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导游词大全 > 江西导游词 > 庐山观音桥导游词3篇

庐山观音桥导游词3篇

时间: 刘丽666 分享

庐山观音桥导游词3篇

  观音桥原称栖贤桥,又称三峡桥,为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庐山观音桥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庐山观音桥导游词范文1:

  朋友们:

  你知道在庐山众多的古桥中有那座桥,曾被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赞叹为庐山二大绝美风景之一的!?。。。 对了,是位于庐山南麓栖贤谷中的观音桥。现在我们就要去游观音桥吧。观音桥是庐山中保存最完好的古老石拱桥。它始建于九百九拾多年前的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因石拱桥架在三峡涧上就叫三峡桥。后来到了清代末年,当地的老百姓在三峡桥桥南头修建起供奉观音的观音庙,从此后当地的人习惯叫三峡桥为观音桥了。观音桥景区是庐山自古以来就出名的好去处,现在的景区是由南大门,服务区、水碓房、十二生肖园、天下第六泉、三峡涧、观音桥、观音庙、夫妻树、棺材石、浴仙池、望仙台、送子潭、卧瀑、柞盆潭、天生观音崖画、玉渊潭、栖贤寺诸景组成。

  当我们走进挂着"金井旧传三峡晓,玉涧今带五峰秋"对联景区大门时,一股带着青草的清鲜味道就扑面而来。他仿佛是在说,终于又看见你了,欢迎欢迎!走过百余步的田中小道,首先看到的是三峡涧上的古老的水碓房。在水碓房的前面是景区在2004年新建设的十二生肖园,这个园中的十二生肖很特别的,他们都是用经过第四冰川洗礼的庐山自然山石的天然外形,加少许的人工点缀而成的石雕群。

  在观音桥的桥东有一口好泉水。这泉的大名叫"招隐泉",唐代的茶圣陆羽在当年评定天下二十名泉时,将这口"招隐泉"定为天下第六泉。从此后这口好泉啦,就被人们叫做第六泉、陆羽泉、观音泉了。观音桥横跨在由新元古代观音桥片麻状花岗岩构成的三峡涧上。他是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由江州的造桥匠人陈智福、陈智汪、陈智洪兄弟三人设计建造的单拱石桥。观音桥的桥拱是七行独立的石拱并联而成,桥上每个石拱中的石块上下立都呈公母卯榫相联,而构成全桥的七组单石拱的上部相联处,陈氏兄弟采用呈X字形铁卡子紧紧卡在相临的石拱券上,让全桥变成了坚固的一体。

  观音桥七组单石券拱中的第一。二。四。六。七行石拱券均由15块花岗岩石组成,而第三。五行石拱券却是由16块花岗岩石组成的。这107块重达二千斤的花岗岩石组成了全桥的单拱券。古人记载观音桥长约90尺,宽有12尺,高达60尺以上。而现代人丈量的数据是桥长25米,宽4。5米,高10。7米。 观音桥是中国桥梁史上的杰作之一,也是江西省内已知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石桥。在庐山的众多古桥之中,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都是庐山第一古桥。 观音桥的石拱是一道优美的飞虹,他与三峡涧中奔腾的涧水以及被水冲皱的花岗岩的狂燥之态相比,显的有些柔顺雅致,更有和谐稳定的情趣。

  我们走到桥下,仰看桥中第四组拱石那自东向西刻有"维皇宋大中祥符七年岁次甲寅二月丁已朔建此桥。上愿皇帝万岁,法轮常转,风调雨顺,天下民安谨题",在此刻的右侧(南边)刻着"福州僧德朗勾当造桥"左侧(南边)刻着"建州僧文秀教化造桥"(南边)"江州匠陈智福、弟智汪、智洪"的字来。不由离感叹乘我们先人的高超的技艺来。 栖贤谷是庐山中最宽大的山谷,山谷是南北走向的,从东边的五老峰。团山,经北边的含鄱岭、太乙峰,至西边的大小汉阳峰。一路上呈扇面展开,而来自东、北、西三面山岭上的众多山中小溪流汇集成四条主要的山溪后,象成四条大水龙一样,齐聚在三峡涧中,满山的溪流水在这里会师后,竞相夺路而下,一路惊雷喷雪,震山撼岳,演义出二十四潭争一桥的大气势,真似长江三峡一样,所以自古来这个山涧被人叫作三峡涧。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在元丰七年四月下旬游庐山时曾说到:庐山奇胜处不可胜纪,独开先漱玉亭,栖贤三峡桥为二胜。

