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党委书记事迹材料(2)
镇党委书记事迹材料
五、着力改善民生,做和谐建设的热心人
深入推进“双创一巩固”工作,投入3200万元,对集镇农贸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投入80万元资金,进行了集镇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了民生改善速度,10余条城市路网建设总投资在30亿以上,将覆盖全镇23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也将拉动非规划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建设带来的居住条件改善作用也将日益凸显。恒大项目还房小区建设、烂田异地扶贫搬迁项目、集镇老街改造项目、交通康居小区等十余个民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将让董公寺镇近一万老百姓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城市化建设带来的就业机遇为民生改善注入活力。五年时间,通过辖区内企业和其他就业渠道,解决辖区内被征地群众就业13000人次以上。同时积极探索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了“董公寺镇扶贫帮困基金”,保障贫困人口、低保对象、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引导弱势群众加强自我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加强农村医疗服务和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广大群众病有所医。打击违章建筑,保障民生,五年时间,该同志带队参与拆违58次,共计拆除违法违章建筑10万余平方米,为项目实施、企业入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开展“平安董公寺”创建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发现处置不稳定因素和苗头。带队处置各类矛盾纠纷31起,处置群众性事件5起,涉及5000余群众,维护辖区社会政治稳定。
镇党委书记事迹材料三
该同志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特别是任现职以来,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干群,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张村镇经济大发展和实现新跨越做出了极大贡献,镇党委和个人连续五年被县委、县政府“记大功”奖励。
20**年2月,张赞民同志任张村镇党委书记以来,围绕县委县政府 “一个核心、三项重点、六大突破”的工作目标,结合张村实际科学地制定了“山上搞开发,山下搞调整,招商建小城,全镇抓养殖”的总体发展战略。作为党委书记,该同志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富民作为第一目标,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全镇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和长足发展。
一、工业经济篷勃发展
2001年以来,张赞民同志带领全镇广大干群坚持解放思想、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抢抓发展机遇,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入手,紧抓项目带动不放松,利用和依托煤、铝资源优势,积极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将过去的资源优势变为现在的经济优势,通过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确定了义煤集团在张村的主体投资地位,建成了以义翔铝业为主的渑池西部工业区。该同志亲自参与引资27亿元,建成了义翔铝业60万吨氧化铝一期、二期工程,该项目年产值22亿元,利税9亿元;投资1.1亿元,建成了年产值达5500万元的万吨钡盐厂;投资3亿元,建成了供热面积达5平方公里的张村供热站,在西部山区,与东方希望等单位合作建成了高标准规范化的铝石矾土开采区,可年产铝矾土30万吨,产值可达1.3亿元。在这些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下,恒康煤矸石砖场等一批企业落户张村。目前,全镇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投资在300万元至3000万元项目15个。张村镇也被XX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六大工业聚集区之一,工业聚集区的建设促进了当地群众就业,极大地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民收入也得到不断增加,镇级财政收入从2001年的185万元,发展到2008年的2200万元。全镇呈现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好局面。
二、农村工作成效显著
几年来,张赞民同志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和指导三农工作。提出了以服务为根本,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化经营为龙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全镇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成绩喜人,中药材、小杂果、优质牧草等经济作物,面积与产量大幅度增长。工作中,他立足镇情,发挥该镇在养殖业发展上的传统优势,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亲自跑技术,跑项目,跑资金,先后建起了畅翔肉牛育肥场、康瑞牛业有限公司、活牛屠宰生产深加工项目、张村禽业公司和双孢菇生产项目等农业支柱产业,全镇的农业增长方式取得了实质性转变,建起了千头牛场2个,500头牛场1个,养殖小区2个,带动发展养牛专业户2000余户,年出栏供港活牛8000头,存栏肉牛3000头,年销售收入可达6000万元。张村镇也被河南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定为豫西第一供港活牛基地。
他紧紧把握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关键。先后筹措资金500余万元,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积极协调有关单位,不断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全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在他的带领下,全镇已建成新农村示范村4个,今年又新建7个,先后建成农村沼气600个;新农村超市10个,农村卫生室7个,文化大院9个;建成新农村书屋6个;硬化道路37公里;完成村庄绿化42.3万平方米;完成主干道绿化21公里;安装路灯100余盏。全镇农民的生产秒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他认真抓住新型农民培训这个根本。对新型农民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常抓不懈,全镇形成了层层抓培训,层层抓输出的大好局面,镇村两级都建立了15个高标准的新型农民培训基地。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构建培训网络,围绕“八个素质”要求,为全镇造就了一支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全镇涌现出了“编织女状元”王素芳、养殖大王“李建红”等一批先进典型,他们的事迹多次被省、市报刊及其它新间媒体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