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致辞讲话 > 会议发言稿 >

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 佩珊807 分享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不同区域的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以往狭隘、封闭式的旅游区正逐渐被全方位、新领域、多层次的大旅游圈所取代,旅游业的横向联合、圈式发展已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省政府批准召开的。季缃绮副省长原定要出席这次会议,后来考虑到上半年还要参加一个高层旅游培训班,这次会议就不参加了。刚才,张鲲同志传达了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同志们听后倍感振奋,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明池、树娥、春生同志围绕分管的工作讲了很重要的意见,我都同意。济南、青岛市旅游局分别作了发言,会议还印发交流材料,大家要认真交流借鉴。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咬定目标扎实推进,“十二五”旅游胜利收官

去年,全省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目标,把推进旅游综合改革与转方式、调结构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三三战略”“三三工程”,推动旅游业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其中,去年全省旅游消费总额、旅游接待人次分别实现了7000亿元和6亿人次的两大跨越。旅游消费总额达到7062亿元,接待游客人次达到6.6亿,分别同比增长14%和9.2%。同时,取得了旅游投资、厕所革命、乡村旅游模范村数量三个全国第一的好成绩。

(一)旅游发展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把旅游业提升到全省战略,统筹推进,大力支持。姜异康书记、郭树清省长多次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郭树清省长还亲自为山东旅游代言,在山东旅游政务网和好客山东网向海内外游客致欢迎辞,亲自安排省发改委牵头委托世界旅游组织编制全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安排省财政厅支持“厕所革命”和乡村旅游带头人赴境外培训,要求住房建设、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等部门将相关项目和政策优先向乡村旅游倾斜。季缃绮副省长更是亲力亲为,在重大资金安排、重要政策扶持等方面亲自协调推进。上半年,省委改革办对各地贯彻落实《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了专题督察,省人大对《旅游法》和《山东省旅游条例》实施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全省初步建立了资源整合、政策扶持、环境保障、联合执法、宣传营销、综合考核“六大机制”,大旅游格局基本形成。

(二)旅游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持续推进好客山东品牌建设,推出的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上升到了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着力加强品牌营销转变,在营销空间上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境外设立了6家营销中心。烟台市打造了高铁营销、产品营销、推广中心营销、网络媒体营销“四大营销平台”。在营销内容上加快推进由形象营销向形象、信息咨询与产品营销相结合转变,在营销方式上由传统媒体为主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重转变,与百度、阿里旅行、去哪儿网等大型网络运营商和谷歌等知名网络媒体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营销主体上积极推进由旅游部门为主,向旅游部门、旅游大企业、大景区结合转变。南山旅游集团、龙冈旅游集团、石岛赤山景区、华夏城景区等纷纷加入到营销体系中来。

(三)旅游基础性工作取得新突破。牢固树立“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思路,驰而不息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年内建设完成4012座旅游厕所,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济南城市厕所开放联盟”获得首批中国旅游业改革发展创新奖,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济宁、临沂6市获得“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称号;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省政府“两区一圈一带”切块资金5.9亿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其中2.6亿元投向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带动社会资金58.4亿元,全省建成旅游集散中心35处、咨询服务中心152处;旅游交通标识建设工作启动。此外,旅游卫生整治、旅游市场整顿、文明旅游、“好客山东 德润齐鲁”活动等都取得积极成效。

(四)旅游大项目、旅游新业态取得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实施旅游基金引导产业发展模式,山东滨海旅游发展基金规模达20亿元,旅游发展基金、乡村旅游发展基金进展顺利,齐鲁文化旅游基金设计规模为300亿元。去年,纳入全省统计的旅游项目达到925个,纳入国家旅游项目管理系统的旅游项目705个,旅游投资达14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位。曲阜尼山圣境一期、万达青岛东方影都、德州齐鲁文化大观园等一批大项目开工或相继建成。威海华夏城、青州古城相继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银座旅游集团进入全国旅游集团20强,全省4家旅行社进入全国入境旅游20强。大力发展会展旅游、邮轮游艇、低空飞行、房车露营等新业态,青岛邮轮母港开港运营,全省运营邮轮达到6艘。

