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农村信息化会议讲话
市长农村信息化会议讲话
农村信息化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实现普遍应用和推广的过程。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村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市长农村信息化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市长农村信息化会议讲话篇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全面启动我市“信息兴农”工程。这项工程的开展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对湛江提出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试点市的要求,以及湛江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全面推进全市“信息兴农”工程建设的决策部署。为了顺利地推动我市“信息兴农”工程的建设,我提出四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我们廉江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多,农民收入低,农海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为根本解决我市“三农”问题,我们要借信息化建设来助推廉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农村信息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信息兴农”工程是在我市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讨论活动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是新形势下造福农民群众的一项富民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民生工程和创新工程,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一项基础工程。它有利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推进信息技术进村入户,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利于创新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开辟农村基层政府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新途径,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意义深远。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紧紧抓住当前信息兴农工程向广大农村大力推进的发展机遇,从我市实际出发,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把信息化建设作为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
今年是农村信息化推动年,市四套班子成员和镇(街道)主要领导要包村挂点,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市已成立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陈吴书记任组长,张建文、叶文新、杨康强同志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信息中心,负责指导、协调和推进我市信息兴农工程。同时,各镇(街道)也要成立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街道工委)书记任组长,镇长(街道办主任)任常务副组长,一名副职任副组长具体抓落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镇(街道)要负责落实各行政村(居委会) 农村(社区)信息服务体验站的工作用房。各镇(街道)要在20xx年3月18日前,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人员名单报市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xx年3月24日前,将各行政村(居委)农村信息化服务体验站的工作用房、人员配备(含联系人电话、电子邮箱)等情况,上报市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镇(街道)每星期要向市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一次本镇(街道)各行政村(居委)“信息兴农”工程的进展情况。
各镇(街道)要严格按照领导小组的部署,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信息兴农”工程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作为当前开展思想大解放学习讨论的具体实践,要抓出成效,抓出特色,抓出亮点。各镇(街)要负责组织干部、信息员、农户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组织、鼓励、引导广大农民参与信息化学习和体验活动,使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
二、明确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体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人才队伍、服务与应用系统,以及与之发展相适应的规则体系、运行机制等内容。我市“信息兴农”工程的目标任务是“网络到村、信息到户、应用到人”,工作要求是“看五年、干两年、一年见成效”。 由于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基础较好,因此,我市“信息兴农”工程计划只分两阶段实施,即全面铺开阶段和优化升级阶段。全面铺开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2月),在原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全市全面铺开农村信息化建设。优化升级阶段(2009年1月—2013年12月),加强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与应用体系等的优化升级,各镇、街努力实现既定目标,基本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要求的农村信息化支撑体系。
20xx年是我市农村信息化工作全面铺开建设最为重要的一年,我们要紧紧围绕湛江市委制定的“网络到村、信息到户、应用到人”的目标,结合我市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一)“网络到村”。在20xx年5月底前,全市336条行政村、46个社区实现宽带接入,这是实现“网络到村”目标的基础条件。从3月10日起,市委组织部、市信息中心、市电信分公司等相关部门,要在全市各行政村建设信息服务体验站。计划于3月份完成高桥、良垌、横山、河唇、石角镇100个行政村信息服务体验建设;4月份完成100个站点建设,5月底前完成全市336条行政村、46个社区信息服务体验站建设。要完成这项工作,首先,整合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资源(每个村委会由省财政统一配置一台电脑、一台电视机);第二,整合廉江电信分公司的网络宽带资源以及给每个村委购置一台电脑、一张电脑椅、一部电话机;第三,争取省信息产业厅的支持,给每个体验站再增加一台电脑;第四,争取移动公司为全市382个村委和社区各提供一台打印机、一台农村信息机及广播系统。在全市382条行政村和社区建设综合信息服务体验站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每个信息服务体验站要设有工作用房、一套互联网终端设备(按要求是3-5台电脑、一台打印机,我市最低可以实现3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农村信息机及广播系统)、一名专(兼)职信息员、一套信息服务制度、一条对外信息收集发布服务渠道,有效开展信息服务和信息使用体验,这是实现“信息到户”的保证。固本强基工作组要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年固本强基的重点内容,每一个工作组至少要帮助一条行政村建成信息化服务体验站。
(二) “信息到户”。我市已经建设了涉农网站—“廉江市农村信息‘直通车’网站”。该网站为广大农户提供了农业技术、市场动态、价格行情、供求信息、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治、惠农政策等信息服务,并与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平台对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举办大小规模100多场水果生产种植、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术培训,有效地解决了由于信息传播的局限性导致农业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率低,农产品市场流通不畅,农民增产不增收等问题。我们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要通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的建设步伐,为农民提供先进的信息服务。
(三) “应用到人”。积极开发适合农村特点和农民需要的的信息化培训课程、教材,并依托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信息化技能和转产转岗、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建立完善农村信息化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保证我市农村信息化与远程教育的正常运转和有序进行。为此要做到:
1、加强信息采集和服务队伍的建设。要建设好为信息化服务的三支队伍,确保信息畅通、及时。一是专职信息员队伍。每个村委配备一名专职信息员。各镇要借今年上半年村委换届之际选拔一批文化素质好、有电脑基础知识、责任心强、年轻有为的农村青年形成一支专职信息员队伍。在待遇上可以探索市场化运作和资源共享等模式,保证农村信息化“应用到人”目标的实现。二是兼职信息员队伍。依托乡镇村干部电教播放员、团干部、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信息员、文化站工作人员、中小学老师等力量,建立一支为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兼职队伍。以专职队伍为主,兼职业队伍为辅。三是技术员队伍。要依托电信、产品供应商等部门和市信息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一支技术服务队伍。这些是实现“网络到村、信息到户、应用到人”的根本保证。同时,加强骨干队伍的培训工作,坚持分级负责、分层培训,不断提高骨干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2、加快信息采集体系的建设。在政府的网络平台上构建一个信息采集和发布中心,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递,提高市、镇、村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办事效率,同时处理日常政务的信息发布,如会议通知,各种应急事件,如台风、空袭预警、安全事故等信息发布;利用信息系统的采集功能,优化社会资源,如农民求职信息采集和发布,为农民做好信息搭桥工作。
在“信息兴农”工程建设中,市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各镇(街道)要负责辖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按照统筹建设农村信息化的要求和责任分工,结合实际,制定本镇(街道)、实施和推动“信息兴农”工程建设的计划,认真履行职责,做到工作标准、时间、措施“三落实”,确保“信息兴农”工程落到实处。信息中心、农业局、科技局、教育局、财政局、电信分公司、广播电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卫生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口计生局、公安局等部门要按照农村信息化建设规划统筹要求,分工协作。市信息中心负责“信息兴农”工程的指导工作,统筹和协调全市信息兴农工程建设的规划、审核、评估、应用等工作。要加强督促检查,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要予以通报表彰,对工作落实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要予以通报批评。
三、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工程建设步伐
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几年来,我市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建设了廉江市农村信息服务网络硬件平台,在湛江市县(市)、区中率先建设了具有现代化水准的农村信息培训中心和多媒体演示厅;建立起覆盖21个镇、街道宽带骨干网络和镇政府计算机局域网,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农村信息化工程已初步实现了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应用入户的目标,而且我市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已经初见成效。全市建立了21个镇、街道政府门户网站和信息服务站。每个镇、街道设计具有本镇特色的政府门户网站,实现网上招商引资、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切实解决农户生产种植及流通销售中存在的问题。今年我市被湛江市定为农村信息化示范市,高桥镇被定为湛江市农村信息化示范镇;河唇新屋仔村和良垌日升合作社信息服务站已成为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省级重点示范点。这些成果和经验是我市开展“信息兴农”工程建设的巨大优势和有利条件。
在“信息兴农”工程建设中,我们要不断巩固发展原有的基础,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加快推进全市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要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遵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和“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多方共赢,服务百万农民”的基本原则,按照我市“信息兴农”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核心,以优化配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开发应用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提升信息服务能力为重点,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协调和服务作用,加强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的信息资源整合,努力构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健全农村信息化组织、建设、运营、培训等长效机制,宣传信息兴农的发展理念,提高农民应用信息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领域的有效应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推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格局。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市的优势条件,力争走在湛江各县(市、区)的前面,争当农村信息化建设排头兵。
四、大力宣传培训,提高应用能力
(一) 举办农村信息服务宣传推广活动。今年5月份是农村信息化服务集中推广月,我市将举行所有行政村信息服务体验站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开通仪式。开展农村信息服务推广月活动和信息能力培训,对镇、村干部开展“两会两能”(会打字、会上网,能搜索信息、能收发邮件)培训;对农民开展“三个一”(观看一部宣传短片、参加一次体验活动、阅读一本普及读本)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宣传普及活动。举办信息专家论坛和有针对性地举办农村信息化现场讲座,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对农村生产、生活的作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生产、生活信息,以及农业种养技术等内容。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要向全市的干部和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积极参与这项工程的建设。
(二)举办全市信息化成果展览。围绕聚焦民生、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信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主题,总结一批信息化优秀成果举办展览,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开展信息化体验活动。依托农村信息服务站,组织各类信息服务商的信息服务内容进行集中展示,免费为农民提供信息化体验,推动信息服务企业和农民的良性互动,让农民了解信息化知识、产品、成果,体验信息化服务的便利。
推进“信息兴农”工程就是要让农民都搭上信息化快车,制定的“信息兴农”工程建设目标要切合实际,以贴近农业、适应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从农民的现实需求出发,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有的同志认为我市广大农民文化水平低,难以学会、用好信息,“信息兴农”工程建设工作难以深入开展。这一情况确实是我们在推进农村信息化过程中将要长期面临的难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党委和政府积极做好“信息兴农”工程的服务保障工作,要为广大农民,特别是对一些贫困农民,要提供信息化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帮助他们把农产品需求信息上网发布与销售,使我市大多数农民能尽快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上来,实现勤劳致富。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培养信息人才。采用逐级培训方法,利用市信息中心已建成的信息化培训中心、乡镇农村信息化体验站和教育系统的电教场所,开展农村信息化师资和知识培训,市级培训乡镇级干部,乡镇级培训村级干部。拓宽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思路,对农村信息化专门人才试行“订单式”教育、“定制式”培养的方式,用人企业直接进入教育培训市场,定制培养、培训所需专门人才。完善信息化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信息人员到我市开展农村信息化创业和服务。我们相信,随着“信息兴农”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民通过学习将完全能够掌握信息化手段,农村信息化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同志们,“信息兴农”工程是一项惠及民生,关系到广大农村社会经济文化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意义重大。我们要认真按照湛江市委的要求,抢抓机遇,努力拼搏,为实现“信息兴农”工程建设目标,推动廉江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作出新贡献,为把廉江建设成为“信息兴农”工程先进市(县、区)而努力奋斗!
市长农村信息化会议讲话篇2
同志们:
我们这次会议,是一次专题研究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会议,既是对“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总结,也是对“十二五”期间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展望和对20xx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这次会议尽管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收获很大。在我市历史上,组织召开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专题会议,这还是第一次。可以说,这次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现场会的召开,不仅是我市农业农村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我市信息化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我们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总结经验,开创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对2010年度全市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了通报表彰。在这里,首先我代表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付出艰辛、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成铖同志已就我市“十一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作了很好地总结,对20xx年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工作总结的很到位,安排的也很具体。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抓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信心 刚才,同志们已经参观了我市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两个先进典型。栲栳村以集体名义接入网络,降低了群众宽带资费,提高了互联网接入率,受到群众欢迎;瑞星种猪场利用育种档案分析系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种猪生长繁育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科学化,提高了育种的准确度。我相信,在全市像栲栳村、瑞星种猪场这样,通过信息化助推农业农村发展的典型案例一定还有很多,看了实在让人高兴。
对于我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我认为可以用三个“好”字来概括:一是工作机制好,二是应用成效好,三是发展势头好。
工作机制好。一是表现在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市电子政务办公室统筹协调这项工作,并连续几年将农村信息服务点建设和农村信息化培训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抓,市财政列出专项资金确保工作落实。二是表现在市领导对这项工作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从政策、资金、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倾斜,为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表现在各单位各部门配合积极,指定有分管领导牵头负责,专兼职人员具体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形成了分工明确、通力协作的良好格局。
应用成效好。一是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时监控、自动调温排风等技术在畜禽养殖、烟草蔬菜育苗、花卉种植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二是信息技术在农村管理方面应用不断深入,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农村养老保险管理系统、农村医疗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管理服务水平,降低了工作成本。三是信息化改善了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服务网络的应用,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发展势头好。一是我们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开通了济源新农村信息网,建成了覆盖广大农村的三级信息服务体系,为进一步提高“三农”服务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表现在我们建成了一系列涉农业务管理与服务系统,测土配方施肥、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指挥等系统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三是建立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服务意识强的信息员队伍,为开展基层信息服务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可以说,近几年来大家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无论是农民信息化意识、还是信息化知识普及,无论是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在各方面,我们的工作都是卓有成效的。不仅如此,全市各单位、各部门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劲头和热情也很高。
同志们,“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已经打下了好的基础,“十二五”我们又将面临着新的形势。如何因势利导、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推进我市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课题。随着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的召开,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已经成为新时期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善。在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信息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切实搞好“三农”信息服务工作。我省也提出要把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基础工程来对待,要提升到和交通、能源、水利、环境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认识。上周,何市长组织召开了信息化工作专题会议,对近期全市信息化有关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这也充分显示了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重视。这对于我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大家一定要增强进一步搞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
二、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同志们,当前,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许多城市和地区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致力在新的竞争格局中赢得先发优势,占据有利地位。我们只有充 分认识到信息化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应有的成绩。
首先,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继承巩固农村改革发展成果,切实提高农村综合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丰富农村精神文明,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没有农业农村信息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新形势下,增强农业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城镇化、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迫切需要信息化提供新动力和新手段。
其次,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要想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就必须加快解决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突出矛盾。那么,如何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效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是农业生产经营连接市场经济体系的关键和纽带。只要推动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紧密结合,就能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无缝结合,使广大农民享受到现代科技进步成果,从而提升农业应对纷繁复杂市场环境的能力。
