郁,游览天应宫一定会给您还来好运。天应宫左:道风贯通须龙凤呈祥右:天人相应唯积德降福左殿(男耕女织) 左:金牛金梨耕云心田万倾右:银梭银钱编织真情一片右殿(天公做合) 月光流影前世姻终成眷属老翁牵线今生缘永结同心喜神殿喜喜囍和合结双喜金金鑫居聚汇三鑫财神殿三星楼
祖越寺
祖越寺位于千山北沟峰峦叠翠的北山坳谷中,殿宇与自然景色深然一体,一道高10余米,长50余米的石墙,将坳谷口闸住,形成石土垫平的庙基地,该寺共有七幢建筑,394,9平方米,虽经多次修建,仍带有明代建筑风格,显得庄重雄浑,古风浮厚。殿宇北是雄伟的弥勒峰,两侧伸出小山脉骨,将祖越寺入胸前,形成弥勒捧古刹的巧妙构图。东为亭阁飞古塔飞密松、西为古松托起的悬崖,前有亭塔相峙,天作人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祖越寺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前身为灵岩寺,始建于唐代,相传在建寺之时,恰逢佛祖经过此处并长住于此,为寺憎出谋划策,直至寺成方飘然而去,为了纪念佛祖,起名为祖越寺。从遗址看,大约有60余幢庙房,清康熙六年,道教传入千山后,祖越寺范围缩小,屈居五大禅林建筑规模之末,但近年来曾在旧址中发现较大彩雕石栏板望柱莲花佛座和残缺的石碑头等遗物,也很有收藏和研究价值。祖越寺苍松四合,峭崖壁立,四季景色俱佳,在山门之侧,有立于清光绪六年(1875年)的两甬石碑,上刻“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八个大字,相传祖越寺某大师在此讲经说法,因其知识渊博,佛法深重,竞讲得天花如雨,从长空坠落,金莲盛开,从地下喷涌而出,因立三碑,但据实记载,是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坠落,祖越寺僧立此二碑,无非是宣扬佛门法力,增加神秘感。百丈深渊之下,则是另一个宁静的大干世界,沿着通幽曲径的小路,进入祖越寺,在苍松翠柏的环抱中,祖越寺建筑尽收眼底,庄严肃穆的法王殿依山向阳,正面供奉未来佛祖弥勒佛,弥勒佛是人间喜佛,在百姓心目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可以说人人朝拜弥勒佛,家家供奉观世音,即使对待一些不信奉宗教的众生。弥勒佛也会教导众生遇事忍大肚能容的精神。旁边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飞水天王、西方天王,因为四大天王手中持法器不同,保佑方众可以国泰民安,风调雨歹顷。又因四大天王可以净眼观看世间,惩治一些做恶的小人,所以有一句话说“劝君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灵”,就是被四大天王踩在脚下。在弥勒佛后方的是保护寺院的菩萨苇陀护法。很多寺院建筑都是法王殿在前,大雄宝殿在后,也就是这个原因。在法王殿之后的就是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着横三式佛,即中间释迦牟尼,左侧南无消灾延药师佛,右侧南无阿弥陀佛。那么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佛教中至高无尚的教主,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他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生于公元前565年,与中国孔子时期同步,他的思想很富有哲学道理,特别是他主张的和很多宗教也有相同之处的就是以善为本,那才是最难得可贵的,那左侧药师佛祖是保佑人的身体可以健康长寿,这也是每个人对自己和家人有一个美好的祝福和心灵上的寄托,同时朝拜阿弥陀佛也希望赴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可以万寿无疆,也不会进入六道轮回都能成佛。旁边房里而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又称幽教主,但也不是我们所说的阎王爷,他也可以称之为大愿菩萨,因他说过“度尽众生,方正菩提,地狱不空,誓不为佛”,所以,很多地藏殿里都摆着去世人的灵位和牌位,是为了超度灵魂所用的。