(五)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取得新突破。在大规模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上,重点培育乡村旅游精品,全省61个村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同时,大力实施旅游扶贫,筛选了400个贫困村作为乡村旅游扶贫村,配合相关部门支持600个村发展乡村旅游,组织旅游规划单位免费为47个国家旅游扶贫村编制旅游规划,旅游精准扶贫成效显着。去年全省乡村旅游投资突破200亿元,总收入突破1800亿元。

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更得益于全省旅游行业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默默付出。在此,我代表省旅游局党组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改革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尤其是面对全面深化旅游改革的新形势、新机遇,我们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办法还不够多,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上还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旅游质量效益还不够高。虽然全省旅游的总体规模比较大,但是集约性还不够强。从企业看,小弱散的问题尚未根本改观,旅游市场主体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强,还缺乏“不到此一游不算到中国”的高精专项目。旅游结构性问题还比较突出。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的差距,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都比较大。旅游对外开放步伐还不快。航空和海上快速交通建设滞后,国际、洲际航线偏少,旅游企业“走出去”步伐不够快。此外,在旅游服务方面还有一些突出问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推动解决。

二、充分认识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

(一)经济新常态赋予旅游业更重要使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仍然要保持在一定的合理区间。稳增长不是被动地保增长,更不是消极地保增长,而是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激发内生动力,增强经济增长活力。面对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三大任务,旅游业具有独特优势:首先,旅游业兼具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功能,去年全省消费总额超过7000亿元,投资超过1400亿元,入境旅游收入近30亿美元,旅游消费增幅达到14%以上,特别是乡村旅游消费增幅达到20%以上,在我省各项经济指标中只有电商增幅能与乡村旅游相媲美。去年,我省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旅游业将持续处于“井喷”状态,对经济拉动作用将更加凸显。其次,旅游业是调结构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旅游业本身是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就是发展服务业,就是增加服务业比重,就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旅游业与一产、二产融合,可以直接带动一产向三产提升,带动二产向三产转化。近年来,各地依托一产发展乡村旅游,依托二产发展工业旅游,都大大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第三,旅游业还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当前旅游已经进入大众生活,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方式,大力发展旅游业就是大力发展民生事业。为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旅游业要立足全局,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带头承担更大的发展责任。

(二)“五大发展理念”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旅游业是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的产业之一。首先,旅游业是典型的创新型产业,只有不断打破制约旅游业发展的藩篱,在全行业形成学习的氛围、研究的氛围、讨论的氛围,让各种思想、各方面的点子竞相迸发,才能激发旅游发展的活力。其次,发展旅游业的根本路径是协调,我们既要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也要协调相关产业的要素向旅游要素转化。反过来看,发展旅游业,也促进了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绿色更是旅游业的优势和突出特征。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旅游业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契合。”此外,旅游业还有典型的开放性,要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同时旅游业也是各方共享和互利共赢的产业事业。全省旅游行业要深刻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标准和要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努力将旅游业发展成为践行五大理念的先导产业。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坚持问题导向作出的重大决策。旅游的供给侧也有总供给不足、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近年来发生的中国游客赴境外疯狂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电吹风等现象,就是这些问题的反映。从国内看,黄金周期间各重点旅游景区人满为患,交通拥堵、停车困难、吃住不便、景区拥挤、欺客宰客等问题突出,另外一些景区却是门可罗雀,无人问津,也反映了旅游供给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在着力增加旅游业总量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大量增加休闲度假产品、个性化旅游产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旅游供给的精准度。

总之,新常态下旅游业的地位更重要、作用更突出、任务更繁重,前景也更广阔。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加快旅游业发展。

