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文化工作会议讲话
文化工作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促进我国公民的全面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全市文化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全市文化工作会议讲话(一):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总结过去,开拓未来,努力加快我市文化强市建设进程,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同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围绕这个主题,刚才市委钱学仁副书记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在回顾总结近年来特别是2001年文化工作的基础上,对“十五”文化发展进行了规划,对今年的工作任务作了具体的部署;会上杨舍镇、锦丰镇、兆丰镇、港区镇、市文广局、市体育局等6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各位的发言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发奋努力,真抓实干,努力使建设文化强市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市文化战线在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文化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努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加文化设施投入,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全市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几年,先后建成了博物馆、大戏院、广电大厦、图书馆新馆等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文化设施,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曲艺等多个艺术门类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推出了一批优秀人才,文化单位的活力不断增强,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建设文化特色镇成效明显,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不断加强。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实践证明,我市文化工作队伍是一支团结进取、奋发有为的队伍,是一支值得信赖的队伍。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文化工作者,以及关心文化建设的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正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是时代的要求和群众的呼唤,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是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文化工作全局,加快文化改革和发展步伐,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真正担负起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重任。下面,根据会议的要求,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把握方向,明确目标,充分认识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工作是我们党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任务,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世纪之交,江泽民又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统一的整体,将“三个代表”视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进一步表明了党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灵魂,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科技的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已成为一种大趋势。跨入新的世纪,我们制定了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而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于我们张家港市来说,不仅要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较高的经济运行质量,尽快建成经济发达的城市,而且要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全面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和整体环境质量,把张家港建设成为文化强市。使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发展水平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城乡居民都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文化遗产得到有效发掘和利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文化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规范高效。要尽快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感到,需要各级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强市的重大战略意义。
1、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和生产者,又是文化的消费者。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谈不上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真正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张家港市通过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由温饱到小康,由小康向现代化迈进。在物质生活快速改善的情况下,一向拥有崇文重教传统的张家港市民,必然会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过去六、七十年代,农村大多数小孩上学上到初中就感到文化蛮高了,现在都要想念高中、上大学,甚至还要出国留学。买书、藏书,自学成才也蔚然成风。过去农村有点“小戏”、“小电影”看看、有只有线广播喇叭听听就很满足了,现在家家都有电视看,不少人还要赶到大戏院、体育馆看明星们表演、比赛,要到卡拉OK厅自娱自乐、自我表演。过去农民整天忙在田头,现在空闲、节假日要赶节场、外出旅游,甚至游到国外。尤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在不少家庭都购置了电脑,有不少人利用电脑上网学习娱乐、了解时势、利用信息。这些都反映了我们张家港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与追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形式会越来越多样、内容会越来越丰富、品位会越来越高档。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2、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增强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在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商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其中的科技和文化含量,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和经济、科技的文化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文化建设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文化消费已成为扩大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产业也已成为一个迅速增长,可带来较大社会、经济效益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像英国的文化产业收入与本国汽车工业不相上下;加拿大的文化产业规模已超过了农业、交通、通讯、信息技术、建筑业等;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产品。