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致辞讲话 > 会议发言稿 > 科技工作会议讲话

科技工作会议讲话

时间: 佩珊807 分享

科技工作会议讲话

  科技工作承担着光荣的使命。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科技工作会议 讲话,仅供参考。

  科技工作会议讲话范文(一):

  同志们:

  去年以来,我省的科技工作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及年初提出的任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科技投入进一步增加。重点科技计划的实施成效显著,制造业信息化、有色金属新材料、缩小数字鸿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科技园区建设等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属科研院所能力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科技工作,地方科技工作有了新的进步。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广泛深入开展,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和星火富民科技工程运作良好。院地院企科技合作向广度和深度迈进。科普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法规体系和联动机制基本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千件大关。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完成省政府的总体工作目标,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科技工作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县市科技工作薄弱、科技成果转化不快、科学技术普及程度不高、科技人才资源短缺等现实问题仍然突出。

  通过这次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要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思路、提高认识,加快推进新时期科技进步。刚才,天理同志就全省的科技工作作了全面回顾和安排,我都同意。各地、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十届四次、六次全委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扎实实落实和做好这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下面,我就省委工作要点和省政府全体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做好今年全省科技工作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和推进新时期科技工作

  最近一个时期,胡锦涛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科技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这些指示对我们做好科技工作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指导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胡锦涛强调指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紧密结合我省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的重要指示精神,注意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学习落实关于科技自主创新的指示精神,努力提高我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胡锦涛指出,要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要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从体制机制入手,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紧紧扭住为国家发展服务这个中心任务,坚持贯彻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着力提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的能力,着力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能力。我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全国的排位比较靠后,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省现有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花大气力在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提升我省的创新能力。要根据我省的实际,扬长避短,坚持创新与引进相结合,努力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新路子。

  二是学习落实关于科技创新要突出重点的指示精神,在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上取得突破。胡锦涛指出,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努力把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领域,集中到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到事关科技事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抓紧攻关,争取突破。我省经济实力有限,财力不足,科技工作很难在短期内取得全方位突破,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事关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领域,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在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制造业信息化、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强攻关,取得新的突破。

  三是学习落实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我省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胡锦涛指出,要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切实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形成协调一致和分工合作的良性机制,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科技支持。健全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努力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逐步建设节约型社会,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在以改革促发展、创新科技体制和机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新时期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省政府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认真研究和分析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补充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完善领导协调机制,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实事求是,加快改革的进程。

  四是学习落实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指示精神,加快构筑我省区域创新体系。胡锦涛指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我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创新能力远远不足。今后一段时期,要继续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技术高地建设、科技孵化器培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及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为我省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五是学习落实关于人才的指示精神,积极推进人才强省战略。胡锦涛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科技人才观,营造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以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专家和选拔尖子人才为重点,带动整个科技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我省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人才资源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精神,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继续做好特聘科技专家工作及省属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努力营造科技人才创新和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六是学习落实关于科技投入的指示精神,探索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胡锦涛指出,国家要继续增加科技投入,同时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要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实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我省科技投入近年来不断增加,去年,从国家争取到的科技经费较上年增长28,省级科技三项费超过411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6.2亿元。但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相比,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除了各级财政要继续增加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外,还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鼓励企业增加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建立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多种渠道的投入机制和财税、金融等政策。

  胡锦涛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意义深刻,内涵丰富,提出了科技工作的指导原则、方针和思路,为新时期进一步作好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发展的总方针,是全部科技工作的行动指南。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转变思路,积极部署,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解决科技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全面落实省政府确定的科技工作目标和任务,在体制上要有新的突破,在发展上要有新的思路。

  二、认真研究省情,突出重点,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今年是"十五"计划实施的总结年,也是启动"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科技工作,对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创"十一五"科技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厅根据省委、省政府对今年工作的总体部署,把握科技部对今年科技工作的要求,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省科技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做了安排和部署,各地各部门在今年工作安排中,要立足于总结"十五",着眼于部署"十一五",贯彻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注意虚实并举,以虚促实,突出重点,抓好落实。

  一是要深化对省情的研究和认识,结合省情部署科技工作。深化对省情的认识,是我们正确决策和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分析研究省情,依据省情提出加快发展的举措。认识省情、更好地把握省情,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规律,提高决策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在深入研究省情上下功夫,集思广益,力求对省情的认识逐步深化。科技厅要按照省委要求,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认真组织做好"深化省情认识加快甘肃发展对策研究"等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用一年时间,拿出高质量的研究结果,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建议。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在深化对市情、县情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和部署新时期科技工作,突出重点,加强集成。

  二是要加快做好科技工作宏观布局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是我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做好全省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工作,是我省科技工作长远战略布局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实现法治政府的基础。经过一年的努力,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今年要加快进度,全面完成,争取拿出高质量、切实可行的科技工作规划。全省的规划要深入贯彻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及产业化能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总体目标,研究部署新的生产力布局,合理有效配置科技资源。通过制定规划,要进一步理清科技工作思路,凝炼出一批重大科技问题,推动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工程,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是要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布局与建设。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布局与建设,就是要围绕国民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推动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市场、政策和管理等创新要素的资源整合,提升区域竞争力。要整合和配置省、市、县各级科技资源,优化结构布局。

  制定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加快推进全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要加快建设科技信息、自然资源、科研数据、虚拟科研网等开发创新的科研基础平台。启动运行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争取实现省内骨干文献单位的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建设覆盖全省14个市州的科技管理网络。

  积极培育科技孵化器,发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孵化功能。要重视和加强对科技园区的服务和指导,兰州高新区、金昌高新区、白银高技术产业园等,要结合各自实际,尽快形成特色产业,培养一批技术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支持兰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孵化能力建设和环境建设,支持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省级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园区的项目管理和建设,充分发挥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示范作用。