第三,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现实选择。济源是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城乡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然而在诸多方面城乡差距还依然存在,并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功能完备、运转高效、反应灵敏的城乡一体化管理与服务体系,是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样,只有深入推进农村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切实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带动农村与城市同步改革发展。
第四,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国民信息素质的迫切要求。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紧紧抓住信息网络所能够提供的低成本、多样化、广覆盖的信息传播、知识扩散机遇,向广大农民传授各种先进适用的专业技术知识,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咨询服务,必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多领域开阔农民视野、提高农民素质,从而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将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历史和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把握全局,凝神聚力扎实搞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
三、理清思路,准确把握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重点
可以说近几年,我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之所以能取得比较大的成绩,就是因为各单位各部门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务必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把握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我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信息化服务“三农”工作为主线,着力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营造全市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环境,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助推全市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全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做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要充分借助我市现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势,认真借鉴城市信息化、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经验,立足实际,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形成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合力。结合全市信息化的总体部署和我市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实际情况,下一阶段我市农业农村信息化要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在“整合”上下工夫。农口本身是一个多部门的大系统,农业农村信息化涉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多个方面,迫切需要对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市电子政务办公室要牵头做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规划管理、政策研究、综合协调和指导监督等工作,通过建立信息互通共享制度,推进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共享。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整合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资源,强化工作指导,健全机制,统筹推进。要从深层次挖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点、农村信息服务站点的资源,加大共享力度,打造一个综合性活动场所,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政务、科技、市场、文化等信息服务,使农民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得实用信息和高效服务。
二是要在“服务”上做文章。农业农村信息化要取得成效,就必须紧密结合全市农村工作的中心和重点,结合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结合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求,要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真正让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工作有用武之地。说到底,信息化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我们就是要利用信息化这个有效的手段,为解决“三农”问题做点实事,体现实效。具体来讲,就是要加快全市宽带普及工程,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基层电子政务等领域的深入应用;要借助全市政务短信平台,将信息传递给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和广大农民,为农民送去政府公告、政策普及、涉农新闻、突发疫情、灾害性天气预告、农业法规、农业卫生、农民就业等有用信息;农业、科技、气象、畜牧等各涉农部门要积极提供适时、适农的实用信息,帮助农民搞好种养,搞好产品流通,发挥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真正让信息技术服务农村工作和农业经济发展。
三是要在“效益”上求突破。搞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就是办民心工程。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应用上。对于每一个信息化项目,实施前都要认真的进行需求分析、效益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在实施过程中要认真履行立项、招标、监理、评估、验收等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取得最大效益。要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推进现有系统的应用,真正让信息化为广大农民带来实惠。只有这样,农村信息化才能走上“以效益促进应用,以应用促进建设”的健康发展道路。
四、加强领导,确保农业农村信息化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农业农村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就能做起来的,必须要由各单位各部门密切配合,按照一致的目标,齐心协力来完成。各单位各部门要把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增加投入,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健全队伍,力争使我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一要加强协调。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由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电子政务办公室)牵头,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加强配合协调,形成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要统筹规划,打破部门分割,加强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要把农业农村信息化重点任务列入各有关单位的工作目标,严格考核。
二要加大投入。市财政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各单位各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重点保证信息应用推广、信息化培训、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系统维护等方面的资金。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注重调动多方积极性,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信息化领域,建立稳定、长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要创新机制。坚持以用促建的原则,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入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广电、通信等部门,要依靠市场机制,着力探索服务新方式,拓展业务领域,扩大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在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形成长效运行、适应发展需要的“三农”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通信运营企业今后的发展空间在农村,增长潜力在农村,支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不仅能扩大农村通信市场,而且还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说,谁占有了农村,谁就占有了市场。