三、瞄准新高度,奋力推进旅游业大发展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今年旅游工作总的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三次全委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决策部署,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积极推行“三三战略”,大力实施“三三工程”,着力推动部门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打造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推动全省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体目标是:全省实现旅游消费总额8000亿元,增长13.3%;接待国内游客7亿人次,增长8%;接待入境游客475万人次,增长3%;力争完成旅游投资2000亿元,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达到680万人;旅游对全省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率超过10%。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明确全域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国家旅游局将全域旅游确立为“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我省是在全国较早发展全域旅游的省份,不仅17市全部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还建成了一批旅游强县,积累了政府主导、五级联创的先进经验。新形势下,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卫生、整洁有序、管理规范、标准服务、文明礼貌、赏心悦目。其中,安全卫生是基本要求,在全面加强旅游安全工作的基础上,要重点解决以餐饮卫生、宾馆住宿卫生为重点的卫生管理问题,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旅游消费的重要瓶颈。整洁有序就是要做到环境整洁、城乡社会管理有序,重点解决商贩违章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突出问题。管理规范就是要依法管理,文明执法,切实解决管理不到位、推诿扯皮,漠视游客权益等问题。标准服务就是要推进服务的标准化、全域化,打造全域服务品牌。文明礼貌就是要持续打造“好客山东”品牌,推动游客文明旅游,形成居民游客相互包容,和谐共处的全域旅游空间。最后就是赏心悦目,打造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目的地形象。基本路径:一是规划先行。委托世界旅游组织编制融合文化、教育、体育、交通、商贸、养生、养老等于一体、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产业规划,以此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总纲。二是打造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三是培育一批旅游休闲城市,重点支持各城市按照不同定位,发展综合型、文化型、山岳型、滨海型、滨湖型等不同主题的旅游休闲城市。四是打造旅游度假区、度假岛和旅游特色镇、特色村,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连面成片,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

(二)深入推进旅游改革。市、县是旅游改革的主体,各地特别是青岛、沂南两个全国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要大胆闯、大胆试,积极为全省旅游业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模式和经验。国家旅游局将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作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本标准之一,各地要结合创建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推进这项改革。最近,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首次将旅游市场监管的责任分解落实到12个部门,并明确旅游部门是牵头部门,这就在国家层面为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各地要抓住机遇,全面落实国务院意见,从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等具体工作入手,加快建立与全域旅游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要加快推进旅游数据中心建设,按照国家旅游局要求,到今年年底前大部分市县要成立旅游数据中心。

(三)持续推进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十大品牌”建设,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十大品牌”建设推进思路:一是搞好研究梳理。省局将组织专家,对品牌内涵外延、核心吸引物、骨干项目进行再研究再梳理,然后征求各市意见建议,最终确定“十大品牌”。“十大品牌”是个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可以多,也可以少。二是实行分工负责制。省旅游局每位局领导分工负责2个品牌,将在品牌梳理确定后,分别赴各市与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接,商定具体推进方案和措施。三是确定目标,夯实责任。建立目标责任制,上下一盘棋,举全省之力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效。工作重点:一是突出规划引领。跨市域品牌规划,由省局负责;单一地域性品牌规划,由所在市负责,必须上半年完成。二是突出项目支撑。要将“十大品牌”的骨干项目纳入招商引资重点,在资金、土地、税费等方面积极争取支持。今年,省政府确定继续召开旅游项目建设会议,并与国家旅游局在我省召开的旅游产业促进大会相衔接。各地要抓住机遇,及早行动,准备“招大商、引大资”。三是突出发展新业态。新业态是增强目的地品牌核心竞争力所在。要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会展、邮轮游艇、自驾车房车、温泉滑雪、低空飞行、养老养生、研学旅行、中医药健康、休闲垂钓、文化演艺等新业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竞争力。