站在院中,仰首翘望茫茫云海惊涛骇浪,那凌空而立的峻岭腰间,铭刻四个大字“独镇群岳”,据记载,黄帝自洛水取《河南经书》遍历天下,封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嵩山为中岳,恒山为北岳,衡山为南岳,后历蜀中,见青城山巍峨险峻,气势博大,便封青城山为五岳丈(岳父),一月之内群岳都来朝拜,因有独镇群安之誉。弥勒峰与丈人峰具取形式比其灵异也,所以当年巡辽侍御盛泰字在明隆庆二年(1568年)直书四字,经过地质风化与侵蚀,是何人所提已无从考证,意思是山之为言宣也,含泽布气调五神,即带着恩泽差遣五岳之神,也是源弥勒为五岳丈人之意,是丈人广施恩泽赐予群峰以宏大的气势,可想,昔日的祖越宏伟规模。祖越寺以它“莲花出天际,顿觉绝尘埃”的峰外奇峰,“山引楼台连碧落,佛阁高楼漂渺中”的楼台殿阁,“岩松宿雾常浮翠,石间流泉漾落花”的松石林泉,引来历代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为此纷纷踏至留下珍贵的摩石刻,每景每物都将为游人留下美好的回忆,正如古人云:“祖越多奇境,天工亦幻哉”
可怜松
可怜松位于无量观山门西有纹无罅的悬崖峭壁上,高1.3米,直径6厘米。长得娇小玲珑,遇风发出沙沙的声音,险有摇摇欲坠之势,令人可怜,故命名为可怜松。《辽阳县志》记载:“观东(西)有巨石如砥,无土无罅,上生一松,根入石中,遇风则摇摇欲倒,有弱不可经风之意,殊令人怜,”可怜松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饱经世代风霜,依照傲立于悬壁上,十分顽强。清代诗人蓬莱子曾对可怜松的精神赞扬道:“莫把岩松号可怜,空山涵养已多年。频看乔木摧金斧,是彼直成地上仙。”
木鱼石
位于无量观西阁观音殿后岩石上,即罗汉洞洞口西南。木鱼石是以音响命名,无突出形象,只是上下石径中间平坦处,用石敲之闻其声如木鱼。相传,此木鱼石之名源于清初年间。千山道教祖师刘太琳,其在家礼兄弟洪X X(清朝将军),来此以手杖击之,闻木鱼之声,而命之。从此,游人经此,多以石敲打,致使石面上被敲出若干个小坑。小坑旁,刻有“木鱼石”三个字。
鹦鹉石
鹦鹉石位于无量观拜斗台西北峰顶。整个峰顶浑然—石体,靠东南斜石壁上,有一高约4米石柱,向东北倾斜,上如鹦鹉首,向旁突出一尖如鹦鹉嘴,下椭圆状如鹦鹉身子,上镌有“鹦鹉石”三个字。形态逼真,是无量观唯一以鸟类命名的景点。石周围古松数株,上枯枝翠叶盘顶,下古根与石争辉,使游人留连忘返。一线天
一线天位于无量观西阁北山卧虎峰下,为地壳运动期造成的岩石断裂罅缝。1964年开发,清理出罅缝中的古树、石土,即成为景观罅径。罅缝长32米,宽不满l米,深10余米,底地极陡,装设138级条形石阶。置身于罅缝中,仰首而望,两侧悬崖凌空,中间蓝天一线。传说,昔日积翠仙子盗九霄彩云纺纱绣莲花,冒犯玉皇大帝,她在与天兵天将格斗中,不慎将绣花针失落于此罅中。罅下端是巨象峰和通向无量观的九曲石径,上端是落针亭飞寿星石飞卧虎峰。以一线天为中心构成一卫星游览小区。
一字天
一字天位于鹦鹉洞北山峰南侧陡壁,为地壳运动期造成岩石陡壁一断裂罅缝,长30余米,最宽处0.7米,最窄处0.4米。1982年,对罅缝进行了清理,挖出积土和石头,铺装上63级条形石阶,至峰顶。置身罅缝仰首,蓝天呈“一”字形,故命名为一字天。此罅是登无量观北山七重天飞九重天必经之路。罅下是松林,奇石、古木,罅上是长长一道峰头,在赤条条的岩石上,生长十几株古老而又矮小的苍松,名为石顶插翠。
一 步 登 天
在玉皇阁北面八步紧之上、天上天之下,有圆形巨石,石边置有铁环,游人握环一步登上,故曰一步登天。民国初期,称作上天台石。前人白星烈诗曰:“一步登天芳草凄,危石高耸与云齐。桃梨万树开荒野,松柏千峰阴绿溪。丹鸟浮空掠客过,黄莺振羽向人啼。尘心我已随水流,筑石山林愿人栖。”
无根石
无根石位于罗汉洞旁,浮于芙蓉峰上,高约3米,上刻有“无根石”三字。由西北观看犹如人首,由南向北观看如瓶状。《辽阳县志》记载:“过可怜松仰视,峰顶浮搁一石,高约丈余,岌岌欲坠,上又堆小石三块,迎风似欲动摇,然历有多年,其石如故。”清咸丰道人郭永慧在《无根石》一诗中写道:“凌空拔地累然存,拟向南宫细讨论。底是峥嵘奇怪石,也同芝草竟无根。”清朝前期,此石名为净瓶石,清康熙进士陈梦雷在《游千山记》中写道:“洞上,有石如瓶,号曰净瓶。”因净瓶与中会寺净瓶峰、龙泉寺净瓶峰重复,后易名无根。
