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发言稿范文3篇
研讨会发言稿范文3篇
研讨会(Seminar)是专门针对某一行业领域或某一具体讨论主题在集中场地进行研究、讨论交流的会议。它对于制定政策、发展战略、方法措施都有巨大作用。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讨会发言稿范文,仅供参考。
研讨会发言稿范文篇一:有效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校开展有效教学系列研讨活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今天的“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是在努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是在研究新方法、呼唤新模式的学习、探索中,是在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促进学生终身持续发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召开的。
本次研讨会以“精雕课例、集体研讨、探索模式”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广大教师更深层次地感悟新课标、聚焦课堂、理解有效、提升质量。通过开展有效教学系列研讨活动,研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一步明确有效教学的标准及特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我们就通过上周六县实小四位教师的四节课进行此次研讨活动,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以期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次研讨会以这四节示范课,引起大家的争论和思考,以期探索出一种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载体,为了突出“有效”这一概念。我相信,通过本次研讨会,必将增进老师们对有效教学的学习和思考,必将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践。
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在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中,学校就“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进行了前期的较深入的探究,初步形成了有效的教学必将是“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这一结论。关于有效教学我们可以大体这样认定:有效教学是效果优良的教学;有效教学是互动的教学,简言之,课堂要“动”起来,课堂教学既包含“教”更蕴含“学”,教学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有效教学是教师高素质的展示,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和谐关系,让教师具有诱导学生使其“想学”,指导学生让其“会学”,辅导学生令其“能学”的技能。
总之,我们要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坚持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列,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再上台阶。
研讨会发言稿范文篇二:语文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课堂是小学生良好语文习惯养成的主阵地,要真正、充分地发挥这个主阵地。
1、注重学生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老师在学生习字课和作业要求中,提出书写的具体的要求,并长期严格训练而形成的。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出“(1)写字姿势正确,字迹端正,书写规范。”“ (2)会写1000个常用汉字。”“(3)有写字的兴趣。”“(4)重视用眼卫生。”“(5)注意握笔姿势。”“(6)注意写字姿势。”的要求,要求学生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划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学生在开始习字的时候,容易把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等弄错,教师要指导学生认清字的位置,一笔一画地教。直至学生养成自觉正确写字的好习惯为止。
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把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校内,在家里,在街上,在商店„„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自觉地识记。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汉字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见,除了语文课本,生活就是识字的好课堂。要把课外的“识字活动”和平时的课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识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2、科学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的培养。
工具书其实“是一种小型图书馆”, 也是学习的拐杖,是无声的老师。许多工具书查阅方法都有所不同,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指导,教给学生基本的查阅方法,使学生正确使用;还要设法调动学生对工具书的兴趣。比如,要求学生在课文预习时查生字词语;在课堂上选择典型的字词当堂动手查字典,重在义项选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查找工具书;讨论一些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得不出答案时,要求学生到相关的工具书里查找出来。学生就会对工具书的巨大威力感兴趣。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养成了查工具书的习惯。
3、质疑问难的好习惯的培养。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有了疑问才会促使深入思考,才会获取新知。质疑本来就是创新的基矗教学中要多鼓励,多引导学生质疑。在初读课文时,可引导学生从课题中质疑;在深究课文局部时,可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细节描写、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等方面质疑;在课文结束时,可进行创造性质疑。在指导学生质疑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即使学生的问题幼稚可笑,也应鼓励并加以引导,不可操之过急,打击其积极性,熄灭其智慧的火花。二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质疑,忌漫无边际,无针对性。 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