  建设我省技术高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动态化管理机制。争取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发展建设优势明显的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培育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培育壮大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优化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强省战略。要贯彻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做好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选聘和省属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培养高层次拔尖科技人才。通过自然科学基金、中青年科技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人才引进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挖掘我省科技人才队伍的潜力,调整科技人才结构,充实扩大高层次人才队伍。

  四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好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要贯彻落实胡锦涛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提出的"发展抓项目"的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围绕我省产业发展重点,选择一批对我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专题,进行科技攻关并力争取得突破。今年在继续抓好兰、白、金有色金属新材料、制造业信息化、农产品深加工、生物技术开发及应用、新药研制与中药现代化、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清洁能源、机电一体化、电子与信息、节能与环保等重大科技专项的同时,特别要在马铃薯产业升级、中药材种植与中药现代化、有色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等重大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工业强省战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五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速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为基础,抓好一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继续做好国家和省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速度。以院地院企科技合作为切入点,继续开展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促进科技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六是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促进科技创新与科技普及的有机结合。科学技术普及,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科普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和《甘肃省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细则》等政策法规,科普工作领导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普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全省科普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今后一段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制定完善科普工作政策体系,尽快启动《甘肃省科普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地方各级政府要抓紧建立完善科普工作领导协调机制,不断创新科普工作手段和方式方法,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发展科普事业。要结合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任务,突出科普工作重点对象,创造性地做好科技活动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重大科普活动,坚持做好经常性、群众性的科普宣传工作。近期内,要安排部署好今冬明春的科普活动,掀起一个新的科普工作热潮。

  七是以改革促发展,深化和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体制创新。去年以来,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省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政策文件精神,技术开发类院所加快了转制或改制的进程,社会公益类院所积极制定出台改革方案。省属科研院所改革的总体形势是好的,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改革的意识和责任感紧迫感进有了一步增强,认识逐步深化,态度更加积极。但改革进程仍然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必然会遇到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各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所,要以大局为重,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原则,坚持有利于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思路,坚定不移地坚持贯彻省政府[****]121号文件,特别是开发类科研院所,不能有丝毫的动摇。科技厅要对科研院所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整理,借鉴兄弟省市的作法,结合我省的实际,补充完善有关配套政策。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防止"一刀切"的作法,针对科研院所的不同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体现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要尽快完善领导协调机制,加大协调力度,努力解决改革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为院所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八是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认真做好《甘肃省专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积极推进我省专利管理体系、企业院所专利工作体系和专利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我省的专利战略研究,积极建立专利预警机制。继续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大幅度提高专利申请量。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做好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强化专利保护意识,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把重视专利与保护技术秘密、商标相结合,与新产品的研发相结合,促进专利技术的实施和产业化,更好地培育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

  三、加强县市科技工作,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好基础

  县市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召开的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县市科技工作主要承担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艰巨任务,反映着国家科技工作的总体成效,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层次。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是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到基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随着我省"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县市党政领导更加重视和支持地方科技工作,一些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速农村科技进步方面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模式。目前就全国而言,县市科技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已经成为全国科技工作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我省地处西部,县市科技工作机制尚不完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孵化功能不强,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科技工作开展不好的县市,科技落后与经济发展滞后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一些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缺乏基本工作条件,职能弱化,导致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推广能力较弱,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工农业生产迫切需要的大量适用技术得不到满足。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对我省县市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把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提高到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全局性高度来认识,深入研究和分析地方科技工作薄弱的主导因素和症结所在,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县市科技工作的主要职责和任务。要围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建立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增强县市获取、扩散科技成果的能力,拓宽先进技术向基层转移的渠道,加速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当前,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县市科技工作的定位,强化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县市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定位不清、作用弱化,是目前县市科技工作薄弱的症结之一。要按照国家部署,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明确科技工作和科技部门的工作定位。县市科技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是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提供系统的科技服务和支撑。重点强化四个方面职能:一是参谋助手职能。要充分利用科技系统的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优势,针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建议,起到"参谋部"、"咨询部"的作用;二是综合管理协调职能。通过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科技行政管理,提高行政能力。通过营造政策环境,调动各部门推动科技进步的积极性,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共同做好当地的科技工作;三是公共服务职能。要主动承担起向公众提供科技知识和信息服务的职能,强化科技中介服务,做好项目、技术、人才引进和科技招商工作,加强科学普及和技术培训等公共科技服务;四是组织科技示范职能。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做好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深加工示范,以及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等方面的试点示范工作,带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优化和改善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条件,提供基本的工作环境。县市科技管理部门,要积极查找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更加积极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赢得职能和位置,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导,充分提升县市科技竞争力。县市科技工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接受和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不足,转化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的供给与需求相脱节。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应当把加速成果转化摆在中心位置,积极探索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

  以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为抓手,增强县域科技实力。要深入做好"****-****年度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结合考核,切实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机制。去年,我省城关区被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安宁区等三县(区)被列为"全国县市科技工作试点县"。今年要全面落实示范、试点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创出新的发展模式。同时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县市进入全国示范、试点行列。通过示范和试点,带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工作,提高我省县市科技工作的整体水平和科技综合竞争力。

  以院地院企科技合作为切入点,推动地方产业升级。要全面贯彻落实全省院地院企科技合作(白银)座谈会精神,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促进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继续开展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充分发挥大院大所和高等学校的科技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推动院地院企合作深入发展。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与实现产业化相统一,在合作的广度深度上取得新突破。坚持体制创新与服务创新相结合,把院地院企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以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为突破口,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在我省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和科技人员的欢迎和拥护,一些地区积极主动开展这项工作。今年要认真总结试点工作中好的经验和模式,及时研究和解决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试点和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运用地方科技、财政、金融和其他社会资源,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户两个积极性,发挥科技优势,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健康开展。

