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致辞讲话 > 会议发言稿 > 干部调整会议上的讲话(3)

干部调整会议上的讲话(3)

时间: 佩珊807 分享

干部调整会议上的讲话

  (三)德与才的关系

  德和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一个干部两个方面的表现、两个方面的素质。二者是相互关联、辩证统一的。古人曰:“德为水之源,才为水之波。”又说:“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德才兼备这不仅是我国古代选贤择官的标准,也是我们党历来选拔干部的主张。在2009年,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开展的“您认为目前年轻干部品性和能力在哪方面最需提高;当前年轻干部选任培养工作中,您认为以下哪个方面亟待改进”的问题调查中,选择作风上过得硬、品行端正的占到52%,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占到43%,到一线锻炼的占到43.1%,政治上靠得住、信念坚定的占到21.9%,妥善处理复杂问题的占到21.2%,工作上有本事、能力出众的占到4.9%,党性教育的占到6.9%,严格监管的占到7%。这充分表明,公众对年轻干部的要求,完全秉承了我国传统政治对“德治”的期盼。那么,领导干部要修什么样的德呢?医有医德,师有师德,社会有社会公德,家庭有家庭美德。领导干部是社会的管理者,是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理应也必须成为人民群众的表率,理应也必须具备更高水准的德行。这种德行的内涵包括良好的政治素质,清白做官,为人民服务,扎实做事,严以律己、宽厚待人,在顺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等等。要主动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到困难多、矛盾大的地方去锻炼,到最基层的地方去锻炼,在基层一线展示才华、体现价值,让组织考察和挑选。

  (四)努力和机遇的关系

  机遇与努力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的。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付出的努力越多,其成绩也会越多,积累的经验也越多,机遇也必定越多。

  俗话说得好: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我理解“有准备”就是指个人的努力。因为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机会总不会垂青一个人,也不会永远回避一个人,只不过有人机遇来得早,成为少年英雄。比如:研究员唐志24岁时就承担了某型战略导弹推进风洞和热喷流试验技术项目的研究,成为国家“863”专家组成员;乔布斯10岁对电子元件感兴趣,21岁和同伴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30岁被赶出苹果,1996年重返时苹果公司处于亏损10亿美元的破产边缘,一年后他创造了盈利3亿美元的业绩;爱因斯坦26岁发表相对论,牛顿22岁时发表微积分,等等。有些人机遇虽然来得晚些,但他们同样抓住了,创造了大器晚成的奇迹。比如:邓小平73岁复出,成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姜太公70岁复出,协助周武王夺取天下;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经过24年坚持不懈的奋斗,使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世界500强;魏桥集团的张士平也是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使魏桥创业集团由一个仅有60多名职工的小型油棉加工厂,发展成为世界上棉纺织能力最大的企业,被誉为“中国纺织行业巨人”。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具有敏锐的机遇意识,而且与他们平时的勤奋和努力密不可分。

  再看看我们的有些同志,总认为自己没有机遇。在我看来,其实是组织上给你机遇,你却不认为是机遇,比如:农村环境整治、路域治理、两大片区拆迁、“百千万”工程等等,这些工作都是大家干事创业、展示自我的大好平台,有些同志没有好好把握,得过且过,应付了事,从而丧失了机遇。再举个古代的例子:唐朝诗人孟浩然一生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山水田园诗,直到40岁时先后参加过10多次科考,都因无人推荐始终没有被录取。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王维家做客,恰巧唐玄宗也到了王维家。作为一介平民的他不敢见皇上,王维极力推荐,再加上唐玄宗早就听说过他,就非常高兴地见了他,并让他读一读自己的诗作。可以说,机遇光环笼罩在他身上。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更是求职心切的他不假思索地选择了自己非常得意的《岁暮归南山》吟诵起来。这首诗清新优雅、朴实自然,平时人们一听就引起了共鸣和遐想。但其中有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古人晚”,由于他长期怀才不遇,所以朗诵时夹杂着愤懑和厌世疾俗的情绪。唐玄宗一听,勃然大怒,斥责他恃才放旷,令他立即离京返乡。好事办坏了,他追求功名的梦彻底破灭了,从此更加消沉,终日饮酒作乐、打发时光。所以说,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事在人为。机遇不能等待,等来等去,就把自己的思想等懒了,把工作热情等凉了,大好的机遇等没了;当机遇来临时,要头脑清醒、思路清晰,敢于把握、善于把握,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能错失机遇。

