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致辞讲话 > 会议发言稿 > 在财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

在财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

时间: 佩珊807 分享

在财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财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三):

  同志们:

  20xx年财务 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 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财务工作和政府采购会议精神, 总结 20xx年财务工作,明确“十一五”时期财务 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部署20xx年财务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xx年财务工作的简要回顾

  20xx年,是“十五”的最后一年。全省财务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以推进预算改革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改革、法纪、艰苦奋斗和效益意识,努力夯实基础,切实加强管理,促进财务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 税收工作中心,充分发挥财务工作的保障、支持和监督作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稳步推进预算改革

  一是规范预算编制管理程序。20xx年,预算编制级次从二级预算单位,扩大到三级预算单位,从各基层单位起自下而上的编制了20xx年“二上”经费预算,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机关估列代编的现象。二是加强预算编制的综合性。20xx年省局采取综合预算的方法,将中央 财政拨款、结余和其他收入纳入一般预算收入,将全口径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纳入一般预算支出对各单位进行了批复。同时全省在编制20xx年预算时,将全部收、支、余纳入预算范围,完整编制收入、支出、结余预算,确保了预算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三是继续完善基建项目支出滚动管理。理顺了基建项目预算的分配体制,按照总局基建项目预算安排项目经费,避免了预算安排的随意性,保证了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和基层单位基建经费的投入。去年全省实现了从经费包干体制到预算制的转变,从单一编制预算到各单位编制部门综合预算的转变,预算改革又前进了一步。

  (二)预算安排向基层倾斜

  20xx年,进一步落实省局“三个面向”、“两个转移”的要求,在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加大了向基层倾斜的力度,较好解决了基层经费水平偏低和突出困难,并逐步缩小地区间经费水平的差距。一是再次提高基层的经费水平。省局在上年各地人均基本支出经费水平的基础上,20xx年又继续安排了2600万元水平补助经费,将基层人均基本支出最低保障线标准从2.8万元提高到了3万元,使基层单位最低人均经费提高了2000元。二是专项解决基层突出困难和问题。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各市州视频会议室的建设;继续安排“三州”高寒地区取暖运行费补助;安排2200多万元资金为市、县两级配置稽查检查办案用车;安排了专项经费,用于“三州”安心工程,缓解了高海拔国税干部周转住房的建设矛盾;下半年还安排了一次性困难补助2500万元,用于解决基层突出困难,并对“三州”和国贫县安排特殊困难补助;此外,还动用省局的其他收入安排对总局已出库但中财拨款投入不足的建设项目的补助。

  (三)启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按照总局部署,从20xx年10月1日起,省本级和省局机关正式推行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省局严格规范各项操作,顺利完成了银行开户、上报用款 计划 、财政授权支付等各项国库集中支付的运行程序,保证了系统资金流的顺畅。

  (四)进一步规范基本建设管理

  一是进一步完善基本建设管理制度。省局及时转发了总局修订后的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办法,就基本建设立项审批、开工审批、实施过程监管和决算 审计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的意见,并规范了审批权限。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办法要求,从20xx年10月1日起实行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批制度。按照建设部和总局关于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要求,各单位对已完工基建项目欠账情况进行了认真清理,并按照总局提出的20xx年底前彻底解决基建欠账的要求,制定了归还欠账 计划 ,并认真督促和加以落实,同时,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发生新的欠账。二是进一步理顺基本建设管理程序。20xx年,省局下发了47个2004、20xx年进库项目的批复文件,正式审批了2003年已进库的4个项目。当年省局审批项目23个,上报总局审批项目1个,并全部申报进入了总局项目库。同时,审批了3个追加投资项目和4个开工项目,对70个审批项目签订了《基本建设管理责任状》,对因项目取消或已完成投资的4个项目预算报请总局同意进行了预算调整。按照总局要求,对项目库中的89个项目进行了清理,对用自筹资金垫支的项目 申请总局对未完成投资额作了调整,收回了垫支的自筹资金。三是进一步增强基本建设管理意识。从基建项目申报、审批、进库、立项到安排预算,再到开工审批、实施建设的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和要求已被大家认识和接受。新开工项目超面积、超投资和不履行审批手续就开工建设的情况基本杜绝。从今年上报的申报 材料 看,大部分单位能够按照建设条件审核上报基建项目,报送的建设单位情况基本准确,对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测算比较客观。未经批准不得用自筹资金搞基本建设的规定基本落实。