  三是加强县市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为全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奠定基础。县市科技工作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落脚点。要以建设科技服务平台和技术信息服务平台为突破口,强化县市的科技服务与信息传播功能,延伸科技创新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以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和星火富民科技工程示范为平台,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过努力,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和"星火富民科技工程"运作良好,在全国已小有名气。今年要继续加大力度,重点围绕乳业、蔬菜、制种、啤酒原料、草畜业、淀粉加工等产业的发展,组织做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实施农村科技服务、农民科技培训及农村科普、重大农业技术转化、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农村信息化促进科技扶贫等专项行动,逐步建立依靠科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撑和服务体系。

  加强县市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技术综合集成和快速传播。加快县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县市科技服务平台的信息"中转站"和"放大器"作用,可以有效解决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科技厅去年启动的全省科技管理网络建设试点工作,今年要继续加大力度,建设覆盖全省14个市州,并逐步向县市延伸,地方政府要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网络功能,充分发挥县市科技信息的传播服务职能,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县市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体系。

  四、加强领导,转变职能,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是提高科技竞争力的根本保证,是做好县市科技工作的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研究和部署科技进步工作,增强科技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感。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宏观指导与服务职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一是要加强领导,立足实际研究和部署科技工作。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特别要强化县市科技工作的定位和职能。要在深化对市情、县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和部署新时期科技工作,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地方科技进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科技厅要继续加大对县市科技工作的指导与支持力度,培育扶持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特别要注意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引导和支持。

  二是要进一步营造科技进步的良好社会环境。要继续增加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同时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科技人才观,营造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职能,使科技管理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加强。要跳出部门、地域的局限,把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方面的力量组织调动起来,积极投身于我省科技创新事业,形成部门、地方、院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综合集成的大科技的局面。

  三是要切实提高行政能力,在为经济社会服务中求发展。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继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依法行政,提高行政能力,推进行政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要认真研究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新特点、新内容、新领域、新机制,及时为党委和政府的科技决策提出建议,形成上下互动、有效沟通的工作格局。要努力改革传统工作模式,创新项目管理体制,提高抓项目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改革和建立管理科学、运转高效、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监督得力的科技计划管理新体系。

  同志们,党的十六大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绘制了宏伟蓝图,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既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大展鸿图的机遇。希望全省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科技工作全局,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再立新功。

  科技工作会议讲话范文(二):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xx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今天正式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六次全委会、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传达20xx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xx年全省科技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全省科技工作。和段琪副省长将到会指导,并作重要讲话。下面,我代表省科技厅做工作报告。

  一、开拓创新,圆满完成20xx年全省科技工作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和全面启动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全省科技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科技部的部署和安排,以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重点,完善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着力实施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创新工程,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巩固提升优势、特色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竞争能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全省科技工作成效

  20xx年,省级科技计划支持开发新产品222个,其中重大新产品50个,解决产业关键技术331项,其中重大核心技术30项,新产品的产业化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新增产值208亿元、利税30亿元;新增专利授权212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39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两米级光学望远镜和全球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灵长类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基地;培育创新型企业64户,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6家,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引进高端科技人才9名,遴选省创新团队21个,选拔培养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00名。

  1.启动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自主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是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创新基地,磷化工、煤化工产业化创新基地,装备制造业产业化创新基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新的进展。20xx年组织实施了49个重点项目,带动企业投入21.1亿元,预计实现销售收入74亿元,利税12亿元。“昆明国家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即将获国家科技部认定。世界最大锡材加工中心、锡化工加工中心以及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bga焊锡球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我省锡精深加工产品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云南煤化集团解化公司碎煤熔渣加压气化技术成功应用于15万吨二甲醚、配套20万吨甲醇工程建设,固定床绝热反应器一步法甲醇转化制汽油工艺技术应用于国内规模最大煤变油装置,成功生产出合格的93#汽油产品,实现了利用低热值褐煤生产新能源化工产品的产业化。高温高压飞灰过滤器的成功开发,为50万吨/年合成氨工程关键设备国产化提供了支撑;云维公司实施的粉煤气化技术体现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煤气化技术,采用该技术建设的5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已建成投产。昆船公司开发的机场行李自动分捡系统属国内首创,得到国家民航局的认可。昆船公司开发的多功能自动配送系统获专利授权6项,在青岛烟草公司、合肥烟草公司等多家配送中心成功应用。

  二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重点产业及优势特色产业,开展高新技术及产品研究、关键技术开发、重大共性技术攻关,一批高新技术开发项目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xx年,我省首批按国家新标准认定了高新技术企业76家,256家纳入统计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上缴税费、净利润、出口创汇分别达到了703.7亿元、709.8亿元、124.8亿元、38.7亿元、38.9亿元、14.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26.5%、16.6%、36.4%、5.7%、66.4%,64家高新技术企业年总收入超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8.2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占外贸出口总额的16.5%。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玉溪高新区、大理高新区4家高新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647.12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68.52亿元,同比增长27.1%,实现工业增加值155.6亿元,同比增长22.9%,实现税收总额43.2亿元,同比增长34.5%。昆明云内动力股份公司开发的增压中冷柴油机为国内首家达到欧ii排放标准的自主创新柴油机产品,具备20万台/年轿车柴油发动机生产能力,成为国内最大的多缸小缸径柴油发动机生产企业之一,自主开发的节能、环保型柴油机达到欧ⅳ排放标准,企业开发和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存折打印机生厂商,其国家重点新产品pr系列存折打印机已累计销售近70万台,连续15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三是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对农业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农业新品种35个,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200多项,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新增利税近2亿元。20xx年,省科技计划支持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通过审定23个,其中6个通过国家级新品种审定,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11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1064万亩,平均亩增产40-50千克,增产粮食近5亿千克,增加产值8亿元以上。“十一五”以来省科技计划支持选育水稻新品种17个,示范近500万亩,增产稻谷约2.5亿千克,新增产值4.5亿元。花卉产业创新基地初具规模,20xx年,科技支撑花卉产业实现总产值176亿元。共选育出月季、康乃馨、菊花、非洲菊等花卉新品种(系)100余个,其中获新品种权11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鲜切花新品种占全国总数的80%。认真落实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20xx年,共安排培育特色产业项目252项,选派科技特派员1308名、科技辅导员2071名,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万多期,培训农民近160万人次,配套完善科技活动室1402个,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48个。