四要规范管理。信息化工作有没有生命力,关键在于我们的信息设施能不能方便、快捷地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丰富而准确的信息。各单位各部门在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过程中,要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并举。要加强对信息服务平台的管理和维护,保障运行安全;切实把好信息源头关,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要及时更新网上信息,丰富信息内容,提高信息质量,切实使信息起到指导农业生产和提供决策参考的作用。市电子政务办公室要加强对农业农村信息化项目的管理,定期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绩效评估。
五要搞好宣传。要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会议、派发资料等各种形式,加强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宣传、发动,增强广大基层干部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来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建设。要广泛树立、大力宣传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全市农村营造学习信息化、利用信息化的浓厚氛围。
六要开展培训。市电子政务办公室要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做好任务分解,通过通俗易懂的信息化培训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举办农民、种养大户、农村信息员等信息化培训班,采用最实际、实用、实惠的手段,提高农民信息运用能力,让最广大的农民因为信息受惠。通过培训,建立一支由政府部门信息管理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信息员组成的队伍,为农村信息化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
同志们,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意义深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着眼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提高认识,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我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新局面。这次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现场会的召开,既是对前一阶段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总结,也是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新的开端。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济源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一定会在新起点上取得新突破,从而为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原经济区充满新兴活力的中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市长农村信息化会议讲话篇3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沟通成了促进农业生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前提。信息化成为建设现代农业、拓展农村市场、统筹城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措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以前我们经常听得到的一句话叫做“要致富先修路”,反映了交通对农村、山区的经济带动作用。现在,我们经常看到“要建新农村,先建信息村”的口号,说的是建设新农村,首先要建设信息网络,通过通畅的信息网络融入信息地球村。这说明了信息的先导作用,信息化这个新载体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需要农业、教育、卫生等方面齐头并进,服务与管理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没有信息化的支撑,效率得不到提升,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也把“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xx年,信息产业部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工作,前不久市“两办”专门印发了《温州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建设内容。
第二,农村信息化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农村信息化首先是解决通信和信息资源的问题,通过加快农村基础通信网络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农村地区的信息畅通和共享,确保农村居民拥有平等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消除由此带来的发展不均衡;通过推进农村公共管理与服务现代化,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推进农村信息化,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增强农民就业增收能力,而且有助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通过信息服务实现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进一步明确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与目标
第一,要肯定成绩。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部署新农村建设以来,新农村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在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明显。到20xx年上半年,我市通信城域出口带宽共89.6G,农村电话用户125.0万户,行政村通宽带率为93.4%,行政村有线电视通达率为90.0%。横向比较,这些指标都居全省前列。在通信基础设施的支撑和各部门的推动下,温州农网、农民信箱、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农村文化资源共享等一系列信息化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到20xx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信箱注册用户数超过16.8万户,乡镇开通率达到100%,村级的联络点建设率达到100%,培养村联络点信息员5458人,农民信箱逐步成为农业部门发布政策信息、气象信息、技术信息和农资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全市共建成5798个终端点,行政村建点率达92.8%,培训相关技术人员1953人。温州农网建设也初具规模,全市共建成8个分中心,乡镇信息服务站194觯?枷缯蜃苁??0%,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三级信息服务网络。此外,农村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共建成县、乡、村三级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基层站点131个。总的来看,前阶段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是扎实的,成效是显著的。这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广大信息化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工程的迅速推进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意识,为下一步全面深入地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二,要正视问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村信息化应用平台较为滞后。除了应用全省统一的“农民信箱”外,还没有一个成形或较为完备、适应本地需求的农村信息化应用平台。二是现有的各种涉农信息系统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涉农信息资源开发整合相对滞后。目前,全市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信箱、温州农网基本上都是相对独立的,在信息资源和网络方面没有相互融合,其功能作用没有得到最大发挥,也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三是农村信息化设施和环境相对滞后。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受资金、队伍、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满足不了农民不断增长的新需求。这些农村信息化建设初始阶段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第三,要明确工作思路与目标。我们要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推进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坚定性和责任感,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下一步,我市农村信息化工作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服务作用,加大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的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促进资金、基础设施和机构人员的有效利用。通过推进农信“121”工程的实施,提高农民信息应用能力,有组织、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经过3至5年努力,基本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要求的农村信息化支撑体系。
