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范文>读书范文>写作范文>

党的报告内容范文

时间: 钟敏785 分享

  党的报告,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报告中的新提法、新亮点、新举措、新部署。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篇党的报告内容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党的报告内容范文

  党的报告强调,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重点实施转变外贸和利用外资方式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但与此同时,出口贸易中也存在着出口商品多为附加值较小的低技术的产品和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仍占较大比重等问题。为此,一方面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提高“三个比重”,即尽快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占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支持软件、文化和中医药等重点领域服务出口。另一方面要加快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帮助企业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和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产品出口。加强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相结合,不断提升传统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出口竞争力。同时把扶持自主品牌特别高科技自主品牌作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核心环节。逐步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出口商品群。

  转变利用外资方式的重点是发挥好外资在产业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借助外资促进各产业以技术为重点的自身素质的提高,统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技术产业、高端制造环节。另一方面借助外资促进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我国服务业总体水平较为落后,扩大服务业开放,吸收外商投资,有利于引进新的服务业态、管理方式,培养服务业管理人才,并随着人才流动,向本土服务企业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服务外包有利于提高我国服务业出口竞争力、解决中高层次劳动就业和扩大服务出口,要高度重视并加以发展。

  二、坚持进出口并重,内外需协调

  要树立新型对外经济合作观念,坚持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经贸关系,既努力争取和维护我国正当权益,又妥善处理同其他国家的利益关系尽量减少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摩擦。当前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外部需求依然疲软,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必须继续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到扩大国内需求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忽视或放弃外需。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了世界,内需和外需都是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如果一味地强调内需为主,而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不到位,一旦出口持续下降幅度过大,必然导致企业停产倒闭增多、失业人员增加等经济和社会问题。

  从本质上讲,内需与外需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内需的快速增长为扩大外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内市场和生产的扩大,可以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为进一步扩大出口创造条件;国内研发和技术设备投资的增加,可以带动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提高,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另一方面,外需可以直接带动国内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的增加。出口可以直接带动就业,提高居民的收入,拉动国内消费;外需扩大形成的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效应,有利于降低中、高档消费品价格,促进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外需作为最终需求,对相关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的投资需求具有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制成品出口增加形成的技术外溢效应,可以带动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三、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

  要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以我为主、择优选择,积极稳妥推进服务业开放,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

  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提高其对国内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比如外商投资企业的创新,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部分,其技术溢出将有利于增强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未来吸收外资,要把提高外资项目的技术水平与溢出效应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要发挥好外资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经济外向程度高和资金、人才、技术、区位、配套能力等方面优势,率先实现利用外资由“量”到“质”的转变。同时明确不同的区域定位,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在全国逐步取消外资优惠政策的过程中,适当保持中西部地区的政策优势。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降低吸引外资付出的成本,防止负面作用。

  控制引资的政策成本,控制引资的土地、资源与环境成本,控制招商引资的直接成本,实现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降低招商成本。 四、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竞争新优势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是加快走出去步伐、构筑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第一,积极开展跨国并购。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全球整合资源链,树立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打入国际主流市场。以企业为主体,全面提升生产要素跨境流动水平;加强海外能源资源合作开发;推动从生产制造向研发和市场营销环节延伸,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从“绿地投资”为主向“绿地”和“并购”多种投资方式并举转变。

  第二,加强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推动在资源富集地区进行能源资源开发、农业项目综合开发和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能源资源供应保障。第三,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可以有效释放我国已经形成的充足生产能力,规避贸易壁垒,带动相关产品的出口。要继续推进我国已启动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从政策、资金、配套服务等方面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第四,继续推动对外间接投资。以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等方式,拓展境外投资渠道,逐步形成以企业和居民为主体的对外间接投资格局。继续促进中资境外企业对外投资方式向投资办厂带动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多种形式发展。 五、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随着我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外部因素进一步增多,风险进一步加大。例如,我国能源进口大幅度增加,能源消费的对外依赖程度持续上升。近年来外贸依存度最高时段已经达到70%以上 ,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必然影响到我国的对外贸易,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外商直接投资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外资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竞争力,改善国家经济安全。但是,如果管理失当,则可能出现外资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对战略行业的控制等风险,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如何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要通过上面提到的措施,全面提高企业、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特别是增强作为经济血脉的金融业的整体实力,以此打牢抵御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基础;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规避风险和化解风险的能力。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走势,对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早发现、早研究、早采取措施。要建立健全国内市场运行监控体系和国际收支预警机制,加强对商品进出口、资本跨境流动的监测。强化对各种金融风险的监测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提高金融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此外,还应充分利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市场广阔、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有利条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促进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为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党的报告内容范文

  专访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

  党的报告,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报告中的新提法、新亮点、新举措、新部署。

  一、两个“五位一体”构成党和国家战略新布局

  党的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早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党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又拓展为“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党的报告中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是“五位一体”,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而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的肌体的自我净化。

  二、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是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这是党的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

  三、“八项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党的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条,不仅条条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而且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信念,必将极大地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两个目标”是夺取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党的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

  党的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这样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五、从“五个方面”充实完善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

  党的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那时,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中等收入群体将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将大幅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老百姓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幸福感将普遍增强!

  全面深化五大体制改革也在目标要求中全面呈现,明确了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用一个形象的概括,就叫做“高举旗帜走转改”,“高举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转”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

  党的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将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正确方向。

  七、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39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