在国内,上海的东方明珠塔投入3.7亿元,5年就收回了成本。昆山的周庄,仅“五一”、“国庆”两个节日的门票收入就超过1500万元,还带动了家家户户搞三产,镇财政收入的50%来自旅游业。对于我们张家港市来说,工业企业的上规模发展和临港经济的开发是我们的优势,但文化产业发展、包括整个第三产业发展是我们的短腿。当然发展三产,尤其是文化旅游业,我们有一些条件不够优越的客观原因(如我们是新建城市,东西部地区因行政区划的变革,历史上的不少名人归属有争议)。但我们不能仅找客观原因或面对困难无所作为,一定要树立信心,多在主观上作努力。要认真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总结自身一些好的成功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的同时,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尤其要寻找亮点,努力挖掘文化资源,培育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化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变“短腿”为“长腿”,不断拓展我市经济发展空间,增强综合竞争力。
3、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是进一步弘扬张家港精神,巩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客观要求。张家港精神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内驱力。近年来,张家港人民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以经济为中心,牢牢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对已经取得的荣誉我们一定要很好珍惜,同时更要发扬成绩、再上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张家港精神的内涵。面对国际国内新的形势,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相当艰巨。一方面,经济的开放必然带来文化的开放,在文化开放中我们要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思想文化领域,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封建文化思想残余短期内难以消除。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及其所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也必然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要克服和消除这些消极影响,巩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载体,具体、生动、形象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倡导文明新风,净化人的心灵,规范人的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快发展文学艺术、广播电视、教育、体育等文化事业,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通过文化建设的加强,大力提升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
4、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是丰富新兴港城文化内涵,积淀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位的战略选择。文化底蕴和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的宝贵财富,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魅力和对外开放的影响力。国际上的巴黎、维也纳、罗马、洛杉矶、盐湖城之所以成为世界名城,很大程度是因为时装、音乐、艺术、电影、体育等文化品牌,丰富了城市的内涵,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加深了人们的印象。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经济是城市的形,文化是城市的神,文化与经济只有协调发展,城市才能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张家港的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不仅加快建设了新港城,并且加快了沿江的开发和规模经济的发展,使得不少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市落户。所有这些,我感到,靠的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靠的是张家港人发扬张家港精神负重实干、着力创造的良好投资环境,靠的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产生的强大影响力。“张家港精神”、“两手抓、两手硬”、“洁净优美的环境”,这实际上也是城市发展的品牌和文化底蕴的积淀。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对于周边县市来说,还有较大差距,城市的内涵还不够丰富,这方面要做的工作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好,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延续努力。面对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的现实形势,迫切需要我们面对现实,从现在开始就要发奋努力,通过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来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这就要求我们用文化理念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将文化建设融入于城市建设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积淀文化底蕴,使城市建出特色,建出品位,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持久的竞争力。
同志们,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加强文化强市建设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审时度势,牢牢抓住机遇,沉着应对挑战,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振作精神,鼓足信心抓好文化强市建设。
二、把握重点,开拓创新,扎实抓好建设文化强市各项工作。