  (五)深入开展内部财务审计工作

  20xx年,省、市(州)两级财务部门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开展财务审计的同时,对预算编制和执行、基本建设、“三代”手续费及稽查办案经费管理开展了专项审计。在审计工作中,认真执行审计计划,不断规范审计程序,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加大审计结果的落实力度,取得了较大成效。省、市两级共 组织对134个单位进行了内部财务审计,审计面达50%,并对130个单位进行了专项审计,共下发审计决定15份,出具审计意见116份,通报3份。财务审计查出违规金额1,567万元,违规银行账户5个。专项审计查出预算编制、预算批复不规范单位9个;基本建设违规项目7个。此外,还查出不按规定权限报批、不按规定程序立项、未实行工程公开招投标以及未设基建账或 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审计查出超范围代征税款、虚列虚报“三代”手续费、挪用手续费以及不按规定签订代征代扣协议和程序不规范、手续不完善等问题;审计查出稽查办案经费支出不规范、违规支付举报奖励基金等问题。20xx年,委托中介机构对31个项目进行了基建竣工决算审计,审减金额1,400万元,审减率6.4%。

  (六)圆满完成政府采购任务

  20xx年,各级国税机关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法》和省局关于进一步做好20xx年国家税务局系统政府采购工作以及国家税务局系统部分 计算机类设备实行协议供货的有关规定,依法采购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效益和保障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全年我省各级国税机关共组织采购2,277次,实际采购金额16,927万元,比上年增长19.5%,资金节约率11.4%,节约资金2,598万元。其中,省局实际采购金额3,361万元,资金节约率18.4 %,节约资金735万元。去年由于系统推行综合征管 软件和稽查办案用车采购等涉及预算金额6,600多万元项目的上马,使省局政府采购项目的数量和金额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一是自行采购部分,省局组织实施了系统、机关“推综”计算机及外围设备1,525 台(套)的采购工作以及为市(州)和县局稽查局配备办案用车143台的采购工作,通过高度集中采购数量,实行品牌竞争,换取了可观的 经济效益,并未发生一例供应商投诉。二是委托采购部分,全省“推综” 网络设备的采购,涉及金额2,000多万元,设备品目繁多,数量巨大,且技术要求高,为了确保全省综合征管软件按时上线,经省局 领导 同意,委托了在总局中标的代理招标公司代理公开招标。通过省局机关采购人员和招标代理公司的紧密合作与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采购任务,确保了全省综合征管软件的上线运行。

  (七)切实加强银行账户管理

  20xx年,省财政专员办对我省11个市(州)和部分区县局的银行账户开设和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查出了违规开设账户14个,未申请批复账户13个,未备案账户1个。各被查单位及时进行了纠正,省局还就检查中发现类似问题组织开展了其他单位的自查工作。全年新开设银行账户61个,备案银行账户994个。截止20xx年底,全省国税系统共开设银行账户874个,其中基本账户254个,基建账户83个,房改类账户188个,党费工会账户207个,备用金等账户142个。各单位按规定完成了银行账户年检任务。

  (八)开展各项清理检查工作

  一是认真开展了津、补贴的清理调研工作。按照总局的部署,完成了对全省国税系统职工2004年和20xx年上半年津、补贴发放情况和文件依据的逐项清理、 统计和审核工作,对26个市(州)级预算单位发放项目的政策依据逐一进行核对,形成取消个别发放项目或降低发放标准的初步意见,及时向总局报送了清理结果和核查 报告 ,为国家统一津、补贴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省局在对津、补贴进一步核查的基础上开展了调研,撰写调研 报告 ,参加了总局召开的部分省、市座谈会,为总局制定津、补贴政策提供了参考。二是按照总局的部署,20xx年继续开展全省国税系统 领导 干部拖欠公款和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 保险的清退工作。通过清理,全部收回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个人拖欠公款14.76万元,全部清退收回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199万元,全面完成了两项清理工作,进一步严肃了财经纪律。

  (九)加强日常财务监督检查

  为强化日常财务监督,省局要求各地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日常财务收支、项目经费使用、基建管理等财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各地结合实际,精心组织,采取财务监督检查与内部审计工作相结合、与日常管理相结合、自查与上级单位抽查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积极整改,有效促进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我省该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了总局的充分肯定,在全国财务工作会上做了 经验交流。