(四)大力实施“旅游+”工程。旅游业最大的特点是跨越不同产业、市场和空间,资源无限、市场无边、产业无界、创意无穷。这为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完全可以树立旅游+一切、一切+旅游的理念,创新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要重点实施“三大动力工程”:一是推进“旅游+互联网”。鼓励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以旅游需求为导向的在线旅游创业创新。省局层面重点是建设旅游产业网,集中全省海量旅游信息,打造集信息咨询、产品展销、在线预定、招商引资、行业管理于一体,且与海内外大型OTA相衔接的网络平台,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对接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推进“旅游+金融”。在管理运作好山东滨海旅游发展基金、山东旅游发展引导基金两只省级基金的基础上,支持各市设立旅游发展基金,争取省市两级旅游基金规模达到100亿元。各地要进一步开拓融资渠道,打造融资平台,引导符合上市条件、具有上市意向的旅游大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在新三板挂牌。三是推进“旅游+创新”。在全行业推进旅游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企业,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创客基地。

(五)统筹乡村旅游和扶贫工作,坚决打好旅游扶贫攻坚战。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加大对乡村旅游带头人赴境外培训的力度,今年再组织2300名乡村旅游带头人到台湾、日本、韩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乡村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精准培训。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引导支持乡村旅游连方成片地区优先完善旅游交通、上下水等基础设施,实施垃圾集中处理。认真办好全省乡村旅游投融资大会,引进资金实力雄厚、开发经验丰富的投资商进行整体开发,实现规模化发展、提质增效。要大力实施旅游精准扶贫。省委、省政府将乡村旅游确定为扶贫三大行动之一,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必须完成。各级旅游部门要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认真做好精准扶贫计划。一是摸好底。抓住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开展贫困村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明确旅游扶贫的对象,列出精准扶贫清单。二是开好方。对扶贫对象分门别类,哪些人适合干什么事,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包括技能培训、资金补助、税收优惠等,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案”,逐村拿出发展对策、逐户明确扶贫方式、逐人选准脱贫路径。三是整合好资源。农业、水利、交通、文化、广电、商务、扶贫等各行各业在农村都有不少项目和资金支持,除有特定地域、特定对象、特定要求的专项资金外,我们应当结合旅游的需要,积极争取用于发展乡村旅游,在“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使用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做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形成拳头效应,投向优势项目,确保今年全省完成150个贫困村的帮扶任务。

(六)高水平推进基础设施、旅游营销、市场管理三项重点工作。一是要强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省政府的要求,今年要全面完成厕所革命任务,各级旅游部门要切实发挥好厕所革命牵头部门的作用,积极争取市、县政府支持,协调经信、财政、交通、住房建设、商务等部门,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行动,高质量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要继续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省旅游局直接推动济南、青岛两大国际机场旅游咨询中心建设,其他各市要继续用好区域战略切块资金,年底前至少建成一处市级旅游集散中心。上半年,各市要完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市道路、重点旅游景区“最后一公里”的旅游交通标识设置工作。二是创新旅游营销。积极把旅游营销融入国家战略,用好“一带一路”、中韩自贸区、威海纳入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等重要机遇,利用中美、中印、中韩互办交流年活动的机会,寻求旅游营销在国际市场上的更大突破。今年,省旅游局将积极争取将旅游营销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外事、出访活动结合起来,各地也要将旅游营销纳入市县主要领导的外事活动,借势扩大影响。三是要强化旅游的市场监管,按照国务院文件的要求,强化部门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市场监管机制。要坚持奖惩并举,继续推进文明旅游工作,进一步建立完善黑名单制度,形成文明旅游的约束机制。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党风廉政建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新常态,要求我们既要干事创业,又要干干净净。近年来,各级对旅游业的投入持续增长,廉政风险点也越来越多。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要求,切实抓好党风廉政主体责任、第一责任和“一岗双责”的落实,不断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准则》,完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审计监督、财务管理、招标投标、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对省旅游专项资金,省局将联合有关部门加大跟踪审计监督力度,做到资金到哪里,跟踪审计监督就到哪里,实现审计监督全程化、全覆盖。要加强资金使用效能的监督,对资金使用的科学性,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监督评估,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要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办法,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正风肃纪,推动党风廉政建设长效化。

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关键是要抓好落实。我们要牢牢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求真务实,争先创优,努力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117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