  四是加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组织实施节能减排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及示范工程项目40项,安排省级科技经费5822万元。通过实施省科技计划项目,全年技术节能超过100万吨标准煤,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以上。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吨铝电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铝电解、炭素生产各污染物排放浓度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排放要求。云天化集团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温位余热回收技术,年节能近40万吨标准煤。祥云飞龙实业有限公司的“两段中和+组合膜分离”新技术国内领先,建成了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实现铅锌冶炼废水零排放。

  五是培育创新型企业。20xx年,省科技厅联合省国资委、经委、总工会,认定了省级第三批20户创新型试点企业,我省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64户,5家企业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截止20xx年,共安排试点企业条件平台建设和科技计划项目经费1.05亿元,引导企业投入研发经费15.77亿元,银行贷款和主管部门配套资金7.2亿元。第一、二批44户创新型试点企业自建、共建研发平台达到100余个,研发了280多个(项)重点新产品和关键技术;共引进和培养高职以上技术研发人才300余名,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新产品认定等340多项,获授权230多项,制定企业标准70余项;试点企业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15%以上,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4%以上,第一、二批44户创新型试点企业20xx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800多亿元,利税120多亿元。

  六是强化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支撑。20xx年,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第二期建设开始启动,以中药、民族药为核心,实施了六大推进工程,开展了19个中药、天然药物新药的临床前预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研究和原料药二次开发。颁布实施了154个药材质量标准、188个中药饮片标准。“十一五”以来,支持的新药研发项目中,已有23个获新药证书、13个获临床试验批件,形成了以青蒿素、白药、三七、灯盏花等品种为代表的云药体系。在环境保护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和创新性的成果,“滇池入湖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与工程示范”完成集成技术组合示范工程5项,获专利受理34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获专利授权1项,为制定环境保护规划、有效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昆明市作为全国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顺利通过公安部、科技部联合组织的验收考核。通过组织实施“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工程减隔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使昆明新机场航站楼成为全球最大的使用减隔震技术的单体建筑,为昆明新机场的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迈上新台阶,曲靖市麒麟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科技部验收,陆良县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环境得到改善

  一是加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云南科技创新园选址初步确定,与官渡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科技创新园开发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省科技馆新馆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初步形成了省应用技术研究院组建方案,开展了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云南省大型本文来源:文秘114 http://www.wenmi114.com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及服务平台建成。全球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灵长类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基地投入运行。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107家,其中,10家通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二是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启动了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支持、资助我省企业、高校、院所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及国内著名院所,引进高端科技人才9名。新遴选省创新团队21个,使全省创新团队达30个。新选拔培养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00名,使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总数达到501名,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总数达到266名。

  三是科技创新产出成效显著。全年申请专利4089件,同比增长31.6%,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474件,同比增长45.4%;228个项目(人)获得20xx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黄润乾院士获得突出贡献奖。国际天文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将一颗行星命名为“黄润乾行星”。我省7个项目9人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云南省化工研究院的“高效利用反应热副产工业蒸汽的热法磷酸生产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成果已在全国行业内20个企业35套生产装置上实施了技术转让,覆盖了国内生产能力的40%。省农科院番兴明研究员荣获20xx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二)做好科技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的工作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前提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科技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新一届省政府成立后的第一个专题会议就是召开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科技工作。省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启动了“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对科技工作进行了视察和指导。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关键

  一是充分利用部省会商工作机制,召开了第一次部省会商工作会议,积极争取科技部对云南科技工作的支持,部省会商机制建立两年来,我省共争取国家科技经费6.8亿元。

  二是设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联合基金总额为每年3000万元,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在协议期内每年分别出资1500万元构成,联合基金针对云南的发展需求,解决云南的科技难题,吸引和集聚全国范围的科学家,开展重大基础研究。20xx年,联合基金共立项支持重点项目18项,由云南省有关单位牵头承担的12项。

  三是加强与省级部门的工作协调,强化对州市科技工作的指导。联合省经委、省国资委、省总工会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与省商务厅共同实施科技兴贸工作;与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科学大讲坛”。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科技工作的意见》,对科技富民强县等计划实施备案制,启动州市党政“一把手”科技工程项目30项,总投资14亿元。

  四是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计划,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上市,云南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变压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龙生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已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签定了合作协议,20xx年,省科技计划项目共获银行贷款9.8亿元。

  3.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科技工作的动力

  一是深化计划管理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制订了《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配置办法》等一批管理办法,推进科技计划管理诚信制度建设,强化项目中后期管理,建立项目监理制。创新科技计划项目检查评估方式,工作过程更加简洁、规范、高效,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开展州市之间备案核准制项目的交叉检查,积极开展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和绩效评价。

  二是加强科技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定了《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申请、执行、决算及监督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实行全额预算、过程控制和成本核算,进一步规范了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管理使用。调整科技经费配置思路,调整优化投入结构,探索多种科技经费配置方式。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加强对政府科技经费监督管理,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20xx年以来立项的89个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查处了违规使用经费的少数项目单位。

  4.扩大开放,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是做好科技工作的保障

  一是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不断巩固与发达国家开展高水平合作的同时,努力加强和拓展以技术转移和产品输出为主要目标的对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成立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推动粮经作物新品种、关键技术输出和品种资源引进。举办2期国际培训,在沼气、远程医疗等领域达成多项技术转移协议,成功举办了“中药全球化联盟(昆明)研讨会”和“应对气候变化:中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讨会”。