  (十)进一步强化财务队伍建设

  20xx年,总局关于财务管理岗位职责规范的文件下发后,在省局的统一部署下,各地按照要求,规范财务机构设置,明确岗位职责,充实财务人员。截至目前,全省21个市州国税局中,除5个地区外,均已设立独立的财务机构,县区局统一归口办公室管理,各单位在机构设置中按照“以事设岗,以岗定责,岗责清晰,目标明确”的要求,根据财务专业分工,将专业化的组织、程序化的业务与财务内部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将财务日常监督与岗位设置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了岗位之间的互相监督,切实落实了依法理财和“两权监督”的要求。全省国税系统从事财务工作人员共有821人,较2004年602人,增加了219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财务人员总数的57%。

  回顾20xx年,我省国税系统的广大财务工作者奋力拼搏,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辛勤工作在财务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 需要我们在管理行为和管理制度方面加以改进:一是一些单位预算意识淡薄,部分基层单位甚至没有年度预算,原创文秘 材料 ,尽在网络。预算和执行“两张皮”的现象在我省还比较突出;二是财务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制度执行不够严格,财务管理不够精细,管理上还存在一些漏洞。三是在经费使用上还缺乏成本意识,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仍然存在。四是有的单位基本建设还不能做到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依然存在盲目攀比、贪大求洋的现象,个别地方仍有违规建设的问题。五是一些单位政府采购工作不规范,还存在分头采购,多头管理以及应当实行政府采购而未实行、应当公开招标而未公开招标、应当报批报备而未报批报备的现象。六是多数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干部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二、“十一五”期间财务工作的基本思路

  “十一五”规划是新世纪的第二个五年规划,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财务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无论是推进各项改革,还是进一步强化管理,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省局提出“十一五”期间我省国税系统财务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推进四项改革,建立六大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财务工作全面和谐发展。简单地概括为“四四六一”。

  (一)强化四个意识

  一是要强化改革的意识。改革创新是做好新时期财务工作的根本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收支两条线等改革,建立一个严格预算、合理收支、规范操作、监督严密,适应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我们处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各项工作都必须迎着改革而上,随着改革推进,用改革推动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促进财务工作的自我完善。

  二是要强化法纪意识。依法理财是“管理型”财务的核心内涵,其要义就是整个财务工作在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框架内运行,运用法律、法规和制度手段规范和监督各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做到各项资金“生之有道,取之有据,用之有效”,这是促进财务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的根本指针。

  三是要强化艰苦奋斗的意识。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好财务工作必须保持的优良作风。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将逐步降低行政经费的投入,国税系统的经费总量不可能有大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的宗旨,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统筹合理地安排资金,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四是要强化效益意识。各级国税机关要增强成本和效益意识,下大气力研究探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方法和途径。要从重投入、重资金、重项目、重设备的外延发展向重效率、重利用、重质量、重管理的内涵发展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税收事业的长足发展。

  (二)推进四项改革

  一是稳步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在“十一五”期间,逐步按定员定额核定基本支出和按项目需求核定项目支出,实现基本支出经费定员定额管理,规范项目排序和项目预算安排,严格按基建项目库排序安排经费,做到基建项目支出预算规范化、程序化、滚动化管理。积极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定国税系统装备预算定额标准,“十一五”期间实现装备预算定额标准化管理。

  二是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按照财政部和总局的要求,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步伐,20xx年国库授权支付扩大到市州级预算单位,“十一五”中期扩大到全部预算单位。直接支付项目也将逐年扩大。

  三是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按照“依法采购、规范程序,科学管理,提高效率”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体系和监督制约体系 “四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监督,服务基层。

  四是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按照财政改革的要求和总局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规范和强化“两费”和“三代”手续费管理,适时推进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在“十一五”期间逐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三)建立六个体系