4、朗读背诵的好习惯的培养。
背诵是大量积累材料、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课本中规定背诵的百来篇课文,在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不可错过。为此,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及时纠正和表扬,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然后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使学生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二、在语文活动中辅助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树立大语文观,广泛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观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基本的途径。自然、社会、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就要教给学生观察自然、社会、了解现实生活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老师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比如,出去旅游看风景、在去动物园看动物等,老师在孩子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老师要恰到好处提醒、引导他们,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笼统地只看大概。引导学生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比如看到鸭,就让他同鹅进行对比。吃杏时,让孩子说说杏与桃有何异同。长而久之,学生自然形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只有用心去体验,进行认真观察,才能把握住事物的特点,写出真实具体、生动形象的文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善于引导学生把观察和练笔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习作训练落在实处。常常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实地观察,领略大自然的美。例如,三年级第二学期的第一课《信》,为了让学生能表达真情实感,带他们到附近的野外去寻找春天。让学生像一群出笼的小鸟,自由自在地在稻田边,在小河边,在树林里寻找春天给他们带来的那份最美的礼物。然后回课堂仿写,在他们的习作中每个读者都可以美美地欣赏他们从野外带回来的那份最真实、最有魅力的情感。
2、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的培养。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如在初读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动笔圈点出不理解的词,叫不准的字音,再次读文时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认为精彩。感受深刻的地方,随时可以写上自己的批注,三言两语,一句话都可以;同时在讲解文章时,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重点词句,条理清晰的板书学生也应随时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我称为“基本型”;有时根据文章的特点,也可以让学生模仿文中的有关段落进行练写,针对文中的主人公或中心事件还可以阐述自己的看法集中写在“积累观点本”上,这是“外延型”。在刚刚进行的时候,孩子们有些摸不着头脑,教师也会觉着很慢,耽误时间,可时间长了,形成了习惯,速度也就提高上来,这最主要的是为孩子复习提供了便利,否则轰轰烈烈的一节课,老师讲得无论如何精彩,学生听得无论如何认真,时间久了,也就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我们要引领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研讨会发言稿范文篇三:中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老师们: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坐在一起聊一聊有关英语教学的事。我从99年教英语到现在,共教了四次七年级学生,而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目前这届七年级学生。他们英语基础好,接受知识能力强,学习新知识快。以前我们的学生仅仅学习预备单元我们就要四周时间。而本届学生我们仅花费了两周的时间就结束了预备单元。让我们倍感轻松的是以前学生们极容易犯错误的一些重、难点,这届学生们也很少出现。如字母书写的格式,标点符号的运用以及首字母的大写等等相关问题。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们努力付出的成果,没有你们的付出,也就没有学生的成绩,也就不可能我们工作的轻松。是你们耐心的引导,精心的培养使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乐于学英语,敢于说英语。请允许我代表三中英语组全体老师道一声:谢谢你们!
今天,感谢各位同仁在百忙中抽空来参加 孔丹萍和杨梅老师的两堂公开课,其目的主要有两点:一让各位老师检验你们的教学成果,看看你们学生的精彩表演,二是便于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学更自然的衔接,实现无缝衔接。她们俩老师分别向我们展示了初中英语听力课和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她们选择这两种类型的课,主要是因为在我们农村英语的听力和阅读是中考丢分的主要部分。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该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希望以后各位老师能够这些方面能够給我们多多帮忙!,
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1、语音障碍
语音基础的优劣直接影响听力水平的高低。提高听力首先要过好语音关。发音不准,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听力。然而受传统的英语教学影响,许多人在初中阶段,普遍比较重视写,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了许多人只会认读,不注意单词与发音拼写的联系,造成了语言学习上的“先天不足”。
2、词汇障碍
词汇是搭建语言的基础,要想快速提高听力水平,听者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在听有声材料的时候,听者不仅仅是辨音,同时也是对连贯语流进行同步准确解意的过程,如果连贯的语法中出现陌生的音(即生词),就难以辨别其意。
3、语法障碍