  二是国内科技合作以省院省校科技合作、滇沪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重点,突出企业主体,引进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20xx年,省院省校科技合作专项立项15项,省科技经费投入3532万元。举办了“沪滇科技成果洽谈会”,签约金额近3亿元,召开了“‘泛珠三角’区域节能减排专题论坛暨重大技术成果和需求项目推介会”;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上海—云南技术转移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5.转变职能,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基础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成效,精心组织全厅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制定了《云南省科技厅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实施细则》、《云南省科技厅处室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和《云南省科技厅督查督办工作办法》,加强对省科技厅重点工作和承诺事项的督办检查。强化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全年共培训各级各类管理干部1700余人次。

  全省科技进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行业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全省各条战线上广大科技人员、科技管理部门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科技厅,向各部门、地方、行业的领导和科技管理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全省科技事业付出心血和努力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20xx年,全省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新的成效,但是,按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提出的要求,我省科技工作还存在差距。一是贯彻全国和全省科技大会政策措施力度还不够,推进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工作力度还不强,科技政策落实难度大;二是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障碍和管理障碍依然存在;三是部分州市县对科技工作的认识不够、投入不足;四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识不强、投入不足。

  二、应对危机,努力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这场危机对我国的经济运行造成明显冲击,也对我省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且,危机影响还在继续加深。积极应对危机,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牢固树立抢机遇、促投资、强产业、扩消费、增动力、重民生、抓生态、保稳定的思想,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对依靠科技、应对危机寄予厚望,全省科技界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用心工作,发挥科技创新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为战胜危机提供支持和保障。

  金融与经济泡沫破裂,引发了这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和大范围的经济衰退。而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实现增长的根本出路。目前,通过开发核心技术产品、提升创新能力来应对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产业界共同的理念和策略。我们应当利用当前时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产品创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认真分析世情、国情、省情,在应对危机中,也为我们科技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

  一是跨越发展的机遇。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重大科技成果往往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与繁荣。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技术革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能源危机催生了计算机、互联网、合成材料等新科技的兴起,使得美国在八十年代迅速走向经济繁荣;最近一次的信息技术革命,也有力地帮助美国从1987年的经济危机中复苏过来。有专家预测,新的科技革命极有可能在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产生,这几个技术领域都与我省的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关联度很大,在某些领域我省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在这些领域将孕育一批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新兴产业,我们要敏锐地洞察和把握住机遇,借助新的科技革命实现产业和经济的跨越发展。

  二是结构调整的机遇。近年来,我省依靠科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力度持续增强、步伐不断加快,但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自然资源开发的基础上、依靠粗放型的投入和规模扩张拉动、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综合竞争力不强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当前,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正处于攻坚阶段。金融危机对加快我省传统发展方式的转变已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从而加快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将使资本更多的投向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培育一批高附加值、替代能源和降低资源消耗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自主创新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这也对我们科技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遇。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站到最高点。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看到,一些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抵御乏力,而一些科技实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却逆势而上,实现了更大的发展。20xx年,在全省出口总额增幅下滑的形势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仍保持了19.1%的强劲增长,也说明了高新技术产业不可动摇的竞争优势。危机中的优胜劣汰,也为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良机。

  四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机遇。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少国际知名大公司、大集团纷纷裁员,这些人才具有较强专业能力,掌握高端核心技术,对我省的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吸引核心技术人才及创新团队、进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的大好机会。要创造环境,吸收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滇创新创业,把人才强省战略落到实处,实现大力度、大规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集聚领军人才,建立高新技术人才库,为新一轮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三、真抓实干,全面推进20xx年科技工作

  20xx年,全省科技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六次全委会和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年度工作部署和科技部工作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依靠科技扩大内需,以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核心,以巩固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为重点,着力组织实施一批支撑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当年投入当年就能形成生产能力、能对市场形成有效供给的战略性重大项目,加大民生科技工作力度,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与交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20xx年,全省科技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围绕关键技术攻关、重点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示范,组织实施30项战略性重大项目,突破50项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5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培育3~5户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遴选20户左右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新建和认定3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认定10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10名以上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培育10个以上省级创新团队,选拔培养100名左右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科技部20xx年的工作部署,根据以上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全省科技工作在全面做好全年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重点产业竞争力

  在粗放式发展阶段,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旺盛的国内外需求掩盖了很多矛盾,然而一场金融危机,产业结构层次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矛盾充分显现,科技创新已成为克服危机的突破口,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决心,这也促使科技工作要更多更紧密地融入经济,为中心工作服务,越是在危机的时候越能突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越是在危机的时候越能突出科技工作的显示度。支撑发展是科技工作的第一使命,当前,我们要紧紧围绕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主题,落实激励政策、推进产业升级、扶持企业创新、强化金融支持,为克服危机做出切实贡献。

  要引导科技资源向主导、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集聚,支持产业升级的科技计划要实现三个转变:从支持单一产品开发向支持产业集成创新转变,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从支持宽泛的技术研发向支持极具靶向的关键技术研发转变,增强核心竞争力;从全面部署转向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培育重要增长点,从而全面提升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优先支持当年立项、当年出产品、当年投放市场、当年拉动内需的项目,简化立项程序,增加经费资助力度。

  一是要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创新工程步伐。按照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要求,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强重点产业,围绕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创新基地、磷化工煤化工产业化创新基地、装备制造业产业化创新基地建设,组织实施10~15项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依托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建设和认定5~8个研发试验基地。围绕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高耗能企业,组织实施5~8项节能减排重点示范工程和重点节能新产品开发项目,加快节能减排重大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

  二是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效翻番工程,大幅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认定工作,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新遴选20户企业开展省级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

  三是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第二期建设。启动实施“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应用基础研究”、“新产品研发”、“现代化生产”、“创新型企业(工业园区)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六大推进工程,认定20个左右“云药之乡”,重点支持一批重要药材品种规范化种植、重大新药研发、关键生产加工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项目,推进我省中药、民族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二)支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围绕建设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创新基地和建设全国最大木本油料基地等目标,积极推进以木本油料、坚果和生物质能源为重点的林产业科技工作。稳步推进畜牧产业科技引领和支撑工作,深入推进20户畜牧企业科技重点项目的实施。加强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及加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创建粮食作物高产示范区50万亩。围绕国家花卉星火产业带建设规划和花卉产业创新基地建设目标,稳步提升花卉产业基地建设,实现花卉产业产值超200亿元。继续推进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确保“六个一”目标的实现。认定10个左右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60~80个省级科技型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探索农村科技信息化等综合服务工作的新机制。