  1、建立健全精细化、科学化和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总局和省局计划制定和修订财务管理制度40多项,涉及财务管理各个方面,一是财务公开、财务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及财务违法责任追究制度;二是预算管理、预算编制、定员定额管理、绩效评价、稽查办案经费管理以及收支分类预算管理;三是会计制度、住房基金、结余资金、非税收入管理;四是国有资产管理、固定资产购置、处置、业务用车标准以及税务制服标准管理;五是基本建设项目立项、建设标准、跟踪管理和审计以及项目库管理;六是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以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管理;七是决算评比、会计基础档案、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到“十一五”中期基本建立适应精细化、科学化管理需要的基础性规章制度,到“十一五”末完成适应财务改革需要和财务信息化管理要求的管理型制度体系建设,实现制度完善、相互协调、运行规范、操作性强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实现财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建立一个公平、透明、规范、高效的预算分配、编制、执行和监督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公平、透明的预算分配机制。部门预算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规范预算编制方法,建立规范、科学的预算分配机制。“十一五”期间,我省国税系统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体系,按国家、省级政策核定人员经费,核准每项政策享受的人数和标准;按工作量(实物量)和属地标准、编制人数核定公用经费;逐步缩小地区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经费水平差距。分析税收成本,建立与税收成本相 联系的预算分配机制,经费分配继续向基层、征管和困难地区倾斜。项目支出预算采取项目库管理方式,按照项目重要程度,分轻重缓急排序,实行滚动管理。通过科学的预算分配机制,规范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保证预算编制准确有据、公正合理。二是扩大预算编制内容,规范预算编制程序,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体系。继续推行全面综合预算制度,将所有的资金包括各种其他收入来源资金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的管理范围,按照综合预算的原则编制、批复和执行预算,实现各项资金统筹安排。各预算单位都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完善预算编制程序,严格遵守预算编制、执行和调整各阶段的时间安排。三是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体系。预算审批下达后,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确需调整的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办理,切实提高预算到位率。四是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控,建立严密的预算监督体系。省局将建立和深化预算批复制度改革,对各市州预算批复实行报批制,对落实最低保障线制度情况进行监督,建立预算执行到位率的考核机制,并通过决算报表、财务调研,以及网络化财务软件,将网络查询和现场检查相结合,内部审计和监督检查相结合,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

  3、建立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评审、监控体系。一是从严审核基建项目,严把立项审批关。严格按照规定的建设条件审核基建项目,对投资额超过500万元的项目要进行现场核实后才能审批。严格按标准计算 建筑面积,投资总额不得超过省局审批的标准。二是实行项目评审制度,严把开工审批关。审批机关委托中介机构对拟开工的项目进行评审后,按评审结果审批开工。项目开工后建设规模和投资总额原则上不得进行调整。三是严格竣工财务决算审计,严把竣工财务决算审批关。加强基本建设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推行项目绩效考评,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严格执行基建项目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基本建设纪律。

  4、建立财务检查、考核、奖惩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加强财务工作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通过监督检查,促进和加强预算、财务收支、会计核算、基本建设、国有资产的管理。建立财务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明确考核的内容和要求,对各地财务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落实情况、预算编制和执行、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固定资产管理、基建项目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考核,重点解决财务制度不落实、重花钱轻管理、预算执行意识淡薄、基本建设超规模、超投资,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推进财务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牢固树立财务纪律观念,强化财务责任追究,建立财务纪律约束机制,进一步落实国务院颁布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严格按程序办理财务事项。对各项工作的考核情况定期进行通报,结合考核情况探索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奖惩措施,对工作规范成绩突出的,给予充分肯定,大力进行宣传表扬,对工作不力的,提出批评,做到奖惩分明,有奖有罚。

  5、建立现代内部财务审计体系。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逐步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完善、业务规范、运行高效的现代内部财务审计机制,努力实现国税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在全系统建立起现代内部财务审计机制,建立和完善内审的“四个体系”:一是健全的内审组织体系,要合理地设置内审机构,明确职责范围,提高人员素质。二是完善的内审制度体系,要通过制定符合国税系统实际的内部审计制度和工作制度,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约束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审计效率。三是完善的业务体系,要不断地拓宽审计工作范围,加大财务收支审计力度,积极开展专项审计。在内部财务审计的实施中,各级纪检、监察、人事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四是高效的信息化体系,运用科技手段,逐步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建立实时监控和远程审计系统。

  6、建立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体系。适应预算改革要求,加快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行电算化管理,用现代化手段为宏观预测和定员定额管理及项目评审网络管理打好基础。第一步是20xx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网络版财务核算和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将现有单个会计核算、报表和固定资产软件融为一体,并根据总局部署,完善和拓展软件功能,不断进行升级;20xx年使用基建项目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预算管理、内部审计管理和远程审计模块。第二步是按照总局信息一体化建设的要求,适时完成网络财务软件与办公自动化软件、国库集中支付软件、人事软件、征管软件的联接工作,以及网络财务软件与CA认证软件的联接工作,提高行政管理信息一体化程度。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国家税务局系统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和《国家税务局系统财务管理岗位职责规范》,积极推进基层财务工作组织体系、岗责体系、制度体系、监督体系“四个体系”的建设。一是加强基层财务管理岗责体系建设。要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量化工作目标,确保岗位到人,职责到岗,落实到位;二是加强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建设。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改善财务人员结构,选配责任心强、懂财务、懂会计、懂审计、懂法律、懂计算机的优秀人才充实财务队伍,充实岗位需要。三是加强财务人员自身建设。要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并要以“敢讲真话,不做假账,实事求是,恪尽职守”为基本 职业操守,按照严谨、细致、深入的要求,认真研究,精心谋划,精心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三、努力完成20xx年各项工作任务