文化强市是一个综合的具有深刻内涵和质量要求的动态概念。建设文化强市,是一个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长期奋斗目标。但在一个确定的时间段里,应该有具体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为此,根据中央精神和省、市文化建设规划,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市委、市政府制定了10年文化强市建设规划纲要,这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市的蓝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希望大家要把握重点,开拓创新,高度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全方位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有较高的文化品位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特征,是体现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必备因素。在我市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创造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两个文明建设典型地位相协调的文化品位。一是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投资建设了一批宣传文化重点工程,逐步完善了城市的设施功能,提供和改善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条件。对这些设施,要充分管理好,利用好,发挥其在宣传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在建的电影广场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努力建成步行街上一个耀眼的文化亮点。我们还要围绕“十五”文化发展规划和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进一步加大文化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抓紧规划论证在城区新建市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个性的标志性文化工程。今年,我们要创建江苏省文化示范县(市),还要在乡镇开展创建文化广电基本现代化镇活动。各镇要挤出部分财力,集中力量建好1~2个精神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各村、街道、企业也要重视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使之形成网络。二是要抓好艺术精品生产。繁荣艺术创作是文化工作的中心环节,拥有一批精品力作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在总结我市文化精品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业余与专业并重、舞台类与非舞台类并重的原则,进一步提高精品创作的策划组织和管理服务能力,制订好艺术生产规划,突出重点,落实责任;要鼓励、支持文艺工作者从我市城乡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中汲取营养和灵感,不断推出具有时代精神和张家港特色,既被专家叫好、又被观众叫座的精品力作;要围绕重大节庆和重大事件,定期开展一系列有较高水平和较大影响的文化活动,创出我市文化特色,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三是要努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的宝贵财富,是体现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打响城市文化品牌的基础优势。我市由于建制时间不长,历史文化资源相对于周边县市不是很多,但自古以来这是一方很有灵气的土地,出了不少名人,也留下了不少名胜古迹,只是以往我们缺少对这方面的挖掘和开发,现在要引起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是地道的“朝阳产业”,搞好了,算经济帐,可谓一本万利,算长远帐,是增强文化内涵,积淀文化底蕴。对这些传统文化遗产,我们要进行全面的挖掘梳理。对那些具有浓郁的区域文化色彩、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文化现象,要进行提炼、加工、逐步开发。如鹿苑镇作为江南古镇,境内有距今五千多年的徐家湾遗址,有吴王夫差养鹿之地的传说,有唐高僧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的启航遗址——古黄泗埔,还出了不少名人,尤其是东渡作为文化品牌已经成为成功的象征。还有河阳山歌、恬庄古镇,南沙的东山村遗址、香山十八景、“刘氏三兄弟”等,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我们要很好研究,加强宣传。通过多渠道筹资逐步开发利用;再把双山岛、暨阳湖风景区建设好,将来的文化旅游业还是有潜力的。关键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从一点一滴做起,认真积累,努力塑造我市的文化形象,积极扩大张家港文化知名度和吸引力。
2、着力拓宽文化工作领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定要及时更新观念,不断调整思路,将文化工作领域拓宽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努力扩大文化工作的覆盖面,真正实行由“小文化”向“大文化”的转变。一是要拓宽文化管理范围。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快实现职能的转变,在加强专业文化单位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社会各行业的文化纳入管理范围;要同经济部门、教育部门、群团组织等紧密配合,通过建立一定规模的图书室、多功能活动室等文化阵地和举办各类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努力调动群众参与文化工作的积极性;要经常组织开展广场文化,并在活动方式上由单纯的文艺演出逐渐向科、教、文、卫、体等各个方面延伸,使广场文化真正成为展示高雅艺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舞台。二是要拓宽文化服务项目。要进一步规范和繁荣文化市场,积极倡导娱乐业大众化经营,引进开发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及针对老年人等特定人群的文化娱乐项目,提高大众的参与度,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通过暨阳湖、双山岛开发和修复整治一些重点文物古迹,发展文化旅游业,开辟以文化景点为载体的旅游专线,并加紧研制开发具有张家港特色的旅游商品;要充分利用文化部门的师资、场地、设施设备条件,推动文化艺术培训业的发展,培养一专多能、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要继续引进更多的外地优秀艺术团队来我市演出,搞活我市的演出市场。三是要拓宽文化建设内容。要切实加强特色文化建设,并将其作为利用区域文化优势,活跃群众文化内涵,加快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继续通过建立特色文艺团队,开展特色文化活动,评选特色文化镇和特色文化家庭,来培育和推进特色文化,并达到吸引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目的。要注重城市文化环境建设。建筑物的造型、色彩、风格以及道路、公园、广场、路灯、栏杆等,都要讲究整体和谐、艺术质地和文化个性;城区和各中心镇都要建有一批上档次、有较大容量的公共广告牌、宣传橱窗和阅报栏;要合理布局好花坛、绿地、美化灯、雕塑、植物造型等景点,让城市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文化氛围。
3、努力优化文化运行机制。在当前宏观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转折时期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领域中的改革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更为紧迫。我们要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通过优化文化运行机制,把思路拓得更宽,把工作做得更实,把事业发展得更好。一是要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投入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要加快文化拨款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企业投入相结合的新机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文化建设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要鼓励文化单位与企业联姻,文化单位依靠企业的支持多出文化产品,企业通过文化宣传来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二是要建立全新的发展机制。要强化文化自我发展意识,树立文化不仅是一种事业,同时也是一种产业,按照产业模式来发展文化事业的观念。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文化资产进行有效运作,通过投资、参股、有偿转让、合作、租赁、承包等经营方式,盘活资产,取得效益;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合理配置,优化组合,让文化最大限度地面向群众,进入市场,并尽快组建市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此作为发展产业的龙头,努力做大广告业、网络信息业、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礼仪服务业等文化产业盘子,形成规模化经营,为文化事业发展增添后劲。