  三峡涧的地表岩层是庐山也是江西最古老的花岗岩地区了,这里的花岗岩多是新元古代观音桥片麻状花岗岩。花岗岩虽然很坚硬,也经不起天长日久的山洪关爱,山溪挖出的廿四个水潭,潭潭不同,水化石头万般形态。三峡涧中石或坐或立。。。 在观音桥下的深潭,就是著名的"金井"。在溪水少的时候,从上游潭冲出的小白石子,竞能在阳光的照映下发出五色的光来。溪水来时,我们站在桥下,依靠着石栏看金井上下的溪水奔腾,你会有苏辙同样的感受: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之车,虽三峡之险,不是过也。度桥而东,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

  观音桥虽然经历了九佰九拾多年的庐山风雨,至今仍然坚固如初。只是桥下的金井又被岁月向下挖深了许多。岁月让自北宋以来的历代的雅士文人纷至踏来。在三峡涧中古老的花岗岩石上就有许多名流的舒情之作。宋代黄庭坚曾为栖贤桥作铭,并在桥南的涧中巨石上于书"三峡涧",大教育家朱熹也为此桥赋诗:两岸苍壁对,直下成陡绝。一水从中来,荡谲知几折。。。。。。。

  明朝正德九年 (公元1514年)冬,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方才从南昌"宁王府"中逃了出来,惊魂来定的唐伯虎来到栖贤谷的三峡桥上,面对桥下景色,多有离感染。在他舟至安庆后,他的心平静下来后,在安庆挥笔画出了《三峡桥图》,唐伯虎在画上以工笔写意,只见画上山寒石冷,古树萧肃摇曳,在画的右下角小桥依壁,桥下水流湍急有夺之态。桥上的一个小童正在拼命的赶着负重的瘦驴子。给人一种好压抑的冰凉之离感。画出的三峡桥上万水争流的意境,也说出了他自已的心境,真是:匡庐山前三峡桥,悬流溅扑鱼龙跳。 从观音桥缘三峡涧向北百余米的涧水东岸有一块长方形的巨石,就似一口棺材样,在石头上还依希可见一个好大的鞋印。当地人相传这是当年造桥时,这里的棺材精想借此作怪,谁知观音菩萨路过这里,用脚踏了一下棺材石,让它永不能翻身。据说这棺材石上的那个大鞋印子,就是观音菩萨的留下的脚印。传说总是美的,这块形似棺材的巨石应该是造桥时的辅助工程,当年的工匠们将这块巨大的长方石块横挡在激流之中,用来减缓上流溪水对建桥工地的直接冲击,让急流在这里放慢脚步,是可以让石拱桥更安稳些,在棺材石的北面就刻有"回澜"的石刻。

  从棺材石向北沿涧水前行是传说中天上的仙女沭浴的地方,叫浴仙潭,这个潭比较狭长,在此潭外还有--望仙台,静潭,卧瀑。

  走过卧瀑就是送子潭和柞盆潭。玉渊潭是三峡涧二十四中的最美最峻最险的一个潭。因为潭的上游涧中大面积的石头被水冲刷成白白的,颜色象玉一般。本地人说这些白石形状如羊一般,方言中的"如羊"就谐音成了"玉渊"。玉渊潭上那一片石头真像一群自由的羊,而穿流而下的水就只能悬射潭里了。

  庐山观音桥导游词范文2:

  气势磅礴的三峡涧上,横卧着一座古桥---观音桥。观音桥原名三峡桥,亦称栖贤桥,因清未有人在桥头建了一座观音阁,时人便改称古桥为观音桥,此名一直延用至今昔。 古桥气势宏伟,如长虹飞跨断壁悬岩之上。桥两端古木森森,藤萝垂幔,桥下怪石嵯峨,激流涌过,睹水观桥,令人赞叹不已。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 年),当阳(现九江)石匠高手陈智福、陈智汪、陈智洪三兄弟,经过千辛万苦,精心设计,终于在涧上架起了一座“石彩虹”,使这天堑变通途,出现了“百尺悬潭万道山,一虹横枕翠微间,半天云锦开青峡,几地轰雷撼王关”的神奇景象。这座“石彩虹”就是名垂千古的三峡桥。 三峡桥长24。4米,宽4。1米,高10。7米,单孔。桥用105块各重一吨、规格相同的大花岗岩相互扣锁而成。桥身巨大空灵,构思精巧,寓秀逸于雄伟之中,榫式结构,显得既雄伟奇拔,又坚韧古朴。至今已愈900余年,为古代桥梁建筑佳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下有一圆形深潭,潭水碧绿,深不可测,名金井。桥前有一如中流砥柱的硕大巨石,上镌“回溺”、“水哉”等字样。

  苏东坡曾有诗赞曰:深行九地底,险出三峡石。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跳波翻潜鱼,震响声落飞。清寒入山骨,草木尽坚瘦。空蒙烟雨间,鸿洞金石奏。弯弯飞桥出,潋潋并月 。玉渊神龙近,云雨乱晴昼。桥东侧的一株苍松下,有一涓涓长流的泉水,这就是被茶圣陆羽称之为“庐山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的“招隐泉”,寓“公之隐山之泉”意得名。龙首清泉味无穷,长流清竟此山中。古今招隐何人至,只有茹溪桑宁翁。招隐泉之水出自形态颇似龙首的石隙中,邹士驹在这首《招隐泉》诗中说,招隐泉只招隐了晚年隐居在浙江茹溪自称桑宁翁的陆羽。招隐泉因而又叫“陆羽泉”。相传,陆羽为了品定天下名泉,曾于唐至德、乾元年间(公元757-760年),不辞劳苦,登庐山,下康王谷,反复品定谷帘泉水,认为廿冽碧莹的谷帘泉为“天下第一”。此后,他准备到栖贤寺歇几日,好将考察的记录稿进行一番整理,当他转过几座崖 ,行进在通往栖贤寺的茂林修造的小道上,见道旁崖处,有一石筑小亭,陆羽走进亭中休息。这时,他听到有珠落玉盘的泉水之声,原来亭旁有一眼泉水。陆羽走过去,只见有一个山石自然形成的龙头,清澈的山泉从龙口不断地溢出,泉下是潭穴,山花笑在泉底,真假难辨,碧叶映在泉中,不减其翠,他从怀中掏出随身携带的小陶杯,酌满泉水,呷上一口,原只想润润嘴舌,却习惯性地嚅动着双唇品起味来:清冽中孕蓄着香甜,其中潜藏着清凉,于是他又连饮两杯,不一会儿便沉暑气,疲乏解。这意外的发现,使他喜出望外。此后,他常来这里仰观山色浮云,俯视招隐清泉,取水于亭中烹煮云雾茶。经此泉烹煮的云雾茶,汤色碧亮,鲜美怡神,香馨持久。

  最后他将招隐泉评定为“天下第六”。从此,招隐泉又多了一个“第六泉”的佳名。后来,陆羽便在此石亭中,一边饮用着第六泉水烹煮的云雾茶,一边编撰他的《茶经》。真是“翁在野亭醉,皆为泉入心”。 招隐泉水呈中性,每升招隐泉水中,约溶解有 70毫克的硫酸钙,使用时使人感到香甜。招隐泉的水体矿物含量较低,每升水中矿化度只有134毫克,硬度低,属软水,水体洁净,透明无色,水温四季不变,流量稳定,为山中优质饮用水源。初建于宋代的用石块转砌的亭阁,虽然缀满了苍苔,但阁额上镌刻的“天下第六泉”五字犹存。如今,人们所看到位于招隐泉旁的石桥,已不是当年陆羽所见的木桥,而是建于北宋年间的石桥。人们在观赏和赞叹这座被誉为“南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的同时,常常兴趣盎然地从招隐泉中灌满一壶泉水,从桥上依栏倒下深渊中,使人叫绝的是,当壶中流完最后一滴水时,最先从壶口流出的水,恰好刚刚落入潭水面,这有趣的游戏,更给人人们带来欣喜。

