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范文 > 行政公文 > 细则 > 福建省县社两级直接选举实施细则

福建省县社两级直接选举实施细则

时间: 丽燕945 分享

福建省县社两级直接选举实施细则

  福建省县社两级直接选举实施细则的最新全文是怎样的呢?下文是小编收集的福建省县社两级直接选举实施细则,欢迎阅读!

  福建省县社两级直接选举实施细则全文

  第一章 选举机构及其任务

  第一条 根据《选举法》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人民公社、镇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选举委员会由同级党、政、军、群众团体负责人,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和知名人士等13至17人组成,设主任1人、副主任2至3人。在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成立之前,选举委员会的成员,由本级革命委员会邀请各有关方面负责人民主协商产生,经革命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选举委员会下设精干的办事机构,办理日常工作。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选举委员会,在各人民公社、镇、街道设立选举办事处,各选区成立工作组。

  第二条 人民公社、镇选举委员会由9至13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委员产生的办法及办事机构,参照本实施细则第一条精神办理。

  县选举委员会设在人民公社、镇的办事处和选区的工作组,应同时承担人民公社、镇选举委员会办事机构和选区工作组的工作。

  第三条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选举委员会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人民公社、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镇人民政府的领导。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人民公社、镇选举委员会同时受上一级选举委员会的领导。

  第四条 选举委员会负责贯彻执行《选举法》,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具体任务是:制定选举工作计划,部署、检查、指导、总结选举工作;组织干部、群众学习《选举法》,宣传《选举法》;划分选区,登记选民,审查和公布选民名单,受理对选民名单不同意见的申诉;分配代表名额,组织选民讨论,协商、推荐代表候选人,根据多数选民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规定选举日期,组织投票选举,根据《选举法》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并予宣布;管理选举经费。

  第二章 代表名额

  按照便于召开会议、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使各民族、各地区、各方面都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原则,确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及其比例。

  第五条 不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人口不足200,000的,选代表250至300名;人口超过200,000不足400,000的,选代表300至400名。

  第六条 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人口不足100,000的,选代表100至150名;人口超过100,000不足200,000的,选代表150至250名;人口超过200,000不足300,000的,选代表250至350名。

  第七条 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人口不足100,000的,选代表150至200名;人口超过100,000不足200,000的,选代表200至250名;人口超过200,000不足300,000的,选代表250至350名;人口超过300,000不足500,000的,选代表350至450名;人口超过500,000不足700,000的,选代表450至500名;人口超过700,000不足1,000,000的,选代表500至550名;人口超过1,000,000不足1,200,000的,选代表550至600名;人口超过1,200,000的,选代表不超过700名。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的代表名额,分别报地区行政公署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定,并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八条 人民公社、镇一般选代表150至200名;人口特多的,所选的代表不超过300名;人口特少的,所选的代表不少于50名。

  人民公社、镇的代表名额,报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定,在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成立之前,报县(市)选举委员会审定。

  第九条 少数民族代表的产生,应按《选举法》第四章有关规定的精神办理。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人民公社、镇选举委员会,对散居和聚居于境内的少数民族应选代表的名额,应统一考虑。

  第十条 根据《选举法》第五条规定,人民解放军单独进行选举。人民解放军选举出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应按总政治部〔1980〕政组字第48号关于试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 代表比例。各地可参照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方面代表的比例,按现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干部、人民解放军、台籍同胞、归侨、侨眷以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实有人数和工作需要,确定各方面代表的适当比例。在代表总数中,非党代表不少于35%,妇女代表不少于20%。

  第三章 选区划分

  第十二条 选区划分的原则,应便于选民参加选举活动和选举的组织工作,便于选民了解代表和代表联系选民,便于选民监督代表和罢免代表。

  在农村,一个生产大队按人口比例能产生一名以上代表的,可单独划分一个选区;不能产生一名代表的,可与邻近的生产大队联合划为一个选区;少数偏僻的生产大队、居住分散的,也可以单独划为一个选区。

  在城镇,按人口比例能产生一名以上代表的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可单独划为一个选区;不能产生一名代表的,可按系统、行业划分选区。居民可以居委会为单位划分选区,也可以同邻近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合并划为一个选区。

  第十三条 户口在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的中央、省、地属单位,参加所在地的选举,能产生一名以上代表的,可单独划分选区;不足产生一名代表的,可与邻近的单位联合划分一个选区,或列入就近选区。有的单位,领导机构与分支机构分散数地,应分别参加户口所在地选举,不得跨县、跨市划选区。

  人民公社、镇的选区划分,可参照上述选区划分原则,因地制宜,以生产大队、生产队或自然村为单位划分选区。

  在选区内,可划分若干选民小组,民主推选正、副组长。

  第四章 选民登记

  第十四条 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除按本实施细则第十七条有关规定不予登记的外,凡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应进行登记。

  第十五条 计算年满十八周岁的时间,以当地进行选举的日期为准;用农历计算出生日期的,应按公历换算。

  第十六条 登记选民,对不列人员可分别不同情况予以办理:

  正式职工、计划内临时工和经批准的合同工,在现工作单位所在选区登记,以单位花名册为依据;

  城镇居民和人民公社社员,在现居住地所属选区登记,以户口为依据;

  凡定居城镇和农村的无户口的外来人口,经取得原籍身份证明,可在现居住地所在选区登记;

  临时外出从事副业生产、当保姆、投亲靠友等人员,在本县、市范围内的,由户口所在地证明,在现居住地所在选区登记,在外省、外县的,由户口所在地选区登记。

  户口已迁到农村仍在城镇居住的下乡知识青年,和嫁到城镇户口仍在农村的妇女,应在户口所在地登记,加要求在现住地选区参加选举,必须取得户口所在地生产大队证明,方可在现居住地登记。

  无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精神病患者,不列入选民名单。但在选举期间精神正常的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应给予登记。

  对于出现的其他情况,县选举委员会可参照有关规定酌情予以处理。

  选民登记只解决选举权问题,不解决户口问题。

  第十七条 在选民登记中,对下列人员不予登记: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虽经宣判,但不剥夺政治权利的已决犯,如获准保外就医、监外执行者,应停止其行使选举权利;

  一切在关押中(包括在监狱、劳改队、场及看守所等)未经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已决犯和关押中的未决犯(包括刑事拘留的),均应停止其行使选举权利。

  第十八条 登记好选民以后,由本级选举委员会将审查合格的选民名单,以选区为单位张榜公布,同时在选民小组口头宣布。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按《选举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办理。

  第五章 代表候选人的提名

  第十九条 代表候选人的提名,要注意他(她)们的先进性和广泛的代表性。要推荐那些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热心四化建设,作风正派,为群众所信任的人为代表候选人;同时注意到各条战线、各个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

  第二十条 代表候选人提名工作,一般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发扬民主,广泛推荐。由选民小组组织选民,按照选举委员会分配的代表名额,充分酝酿,提出名单;党组织、群众团体也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提名推荐。选区汇总各方面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名单和各候选人情况,报本级选举委员会于选举日前二十天公布。

  第二步,反复协商,好中选优。选区根据代表候选人应多于应选代表二分之一至一倍的要求,组织选民小组进行讨论;选区按选民小组讨论的情况,召开有关单位负责人、选民小组长和选民代表(各小组一至二人)的联席会议,协商提出初步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再回到选民小组征求选民意见,最后由选区按照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报本级选举委员会于选举日前五天公布。

  第六章 投票选举

  第二十一条 根据《选举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时,各选区应设立投票站或者召开选举大会进行”。各选区应根据选民的居住状况和便于选民参加投票选举的原则,确定合适的选举方式。

  第二十二条 投票时,凭选民证领取选票。为使老弱病残者以及因特殊情况不能离开工作岗位的选民行使民主权利,可设立流动票箱。

  第二十三条 选区的投票站或选举大会由选举委员会派人主持。

  选举大会主要议程,应包括主持人讲话,报告本选区选民数、选民实到人数,宣布正式候选人名单和候选人产生经过,说明应选代表的名额以及投票选举注意事项等。然后检查票箱、发票、投票。

  第二十四条 选票上正式候选人名单的排列,以姓氏笔划为序。

  第二十五条 选民选举时确实不能回来的,可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但事先须经选举委员会认可。

  第二十六条 为保障选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选举过程中,如发现破坏选举行为者,应按《选举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 选举结束后,各选区应将选举结果报送选举委员会,经确定选举有效后予以公布。

  当选的代表,由选举委员会颁发当选证书。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 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组织代表小组,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推行工作。

  关联法规: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实施细则经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后施行。

  直接选举的优点

  1.是发展民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项基本要求。农村村委会及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实施多年来,民众的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参与热情随之高涨,有利于民众政治情感的表达和主人翁责任感的增强。

  2.有利于加强选民同代表及政府的关系,有利于民众加强对政府的监督。选民直接选举自己的政府,政府直接对选民负责,选民授权意识增强同时带来了对权利的珍视,政府与选民之间的意识互动给政府同时也给选民形成一种默许的行之有效的利益维系格局。

  3.有利于竞争选举的开展,有利于候选人代表竟竞选演说、施政纲领,有利于精英分子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4.直接选举有利于反映民意,有利于人民意愿更直接直快捷地反映到决策层。就西方政党之间的选举而言,更容易使人了解哪个政党的政策得民心、顺民意。

  5.有利于党政分开。直选制度的发展可以有效避免党委包办选举,给选举“画圈圈”“定框子”的现象,能够有效克服党管干部原则所引起的缺陷,继而也进一步推动了党内民主的发展。

  6.有利于遏制选举中的贿选腐败现象,节制不法行为,而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7.直接选举地方政府领导人能够实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制衡和地方分权制衡,是建立地方自治制度的关键环节。

猜您感兴趣:

1.山西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

2.广西选举法实施细则

3.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年度工作总结

4.高中政治选修3专题四试题及答案

5.会议筹备工作报告

6.在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7.县级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3376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