三是要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要深化文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文化事业单位的内在活力,逐步减少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对由财政保障或补助的文化事业单位要逐步进行企业化管理,实行“三个分离”:首先在资产方面要实行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分离,经营性资产发挥增值职能,公益性资产承担社会职能;其次在业务方面要实行事业与产业分离,把产业部分推向市场,组成经济实体;再次在人员方面要实行事业人员与产业人员分离,从事产业的人员不再由财政供养。对自收自支的文化事业单位要实施产权制度改革,使其彻底转为企业单位,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4、大力强化文化队伍建设。人才是事业的保障,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文化队伍是繁荣和发展我市文化事业的关键所在。从总体上看,我市文化队伍是一支有较强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但也存在人员老化、素质不完全适应等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一是要加快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各级党委和宣传文化部门要增强危机感、紧迫感,积极吸收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努力发现有能力有潜力的人才,大胆使用有头脑有干劲的人才,培养一批以思想素质好、社会责任感强、艺术成绩突出的人才为主体的文化艺术工作者群体。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骨干要选拔到专门学校培训深造,在工作实践中多给他们压重担,同时充分发挥老一辈艺术工作者的传、帮、带作用,加速其成才的步伐。要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的原则,根据需要,逐步引进在苏州市乃至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尖子人才,并确保人才留得住、用得活,从而在全市逐步形成一支门类齐全、素质较高、文化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二是要努力提高文艺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要经常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有关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创造条件组织他们深入基层,深入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增加生活积淀,激发艺术灵感;要采取多种形式,包括举办培训班、讲习班、研讨班,邀请知名艺术家、作家讲课,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艺术修养和艺术水平。一切从事文化事业、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同志,都应当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艺观,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三是要认真抓好文化部门班子建设。要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调高层次、调低年龄、调优结构”的原则,加强文化部门、文化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有计划、有目的地把一些素质好、学历高、能力强的青年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或班子后备队伍中。各级领导班子要成为团结、勤政、廉洁、高效的领导集体。
三、加强领导,确保建设文化强市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建设文化强市,是一项整体性强、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工程,要把这项艰巨的任务完成好,必须以加强领导作保证。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立足于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全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筹兼顾,扎实工作,对文化强市建设实施强有力的领导。
1、切实把建设文化强市摆到重要位置来抓。各镇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高度重视文化工作,从大文化角度考虑文化事业的发展,把文化工作放到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分析研究,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化足心思抓,要认真学习有关业务知识,提高驾驭文化工作的能力。要认真研究文化强市建设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协调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各种矛盾。要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任务,狠抓措施到位,确保顺利推进。
2、加大文化建设投入,认真实施文化经济政策。各级政府财政要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每年对文化事业的拨款增幅要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1-2个百分点,同时要安排一定的文化专项经费,用于文化活动、精品生产和文物保护。对乡镇文广服务中心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各镇财政要确保人员经费和业务活动经费。要认真落实文化发展扶持政策。前年以来,中央、省、市先后出台了文化经济政策,根据上级政策精神,我市也制定了加快文化强市建设若干政策,对增加文化事业的投入、支持文化设施建设、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作了明确的规定,希望各镇、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执行,全面落实。对国家和省市各项文化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要逐项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以集聚更多财力投入文化事业建设。
3、强化协调配合,进一步形成文化强市建设的合力。建设文化强市是各部门、各单位、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把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好,迫切需要各镇、各部门、各单位、社会方方面面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宣传、文广、文联、体育、报社等部门要不辱使命,守土有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担负起繁荣文化事业的重任,扎实抓好文化发展规划、指导和协调、管理工作。机关各部门都要积极为文化强市建设出谋划策,有力出力,主动提供(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网络.com查看)优质服务。尤其是计划、财政、税务、城建、科技、教育等部门更要献计献策,积极配合,多办实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行业协会,要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建设文化强市的先进典型,激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努力形成同心合力共建文化强市的浓烈氛围。
同志们,我们正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我们一定要把这次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作为我市文化发展新的起点,抓住机遇,努力开拓,扎实工作,为把张家港建设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