  (三)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改善民生是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人口与健康、环境资源、公共安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社会发展领域的民生科技工作。加强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常见多发病和地方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开展滇池、洱海、阳宗海为重点的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和自动监测预警。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工作。强化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治安、城市智能交通、绿色建筑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引导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推进国家及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四)扩大科技合作开放与交流

  积极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继续稳步推进与发达国家开展的高水平科技合作,努力加强和拓展与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以引进技术、人才、动植物品种资源为重点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实施一批以开拓国际市场为目的、向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输出科技成果和产品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企业为主体,依托省外大院名校,以其先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到我省为核心,大力开展省院省校合作、滇沪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国内科技合作。推动我省与中科院继续开展新一轮的全面合作。办好“第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中国东盟科技论坛”和“20xx年大院名校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

  (五)争取国家部委支持

  落实部省会商工作制度,围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云南省兴边富民科技工作、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等会商议题,凝练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积极争取科技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支持。继续抓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的组织实施,吸引和集聚全国科技力量,围绕我省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基础研究。

  (六)强化科技投融资工作

  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投入面临巨大压力,停止投入、放弃研发,无异于“慢性自杀”。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全面推进科技金融结合,研究提出科技金融结合的政策、措施,引导开发性金融贷款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加大贷款贴息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科技项目。加快科技投融资担保平台的建设,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筹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培育3~5户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力度。

  (七)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推进云南科技创新园建设,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审批,加快规划设计、土地收储等各项前期工作,力争项目开工并组织遴选入园的第一批省属科研机构。加快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组建工作。认定3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认定10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引进创新人才,开展产学研结合。公益类科研院所、有财政投入的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础设施要加大开放力度,为企业研发、成果转化提供服务。新建设20个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强5~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功能建设,逐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八)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

  加大高端科技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工作力度,引进10名以上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并落实相关引进政策。培育10个以上省级创新团队,选拔培养100名左右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九)加强州市县科技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建立省科技厅与州市科技工作会商机制,共同组织实施重点科技工作和重大科技项目,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实施州市党政“一把手”工程,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和扩大科技计划项目备案核准制,加强对备案制项目的考核评估。加强对州市科技工作目标考核,完成20xx~20xx年市、县科技进步考核。

  (十)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十一五”以来,我省已制订发布促进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文件27件。今年要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配套政策的制订工作,将新制订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25件。越是在困难的时候,科技创新对激励政策的需求越迫切,“雪中送炭”更显珍贵,要以研发费用150%加计扣除等重点政策的执行为突破口,千方百计把鼓励创新的政策落实到企业、落实到科技创新第一线。

  要建立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工作责任制,制定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督查制度和奖惩办法,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加强对州、市党政“一把手”和各部门(单位)及责任人的绩效考核。加强科技项目中后期管理,启动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多种科技经费配置方式,全面实施重大项目监理制和绩效评价制度,提高科技投入效益。启动《云南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大力宣传自主创新,办好“云南科学大讲坛”等活动。

  今年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确保20xx年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全面推进“阳光政府”四项制度,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二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行重大科技项目签订廉政责任书制度,试行省科技厅特邀监察员全程监督重大项目制度,完善科技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是要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全厅公务员理论学习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厅公务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是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完善网上申报工作,启动网上评审工作,提高科技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同志们,20xx年是充满挑战、充满机遇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全局工作来说至关重要,科技工作承担着光荣的使命。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六次全委会和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的精神上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科技部的总体部署,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支撑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谢谢大家!

  科技工作会议讲话范文(三):

  同志们:

  去年以来,我省的科技工作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及年初提出的任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科技投入进一步增加。重点科技计划的实施成效显著,制造业信息化、有色金属新材料、缩小数字鸿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科技园区建设等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属科研院所能力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科技工作,地方科技工作有了新的进步。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广泛深入开展,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和星火富民科技工程运作良好。院地院企科技合作向广度和深度迈进。科普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法规体系和联动机制基本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千件大关。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完成省政府的总体工作目标,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科技工作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县市科技工作薄弱、科技成果转化不快、科学技术普及程度不高、科技人才资源短缺等现实问题仍然突出。

  通过这次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要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思路、提高认识,加快推进新时期科技进步。刚才,天理同志就全省的科技工作作了全面回顾和安排,我都同意。各地、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十届四次、六次全委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扎实实落实和做好这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下面,我就省委工作要点和省政府全体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做好今年全省科技工作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和推进新时期科技工作

  最近一个时期,胡锦涛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科技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这些指示对我们做好科技工作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指导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胡锦涛强调指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紧密结合我省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的重要指示精神,注意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学习落实关于科技自主创新的指示精神,努力提高我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胡锦涛指出,要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要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从体制机制入手,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紧紧扭住为国家发展服务这个中心任务,坚持贯彻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着力提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的能力,着力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能力。我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全国的排位比较靠后,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省现有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花大气力在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提升我省的创新能力。要根据我省的实际,扬长避短,坚持创新与引进相结合,努力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新路子。

  二是学习落实关于科技创新要突出重点的指示精神,在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上取得突破。胡锦涛指出,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努力把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领域,集中到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到事关科技事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抓紧攻关,争取突破。我省经济实力有限,财力不足,科技工作很难在短期内取得全方位突破,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事关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领域,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在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制造业信息化、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强攻关,取得新的突破。

  三是学习落实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我省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胡锦涛指出,要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切实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形成协调一致和分工合作的良性机制,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科技支持。健全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努力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逐步建设节约型社会,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在以改革促发展、创新科技体制和机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新时期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省政府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认真研究和分析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补充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完善领导协调机制,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实事求是,加快改革的进程。