  当然,对待机遇,更要摆正心态、顺其自然。班子调整时,素质优秀、符合条件的同志很多,但领导职位是有限的,能够提拔的同志毕竟是少数。此外,组织上除了考虑年龄、性别、性格、文化层次、地域、将来的分工外,还要考虑部门之间提拔的干部是否大致平衡,等等。组织上不会故意让谁吃亏,更何况干部调整是动态的,即使一次安排得不理想,只要正确对待、服从组织决定、努力工作,以后还是有机会的。一个干部,什么时候都不能欠组织的账,一旦欠了组织的账,一辈子都还不清。如果不服从组织分配,跟组织讨价还价,是很难还清的,甚至连还的机会都没有。这次县镇换届,集中暴露出了当前部分领导干部无心工作、人浮于事、热衷功利的浮躁心态。有的干部一走上新的岗位,第一位想的不是如何把工作干好,而是一门心思想着怎样让自己升得更快一些。特别是当前在某些干部中存在的攀比心理非常严重。在一个单位,干部之间不是比能力、比工作、比业绩、比贡献,而是比资历资格、比工作年限、比背景关系。有的干部一得到提拔,就会有人费劲巴力地去查他是否有背景、有关系。有的在单位待久了,就自认为是元老,动不动就向单位、向组织要条件、要待遇。如果“资历”浅、排名比自己靠后的同志得到提拔或落实待遇,就找组织闹,待遇、条件兑现不了就发脾气甚至撂挑子。好像某一个位置就是为他留着的,到了一个位置组织就必须给他解决什么条件和待遇;好像从他一开始工作,组织就欠他的,就必须给他留位子,必须满足他的要求、落实各种待遇。这些人从参加工作以来,就从来没有考虑过怎样把工作干好、干出成绩,怎样担当重任、勇挑大梁,而是一门心思地比资历、托关系、找路子、升位子。前段时间我做了个调查,像组织委员这个职位,在乡镇大多干上两年就调整,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三年,也有极少数在一年左右。所以,有些同志一走上这个岗位,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干上一年就可以向组织提要求,还没干到一年时,就已经开始活动起来,通过各种渠道托关系、找领导,像这样的干部还有什么心思干工作、干事业?特别是当看到别人调整提拔了,自己却原地未动时,就变得心浮气躁、心烦意乱、心灰意冷,甚至心生抱怨,工作消极应付,总认为组织欠他的。前段时间,就有个别同志跑到我办公室说,李书记听说你要把我安到什么位置,那个位置我可不能去,去了工作就没法开展了;还有的同志更直截了当,说某个位置再排就是他了,好像非他不可。在这次换届调整中,有几个同志本来组织上已经列入了镇党委书记、镇长的人选,但是他们生怕自己被组织遗忘,有找姜部长的,还有直接找我的。我就和凌刚部长说,这几个就先放放,再考虑考虑吧。大家都想想,组织上把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交给一个整天只想着升迁的干部,能放心吗?即使给他了,他能干好吗?他们的人品、能力和素质,着实让人不放心。所以,组织上就先放一放。这次换届调整,那些一门心思四处活动、跑官要官的,我们都没有让他们如愿以偿。不仅这次换届这样,以后也是这样,雷打不动。当然,在这次干部调整中,也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比如:纯化镇的耿春发同志在纪委书记这个岗位上干了多年,扎扎实实,任劳任怨,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一次要求、讲过一次条件,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本镇推荐正科级干部民意测评时几乎得了全票。还有的乡镇干部工作大胆泼辣,敢于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表现出了较强的工作能力,赢得了同志们的一致公认,这次也得到了提拔重用。对于这样的优秀干部,县委能不提拔重用吗?领导干部提拔升迁,靠的是能力、素质、业绩和群众的口碑,而不是攀比,不是资历,更不是投机取巧。大家都知道,沾化县委书记贾善银同志也是一位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干部。他无论是在哪个单位、哪个岗位,领导总是把最复杂、最繁重、最难办的工作交给他去处理,为什么?因为他作风踏实,工作泼辣,能够独挡一面,交给他领导最放心。希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一定要摆正好心态,真正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扎实苦干,靠自身不懈的努力和出色的工作业绩去创造机遇,抓住机遇,取得进步。在这里我特别指出:县委的用人导向非常明确,就是以民意和实绩评价考察任用干部,大力选拔那些素质高、能力强、能独挡一面、业绩突出、赢得群众认可的干部,坚决不让创新实干的人吃亏,不让投机取巧的人得利。

