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准设立马鞍山综合保税区,马鞍山成为继合肥、芜湖之后,安徽第三个设立综合保税区的城市。下文是小编收集的关于马鞍山综合保税区的最新消息,欢迎阅读!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 可享四大税收政策
今后,马鞍山市民可以在家门口买到更丰富更便宜的全球商品。记者18日从马鞍山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准设立马鞍山综合保税区,这意味着马鞍山拿到了一张期盼已久的“入场券”,继合肥、芜湖之后,正式加入综合保税区的“朋友圈”。
红利:可享受四大税收政策
马鞍山拥江而建,拥有长江及支流岸线62.17公里。马鞍山口岸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也是安徽省外贸运量最大的口岸,占到全省总量的约65%。全市口岸拥有生产性泊位160个,其中5000吨级以上泊位19个,可兼靠万吨级海轮泊位13个。其中,郑蒲港区郑蒲港区拥有长江深水岸线24.5公里,可以停靠万吨级轮船。今年8月,马鞍山口岸相关设施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安徽唯一一个一江两岸同时对外扩大开放的国家一类水运口岸。
根据批复,马鞍山综合保税区位于郑蒲港新区,规划面积为2.001平方公里,东至和州大道,南至郑蒲大道,西至G347国道,北至望江一路。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等业务。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将实行封闭管理,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关规定组织综合保税区隔离监管设施的建设,待条件具备后,由海关总署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马鞍山综合保税区享受现行综合保税区相关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税收政策为:除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另有规定外,境外货物入区保税或免税;货物出区进入境内区外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境内区外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进展:借鉴复制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
目前,马鞍山正在推进落实土地指标、招投标、土地征迁等工作,尽快启动基础设施、房屋以及围网的建设,确保明年8月份具备验收条件。
招商引资作为综保区建设的重中之重,马鞍山积极吸引保税加工、保税仓储物流和保税服务类企业入驻。据了解,拟建的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已实际签约入区项目9个,总投资41.6亿美元。综保区建成后,这9个项目将免征税额9.26亿元,可带动区外仓储物流、金融保险、机械加工制造、房地产及服务业发展,预计能带动项目总投资487.5亿元,纳税76.64亿元。
同时,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将尽快完善集疏运体系建设,着力吸引船代、货代、运输、金融、保险等代理企业入驻郑蒲港,实现报关、报检、海事通航、边检安全等一站式联检服务。加快郑蒲港铁路、347含和段公路等周边路网建设,开通及加密郑蒲港至武汉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营口港、广州港航线,尽早形成“公铁水”联运的集疏运体系。
此外,还将积极借鉴复制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开展与上海自贸区联动,做好承接安徽设立自贸区的准备工作。依托综保区政策优势引进设立跨境电商产业园,加强与合肥港以及皖北有关城市的合作,打造“内陆无水港”,将郑蒲港打造成为实现“皖货皖运”的出海口。
意义:带动皖北、中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
据马鞍山市副市长王晓焱介绍,马鞍山综合保税区紧邻天然优质岸线,与郑蒲港一期码头无缝对接,能够实现区港联动,有利于大宗物资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对带动临港产业进而发展口岸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另外,马鞍山综合保税区的设立有利于改善长江北岸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布点相对偏少的局面,辐射带动一江两岸共同发展,带动皖北、中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顺利实施,对加快发展临港经济、开放型经济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未来,马鞍山将通过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把长江、港口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更好地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最终打造外向型临港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物流进出口基地,形成“口岸+产业+市场”的口岸一体化经济区。
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相关文章:
1.浦东政府工作报告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
上一篇:最新保监会批复汇总
下一篇:保险公司筹建批复范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