  庐山观音桥导游词范文3:

  观音桥景区坐落在庐山南麓国家地质公园内,在这里你们将欣赏到宋代单孔石桥--观音桥,唐代茶圣陆羽品定的“天下第六泉”南朝古刹栖贤寺,蒋介石行宫及冯玉祥将军手书的巨幅石刻等十余处景观。(各位游客,为了让您在观音桥的旅游中看得开心,玩的愉快,在游览之前,我要向大家作三点说明:第一,这里靠近水边的景点都比较惊险,大家在游览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二,这里是生态旅游区,请大家爱护环境;第三,我们景区内用餐、购物、住宿都随时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现在请大家抬头向右看,那就是庐山第二高峰“五老峰”,海拔1358米,因其形似五位垂钓的老人而得名,它具有三峰险四峰高的特点。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曾在“五老峰”下隐居,并赋诗“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来赞美五老峰的美景,五老峰也因此成为庐山最美的山峰,五老峰又被称为领袖峰,据说是一位记者在含鄱口拍照时无意间发现的,它形似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仰面朝天的睡姿,额头、鼻子、嘴巴、下额及衣领无不栩栩如生。左边是汉阳山脉,其中,它有着庐山最高的山峰(海拔1474米)据说,在月朗星稀之夜,站在汉阳峰上,可以看见武汉重镇汉阳的灯火,因此这座最高的山峰被称为汉阳峰。

  这是一座新建的综合楼,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徽派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以民居、祠堂、牌彷最为著明,它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为特色,大家看见屋角翘起的那个小鱼图案没有,他象征着“五谷丰登,年年有余”而那高高耸起的马头墙,又叫风火马头墙,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制结构为主,一旦着火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后来有一位县令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房与房之间用砖来进行隔断,而且屋顶又为什么做的那么高呢,这是为了阻断火借风势蔓延到别处,这样一旦起火,也只会烧毁其中的一间,而其它的房屋能够得以保存,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由此可见。(江西与安徽自古地界相连,商客往来频繁,徽派建筑既美观又实用,在我们县民间还存有这种建筑,婺源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村落,这种建筑更是随处可见。

  前面就是水碓房,相信大家有些人在电影电视上已经见过,水碓最早出现在东汉,是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水利来做工的一种简单机械,农家用他把谷子舂成米,在农业现代化的今天,它就成为难得一见的稀有之物了,庐山及其周边也只有我们景区还保留着这个古色古香的景物,早期在这儿,我想大家提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这里的水碓并不是用于农业生产,那它究竟有何用途呢?在后面的游览中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出答案。(古松木,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只半年)

  好我们继续朝前走,去看看形成于二、三百万年前的冰川石,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对庐山的地质进行了考查,他首先发现和肯定了庐山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发表了著名的《冰川之庐山》,庐山也因此而能成功的申报成为国家地质公园,这十二块冰川石是我们的工艺师根据它自然形成的纹路,稍加修饰刻成了十二生肖,三分长相,七分想象,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出自己的属相。

  星子县在古时候被称为南康府,从五老峰到汉阳峰的大部分地区都隶属于南康府,而我们现在所走得这条路是当时上庐山的唯一古道,蒋介石当年上庐山时,是乘水上飞机降落在鄱阳湖,然后在行宫住上一晚,第二天再由他从奉化老家带来的轿夫从这台上庐山的。我们这植物丰富,其中以香樟最多,樟木有个特点就是防虫防蛀,所以当的人有个风俗,在女儿出嫁时要做两个樟木大箱子陪嫁,要看一户人家的女儿多少,只要看他家种的樟树就可以了。

  这座古朴的亭子,叫做六泉亭,也叫陆羽亭,陆羽姓陆名羽是湖北人一生酷爱品茶,对茶叶、茶具颇有研究,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在建中二年,也就是公元781年来到庐山,他认为庐山南麓有两处泉水最好,在他后来所著的《茶经》里,把我们星子县康王谷的水列为天下第一,观音桥的水为天下第六(江苏无锡惠山石泉为天下第二泉,著名的《二胡映月》就在那里创作,第三、四泉都在湖北,第五泉在苏州虎丘寺,天下第一各地在争,可是第六却仅此一个,这里的水冬暖夏凉,水质清甜甘润,雨季它不会因雨量充沛而溢出,在旱季不会因雨量稀少而干涸,一直保持这样的水位,这里的泉水富含二十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经化验没有污染,可直接饮用,而且有点甜。我们办公室和过往的村民都是喝这儿的水,大家也不防品尝一下(其它山涧的水大家不要喝)。