  四是学习落实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指示精神,加快构筑我省区域创新体系。胡锦涛指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我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创新能力远远不足。今后一段时期,要继续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技术高地建设、科技孵化器培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及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为我省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五是学习落实关于人才的指示精神,积极推进人才强省战略。胡锦涛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科技人才观,营造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以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专家和选拔尖子人才为重点,带动整个科技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我省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人才资源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精神,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继续做好特聘科技专家工作及省属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努力营造科技人才创新和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六是学习落实关于科技投入的指示精神,探索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胡锦涛指出,国家要继续增加科技投入,同时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要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实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我省科技投入近年来不断增加,去年,从国家争取到的科技经费较上年增长28,省级科技三项费超过411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6.2亿元。但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相比,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除了各级财政要继续增加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外,还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鼓励企业增加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建立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多种渠道的投入机制和财税、金融等政策。

  胡锦涛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意义深刻,内涵丰富,提出了科技工作的指导原则、方针和思路,为新时期进一步作好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发展的总方针,是全部科技工作的行动指南。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转变思路,积极部署,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解决科技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全面落实省政府确定的科技工作目标和任务,在体制上要有新的突破,在发展上要有新的思路。

  二、认真研究省情,突出重点,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今年是"十五"计划实施的总结年,也是启动"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科技工作,对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创"十一五"科技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厅根据省委、省政府对今年工作的总体部署,把握科技部对今年科技工作的要求,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省科技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做了安排和部署,各地各部门在今年工作安排中,要立足于总结"十五",着眼于部署"十一五",贯彻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注意虚实并举,以虚促实,突出重点,抓好落实。

  一是要深化对省情的研究和认识,结合省情部署科技工作。深化对省情的认识,是我们正确决策和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分析研究省情,依据省情提出加快发展的举措。认识省情、更好地把握省情,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规律,提高决策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在深入研究省情上下功夫,集思广益,力求对省情的认识逐步深化。科技厅要按照省委要求,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认真组织做好"深化省情认识加快甘肃发展对策研究"等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用一年时间,拿出高质量的研究结果,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建议。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在深化对市情、县情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和部署新时期科技工作,突出重点,加强集成。

  二是要加快做好科技工作宏观布局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是我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做好全省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工作,是我省科技工作长远战略布局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实现法治政府的基础。经过一年的努力,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今年要加快进度,全面完成,争取拿出高质量、切实可行的科技工作规划。全省的规划要深入贯彻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及产业化能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总体目标,研究部署新的生产力布局,合理有效配置科技资源。通过制定规划,要进一步理清科技工作思路,凝炼出一批重大科技问题,推动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工程,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是要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布局与建设。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布局与建设,就是要围绕国民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推动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市场、政策和管理等创新要素的资源整合,提升区域竞争力。要整合和配置省、市、县各级科技资源,优化结构布局。

  制定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加快推进全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要加快建设科技信息、自然资源、科研数据、虚拟科研网等开发创新的科研基础平台。启动运行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争取实现省内骨干文献单位的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建设覆盖全省14个市州的科技管理网络。

  积极培育科技孵化器,发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孵化功能。要重视和加强对科技园区的服务和指导,兰州高新区、金昌高新区、白银高技术产业园等,要结合各自实际,尽快形成特色产业,培养一批技术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支持兰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孵化能力建设和环境建设,支持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省级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园区的项目管理和建设,充分发挥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示范作用。

  建设我省技术高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动态化管理机制。争取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发展建设优势明显的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培育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培育壮大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优化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强省战略。要贯彻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做好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选聘和省属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培养高层次拔尖科技人才。通过自然科学基金、中青年科技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人才引进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挖掘我省科技人才队伍的潜力,调整科技人才结构,充实扩大高层次人才队伍。

  四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好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要贯彻落实胡锦涛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提出的"发展抓项目"的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围绕我省产业发展重点,选择一批对我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专题,进行科技攻关并力争取得突破。今年在继续抓好兰、白、金有色金属新材料、制造业信息化、农产品深加工、生物技术开发及应用、新药研制与中药现代化、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清洁能源、机电一体化、电子与信息、节能与环保等重大科技专项的同时,特别要在马铃薯产业升级、中药材种植与中药现代化、有色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等重大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工业强省战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五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速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为基础,抓好一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继续做好国家和省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速度。以院地院企科技合作为切入点,继续开展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促进科技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六是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促进科技创新与科技普及的有机结合。科学技术普及,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科普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和《甘肃省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细则》等政策法规,科普工作领导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普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全省科普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今后一段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制定完善科普工作政策体系,尽快启动《甘肃省科普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地方各级政府要抓紧建立完善科普工作领导协调机制,不断创新科普工作手段和方式方法,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发展科普事业。要结合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任务,突出科普工作重点对象,创造性地做好科技活动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重大科普活动,坚持做好经常性、群众性的科普宣传工作。近期内,要安排部署好今冬明春的科普活动,掀起一个新的科普工作热潮。

  七是以改革促发展,深化和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体制创新。去年以来,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省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政策文件精神,技术开发类院所加快了转制或改制的进程,社会公益类院所积极制定出台改革方案。省属科研院所改革的总体形势是好的,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改革的意识和责任感紧迫感进有了一步增强,认识逐步深化,态度更加积极。但改革进程仍然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必然会遇到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各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所,要以大局为重,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原则,坚持有利于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思路,坚定不移地坚持贯彻省政府[****]121号文件,特别是开发类科研院所,不能有丝毫的动摇。科技厅要对科研院所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整理,借鉴兄弟省市的作法,结合我省的实际,补充完善有关配套政策。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防止"一刀切"的作法,针对科研院所的不同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体现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要尽快完善领导协调机制,加大协调力度,努力解决改革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为院所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八是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认真做好《甘肃省专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积极推进我省专利管理体系、企业院所专利工作体系和专利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我省的专利战略研究,积极建立专利预警机制。继续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大幅度提高专利申请量。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做好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强化专利保护意识,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把重视专利与保护技术秘密、商标相结合,与新产品的研发相结合,促进专利技术的实施和产业化,更好地培育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