  (五)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人的活动领域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生活和工作两大部分。将生活和工作区分开来,把握好工作和生活的合理边界,认清生活中的“我是谁”与工作中的“我是谁”,既会生活,又会工作,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的重要前提。

  几个领导在一起或在一个地方工作或生活,一般有以下几种结果:第一种是事业成功了,关系融洽了,大家在干事创业中加深了理解、增进了友谊,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大大加强了。第二种是事业没干成,关系很融洽,或因基础较差,或因客观环境不好,尽管做了很大努力,效果却不明显,但在工作中大家思想统一了、关系理顺了,同心同德、团结协作,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第三种是事办成了,关系弄砸了,一段时间发展比较快,办成了些事,但背后掩盖着班子不团结、人际关系紧张、人心涣散、上上下下怨气沸腾等问题。还有第四种情况,那就是事业没发展,关系也搞砸了。第三、四种情况的发生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是告诉人们:人什么都可以干,但不能不干工作;什么都可以有,但不能有思想意识问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一点分配不公去虐待工作,不要因为一点不满意去糟蹋工作,不要因为一点不顺心就拒绝工作,更不要因为时间久了就去应付工作。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应付工作就是应付生活,应付生活就是应付生命。

  (六)大节与小节的关系

  大节与小节的关系是辩证的。对领导干部来讲,大节指的是他的政治方向、政治信念、政治觉悟等;小节则是指其处事的方式方法、个人修养等小的方面。二者紧密相连,大节对小节起决定性作用,大节又通过小节反映出来。不修大节,很容易沦为害群之马、社会垃圾,甚至沦为国家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以及人民的公敌;不拘小节也会弱化效率,丧失号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影响威信,葬送形象。因此,大节必修,小节必拘。

  就目前来看,一些同志在大节方面没有大的缺陷,但在作风、习惯、方式方法等小节方面有不少问题。比如有的同志有夸夸其谈的毛病,天上、地下的事没有他不知道的,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就是不愿意研究实际问题;有的同志有不实诚的毛病,自认为本事大、能力强,与同志们不能以诚相待、襟怀坦荡;有的同志有喜欢玩通宵的毛病,凑在一起打牌,或上网聊天、玩游戏,一玩就是一个通宵,既透支了身体,又影响了工作精力;有的同志有爱说长道短的毛病,不管场合、对象,有意识无意识地什么都说;还有的同志有爱传播政治笑话、黄色段子,热衷低级趣味的问题。我们经常接触到这样一些同志,工作很努力,天赋也很好,就是在小节上不注意,工作上常干糊涂事、吃糊涂亏、占糊涂便宜。细节是很影响一个人形象的,大家一定要从细处着手,从细节抓起,从细节改起,从细节上树好个人形象。

  (七)大事与小事的关系

  大事与小事是相互联系的,不会做小事、做不好小事的人就成就不了大事。不注意从小事做起,往往还会坏大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工作有轻重缓急之分,而无贵贱大小之分。现在有的干部喜欢干政绩工程、眼皮活,而对事关职工、百姓的小事漠不关心、不屑一顾。领导干部想大事、创大业是领导水平的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小事、忽视小事。其实,抓小事同样体现领导水平。

  少数领导干部不抓小事,原因有三:一是不愿抓小事。认为抓小事出不了政绩、显不出本领,费力费心劳神不值得。抓一些大工程、大项目,既能扬名又能晋升,何乐而不为?二是不屑抓小事。有些领导干部作风飘浮、好高骛远,认为自己有指点江山的本事、能主沉浮的气魄,对抓小事、琐事提不起兴趣。三是不会抓小事。这样的领导干部大都是不调查、不研究,对群众所需、所盼不知情,对群众的安危冷暖不关心,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对碰到的“小事”束手无策。

