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会议发言稿>

省体育工作会议讲话(2)

时间: 佩珊807 分享

  省体育工作会议讲话(二):

  同志们: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借全省体育局长会议的东风,我们召开全省群众体育工作会议。本次会议重点是学习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传达贯彻全国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工作。

  今年是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一年,也是《辽宁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xx年)》收官之年,更是制定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的关键之年。这次工作会议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思路,凝心聚力,做好各项工作,加快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战略,是综合一国之力而行之方略,是调动和运用国家各方面的实力和人力、为实现国家总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性战略。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体育工作、特别是全民健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准确认识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价值,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前提和保障。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民的幸福,源自健康的身体,民族振兴,源自全体国民增强体魄。全民健身是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升国家民族综合实力,倡导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群众体育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动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推动政府履行职责、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新成绩;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共促互进的全民健身发展格局取得了新成效;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场地设施建设各项评估数据取得了新突破;科学健身指导、品牌健身活动、体育名城取得了新形象。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省群体干部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省体育局,向全省群体干部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20xx年的具体工作总结和20xx年的工作部署,我们新任的群体处长已经讲了,我完全同意,具体工作就不再复述。今天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把握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机遇期,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进我省全民健身事业。

  党的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民健身工作高度重视,把全民健身作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举措。20xx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全民健身作用体育产业发展和扩大消费的基础。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体育健身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列为六大消费增长点之一。今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明确要打好群众基础、夯实人才根基,从群众性参与抓起。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中央和国务院就体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认识,做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新要求。凸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是空前的,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决心是巨大的,制定的一系列事关全民健身的决策是具体可行的。

  广大群体工作者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大政方针,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把握国家大政方针,以积极的使命感落实国家大政方针,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担当历史责任。简单说,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做好我们的工作,逐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我省全民健身事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作出体育人的贡献。

  二、机遇与挑战共存,攻坚克难,全面发展。

  在看到有利条件和机遇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我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政府主导的地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表现在投入水平低,经费缺乏保障,设施总量不足、布局欠合理。根据统计,全省群众体育人均事业经费为3.36元,而上海已经达到了15.8元,差距明显。全省城乡、东西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数量质量都有明显不同,一些地区的尚未实现农民健身工程全覆盖。二是在全民健身活动上,体育局一家包揽过多,全社会共同参与不足。更多的全民健身活动,包括我们的品牌活动,从活动策划,人员组织,甚至会场布置、住宿接待,都是体育局大包大揽。去年,国家已经取消了群众性和商业性体育赛事审批,将来各种全民健身活动将会出现体育局办的和社会各界办的共存的局面,如何办好自己的活动,服务好别人的活动,是未来群体工作在活动开展方面的课题,需要我们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将政府、社会、市场、个人的多元诉求统一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进行统筹、协调、整合。

  三是制约全民健身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一些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有的地区全民健身“三纳入”还有欠缺,有的地方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还不到位,推动全民健身发展的措施还不够有力。特别是现在一些城市面临机构改革,体育局与其他部门合并,如何平稳过度,确保全民健身工作无缝衔接,也是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进一步坚定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严峻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清形势,把握大局,抓住机遇,全面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三、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升执行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0xx年的工作已经部署下去,落实是关键。习近平指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今年群体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既要对《辽宁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xx年)》进行评估,制定《辽宁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xx-2020年)》,又要坚持政府主导,做好“三边工程”,还要组织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十大品牌活动,工作量之大,要求之高,将是前所未有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保障措施,办实事,求实效,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

  群体战线要提升自身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充分发挥省市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作用,在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同时,对全省群体战线的干部进行适当的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拓视野,拓展思路,打造一支执行力强,能战斗的队伍。当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一定数量后,如何充分发挥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要继续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岗位制度,实现政府购买服务。要保持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再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满足不同层面的科学健身需求。

  四、坚持政府主导,购买服务,方便群众。

  要充分发挥全民健身社会团体以及体育经纪人的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展各种全民健身活动。要培养一批独立公正、行为规范、运作有序、公信力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组织和经纪人。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提升社会组织的社会服务能力,按照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原则,逐步扩大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和规模。

  有学者研究,支出1元的健身费用,可以节省8元的医疗费用,这是健康领域著名的1:8。我们通过购买服务,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可以为国家、为家庭节省大量的医疗费用,是国家、集体、个人都获益的好事。20xx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xx年96号),去年,财政部和民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财综字20xx年87号)。我们要利用好这些文件,推动在全民健身领域的政府购买服务。

  五、加强队伍廉政建设,防微杜渐。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有权不能任性。同样,有钱也不能任性。随着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的比例逐步提高,群体部门财权物权加大。在反腐高压态势下,拍苍蝇打老虎将成常态,群体战线广大干部群众要增强反腐意识,自觉接受监督。不受党纪国法约束,就容易受党纪国法制裁。

  同志们,全民健身工作现在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作为群体工作者,大家肩头的担子更重,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认真学习,锐意进取,精诚团结,真抓实干,全面推进我省全民健身各项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感召、激励、凝聚下,广大群体干部将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做出我们的贡献。