三、精心组织,措施得力,全面扎实地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全面推进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关键是抓好农信“121”工程(即“打好一个基础,建设两个平台,培养一支队伍”)的实施,通过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网络这一个基础,搭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农村公共服务与管理信息服务”两个平台,培养一支农村信息化技术队伍,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快速发展。
第一,要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薄弱的农村地区,具有更加广阔的拓展空间和市场挖掘潜力。反过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国家“三农”政策的落实,带动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拉动通信消费市场。因此,我市各通信运营公司要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和重点,把农村的市场作为下一步拓展重点,把农村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摆上突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温州移动启动了移动“村村通”工程,不断加大投入,今年计划投入6亿元,用于加强和改造农村地区的移动通信网络。温州电信在基本完成固定电话“村村通”任务基础上,今年又推出了“万镇千村”工程。其他各通信运营公司也加大了农村地区通信设施的建设力度。下一步,各通信运营公司、广电部门要合理制定建设规划、计划,拓宽渠道,继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宽带,移动全覆盖”的目标;积极创造条件,推动电话、宽带网、移动通信网络“村村通工程”向自然村延伸,力争在20xx年基本实现乡镇通光纤率为100%,有线广播电视覆盖全部行政村。不断探索和创新信息进村入户的新载体,使广大农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或电话、IPTV(网络电视)等途径方便地获取和发布信息,切实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务制度,结合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相对较低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优惠的资费标准,向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倾斜。
第二,要整合资源,加快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信息资源的优势在于信息汇集和深加工。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促进信息共享,解决农业生产、服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条块下来的涉农信息化载体、系统也不少,这些分散、孤立的信息资源效益还没有得到最大地发挥。下一步,要着力制定统一的标准,有效整合“农民信箱”、“温州农网”等涉农载体的信息资源,建立起全市(或全省)统一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农业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发布体系,提供统一的农业资源环境、农业政策法规、农业市场供求、农业技术咨询、农业监测预警、特色生态农业服务等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同时,要做好平台的推广应用,建立起覆盖全市乡镇、行政村、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大户以及有条件的种养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应用群体,以信息促生产,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建设平台的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深度加工和挖掘,要突出特色。比如结合温州当前时尚特色旅游,收集、梳理全市农家乐、渔家乐、生态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信息,建设相应网站和应用系统,向公众提供全面景点特色介绍和景点接待配套设施介绍和查询,为公众提供网上食宿预定等便利服务,我想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第三,要因地制宜,加快建设农村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村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是提高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建设农村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是提高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新农村科学化、民主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当前,北京、上海、佛山等国内许多先进城市开展了此项工作,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下一步,我市要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启动此项工作。市信息办要制定切实可行方案,牵头做好系统的开发,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应用推广工作。加快农村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要建好以下几个系统:
一要建设农村社会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设涵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村务公开、人口管理、社会保障、合作医疗、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等内容,连接县、乡、村的农村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村务公开、村集体资产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信息化。
二要建设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系统。要从政策、标准、技术等多层面探索建立新机制,解决信息整合的瓶颈问题,加大协调力度,切实有效地整合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文化资源共享等各种资源,建立起包括农村远程教育、政策法律、卫生防疫、就业、物流等功能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民提供公共信息咨询和服务,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同时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
第四,以需求为主导,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化主要是在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环节实施信息化,适应于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的需求。因此,在条件成熟、需求突出的地区、企业,要积极推动以信息网络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环节的标准化和智能化,推进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信息化(RFID即射频识别或条码)的应用、农产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同时,要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监测、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发展节约型农业和生态农业。