  小事是相对的,没有小事也就无所谓大事。比如:捡垃圾在多数人看来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四川人杜茂献刚到北京闯荡时,就以捡垃圾为生。他和妻子分工明确,一个管捡,一个管分类,月收入基本上够一家人的消费。1993年,他承包了一个垃圾场,注册成立了“茂献垃圾回收利用有限责任公司”。后来,他手下干活的人虽然由一千多人逐渐增加到四万多人,但分工却越来越细,分为金属组、塑料组、鞋底胶皮组、玻璃组、纸类包装组等等。废品经专人集中分选后,金属类运往河北霸县,塑料类运往河北文安县,玻璃类运往邯郸市的玻璃厂,纸类运往保定造纸厂。这样做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正是因为杜茂献把捡垃圾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当做一项事业来做,他的公司才越做越大,他也成为了京城远近闻名的“垃圾王”。同样,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在一个家庭是大事,但放在县镇层面可能是小事,然而没有无数家庭的平安融洽,又怎么会有全县的和谐稳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小事视而不见,最后势必引发大矛盾。首先,抓好小事不容易,也不简单。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有一句话说得好:“把简单的事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毛泽东参加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并写下了“为人民服务”的题词,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除夕夜与普通百姓共进年夜饭、拉家常。这些小事相比国家的大事可以说微不足道,但却带去了党对普通百姓的关爱,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心。其二,抓小事不是小题大做、无中生有、虚张声势,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抓小事也不是事必躬亲,凡事统包统揽,而是更加注重科学领导,更加注重章法和程序。其三,抓小事也不是抓小放大,顾此失彼,而是要求领导干部树立大局意识,培养统筹的工作思维。其四,抓小事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事事都重要,乱抓一气,而是要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清轻重缓急。试想如果一个皇帝事必躬亲,分不清轻重主次,势必会导致成为亡国奴。抓小事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小事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八)坚持真理与修正错误的关系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错误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认识。坚持真理必须修正错误,修正错误本身就是坚持真理。

  坚持真理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只要坚持实事求是,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形容环保干部时说:“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说的就是坚持真理不容易。那么修正错误有时更难——难就难在有些同志不愿意承认错误,不愿意面对错误,更不愿意承担责任。你勇于承认错误、主动承担错误,不但不会降低你的威信,反而会提高你的威信,开阔你的心胸。承担了责任,承认了错误,你才能真正提高,才能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完善自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都有错误、都有缺点,只要认识了、修正了,就前进了一步。修正错误,一要坚持心底无私天地宽,错了就承认,错了就改;二要明白,是你的错误,不承认也是你的错误;三要把修正错误作为总结经验、提高自我的机会。同起点、同条件的人,为什么有人进步快、有人进步慢,关键就是是否善于总结和提高。

  (九)自强不息与知足常乐的关系

  这两者都是一种境界。自强不息就是不断提出更高的目标,并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知足常乐也是领导干部自身修养非常重要的内容。自强不息要体现在干事创业上,知足常乐要体现在对官职和物质利益的追求上。

  一方面,要选准参照物。工作上要多与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同志比,这样会比出进取心、比出高标准、比出动力和干劲。总与境界低、素质低、能力弱的同志比,只能比出骄傲自满、比出固步自封、比出懈怠和泄劲。同样,职务上多与不如自己的同志比,会比出心理平衡、比出心态健康、比出幸福和快乐。如果常与比自己官大、钱多的同志比,只会比出坐卧不安、比出寝食难安、比出烦恼痛苦,无利于工作、进步,更不利于身体健康。我曾多次说过,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从上一辈、再上一辈,一直都是在农村,在从政上没有任何关系,先后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书记岗位上工作了11个年头,并曾担任过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组员办主任等职务。参加工作这些年来,我没有给领导送过一次礼。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始终怀着知足常乐的心态,无比珍惜每一个工作岗位,在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在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走好每一步路,办好每一件事。反复说这些话的目的,就是要大家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正确处理好自强不息与知足常乐的关系,不浮躁、不跟风,肯吃苦、肯实干,组织上总会有机会让你去施展抱负。

