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致辞讲话 > 会议发言稿 > 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讲话

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讲话

时间: 佩珊807 分享

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讲话

  银行业监管是一个国家政府监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其本身具有的高风险性等特点,使得政府对其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讲话篇1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xx年安徽银行业监管工作,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20xx年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xx年主要工作

  20xx年,在中国银监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防风险、促发展这条主线,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省银行业总体平稳,保持了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局面。一是银行业保持合理增长速度。初步统计,截至20xx年12月末,全省银行业资产、负债余额分别为3.52万亿元和3.4万亿元,分别增长18.4%和18.21%。二是信贷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全年新增贷款2982.65亿元,增幅17.76%。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0.03%,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27个百分点。三是不良贷款处于较低水平。12月末,不良贷款余额321.81亿元,比年初减少23.81亿元;不良贷款率

  1.63%,比年初下降0.43个百分点。四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年实现利润491.82亿元,同比增长29.61%。年末,徽商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分别达15%、13.27%,拨备覆盖率分别达396.48%、119.30%。五是机构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截至12月末,全省已开业和批筹农村商业银行65家、村镇银行55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徽商银行成功在港上市,目前市场表现稳定。瑞穗银行合肥分行、南洋商业银行合肥分行开业。合肥市进入消费金融公司扩大试点范围。六是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八项规定”,坚决整治“四风”。全面开展“三进”活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银行业整体形象继续提升。

  回顾20xx年,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常抓不懈,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取得实效。我们坚持几年来的良好做法,将不良贷款“双控”、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等作为重中之重工作,常抓不懈。一是按季进行9大领域风险排查,建立了钢贸、光伏、船舶三大重点行业监测制度,稳妥应对熔安动力、合肥赛维等大额授信风险事件。二是连续两年将隐性不良贷款核查作为重点工作,累计查实隐性不良贷款97.86亿元,基本完成了入账处臵工作。三是较早实行融资平台负债全口径监测,推动重组化解公路行业不良贷款近20亿元,全年实现法人机构总量控制目标,平台贷款没有发生违约事件,没有出现不良贷款。 - 2 -

  (二)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针对银行业经营、市场运行和风险管理出现的新动向,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患于未然。一是针对理财业务超速增长情况,督促完善理财业务“三单”管理和“非标”资产限额控制,推广理财产品信息登记系统应用,全年未发生投资、兑付风险事件。二是针对银行间市场出现的“钱荒”苗头,督促法人银行做好流动性风险自查,加大压力测试频率,平稳渡过关键时期,流动性指标稳中有升。三是针对IT风险上升势头,及时组建了专业的功能监管部门,开展了信息科技专项检查。指导应急演练,完善风险预案,推动法人机构灾备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四是针对个别信托项目出现的风险苗头,采取“盯”的方式,有效防范了刚性兑付风险。

  (三)监管引领,合规建设全面推进。一是在“内控强化年”活动基础上,以“基础业务、基本制度、基层机构”为重点,开展“合规建设年”活动,实行“穿透式”政策传导、“地毯式”风险排查。二是组织8200余名基层高管参加监管政策集中测试;举办了13期培训班,培训了1740名支行行长。三是对平台贷款大户检查发现的“受托支付”等不合规行为,一方面要求银行严格执行、做到“齐步走”,另一方面主动向省领导和有关企业解释监管政策,促使企业调整了资金运营模式,顺应了银行业信贷管理要求。四是加强案件非现场监测,与公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组织安全评估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妥善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累计堵截各类外部侵害案件546件,避免经济损失1.5亿元。

  (四)为民监管,促进银行业服务改善。我们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做到为民监管、为民服务。一是开展“送金融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前11个月,全省银行业送金融知识进村镇5600次、进学校1700次、进社区3000次,宣传网点达7600个,宣传服务群众370万人,并创造性地将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引入中学课堂。二是细化考核要求,与准入政策挂钩,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三大工程”建设,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增长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目标。三是开展了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严肃处理与民争利行为,真正为企业减负。四是深化金寨县农村金融改革,促使该县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村级金融服务全覆盖的县,增量存贷比提升55.14个百分点。

  (五)固本强基,“管理规范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密切联系群众,继续实行并完善了“局长接待日”、领导联系点制度。二是连续三年在全系统开展“管理规范年”活动,梳理完善内部制度。年初分解出5个方面112项工作任务,逐一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限要求,加强督办、考核、通报。三是举办周末大讲堂活动,开展“每天读书一小时”和“老带新、一帮一”活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推荐、选拔了一批领导干部。四是开展员工廉洁履职行为排查,建立健全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注重发挥好群团组织作用,恢复组建了安徽省金融工会。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各级监管部门恪尽职守、努力工作的结果,是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同心协力、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安徽银监局党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银行业面临的形势