  这里就是观音桥了,北有赵州桥,南有观音桥,也被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为 “古桥珍品”,在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因此桥而得名,也因此桥而闻名。观音桥全长19。4米,宽4。8米,从桥面上看您也许可以看出它的疑虑了,它与一般的桥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啊?我向大家解释一下,其实原因有二;一是这座桥建的比较早,到现在已有994年历史了,第二是这座桥的建造地点非常的特殊,大家看下面,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峡谷是庐山“三大峡谷”之一的栖贤大峡谷(康王谷、栖贤谷、锦秀谷)也是庐山最美最长的一条峡谷,而桥就是这样横跨其上,建桥初期是没有这些桥栏的后在道光年间,观音桥住持僧觉源于桥两盘增造石栏,民国十六年,也就是1927年台山李煜堂等再次募资建石栏,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见水中那块方正,突兀而起的大石头没有,这是棺材石,它其实还有一个很文雅的名字叫廻澜石,廻澜第二意思就是说这块大石头把挡在上游水的激流,在这块石头的背面形成了反方向的波澜。据说有人考查,说这块重几万斤得大石头是当初建桥时,工匠设法弄到这儿来的,作用是减少上游水的冲击力,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考证了,观音桥以其古、奇、雄、秀、险吸引了众多的名人雅士蜂拥而至,古代比较有名的有旅行家徐霞客,画家唐伯虎,近代有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冯玉祥,戴季陶,陈诚等,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董必武和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都曾来过这儿。

  大家在桥下就能比较清楚的看清楚巧的结构,桥拱由7排107块凿有公母榫的花岗石锁扣而成,每块石头重约一吨,在当时没有起重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建桥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被人们赞为“缔构伟壮,神施鬼没,非人力所能为”,大家一定看到桥拱中间一行大字了“维皇宋大众祥符七年,岁次甲寅,二月丁巳朔建此桥”这是说明了建桥的时间是宋朝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也就是北宋时期的1014年,农历二月初一建的,朔是完全看不到月亮的那一天,也就是阳历初一,“上愿皇帝万岁,法轮常转,雨顺风调,天下民安谨题”,这都是些祝福的话语,那“法轮常转”是什么意思呢?“法轮常转”是佛教语言,意思是佛法言传,永远昌盛,因为桥是两位和尚出外化缘八年修建的,所以桥上出现佛教语言,还有这佛教里的莲花图案也是不奇怪的,我们在看一下旁边的小字“福州僧德朗勾当造桥,建州僧文秀教化造桥”这是说这是由福建福州和建州来的两位和尚出化缘募资所造,德朗勾当造桥是德朗和尚负责主办, 文秀教化造桥是指文秀和尚负责监造,江州匠陈智福、弟智海、智洪,这是制造桥的建筑师是来自九江的工匠陈氏三兄弟,把准确的建桥时间和建桥人刻在桥上,这是很少见的,同时也提高了观音桥的文物价值这座桥是由我们本地的工匠就地取材建造而成的,这一点是非常值得骄傲的。

  桥下石刻很多,最大的要算这“金井”二字,这是明朝的南康府的一个副知府马朋写的,金井是指桥下的金井潭,也叫石桥潭。

  慈航寺,供奉的是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观音菩萨,慈航是观音出家时的法号,现在每到初一、十五和菩萨过生日的时候,这里都是信徒云集,香烟缭绕。水碓房留给大家的疑问在这儿就可以找到答案了,利用水碓把木片舂成木粉,供慈航寺和栖贤寺做香用的。