  20xx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全省各级财务部门要紧紧围绕“十一五”时期财务工作发展与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努力做好各项财务工作,为实现“十一五”财务工作目标开好局、起好步。财务工作没有牢固的基础工作做支撑,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也就无质量和效率可谈。加强财务基础工作是我们每年工作会议必谈的话题,但都赋予新的内容。今年财务工作的重点是以推进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核心,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预算基础管理工作

  从20xx年国税系统推行预算改革以来,部门预算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但在预算管理中还存在着“重分配,轻管理”的现象。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有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预算编制的准确度、科学性差。特别是年度预算中的其他收入和结余严重不实,20xx年“二上”预算各单位上报的20xx年结余不足3000万元,而当年决算反映的实际结余却达15000万元,12000万元结余资金未纳入20xx年“二上”预算安排。同样,预计的其他收入也和实际情况相去甚远。二是预算批复和执行“两张皮”现象比较严重,支出没有按预算执行。三是部份基层单位预算意识淡薄。部分基层领导和财务人员无视预算,随意支出。这些问题在县级局尤其突出。

  无视预算、草菅预算,既违反了国家《预算法》和总局的有关制度规定,也不利于我们的资金保障,特别是即将推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将以预算为基础,若预算工作基础不牢,就会影响我们的资金拨付和到位,从而影响税收工作的正常开展。这个问题,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省局今年要把预算编制和执行作为重要的监督和管理内容,狠抓落实。

  1、做好20xx年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

  一是要坚持“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程序,坚持基层核算单位编制预算,坚持部门综合预算,使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规范。今年预算编制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各基层预算单位,省局要求各基层单位要认真编制完整的2007年“一上”预算,待预算控制数下达后再由基层逐级进行“二上”预算调整;并按照《预算法》的有关规定,要求各市(州)级预算单位分配给所属单位的预算控制数必须报经局长办公会议批准后下达,基层预算单位的“二上”预算必须经本单位局长办公会批准后上报。

  二是提高综合预算的准确性。对结余和其他收入,要进行科学测算,准确编制综合预算。各地在编制2007年预算时,要分析2004、20xx年各项支出和其他收入的历史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各项政策依据和变化情况,测算出各项支出和其他收入的预算数,编入综合预算。今后,省局将在预算批复前和决算后对各地预算的准确性进行考核。

  三是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检查。今年全省财务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是对县级局预算及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县级局要开展自我检查、自我规范工作,各市(州)局要按照规定组织重点检查,省局也要组织力量进行抽查,对预算手续不全、程序不清、执行不力的,省局要给予通报。同时,将初步建立预算执行到位率的考核机制,各市州上报省局的2007年“二上”预算,到年终要与决算报表相对应,预算执行率偏差在20%以上的,要说明原因,理由不充分的,省局要考虑在次年预算安排时扣减预算。

  2、要高度重视经费结余问题

  近年来,随着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深入,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扩大,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规模较大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直接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全国人大、国务院、审计署都对加强部门结余资金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财政部也逐步加强了对结余资金的管理,一是要求中央部门对以前年度项目支出结余资金认真清理,对于未完工项目所需资金,首先用该项目结余抵顶;对于新增项目支出需求,也要使用净结余资金安排;二是出台了《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暂行规定》,要求不能一方面要求增加项目预算,而另一方面却存在大量结余资金;三是建立了结余资金报表制度,今年起,要求各中央部门要向财政部报送《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情况表》。这些措施的出台,都在为下一步加强结余资金管理打基础。

  省局多次要求各市(州)要在规范财务管理前提下,解决结余资金规模过大的问题,各市(州)也确实作了很多工作,但是也出现有的单位年终虚列支出转为暂存款;有的单位在行政事业账户列基建支出后转到基建账户,以后使用时再作收回以前年度支出处理;有的单位甚至转移资金、滥发奖金补贴、扩大开支范围。我在这里再次强调压缩结余要从合理安排预算上来解决,不能在账上、表上做文章,更不能一说压缩结余就扩大个人补贴奖金标准。解决结余资金过大的问题,要做好几项工作。一是加强结余资金分析管理。根据财政部要求对结余资金要进行专门统计分析上报,对决算反映的结余进行明细反映,根据《中央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实施管理。二是今后对向省局反映经费困难的单位,首先对该单位的经费结余情况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市(州)局机关的经费结余情况进行分析,对结余资金集中、数额又比较大的单位通过预算调整动用结余解决困难地区的经费不足或突出困难。三是各地要通过强化综合预算,逐步压缩结余。在预算分配和使用上,先安排中央财政拨款,不要再出现当年中央财政拨款存在结余的现象。四是强化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年度各项合理支出必须纳入预算,没有预算不能发生支出,尤其是大额开支。省局在安排今年预算时,已对20xx年有办案经费、金税运行费、三代手续费结余的单位,实行了先抵顶结余后安排预算的办法。