  三、加强县市科技工作,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好基础

  县市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召开的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县市科技工作主要承担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艰巨任务,反映着国家科技工作的总体成效,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层次。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是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到基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随着我省"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县市党政领导更加重视和支持地方科技工作,一些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速农村科技进步方面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模式。目前就全国而言,县市科技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已经成为全国科技工作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我省地处西部,县市科技工作机制尚不完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孵化功能不强,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科技工作开展不好的县市,科技落后与经济发展滞后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一些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缺乏基本工作条件,职能弱化,导致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推广能力较弱,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工农业生产迫切需要的大量适用技术得不到满足。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对我省县市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把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提高到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全局性高度来认识,深入研究和分析地方科技工作薄弱的主导因素和症结所在,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县市科技工作的主要职责和任务。要围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建立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增强县市获取、扩散科技成果的能力,拓宽先进技术向基层转移的渠道,加速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当前,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县市科技工作的定位,强化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县市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定位不清、作用弱化,是目前县市科技工作薄弱的症结之一。要按照国家部署,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明确科技工作和科技部门的工作定位。县市科技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是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提供系统的科技服务和支撑。重点强化四个方面职能:一是参谋助手职能。要充分利用科技系统的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优势,针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建议,起到"参谋部"、"咨询部"的作用;二是综合管理协调职能。通过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科技行政管理,提高行政能力。通过营造政策环境,调动各部门推动科技进步的积极性,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共同做好当地的科技工作;三是公共服务职能。要主动承担起向公众提供科技知识和信息服务的职能,强化科技中介服务,做好项目、技术、人才引进和科技招商工作,加强科学普及和技术培训等公共科技服务;四是组织科技示范职能。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做好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深加工示范,以及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等方面的试点示范工作,带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优化和改善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条件,提供基本的工作环境。县市科技管理部门,要积极查找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更加积极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赢得职能和位置,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导,充分提升县市科技竞争力。县市科技工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接受和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不足,转化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的供给与需求相脱节。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应当把加速成果转化摆在中心位置,积极探索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

  以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为抓手,增强县域科技实力。要深入做好"****-****年度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结合考核,切实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机制。去年,我省城关区被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安宁区等三县(区)被列为"全国县市科技工作试点县"。今年要全面落实示范、试点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创出新的发展模式。同时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县市进入全国示范、试点行列。通过示范和试点,带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工作,提高我省县市科技工作的整体水平和科技综合竞争力。

  以院地院企科技合作为切入点,推动地方产业升级。要全面贯彻落实全省院地院企科技合作(白银)座谈会精神,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促进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继续开展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充分发挥大院大所和高等学校的科技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推动院地院企合作深入发展。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与实现产业化相统一,在合作的广度深度上取得新突破。坚持体制创新与服务创新相结合,把院地院企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以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为突破口,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在我省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和科技人员的欢迎和拥护,一些地区积极主动开展这项工作。今年要认真总结试点工作中好的经验和模式,及时研究和解决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试点和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运用地方科技、财政、金融和其他社会资源,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户两个积极性,发挥科技优势,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健康开展。

  三是加强县市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为全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奠定基础。县市科技工作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落脚点。要以建设科技服务平台和技术信息服务平台为突破口,强化县市的科技服务与信息传播功能,延伸科技创新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以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和星火富民科技工程示范为平台,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过努力,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和"星火富民科技工程"运作良好,在全国已小有名气。今年要继续加大力度,重点围绕乳业、蔬菜、制种、啤酒原料、草畜业、淀粉加工等产业的发展,组织做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实施农村科技服务、农民科技培训及农村科普、重大农业技术转化、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农村信息化促进科技扶贫等专项行动,逐步建立依靠科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撑和服务体系。

  加强县市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技术综合集成和快速传播。加快县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县市科技服务平台的信息"中转站"和"放大器"作用,可以有效解决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科技厅去年启动的全省科技管理网络建设试点工作,今年要继续加大力度,建设覆盖全省14个市州,并逐步向县市延伸,地方政府要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网络功能,充分发挥县市科技信息的传播服务职能,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县市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体系。

  四、加强领导,转变职能,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是提高科技竞争力的根本保证,是做好县市科技工作的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研究和部署科技进步工作,增强科技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感。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宏观指导与服务职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一是要加强领导,立足实际研究和部署科技工作。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特别要强化县市科技工作的定位和职能。要在深化对市情、县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和部署新时期科技工作,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地方科技进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科技厅要继续加大对县市科技工作的指导与支持力度,培育扶持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特别要注意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引导和支持。

  二是要进一步营造科技进步的良好社会环境。要继续增加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同时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科技人才观,营造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职能,使科技管理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加强。要跳出部门、地域的局限,把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方面的力量组织调动起来,积极投身于我省科技创新事业,形成部门、地方、院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综合集成的大科技的局面。

  三是要切实提高行政能力,在为经济社会服务中求发展。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继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依法行政,提高行政能力,推进行政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要认真研究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新特点、新内容、新领域、新机制,及时为党委和政府的科技决策提出建议,形成上下互动、有效沟通的工作格局。要努力改革传统工作模式,创新项目管理体制,提高抓项目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改革和建立管理科学、运转高效、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监督得力的科技计划管理新体系。

  同志们,党的十六大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绘制了宏伟蓝图,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既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大展鸿图的机遇。希望全省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科技工作全局,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再立新功。

  看过科技工作会议 讲话的人还看了:

1.信息化会议领导讲话3篇

2.工作部署大会讲话稿

3.新年工作会议讲话3篇

4.全县组织工作会议讲话

5.老总年初会议讲话3篇

6.第一次全体会议讲话

87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