  关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中央和银监会已经作了全面分析。当前,我省银行业面临的形势比较复杂,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里,谈几点看法,供大家思考。

  (一)正确把握改革创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今后七年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各项改革措施将密集出台。金融领域,明确了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利率市场化,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改革,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最近一个时期陆续出台了多项新政,包括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IPO发行体制改革、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等。其他领域,涉及投资体制、财税体制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化解产能过剩以及政府职能转换、行政审批改革、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等。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进,既为银行业改革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又对银行业经营管理形成了重大挑战。可以说,谁能尽快顺应改革导向、把握政策要求,谁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二)辩证看待地方经济运行形势。一方面,我省经济运行仍存在较大下行压力,稳中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投资增长动力减弱,外贸出口面临很大压力。预计去年经济增长10.5%,较20xx年回落1.6个百分点,今年的预期增长速度更是调低至9.5%。前11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总额增幅同比分别回落2.5、

  4.1和15.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速继续减缓,财政收支矛盾逐步加大。11月末,实现财政收入3108.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935亿元,同比分别回落3.2和6.8个百分点,由此形成的财政风险可能向银行业转移。另一方面,要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我省属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实际,也要看到当前“弯道超越”的后发优势,从中寻找机遇。刚刚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服务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战略重点,大家要做好准备,根据各自市场定位和管理能力,把握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密切关注银行业风险反弹的态势。虽然去年末账面不良贷款“双降”,但是要清醒地看到:一是除6月份、9月份、12月份末不良贷款“时点性”下降外,其余月份不良贷款均持续环比增加,特别是12月份个别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出现“反转”现象,其真实性有待检验。二是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依然较大,去年底贷款余额达2899.9亿元,已是地方财政收入的1.5倍。若加上通过发行债券、理财产品以及信托等债务全口径融资规模(约4400亿元),这一比例会更高。三是处在产能过剩行业及其相关企业困难重重。11月末,钢贸、光伏、船舶行业不良贷款额17.94亿元,较年初增加7.02亿元,且处臵难度较大。四是房地产行业贷款超速增长。11月末,房地产信贷较年初增加1012.45亿元,增长27.74%,超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近10个百分点,为20xx年以来最高水平,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五是外部风险传递加速。11月末,融资担保贷款不良贷款余额为9.41亿元,较年初增长58.59%,不良贷款率为0.87%,较年初提高0.28个百分点。六是银行业案件风险形势依旧严峻,外部侵害事件不断增多,员工行为失范问题屡有发生,高管职务犯罪案件多发。这些都警醒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加强风险管理。

  (四)清醒认识转型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当前,银行业经营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竞争明显加剧。私募基金、小贷公司、典当公司等影子银行活动愈发活跃,P2P、第三方支付、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放开贷款利率下限、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试点大额同业存单等新举措相继推出,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些对银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方式、盈利模式等转型发展都将产生直接影响。但转型过程并非坦途,一些银行机构追求短期效益、盲目规模扩张的粗放行为没有改善,业务的合规性要求没有得到全面遵守。一是同业、委托贷款、理财业务迅猛增长。11月末,全省银行业三类业务增速分别达20.73%、31.62%、97.9%,个别机构甚至更高,而风险管控能力并未跟上。二是存款流失、分化加剧,稳定性明显减弱;对理财、同业等短期资金依赖度增高,流动性风险有增无减,个别流动性指标一度逼近监管底线。11月末,全省银行业同业负债余额比年初增长19.17%,同业市场负债依存度较年初上升0.34个百分点,个别机构依存度高达60%以上。三是利差呈不断收窄趋势,持续高速盈利面临诸多挑战。中间业务收入虽同比增长30.22%,但不规范收费的水分依然不少。一些银行经营计划和绩效考核仍延续“年年加速、层层加码、人人加压”的做法,不合规现象还比较突出。

  三、20xx年工作重点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全省银行业要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推进银行业改革创新,切实加强风险防控,着力改善金融服务,不断加强经营管理和监管能力建设,促进银行业平稳运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扎实推进银行业改革创新。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也是今年的头等大事。全省银行业既要谋划长远改革目标,又要做好今年改革创新工作。