  省体育工作会议讲话(三):

  同志们:

  这次全省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是省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决策部署,总结交流近年来全省学校体育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动员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积极推动学校体育事业发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会上,部分市县政府和学校将进行大会交流,大家还要参观南京市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现场;会议结束时,省教育厅、体育局负责同志将分别对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提出要求。这里,我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把学校体育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方针,研究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把学校体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学校体育工作地位逐步提升。各地按照“健康第一”的要求,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得到较好落实。二是体育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各地普遍加大了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2006年以来省财政安排1.45亿元,为农村中小学配备体育器材168万件。到去年底,全省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按标准配齐了体育设施器材,基本满足日常体育教学活动需求;86%的高中阶段学校体育器材基本配备到位。全省高校体育场馆面积达到1076万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5787平方米。三是体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全省所有中小学校都实施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调整增加了体育课时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已列入省级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评估指标体系。全省普遍建立了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顺利实施,大多数高校开设了体育选修课程,我省代表队连续五届获得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体育课教学内容逐步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学校体育科研工作得到加强,课题立项数、论文发表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四是学校体育运动水平逐步提高。配合体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丰富多彩,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校运会、体育节开始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学生体育竞技水平跻身全国一流行列,成功承办第八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并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在近两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上共获得28枚金牌、11枚银牌、15枚铜牌;我省大学生女子足球队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荣获第二名,为国家的贡献份额位居全国前列。五是教体结合工作深入推进。各级教育、体育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完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教体结合,为学校体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全省现有体育后备人才学校66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195所,学校体育代表队6828支、学生运动员17万人,17所高校在15个项目上创办了高水平运动队。部分高校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省队校办”的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一是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观念需要不断强化。由于传统人才观、教育观的影响和日益加剧的就业、升学竞争压力,社会、学校和家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仍较严重,重视体育、崇尚体育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重智育、轻体育,重饮食、轻锻炼,重知识、轻体能的情况还普遍存在。一些家长对子女学习成绩的关心程度远高于对孩子体质健康的关心,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会影响学习。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青少年学生学习时间过长、睡眠时间不足、体育锻炼不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二是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需要进一步确立。一些地方、学校没有按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列入课表,应付、挤占、停上体育课的现象仍较普遍。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师资不能适应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的需要,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内容、方法和手段脱离学生实际。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三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状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我省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虽持续增长,但肺活量、柔韧性、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指标持续下降。在去年高校招生中,我省有10.17%的考生体检不合格,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身体和健康原因专业受限。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青少年的思想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抑郁和焦虑已成为困扰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突出问题。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学校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2007年4月23日,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去年5月,中央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自觉增强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感、紧迫感。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青少年的健康是国家的财富。青少年体质健康,不仅关系教育、体育自身发展,更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影响和决定着国家长远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始终保持民族旺盛的生命力。二是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深远意义。让青少年一代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和昂扬的精神,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更好地发挥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重要作用,将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为他们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三是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健康第一”,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切实做好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健康观,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总之,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都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对事业高度负责、对青少年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落实责任、落实政策、落实措施,不断开创我省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

  二、扎实抓好新时期学校体育重点工作

  根据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学校体育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把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网络,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到2010年,实现“三升一降”的目标,即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学生耐力、力量、柔韧性等体能素质明显提升,体育后备人才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肥胖和近视发生率组显下降,使全省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健康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表明,把加强体育与升学对立起来的观念是错误的、不科学的,那种靠拼时间来提高升学率的做法,不仅危害青少年的健康,而且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体育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就必须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特别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和完善评价制度,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把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进一步完善体育内容体系,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创新,不断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

  (二)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能不能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能不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锻炼一小时,是衡量学校体育工作的两项硬指标。要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抓手,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要合理确定体育课时,做到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高等学校本科不少于144课时,专科不少于108课时,并积极为高校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挪用体育课程时间。同时,要深入实施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学形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三)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遵循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体育、娱乐、课外活动和休息。中小学要在家长的支持配合下,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控制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合理安排各学科教学内容和作业量,严格遵守小学生6小时、初中生7小时、高中生8小时的在校集中学习时间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补习班和辅导班,以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体育锻炼。要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阅读写作姿势,防止近距离过度用眼,努力降低学生的近视率。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纳入对教师教学实绩考核内容。

  (四)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供需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仍然是制约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研究采取措施,加强体育场馆、器材和设施建设,为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搭建平台。要认真执行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重点优化农村学校体育条件,满足青少年开展体育锻炼的需要。各地在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时,要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统筹安排、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公共体育资源对促进青少年健康的积极作用。城市及社区的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青少年体育锻炼需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体育活动设施和条件。各地的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要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