  3、做好预算基础工作。总局从今年起将逐年扩大定员定额试点单位的范围;此项工作离我们越来越近。所以,各单位要进一步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定员定额的依据,一是政策法规;二是测算数据;三是实际占用量;四是历年发生数。因此,必须好准确完整基础数据和资料,全面摸清全系统的人、财、物及支出现状,掌握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只有这样,在改革来临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做好国库集中支付的推广工作

  按照总局部署,今年下半年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将推行到市(州)局预算单位。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在不改变预算单位预算执行主体地位,不改变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不改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权和会计核算权的“三个不变”的原则下,建立一种财政资金规范高效运行的新机制。这项改革涉及面很广,影响也很大,是我们必须要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州)局要按照改革的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着力解决好预算不规范、预算科目不细化、预算批复不及时、财务管理不归口、账户管理不统一等问题。二是要高度重视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工作。在改革工作的准备阶段,大力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十分必要。通过宣传,使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了解改革、关心改革、支持改革,使改革工作更加顺畅。通过业务培训,使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全面熟悉和掌握新制度,并在具体操作中熟练地处理好新业务。今年下半年,总局将组织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业务培训,各单位要派业务骨干参加。同时,未纳入改革试点范围的各基层单位,要及早了解政策,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三是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对财务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各地要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及时批复预算,提高预算执行的准确度,规范各项资金的使用。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工资薪金、住房改革等制度和政策,切实加强管理,严禁乱发奖金补贴,严禁违规购建住宅。要依据国家税法和政策,认真负责地做好本单位职工个人所得税扣缴工作。要规范预算单位和财务机构的设置,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明确内部职责分工,健全内控制度,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会计账务处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

  (三)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是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基础。我国现行分类科目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形成的,与当前财政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国际通行惯例相比,存在收支涵盖范围偏窄、体系设置不全、分类标准繁杂、口径不一致等问题。财政部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和修改,制定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新的政府收支分类包括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个方面。收入分类反映政府各项收入,支出功能分类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支出经济分类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改革完全到位后,新的科目体系与部门分类编码和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相配合,对任何一项财政收支进行“多维”定位,清楚地说明政府的钱是怎么来的,干了什么事,最终用到了什么地方。这项改革不触及各方面的资金分配、管理权限和工作流程,是一项技术性和基础性的改革。

  这项改革时间紧,任务重。为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强调以下两点:第一,提高认识。各地要从大局出发,认识到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第二,完成数据的转换工作。5月上旬,省局按照新科目对20xx年预算数据进行了转换,7月底和10月底,还要分别对20xx年预算执行情况分月数据进行转换。按照国务院部署,编制2007年预算时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因此在下半年,各单位要按新旧两套科目完成2007年“一上”和“二上”预算的编制工作,对需要跨年度结转的资金进行拆分,对全年预算执行数据要进行转换,真正做好新旧科目的衔接工作。