  1.建立改革工作组织领导机制。日前,我局成立了全省银行业改革领导小组,陈琼同志任组长,负责相关银行业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办公室设在城非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银监分局都要成立改革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党委要靠前指挥,并指定一个部门负责具体事宜。首要任务是着手制定全省银行业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我省银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四大体系”,即健全的机构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的经营服务体系、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四大能力,即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及监管机构监管能力。

  2.推进业务治理体系改革。业务治理体系改革涉及面广,比较复杂。当务之急是着重推进理财和同业业务两项改革。一是对于理财业务,重点是建立单独的机构组织体系和业务管理体系,实现理财业务在机构、运营上与存贷款业务彻底分离。目前要在地方法人银行总行建立条线事业部制,统一设计产品、核算成本、控制风险,其他部门和分支机构只负责产品销售,不开发产品。同时,要进行分类管理,风险控制能力薄弱、监管评级较低的商业银行原则上不能开展理财业务。二是对于同业业务,重点是进行专营部门制改革。即由法人银行建立专营部门单独经营,其他部门和分支行不得经营资产转让、卖出回购、买入返售等同业业务,不得在银行间市场单独立户,已开立的账户必须在第一季度销户。三是落实两项改革责任。按照法人属地导向,银监局直接监管的银行,由相关处室在改革领导小组统筹下推动改革,必要时银监分局参与配合。银监分局负责监管的银行,由当地分局负责推进,银监局相关处室予以指导督促。要明确改革任务和时间表,一季度拿出改革方案,6月末这两项重点改革必须初见成效。

  3.推动法人机构改革。一是推动徽商银行二次转型。要以H股上市为契机,把遵循境外监管要求与遵守银监会监管规定结合起来,推动各项内部改革。加快建设制衡协调的公司治理机制、远近统筹的发展战略、全面有效的风控体系、特色鲜明的业务结构和稳健持续的盈利模式,尽快成为一流的城市商业银行、优秀的上市公司、标杆性的地方法人机构。二是继续按照“成熟一家、改制一家”的要求,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力争于今年全部完成改制工作。但是,必须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坚守标准和条件不降低。还要通过现场检查、专项调查等方式对已开业农商行的风险管理、内控机制等进行“回头看”,进行持续地督促,促进农商行由“形似”向“神似”转变。三是改善村镇银行股权结构,增加民营资本占比,加强关联交易监管。合理界定业务范围,实现有限牌照管理。探索建立村镇银行自律机制,促进共同发展。四是推进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严格落实新修订后的监管办法,完善公司治理,强化风险管理,明晰业务边界,发挥特色优势。

  4.促进各类机构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一是跟进在皖分支机构法人总行(总部)改革措施,特别是按照“政策性业务、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监管”原则,推动政策性银行改革措施在安徽落地生效,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二是持续跟进试办民营银行政策,抓紧研究相关措施,适时启动准备工作。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地方法人机构增资扩股、风险化解和改制工作,同时完善外资银行体系建设,促进银行业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三是完善银行业协会组织体系,根据需要新设相关业务、机构专业委员会。指导银行业协会在银团贷款、同业交易等新兴业务信息登记、从业人员流动登记,以及重点岗位资格认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加强与司法机关联动,坚决打击逃废债行为,维护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5.推动监管工作改革创新。一是落实简政放权的要求,认真贯彻各个行政许可新办法,优化准入流程。事前加强沟通、提前辅导,事中严格审核把关、提高效率,事后强化检查、认真评估。二是按照“少而精”的原则优化现场检查项目。加大异地检查力度,扩大EAST系统应用范围和深度,探索通过资源整合、集中调配等方式,按业务、风险类型组建现场检查专业化队伍。实行查处分离制度,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三是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制。对于数据失真的,要与监管评级、市场准入相挂钩;对于数据造假的,要严格问责、严厉处罚。建立数据真实性审核责任制,按照属地法人监管原则,明确到部门、落实到人。

  (二)着力防范化解银行业风险。面对严峻的风险防控形势,必须建立风险防控“双线”责任制,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和监管机构属地监管责任,既要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从总、分行往下层层建立责任制,也要在银监局系统层层建立责任制。当前重点防控以下五大风险:

  1.加强信用风险防控。要明确不良贷款“降旧控新”的目标,确立“双控”底线。一方面,抓紧缓释不良贷款存量,积极推进不良贷款的入账、清收、重组工作。在准确分类、提足拨备的基础上,按照新的《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探索打包转让、出售等市场化不良资产处臵手段。需要提醒的是,在不良贷款存量处臵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循市场化原则,切实防范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严格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不良贷款增量,在真实反映资产质量的前提下,严防不良贷款大幅反弹。对于可能引发新增不良的外部因素,要提前预判、积极应对。具体来讲,以下四个领域需要高度重视。