天上天
“天上天”,位于无量观顶峰游人至此,心情豁然开朗,眼界顿觉开阔,举目远眺,满眼碧翠,群峰争奇,使人确有置身天上之感。
五佛顶 五佛顶位于西海景区,海拔554.12米,是千山风景区的第二高峰,是千山开发比较早的风景点之一。在当地自古还流传着“登不上五佛,看不尽千景”和“山高不过仙人台,庙高不过五佛顶”的说法。在1990年前,想要上五佛顶,必须经过两上小时登山,而现在在1990年修建了长781米的空中索道,经过7—8分钟的运行就直接把人送到了景区的4/5的位置,这样使游客不必太劳累就可以登上五佛顶,下了索道以后,了顷着石阶向上走,就到了五佛顶的普安观,它是千山海拔最高的一座道观。
它的原名西名庵,由明代僧人普安创立于1596年,当时有茅堂三间,堂后玉皇洞,内塑玉皇大帝,也是普安练功打坐之场所,为佛门净土普安圆寂后,在清代道士钱来吉来到此处,看见西名庵破损不堪,于是他便四处化缘,建了道观,为了纪念普安大师修炼过,于是用了佛教普安和尚之名起名为普安观,从这也能看出佛道两教相处非常融洽,在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普安大师修炼时曾与他俗家的外甥宏光一块出家于西明庵,由于天资比较实在,打坐认真,也得到普安大师的喜爱,一日普安大师要下山化缘,在山上已准备好柴米,可是宏光仍然同普安说:“您走后我吃什么,喝什么呀”?由于当时普安下山着急,看见宏光这么问,于是生气地说到:“烧大腿,吃石头”。而宏光听后并没以为普安说的气话,厨心地点点头,一晃数月以过,普安和尚化缘归来,于是回到山上,看见柴米未动非常奇怪,于是忙问宏光:“你这些天吃什么,喝什么呀”?宏光看见普安答到:“您不是让我吃石头,烧大腿吗,我按您说的做的。”普安听过非常不信让宏光做给他看,而宏光真的把大腿伸进灶内烧着,而锅内的石头也可以下咽,当时普安也非常吃惊,但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徒儿宏光已练生金钢不坏之身。
虽然这个焚腿煮石的故事有很大一部分虚构,但是从此五佛顶的普安观却更为神秘。普安观院内分为东西两殿,左为老君楼,建于民国年间,它是千山为数很少的二层建筑,里面供奉道教玉清宫主人太上老君,他在道教中是最高天神,两边为吕祖(吕洞宾)和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邱祖(邱处机),右为关帝庙,清代单檐硬山式建筑,里面供奉忠义财神,关帝君(关羽),它的“桃圆三结义”和“过五关斩六将”“千里送皇嫂”的佳话仍被人们所传诵,两边是药王孙思邈和当地的保家仙黑妈妈,在普安观的供奉上看,就能看出道教所供奉的人物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而道教也是多神论者,在他们认为只要对人民作出贡献之后都会成为仙,也都会供奉,在世界上中国道教也被称为唯一的一个没有违反自然规律的宗教,看过普安观,我们歹顷着比较陡的台阶向上走就来到了这长20米,宽15米的有300平方米左右的平台,五佛顶开发于明代万历年间,由于山顶光秃的山峰,其上多沙而少土,无草无木,如和尚光秃的头,故日佛头山。相传,当唐朝李世民曾与高句丽族有一些交战,曾屯兵于千山。因李世民信佛教,所以与老僧一同游览千山风景,当游览至佛头山时,不觉为佛头山的景色所惊呆,近望座座山峰犹如朵朵莲花开放,远眺视野开阔,太子河像一朵白色的彩带奔流不辍,唐太宗兴之所致便问僧众此山何名?老僧答曰:“佛头山”,唐太宗沉吟半响脱口说道:“名曰佛头山,无佛在山巅,何不请佛至,证明实佛山”。老僧听后认为皇上要运上五佛,因为他们把“无佛”听为“五佛”,听“实佛”为“石佛”,于是五大禅林各命一名弟子不远万里,从河南少林寺运回五佛立于佛头山,从此易名为“五佛顶”。这个传说流传至今,而现在立于山上的玉佛是1991年千山风景区重塑玉佛为墨玉的,依次为日月灯佛、阿闪佛、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和焰肩佛站在五佛顶极巅,万仞白云俱在脚下,近望山峦叠嶂,松海飞涛,苍翠尽染,远眺蓝天尽处,秀峰景亭点缀其中,轻云薄雾缭绕峰尖,恍若仙境。
海南导游词相关文章:
1.海南导游词
2.海南导游词
4.海南导游词不会写
5.导游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