  大家现在看到的门楼上面有四个字“匡山草堂”,庐山也叫匡山,在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南诗人易实浦建造的,有楼、堂、亭、轩等18景,在民国初年,人去楼空。蒋介石来到这儿说了句:“这儿背靠名山,面临鄱阳湖,风水很好”当时的江西省国民主席熊式辉马上心领神会了,在1934年在匡山草堂的原址上修建了蒋介石行宫,称为蒋介石在庐山下面的一处小别墅。左边的峡谷里有‘三峡涧’三个大字是黄庭坚所写。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栋房子,是当时行宫内的警卫楼,大家可以看到他与南京总统府的建筑风格是相似的,每次蒋介石入住行宫后,从桥头到山后都是布满了警卫,晚上更是禁止老百姓过桥,戒备非常森严,这是栓警犬的铁桩一根,一直保留到现在。

  这两棵柳杉,是庐山的珍贵树种,佛教称为梵陀树,已经有74年的树龄了,它是1934年由宋美龄托人从庐山植物园带来,然后与蒋介石亲手栽种在这儿,所以又俗称夫妻树,这两棵树大家能否猜出哪一棵是蒋介石种的,哪一棵是宋美龄栽种的呢?我提示一下,可以从两棵树的位置去猜啊。蒋介石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在种这两棵树时就蕴含着男主外、女主内,男人保护女人的意思在内,靠里面的那棵枝繁叶茂,象征着女性开枝散叶,而这棵呢,象蒋介石的头顶光秃秃的,92年的时候,宋美龄还派她的部下来查看这两棵树。这里就是蒋介石行宫了,与我们前面所看到的警卫楼建筑风格是不一样的,在抗日战争期间,除了警卫楼与夫妻树,大部分东西都被毁了,这是80年代重新修建的。

  行宫照片:1。这是观音桥最早的一张照片,拍摄于1926年,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观音桥最早的一幅画是在明朝正德九年,由唐伯虎所画的《三峡涧桥图》,他曾是我们栖贤寺的镇寺之宝,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大家有机会的话不妨将三者进行一下对比,看看几百年间的观音桥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这是1926年的慈航寺,它在抗日战争期间也曾被毁于炮火,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慈航寺是后来修复的。

  3。这张照片是蒋介石与宋美龄在行宫外散步时所拍摄的,两人看起来神情非常的甜蜜。而他们背后的这颗树,便是夫妻树中的一颗,当时的树杆还非常的细小。(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大陆种了六对树,但只有这两棵长得最好)。

  4。 1939年宋美龄在妇女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的一张照片,宋美龄长的很漂亮,特别是她的五官,她曾获世界“十大美女之一” 号称,她的五官那个部位为能获此号称呢?东方人的审美认为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宋美龄自小在美国长大,西方人的鼻子是特别挺,宋美龄的鼻子特别挺才获此称号。

  5。1937年1月1日国民党的军队在松泸会战中失败,日军占领了上海,12月8日蒋介石乘水上飞机从南京出发,降落在鄱阳湖水面,然后乘小渔船登上码头,当晚就住进了行宫,随后在这里签发了国民政府撤离南京的命令,日军攻陷南京后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自此以后,蒋介石再也没有来过这座行宫。

  6。这是宋美龄最喜欢的一张照片,也是台湾官方最常用的一张新闻照片。宋美龄是一位及学问与美貌为一体的女子,她通晓六国语言,尤其精通英语,蒋介石与英、美来访者的会见,都是由宋美龄担当翻译的,有人说,蒋介石与美国人的关系是靠宋美龄一手建立起来的,宋美龄有个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国外片,蒋介石不懂英语,但为了迁就宋美龄,也会陪她看一会,但却从未看完过一部,这也可以说是他俩一生中的遗憾。

  7。这是工作人员偷拍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蒋介石当时神情相当的自然,身边只带了一名警卫,旁边的这座亭子,便是我们刚才经过的六泉亭了。

  8。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发动了著名的 “西安事变”迫于中共和社会的压力,蒋介石不得不在庐山发表了抗战宣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这是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第一次是孙中山先生所说的联俄联共,这张照片拍摄在西安事变之后不久,蒋介石因在西安事变中脚部受伤到行宫疗养,大家看一下,照片上的蒋介石,两颊深陷,神情黯然。