  第一,对于平台贷款风险,要继续落实“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要求,确保不发生大的违约事件。一是完善全口径负债统计,控制住总量规模。逐户确认债权债务关系,对于重组的平台,更要提前落实债权和担保条件,防止悬空。二是要按到期日排队,逐笔落实还款来源。对于财政承诺或补差的,应督促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要重点关注政府负债率超过100%的市、县,及早制定风险预警预案,确保风险可控。三是跟踪把握、运用好新的政策。主动与有关方面沟通,通过积极参与和支持直接融资,推进地方债臵换银行贷款,缓释贷款集中度风险。同时,要严格按照财政厅等部门刚刚下发的《关于核定土地储备融资规模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债„20xx‟2456号)、《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审批管理的通知》(财债„20xx‟2469号)及相关监管要求,合规地开展平台融资业务。发现违规发放贷款的,将严格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第二,对于房地产贷款风险,一是实行“双名单”管理制度(开发企业、项目所在区域/城市),对关联复杂、快速扩张、负债高企的开发企业,以及房地产泡沫严重、楼盘空臵率高、房价起伏大的城市要重点盯防。二是逐户摸清房地产贷款的经营状况、风险情况以及股东、管理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应对突发风险事件的准备。三是逐笔跟踪房地产贷款资金去向,防止被违规挪用或串用。四是逐项评估房地产抵押品充足性、合法性和可交易性,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完善押品档案和信息系统管理。

  第三,对于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风险,一是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信贷政策,区别对待,分类施策,推动化解产能过剩。二是坚持支持化解产能过剩与防范化解自身信贷风险相结合,对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开展排查,锁定风险,制定预案,争取早介入、早参与、早行动,消化处臵风险包袱,防止风险放大。三是增强政策敏感性,充分利用国家和总行的政策,加大核销力度,及时化解包袱。四是要注重处臵化解方式方法,一户一策,逐一化解个案风险,不搞一刀切,防止羊群效应,防止处臵不当引发声誉风险。

  第四,对于薄弱环节贷款风险,既不要掉以轻心,也不要过度放大。在对粮棉油收购、农村产业化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三农”领域加大信贷支持的同时,要严防市场价格波动、自然灾害、经营主体能力不足等引发的信用风险。要把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严格区别开来,对贷款违规行为必须严肃追究责任。

  2.加强流动性风险防控。一是充分认识市场环境特征的深刻变化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脆弱性,充分估计流动性可能趋紧的形势,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等对流动性管理带来的挑战,认真评估同业、理财等业务监管新政策以及财税制度改革对流动性的影响,做好相关压力测试和应急预案。二是加强负债质量管理,挤出存款水分,防止存款虚增,增强负债业务的真实性、稳定性。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对非信贷业务、表外业务管理,改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状况。三是认真执行即将出台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提升流动性管理水平。

  3.加强合规风险防控。这几年银行业暴露出的风险和案件,有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根本上在于内控管理不实、制度执行不严。打铁先得自身硬,必须从增强银行业自身免疫力做起,强化全员合规、全程合规意识。一是继续做好“合规建设年”工作,组织开展合规政策学习培训,定期开展合规风险排查。健全内部合规制度,修订完善已经失效的合同、协议,切实防范法律风险。二是加强对基层高管、基层员工的管理,严禁员工借用客户资金或出借资金、账户给客户使用,严禁员工与客户发生非正常资金往来,严禁员工组织、参与民间融资或非法集资,严禁员工从事与本行(社)有利害关系的第二职业、经商办企业或在企业兼职。对高管人员违规直接或变相参与民间借贷、违规担保或非法集资的,一律取消任职资格。三是继续保持案件防控高压态势,落实《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问责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银监办发„20xx‟255号),完善本机构案件责任追究工作制度,对行业内已经发生的案件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四是进一步贯彻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银监发„20xx‟34号),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继续开展监管核评工作,使之成为合规经营、规范发展的有效“指挥棒”。