  (四)进一步强化基本建设管理

  关于基本建设管理问题,年年都在强调,有些问题得到了较好的遏止,但有些问题却屡禁不止,如超审批面积和投资额建设问题、招标投标和签订工程 合同不规范问题、超越权限委托竣工决算审计或进行变相审计问题、不按规定建立基建账或会计核算不规范问题等仍在一些单位存在。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一些领导的法纪观念淡薄,没有从根本上引起高度的重视,为此而产生的后果也将是严重的。另外,当前一些地区还存在一种很大的浪费现象,就是在加大新建项目的同时,闲置办公用房也在大量增加,高价新建,低价处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针对上述情况,结合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财政部核定基建经费逐年减少的趋势,省局从今年开始,一是要从严控制审批和进库项目数量。截止目前,我省在总局项目库中共有100多个项目,按今年总局安排的基建经费预算测算,需要7—8年才能安排完未完成投资额。省局将把基本建设项目进库和审批结合起来,从严控制进库进度。凡有闲置资产该处置而未处置和基本建设管理中出了问题的单位,一律停止对其审批新的项目。同时,省局在审批前对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要进行现场核实,并实行自筹资金支付工程款审批制度。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禁止铺张浪费。基本建设实行项目库管理后,所需资金可全部申请中财拨款安排,一些项目单位便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增大面积、增加投资。大家要认识到,中央的钱不能想用多少就用多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其一,近两年,中央财政安排的基建经费已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其二,从财政部到总局对基本建设的监管愈来愈严密、愈来愈规范,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去年10月1日起实行了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批制度,今年,按照总局的要求,项目开工前将由省局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评审,按评审金额审批项目预算。为此,省局重申,各项目单位的基本建设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禁止追求高档豪华、搞形象工程和标志性建筑。三是对基本建设项目实行动态管理。今年省局将实行基本建设项目半年报制度,适时掌握全省基建项目工程进度、付款进度等情况,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合理安排项目预算。此外,要继续加强基建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和基建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基本建设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加强竣工决算审计管理,实行竣工财务决算审批制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要认真清理清查隐患问题。各地要对近几年上马的基建项目要进行清理,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要及时纠正、及时补救,防止在基建管理问题上摔跤。

  (五)进一步提高内审工作水平

  2002年和2003年,省、市(州)两级财务部门的内部财务审计和专项审计工作正式启动,经过3--4年的审计工作,全省财务基础管理和专项管理工作得到普遍提高和加强,但是一些地区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仍然普遍,有的问题屡犯不改,从省局对一些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调研情况看,存在问题的数量远不止审计报表上所反映出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的审计工作还有差距。今年的审计工作,要继续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在开展内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重点对预算编制和执行、基本建设管理、“三代”手续费的核算和使用、稽查办案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要严格按照审计规程,全面推行审计组长负责制,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审计程序,加强审计过程控制,提高审计质量,做到审计从严,问题必纠。同时要全面落实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对审计结果的跟踪问效,促进整改措施的落实。

  (六)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作

  一是要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今年省局已经完成了全省国税系统公务用车统一保险的采购,各市(州)、县局应在省局确定的定点保险单位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作出选择,下一步省局还要将一些涉及面广,涉及金额大的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二是要继续推进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重点抓好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在认真执行《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和管理的需要,制定出台相应的制度办法;同时要加大政府采购工作中信息发布、采购评审、专家选择、代理机构聘请和供应商质疑投诉处理等重要工作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力度;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还要做好政府集中采购、非招标采购、协议供货、采购方式申报审批等行为的规范化管理,逐步形成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的模式。三是要加大预防腐败和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要大力推进政府采购领域反腐倡廉工作,预防和治理可能存在的商业贿赂等问题。应该看到,《政府采购法》的实施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某些地方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违规行为,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预防政府采购腐败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国税系统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牢牢守住这块反腐倡廉的阵地。今年,总局将对各省集中采购目录执行、信息公告、采购程序和专家使用等情况,开展专项调研和专项检查。四是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采购还应当加强预算和计划的编制,尽快适应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采购计划的刚性和采购资金支付的规范化管理。

  (七)继续开展资产清理工作

  去年省局在全省财务工作会上对资产清理工作已作出部署,下半年又下发了固定资产清理和调整固定资产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部分市(州)、县的清理、分类工作已经完成,但仍有部分市(州)、县还在等待观望。这里,我再次强调,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既是制定科学和符合实际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的基本要求,也是为细化预算编制、规范部门预算管理、启用网络财务管理软件提供准确数据的需要。随着定员定额管理步伐的加快和明年全省国税系统将启用网络财务管理软件,各单位固定资产清理和调整固定资产分类工作要加快进行。通过清理,要做到“三个一致”,即:资产实物与账簿一致;资产实物台账与财务账一致;资产实物与责任人相一致。此外,要加强置闲资产的盘活和处理工作,用活用好系统资源,特别是对于长期闲置,占用资金大、占用资源多的,要千方百计解决好,省局要采取限期盘活或处置的办法,在规定期限内没有解决的,省局要采取强制措施,敦促解决。

  (八)切实加强财务支出管理工作

  目前,仍有不少地方存在着重视经费来源,忽视经费管理和使用的问题。有些单位税收成本观念淡薄,在经费的使用上不能精打细算,公用经费支出中重视资产购置,忽视使用过程的管理和效率的发挥;有些单位滥发奖金、铺张浪费、公款大吃大喝、超标准接待,资金使用效益没得到很好发挥。这些现象的存在,不是没有规定、没有制度,而是观念和意识的问题,是执行落实不力的问题,所以各单位要不断增强纪律观念,提高执行力,切实加强财务支出管理工作。