第五,要加强培训,建立一支农村信息化的人才队伍。推进农村信息化,需要人才队伍的支撑。各县(市、区)要按照“县(市、区)设信息中心、乡镇设信息站、村设信息室”的架构,通过专设、外包等多种形式,建立起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的工作队伍。针对目前各条块系统都设有相对独立的信息员队伍,存在“人多事少,工酬难保障”的问题,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有必要加强对涉农信息资源和农村信息化队伍资源的整合力度,建立一种稳定的队伍。要通过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继续教育“653”工程等各种渠道,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切实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同时,要重点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的信息服务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村经纪人的培训,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三会”要求。
第六,要示范带动,搞好农村信息化试点工作。农村信息化是新生事物,系统地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才刚刚起步,各地都没有太多的经验,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通过试点来检验技术、组织结构、政策办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市信息办、新农办要精心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有针对性的政策,做好试点工作,并对试点乡镇、村、重点项目要加强工作指导和扶持力度。要加强总结和表彰,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对工作扎实、效果明显的单位与项目要予以表彰奖励,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县(市、区)也要根据各地区域特点,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四、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切实保障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是一项艰巨的时代任务,是一个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把农村信息化工作纳入政府的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强化保障,确保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第一,加强领导,切实增强基层组织保障。农村信息化工作需要健全的信息化组织机构来保障。当前,各县(市、区)信息化管理部门存在职能不明确、人员不足等问题,影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进度。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强化领导,加强县级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落实职能,充实人员,切实增强组织保障。同时,要加强对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督查、考核工作,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政领导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下一步,市政府将组织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专项督察工作,检查组织机构建设和任务的落实情况。
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以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各界支持,共同推进的局面。比如,在解决农村通信基础设施遭到偷盗破坏或恶意阻止破坏的事件中,各县(市、区)政府可参照市里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挂帅,信息化、公安、规划、国土资源、环保等部门及各通信运营公司参加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小组或保障通信线路建设领导小组,从长效机制入手建立联系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对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问题的指导协调力度,加快推进审批、建设进度;加大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群体性事件的协调解决力度和对恶性破坏通信设施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惩治力度。
第二,加大投入,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信息化融资体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导向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多渠道地引导社会资金,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各级政府要把农村信息化建设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确保必要的工作经费、项目建设经费等。为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扶持力度,市里建立了农村信息化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用于补助和奖励试点乡镇。各县(市、区)也要配套落实相应的补助资金。积极组织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项目申报国家、省级的各类专项资金,争取更大的支持。强化政策引导,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吸引外资、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
第三,优化服务,创造良好环境。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通信基础设施、公共平台等一批项目涉及到规划、国土资源、环保、市政园林、交通等审批环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效能革命”和“作风建设年”的行动要求,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期限,提高服务效率,创造良好环境,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
第四,加强宣传,形成良好的氛围。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工作,覆盖面广,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宣传,广泛宣传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宣传普及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助农惠农的新成果;宣传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优秀成果,推广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村、农民谋福利,农民的参与度、支持度是衡量信息化工作成与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在推进农村信息化过程中有必要转换角色,站在农民的角度去看待、思考问题。
第一,信息服务如何及时实用。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是农村信息化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农民来讲,如何及时获取准确、实用的信息,是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也是他们对农村信息化内涵的全部理解。目前中国涉农网站、系统不少,但是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真正符合农民需要的信息服务内容不多。这与服务定位不准有关,脱离了农村、农民实际。许多信息实效性不强,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增值开发度低也严重影响着农民获取实用有效的信息。因此,如何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实用信息服务,如何根据农民信息需求,加大整合力度,有针对性地去搜集、整理、开发信息,是我们在推进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具体考虑的问题。
第二,广电、计算机网络如何融合贯通。目前,我市农村地区与其他地方一样,并存着通信网、电视网,在目前的体制下,这两张网没有融合贯通,从某种程度上存在资源浪费。造成这个问题主要是体制原因。在新形势下,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立足于考虑农民切身利益,通过机制创新,形成新思路、新方法去有效破除壁垒,实现电视网络与互联网络融合贯通,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共赢局面,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
第三,信息终端如何简便好用。信息终端是信息到达农民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解决信息“下乡、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适合农民使用的终端,没有价格合理的终端,不受农民的欢迎,那么此前所有环节的努力可能白费。因此,信息终端也成为关系农民获取信息、制约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尽快开发出简便好用的信息终端,让农民用得起、用得好,是农村信息化能否推广普及的关键之一。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我市下一步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的进程和效果,有待我们共同去研究、去解决。
看过市长农村信息化会议讲话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