  4.加强影子银行风险防控。我国的影子银行是指“正规银行体系之外,可能会导致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信用中介体系”,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等;第二类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等;第三类是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部分理财、信托业务等。我们要按照国办加强影子银行监管通知的要求,疏堵结合,兴利除弊。当前要在这几个方面进行防控:一是对于理财业务,要按照8号文要求,合理控制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确保任何时点都不超过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严格“三单”管理要求,理财资金不得与自有资金混用,不得购买本行贷款,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对于信托业务,要明确“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功能定位,回归信托主业,运用净资本管理约束信贷类业务,不开展非标资金池业务。建立信托产品信息登记系统。二是对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信用中介机构,首先要明确它们不是金融机构,只是一般企业。要强化防火墙建设,防止风险传染或转嫁。对小贷公司的贷款不得列为同业融资,要作为一般公司贷款管理。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要以省级机构为单位建立名单制管理制度,实行分级管理和授信,防止违规放大风险倍数。严禁向典当行和非融资性担保机构新增授信,存量贷款要限期收回。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对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清理规范和风险处臵工作,防止风险向银行体系转嫁。三是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影子银行监管制度和经营规则,配合开展打击和处臵非法集资活动,及时化解风险。

  5.加强信息科技风险防控。要将信息科技系统风险防范放到更加突出的位臵,建立完善相关机制,加强电子银行、外包服务、灾备中心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管理,完善信息科技系统应急预案。

  (三)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全省银行业要积极为实体经济提供持续的、优质的金融服务,提升服务质效,提高有效需求的满足度和覆盖面。

  1.盘活信贷存量、用好信贷增量。用好增量,主要是将新增的可贷资金优先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盘活存量,主要是充分利用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量受信贷规模等方面限制,要在盘活存量上多想办法,多管齐下:一是在一些低效甚至无效项目特别是产能过剩项目上,要通过资产清偿、债务重组等多种方式,收回和盘活存量贷款,常收常贷,让沉淀的信贷资源活起来。二是在相关行业和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要将信贷资金进行有效的项目承接和现金流接续,将沉淀在低效率企业上的信贷资金予以盘活。三是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稳步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选好基础资产池,进行信贷结构调整,将盘活出来的资金,优先用于“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四是要运用好批量处臵不良资产、呆账核销等手段,这不仅是化解风险的重要方式,也是盘活存量的重要方法。

  2.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基础性金融服务均等化水平。一是要针对不同层次金融服务需求,积极开发新业务、新产品,改进柜面服务和营销方式,在遵循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为老弱病残等特殊客户群体提供人性化、便利化金融服务,做好“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岗”工作。二是提升网点机构覆盖率。在农业农村,鼓励向皖北地区、大别山区等经济薄弱区域倾斜。推动在以农业为主的市辖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力争全省在今年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在城市,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按照《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xx‟277号)要求,规范、有序地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同时,要防止借机乱铺摊子、乱设网点。三是优化小微企业、“三农”金融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办„20xx‟87号文精神,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资源投入和考核力度,扩大服务覆盖面,搭建银企信息共享平台。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力度。与有关部门协调,选择部分市、县,开展林权、土地承包权和农房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四是继续推进金寨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及时推广试点经验,大力推动基础性金融服务向村一级延伸。

  3.严肃整治乱收费行为,加强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一是认真贯彻即将印发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改进银行服务收费管理,继续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有关规定,杜绝贷款附加不合理条件和不合理收费行为,加大对不规范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并进行以案施教,坚决遏制反弹势头。二是要认真学习贯彻《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银监发„20xx‟38号),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监管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各自职责,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监管部门要加大督办和查处力度,并把银行机构答复和处臵消费者投诉情况纳入考评范围。三是改进柜面服务管理,加强从业人员营销行为管理,充分尊重银行业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权。四是深入推进“送金融知识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活动,扩大在中学开设金融课程的试点工作,与教育主管部门加强沟通配合,形成中小学校金融知识课程的制度化、常态化。

  (四)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深化银行业改革发展,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要把深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与落实中央、银监会关于金融工作的要求结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全面提升为民监管、为民服务水平。

  1.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通过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支部“三会一课”、党校专题研修等形式,深入学习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坚定政治信念,把握政治方向,形成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2.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做好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结评价工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抓好整改落实,形成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局领导接待日、局领导联系点制度,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具体,务必要借鉴第一批活动的经验,从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制定好活动方案,推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遵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廉洁自律的规定,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制度规范,严肃查处以公款走访送礼、相互宴请以及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等违规违纪行为。

  3.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多种形式选拔干部,加强分局领导班子建设,有序开展中层干部交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人才市场化选聘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建设与自身业务发展、风险管理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同时,加强群团组织建设,推动金融工会发挥作用。

  4.深入推进管理规范年活动。要进一步巩固“管理规范年”活动成果,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履职问责机制,加强良好监管文化和机关文化建设,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同志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安徽银行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同心同向,为全面推进全省银行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817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