语法障碍是指学生理解速度跟不上听力材料的录音速度。在真实的交际中,往往会感到听比读难,其原因通常就在于听觉感知的速度不够快。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在听的过程中注重于一个一个的单词和句子,不会听关键词和关键句等,遇到听不懂的词句就会停下来,这样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就不会对这种一闪即逝的信息有较好的把握。在听的过程中,听不懂的词句或记下来,或可因其不影响对所听话语的主要内容的理解而放它去,继续往下听,不然会影响听以下的话语。听力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句子、篇章等的综合理解。有的学生不善于抓关键词和掌握篇章大意,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单句上,结果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听者自感听懂了但到头来却没有记住所听内容,出现听前忘后的现象。所以听音过程中养成抓重点、不究枝节的好习惯,才是克服综合理解障碍的关键。
4、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听音时过于紧张或注意力不集中两个方面。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对信息的输入会出现断层,这势必会影响听力的效果,过于紧张会使脑子出现短暂空白,这种状态下的听力理解也不能保证其连续性和正确性。在听力时要保障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般指做听力训练时,学生的心理要放松,但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习惯培养的问题,需要学生长期地、自觉地去意识,去调节,去控制,最后养成一个下意识地自然而然的条件反射。
5、听力习惯障碍
听的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后的过程中关键是尽力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还不长,部分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不良习惯,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这些不良习惯是会影响听力理解的。
根据英语听力障碍的形成因素,进行听力障碍扫除训练,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而要获得好的阅读效果和理想的阅读速度,有必要了解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和特点。要培养学生流畅阅读能力,就必须了解影响或者促进阅读的各种因素,一般来说,影响阅读的因素有:
(一)小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困难:
1. 心理障碍
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是造成阅读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Carrell,1983); 小学生知识面窄,常因不了解背景知识而无法顺利阅读。词汇的扩充是阅读理解的主要组成部分。词汇量的大小预示着阅读能力的高低。(Barnett in Grabe, 1991)据调查,90%有阅读困难的学生都有词汇缺乏的问题。由于小学生词汇量少,在阅读中“拦路虎”较多,虽然读了,但不能理解其内容,往往使小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惧怕心理,对英语读物望而生畏,造成心理紧张,而越紧张就越难以读懂,形成失败定势。
2. 缺乏语感能力
语感能力是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培养各种言语技能到一定程度时获得的一种能力。在国内学习英语的环境中,听、说、写的机会较少,我们必须是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书报杂志来丰富我们的“语感”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中学生语感能力还未形成,理解力也差,不善于猜测词义,几乎每句话都要通过翻译成汉语才能继续阅读,阅读速度异常缓慢。
3. 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
小学生年纪小,阅读经验不足。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如:不会抓文章段落大意,不会找关键词,不懂得词义猜测,当面对文章里的一些新单词,就显得缺乏信心,变得害怕阅读。不懂得通过上下文联系、插图来帮助自己理解文章意思等。有效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那些在词语解码(包括词语认知和词语辨别)、阅读的流畅性、回忆阅读内容以及理解力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
4. 不良的阅读习惯
由于缺少系统的阅读指导和训练,学生形成了种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如机械性地阅读,用手指点着单词。一个接一个地阅读,头部来回移动。由于缺乏速度和技巧的训练,很多学生对模糊语义的容忍度较小,见到生词就查字典,阅读效率较低。
年级上册Read and write部分是与各单元话题相关的趣味会话,旨在复习巩固本单元A、B部分的主要语汇,并适当扩展语言,增大语言的输入量。这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读懂对话或短文;完成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填充句子练习;听、说、读、写四会掌握两组句子;完成一项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任务型语言活动。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要想做得面面俱到恐怕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教这部分时要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建议:
1.学生快速阅读对话或短文(约五分钟)。教师要尽量用趣味形式呈现阅读材料,可以利用卡片和挂图先讲授Read and write中故事的开端,然后就故事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阅读时可以采用学生自己朗读以及和同桌或小组间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行。
2.教师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约10—1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就本部分的重点也就是四会掌握句子,设计一些思考性的练习,力争让学生做到可以灵活替换关键词使用。然后引导学生完成填空练习。
3.学生进行综合性的任务型活动(约5—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全体参与任务型活动,实际运用所学的语言。
4.精心设计主要句型的书面练习(约5—10分钟)。这可以包括:
a.句型的仿写,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句子中常见的错误,如首字母要大写,英文当中的句号是实心点以及句子当中的单词间距约为一个字母宽等问题。活动手册里也有配套练习,教师可以根据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插进来使用。
b.教师也应设计情景,让学生替换主要句型中的关键词语,填充句子,或者让学生自己替换主句型中的关键词语编创新的句子
。其实是我这两年的工作总结,没新东西新认识,希望同行们给予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