  9。与蒋介石并排的这位呢?就是当时的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蒋介石到这里说了这样一句话;“这里背靠名山,面临名湖,风水很好,”熊式辉马上心领神会了,就建了这座行宫,作为蒋介石在庐山下面的一处小别墅,熊式辉与蒋介石的关系是相当好的,熊式辉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佩戴枪支去面见蒋介石的人之一。

  10。照片上的这个女孩子是蒋介石的第三任夫人,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呢?我就把蒋介石的四位夫人都讲一下。蒋介石的原配夫人毛氏毛福梅,蒋介石与毛福梅的婚姻是由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一手操办的,蒋介石结婚时只有15岁,毛福梅19岁时,依当时当地的风俗是“四年和局,大吉大利”,但是这段婚姻却是蒋介石最不满意的的一段婚姻,因为毛福梅不但比他大,而且人也长的不漂亮,因此婚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也不肯与毛福梅同房,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非常着急,她请人算卦说;“蒋氏贵子必得原配所出后”痛哭训子,以死相协,蒋介石虽然生性顽劣,却也十分孝顺,无奈之下只能应允了母亲,最后于毛福梅生了唯一的孩子蒋经国,所以说蒋介石为此也不得不感谢他的母亲,毛福梅19岁嫁入蒋家,45岁被休,毛福梅是个非常传统的女人,被休后她坚持 “离婚不离家”,在蒋介石的老家奉化居住着。

  蒋介石的第二任妻子是做娘姨出生的姚冶诚,她出身贫寒,迫于生活,献身青楼。但是她只卖艺不卖身。,是蒋介石在上海落难的那段时间相识的,她与蒋介石维持了共九年的夫妻关系,蒋介石的另一个儿子蒋纬国就是由她一手带大的,所以她俩的感情特别好,其实蒋纬国并不是蒋介石所生,而是他的一位好友戴季陶与一位日本女子所生,但是因为戴季陶非常惧内,不敢把孩子抱回家,无奈只能托付给了蒋介石,蒋介石又将这个孩子交给姚冶诚抚养。这个孩子就是蒋纬国,蒋纬国也因此与姚冶诚的关系最好。

  蒋介石的第三任妻子是陈洁如,陈洁如出生书香门第,受过中等教育,1920年蒋介石在军阀陈炯明的部队当参谋时,受到排挤,郁郁不得志,无奈之下只能返回上海在一家证劵公司当经纪人,作投资生意,并在这段时间认识了陈洁如,但是他们的交往却受到了陈家父母的反对,他们认为蒋介石不但比陈洁如大了整整二十岁,而且还是个有妻氏的人,后来随着陈洁如心脏病发突然去世后,陈家的生活一度陷入了困顿,蒋介石乘机给予了陈家很大的资助,陈洁如的母亲无奈之下只能默许了他们的婚事,陈洁如13岁的时候就发育的很好,15 岁就嫁给了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宋庆龄,何香凝等国民党左派人士分分发表了“讨蒋通电”,蒋经国在莫斯科也职责父亲的暴行,这让陈洁如好不胆战心惊,一天深夜,蒋介石回到家中,陈洁如上前好言相劝,却被蒋介石怒斥为“妇人心肠”,自此与陈洁如有了隔阂,当蒋介石认识了宋美龄之后,便把风雨同舟七年的陈洁如抛到了脑后,陈洁如15岁嫁给蒋介石22岁被休,与蒋介石一起的七年一无所出,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蒋介石在上海落难的那段时间,天天花天酒地,上窑子,逛妓院,后来得了一种病,叫做杨梅疮,并且把这种病传给了陈洁如,陈洁如虽然把病治好了,却是永远丧失了生育能力,后来他与蒋介石抱养了一个女儿,取名陈瑶光,陈洁如曾赴美留学,获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学位,她在学问上虽然输给了宋美龄,但在学位上却是略胜一筹,解放后陈洁如曾在大陆居住,但因为当时的大陆政治气氛非常浓厚,于是陈洁如写信给周,要求出国定居,由于她的特殊身份,周特批了她的请求,晚年因思乡心切,陈洁如到香港定居,在1971年2月1日,陈洁如在香港家中悄然去世,当时身边没有任何亲人陪护,她的养女陈瑶光得到政府的批准后,到香港为她料理了后世,可以说她的一生是非常的悲惨。