  另一方面,要时刻警醒自己。在这方面,大家不妨经常到医院里去看一看病人,到监狱里去看一看犯人,到殡仪馆里去看一看死去的人,对人的心态有好处,对人的工作有帮助。看到病人的痛苦,会体会到健康人的幸福,使自己利用健康的体魄多为社会多干些事情;看到犯人的囚居,会体会到自由的可贵,促使自己利用自由的环境为国家多尽些力;看到死人的沉寂,会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促使自己利用生命的力量多为人民造些福。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思知足之乐,常思侥幸之险,常思清廉之福,学会克制自己。古人说:“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这些都很有道理。

  (十)进与退的关系

  进和退是一对矛盾,有进就有退。眼下,有不少同志不能很好地处理好进与退的关系,特别是不能很好地适应退下来的调适期,结果是或者失去了生活的情趣,或者失去了往日的欢乐,或者失去了身心的健康。原因何在?因为宦情太浓,习惯了众星捧月、前呼后拥;因为宦情太浓,习惯了高朋满座、门庭若市;因为宦情太浓,习惯了迎来送往、应酬接待;因为宦情太浓,习惯了今天这个请、明天那个求;因为宦情太浓,习惯了有人鞍前马后、牵马拽镫。于是,一旦退下来,便感到百般不痛快、千般不舒服、万般不自在。要处理好退的问题,尽快适应退下来的生活,起码应当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思想上冷静。要知道,退休既符合自然法则,也是制度使然。谁也不会长生不老,谁都会有退的那一天。退下来,让年轻的同志上去,也是你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又做了一次贡献。

  二是心理上调适。在位时别人称你老张、老李、老王,你会自鸣得意:看我与群众关系多么融洽!退下来人家还是称你老张、老李、老王,你就不自在,甚至非要从人家的表情和语气上找出一些对你的不尊敬、不礼貌,找出世态炎凉的根据来。其实,人家对你没有变,变的是你自己的心理。再说,变也是正常的。“人走茶凉”,人都能走,茶就不能凉?人不在一起共事,共同语言必然少、接触必然少,这是很自然的事,千万别看得过重。

  三是心静如水。就是保持平民百姓的心态,把退下来作为新的起点,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享受生命、享受生活、享受健康。

  (十一)正职与副职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都是由正职与副职来比配组成的。他们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工作上是同事关系,在职务上是从属关系,在党内是同志关系,在生活上是朋友关系。如何处理好正、副职之间的关系,对于领导班子的团结与稳定,对于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乃至对一个地方的兴衰,关系极大。

  一方面,正职对副职要真心依靠、相互促进,做到放手不袖手旁观、支持不包办代替。对副职做出的成绩,充分肯定不揽功;偶有失误主动承担责任不埋怨,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不旁观;遇有难题出面解决不推诿,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家庭”氛围。

  另一方面,副职要正确认识领导与被领导、负责和被负责的关系,对正职既要服从尊重,又要反映实情,当好参谋助手;对下一视同仁,关心爱护,以诚相见,不玩权术,不耍手腕,不划小圈子;对外协同好关系,多交流沟通,相互理解支持。副职还要记住做到三条:说了动、挡得住、受得下。说了动,就是“一把手”安排的工作要雷厉风行地干起来,主动配合不越位,勤奋工作不说累;挡得住,就是独立工作能力强,能独挡一面,把自己所分管的工作搞好;受得下,就是受得下苦,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还要能受得下气。有些时候副职是气死的,而不是累死的。当副职一旦找不准“位置”,就有可能错位、越位或做不到位,导致正职不满意、群众不满意,就很难开展好工作。比如,作为一名镇长,你就要积极配合镇党委书记的工作,在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上,要主动与他沟通,早打招呼、早通气,当有不同看法、不同意见时要提前交流、促进共识。而镇党委书记也不能搞“一言堂”、“一人说了算”,遇事也要多征求镇长及班子成员的意见,统筹协调好班子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唱好“将相和”。我想只要书记和镇长团结了,就会带动整个班子团结,从而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如何做人、做事、做官,是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用自己一生的实践来回答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和我本人都相信,大家一定能正确处理好做人、做事与做官的关系,倍加珍惜组织的厚爱和重托,倍加珍惜群众的信任和期望,倍加珍惜新的岗位和舞台,以良好的形象展示于社会,以加倍的努力投入工作,以显著的业绩证明自身的价值,真正做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38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