  (五)全面开展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是加强青少年体育的基础和重点。各级各类学校要安排好体育日常经费,完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规章制度。校长要亲自动员和号召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中小学班主任、高校辅导员、体育教师及学生会要做体育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推动者,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龙活虎、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各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每年召开以田径项目为主的春秋季运动会,举办以班级、学校为单位的多层次体育竞赛,增强体育活动的吸引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让体育运动蔚然成风。省有关部门要继续组织好省运会青少年部比赛和全省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联赛,定期举办全省中学生运动会,并不断创新组织形式,丰富竞赛内容,增强活动实效,使之成为广大学生展示青春风采的大舞台。各地要定期组织开展综合或专项学生体育运动会,促进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其他校外教育机构把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作为重要职能,丰富校外体育活动,充实青少年课外体育生活,推动本地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广泛深入开展。

  (六)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育教师是整个教师队伍的重要方面军,是开创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的根本依靠力量。当前,体育课时和活动增加,体育教学质量急需提升,使不少学校体育教师配备不足、不强的矛盾更加凸显。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基础教育要按照体育课时占中小学教学总时数的比例、高校要根据开设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需要,核定体育教师编制,通过外聘、转岗等多种途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基本满足需要的体育教师队伍。要完善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在岗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要切实保障体育教师权益,课时津贴、业务进修、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应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此外,要充分考虑体育教师岗位的特殊性,合理计算工作量,并按有关规定发放补贴,使体育教师的待遇得到落实,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长效机制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按照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要求,加快建立学校体育工作机制,使学校体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健全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机制。建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和定期公告制度,定期公布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并将体育成绩、体质状况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测试报告书纳入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生档案,作为学生毕业或升学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健全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调整完善考试内容、标准和方法,坚持把体育成绩按一定比例记入中考成绩总分。全面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根据不同体育成绩给予学生不同等次的评价,并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建立高校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高校要在每学年开学初对新生进行体质健康状况测试,并将测试结果报教育行政部门,由教育行政部门适时向社会公布。

  (二)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督导机制。坚持把学生体质状况和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教育督导范围,定期开展以保证体育课时、落实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重点的专项督导,并及时公告督导结果。建立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将学校体育列入学校业绩考核基本指标,切实加强对学校及校长、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考核。加大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对不能保证体育课课时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

  (三)健全学校体育安全管理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在日常管理和体育教学活动中要高度重视安全,搞好安全教育,完善防范措施,避免在体育课、课外活动、训练与竞赛中发生安全伤害事故。认真实施《江苏省中小学生校内伤害事故预防和处理条例》,建立学生校内意外伤害事故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制度,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进一步加强医务监督工作,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肥胖、病残和体质较差的学生,学校要开具运动处方,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安排其进行锻炼。加强对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检查,对体育设施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对破损体育器材要及时维修、更换,确保体育设施、体育器材的安全、可靠。组织大型体育活动要制定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群体性安全事件。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食品卫生法》要求,落实卫生防疫措施,防止各种传染病、食物中毒及其他安全事故发生。

  (四)健全教体结合工作机制。学校体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大事,也是体育工作的大事。近年来,教育和体育部门密切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完善教体结合工作制度,在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师资培训、体育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下一步,要认真总结已有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教体结合优势,科学规划项目布局,合理统筹各类资源,创新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着力构建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培养体系,让更多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完善课余训练制度,在确保体育课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及时发现并有重点地培养体育苗子,提高他们的运动技术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积极试办二线运动队和创办体育特色学校,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选择适当的项目试办一线运动队,努力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加强体育学科建设工作,以建设高水平运动队推动高校体育学科发展。充分发挥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引导、带动作用,激发全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加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接受比较系统的体育专业训练,提高学校群众性体育运动水平。

  四、大力营造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良好环境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营造推动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一,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各级政府要把学校体育工作摆上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落实措施,努力提高组织程度。要加大对学校体育事业尤其是中小学体育设施的投入,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正确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省政府已决定由教育部门牵头,文明办、财政厅、卫生厅、体育局、团省委、妇联共同参加,建立学校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对本地区学校体育工作的规划、指导和协调。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关注学校的体育工作和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努力帮助学校解决体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教育部门要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加强工作督导,实施体质健康监测,定期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体育部门要把青少年体育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和重点,统筹建设并综合利用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设施。卫生部门要指导和帮助学校开展体育卫生工作,提供预防保健和食品卫生、饮用水监督、检测等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学校改善营养和卫生状况。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措施,把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和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落实到位。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把更多的青少年吸引到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中来。

  第三,学校要发挥主体作用。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中央和省的文件要求,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方案,并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对不符合规定的课程安排、考核办法等,要坚决予以纠正。要在广大家长中大力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成才理念,注重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饮食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

  第四,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进一步加强学校、社区、家庭之间的沟通合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形成共同促进青少年增强体质的良好局面。要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舆论宣传,大力传播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加强对群众性学生体育活动的宣传报道,形成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要以迎接20xx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全社会掀起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潮。

  同志们,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省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看过省体育工作会议讲话的人还看了:

1.全面健身节讲话稿

2.运动会领导总结讲话

3.体育比赛领导讲话稿

4.体育比赛前领导讲话

5.体育比赛开幕式讲话6篇

6.阳光体育领导讲话稿3篇

7.体育比赛前领导动员讲话

1219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