  一要解决好制度、纪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有的单位,有的领导,有的财务人员,平时不注意对法律、制度、规定、纪律的学习,办事想自由、方便,排斥制度、纪律的约束和监督,认为这些东西捆住了手脚,办不了事情,总想绕着走、对着干。对一些制度、纪律、规定,总想变通、规避,而不是主动遵守、执行。这样的意识,为我们的工作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大家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今后,各级领导和财务人员作决策、抓工作、办事情要养成一个习惯,首先用法律、制度、纪律、规定来衡量是否能做,要求做的必须做好,禁止做的坚决不做,不能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

  二是要严格按制度、程序办事。财务管理有一整套相当完备的制度和规定,工作程序、手续和工作要求都是比较慎密和具体的。严格按制度、程序办事,就是要不折不扣地按照这些规定、程序和要求办事,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手续要到位,程序要到位,不能有半点含糊。这是我们应该把握的一个总原则。只要严格按制度、程序办事,就可以堵塞许多漏洞,也能够有效地保护我们的事业和同志。

  三是要加强财务支出的监督。当前要解决好监督管理不到位、不逗硬的问题,这就是要求我们的财务工作机构、财务工作人员在财务审核中,不能简单的就开支审开支、就发票审发票,要站在有利于促进国税事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加强和改进对一些大额资金、重要经费支出的审核监督。要敢于动真格、讲硬话、得罪人。在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督上,要严格执行资金管理规定,不准截留、挤占、挪用各种专项资金,防止在专项经费管理使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在基建、物资采购项目的监控上,要加强对建设资金和物资采购资金的拨付、管理、网络提供,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建立制度、健全手续、加强审核、重点抽查等办法,防止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防止虚报冒领、套取建设资金和贪污、私分行为的发生。各级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要坚持经费支出的“一支笔”审签和大额经费支出的集体审批制度。上级单位要加强对下级单位的财务监督检查,当前一个重大薄弱环节就是部分市(州)对县区局的监督薄弱,各地要认真研究解决。

  四是要坚持财务收支公开。要区别财务管理的不同事项,对不同的内容分别规定公开的范围、时间和形式,方便干部职工知情和监督,充分发挥民主理财的积极性。

  五是要完善责任制度。从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到从事财务工作的干部,要层层明确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具体到人的责任体系,争取做到“两个确保”,确保本职工作准确无误,确保所负责的工作环节没有弄虚作假和营私舞弊。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出现工作失误和不规范行为的,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有关领导者的责任。

  (九)进一步落实财务管理岗位职责规范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全系统仍有个别市(州)国税局未按规定分设财务科,其中一些单位只有两、三个人负责财务工作,应付日常工作都很难,根本谈不上抓管理,实际上这些市(州)的财务管理工作和水平的确受到了制约。另外从总的情况看财务工作一人多岗的情况相当普遍,财务人员工作压力很大,个别单位还存在出纳兼会计、会计兼固定资产管理岗位的现象;部分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深层次管理工作的开展。

  我在这里要强调三点:一是人员数量的问题。20xx 年各地一定要按照总局的要求配备财务管理人员,同时要理顺岗位职责,规范岗位人员配置,切实解决由于人员短缺造成违规岗位兼职问题。人员配备一定要满足岗位工作的需求,不能一人兼岗太多,影响工作质量。今年要推行集中支付工作,省局要求各地要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从人员配置上保证改革的推进。二是人员质量的问题。要改善财务人员结构,选配责任心强、懂财务、懂会计、懂审计、懂法律、懂计算机的优秀人才充实财务队伍,充实岗位需要。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 政治和业务素质,调整知识结构,培养业务骨干。各级领导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多关心财务人员,提高财务人员待遇,支持他们依法履行职责,为他们撑腰。三是人员素质的问题。广大财务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锻炼,增强全局意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严格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好财务的监督和保障作用,为领导出好谋、划好策,当好参谋,当好助手。

  同志们,在新的五年里,财务工作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会议结束后,希望大家立即行动起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安排好各项工作。

  谢谢大家。

 
 看过在财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人还看了:

1.财务工作会议讲话稿

2.集团财务工作会议讲话

3.财务工作会议讲话稿推荐

4.财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财务工作会议讲话稿大全

6.财务管理工作会议讲话

106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