  宋美龄是第四任夫人,但她却已第一夫人自居。宋美龄嫁给蒋介石的先决条件是:蒋介石必须和他的前三仁夫人断绝关系。待到正式谈婚论嫁时,宋美龄又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蒋介石要信奉基督教。二是不生孩子,以保持身材。三是不担任政府公职,不参加高层决策会议,只以蒋介石私人秘书的身份从事政治活动。

  周恩来照片,不知大家记不记得我们在小学语文课本有一篇文章《一张珍贵的照片》,就是这张照片改变了两代人的命运。在1961年秋天,周开完庐山会议。来到观音桥,下车后看见赤着双脚的放牛女娃在路旁玩耍,当警卫人员想把女孩叫开时,周上前牵着女孩的手,请她带路到观音桥,一路上亲切的问女孩的情况,到了桥上,先尝了六泉水,然后在这里和女孩合影留念,之后送她回家,并在那破旧的房子里访问了她的母亲,这个真实的故事,在我们星子县一直流传至今,那个放牛女娃周桂花,当年13岁,现已经60岁就住在停车场前面的村子里,那张珍贵的照片还一直摆放在她家最醒目的地方,1976年1月总里去逝,北京的工作人员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这张照片,称照片中的女孩为女儿,姓周,女孩也姓周,所以说非常有缘分的。后来北京的工作人员四处寻找这个女孩,来到了星子县,省里派车送了她去北京,工作人员要她填表格,她也不会写,因为她没有读过书,很多人说,如果她读过书会写字肯定不得了了,后来把她安排在星子县敬老院当院长,现在已经退休在家,她还做国人大代表,当时北京的工作人员想把她留在北京,她拒绝说;“我还要回家喂猪呢!”她没有读过书能当敬老院的院长,也就因为的这层关系。前几年的侄女来九江视察,还特意来看望了周桂花,并带她去了天沐温泉泡澡吃饭,周桂花的待遇是离休干部的待遇。。

  我们看到这个潭是三峡涧上游最惊险的一个潭---玉渊潭。玉渊潭的深度没有人做过科学测量。当地传说是四两丝线打不到底,曾有一个日本游客用丝线绑着石头进行了测量,可是由于水流很大,水底翻腾,测试没有成功,这是一大遗憾了,在玉渊潭旁边有巨幅石刻,是国民党爱国将军冯玉祥于1936年书刻的《墨子篇》,着篇文章共253个字,占地面积将70平方米,是庐山风景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地面摩崖石刻,这篇文章大意是:国家的执政者要奖罚分明,使人民的认识达到一致,才能把国家管理好,得到巩固和安定,这是治国平天下的要理。

  冯将军的这幅石刻,是他在反对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受到蒋介石的压制后1936年,住在太乙村避暑的时候写的,为什么刻在这里呢?游客们一定可以联想到,因为这里有蒋介石的行馆,也是蒋介石上庐山的必经之道,这是对蒋介石独裁专制的规劝,由此可见冯玉祥将军的一片赤诚爱国之心和用心良苦。

  我们能看到这么多的照片应改感谢这张照片上的主人—张静江,浙江人士,和蒋介石是老乡,是蒋介石友人中最富裕的一个,是浙江四大首富之一,蒋介石落难的那段时间,在上海活动的经费以及他个人的生活开支均来自张静江,由蒋介石经手陆续支用的钱,竞达十余万,后来蒋介石暗使姚冶诚拜张静江为干爹,从而使张静江对这笔钱无法开口,不了了之。

  1933年蒋介石来我们庐山开办了一个军官训练团,他为什么来我们这里开办军官训练团呢?因为他的第四次围剿都以失败而告终,他总结了下自己失败的原因认为是中下军官的指挥不行,才导致他的失败,于是在这里创办了这个军官训练团,以除第五次围剿能东山再起,这个军官训练团就相当于现在训练县长级的干部,总共批了25000人,第五次围剿的确是成功了,红军不得不进行25000里长征。

  
看过庐山观音桥导游词的人还看了:

1.庐山导游词

2.庐山导游词范文3篇

3.庐山导游词500字3篇

4.精彩庐山导游词3篇

5.庐山如琴湖导游词

8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