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的经验教训
从1921年建党到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执政党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带领着共产党不断前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执政党的经验教训,欢迎大家阅读。
执政党的经验教训篇一
北京的分析家们说,作为拥有7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在根据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以更加宽广的胸襟和视野借鉴汲取国外一些执政党的经验教训,作为自己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努力的一部分。
他们说,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清晰的开放意识和包容特性,有利于其大胆抛弃思想上的某些禁锢,理性看待人类一切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在解决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上更加从容和睿智。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将于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一个主要议题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要求之一。
中共中央胡锦涛在去年2月的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自己执政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国外一些执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借鉴。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胡锦涛2004年6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也指出,对世界上其他政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有益做法,要研究和借鉴,以开阔眼界,打开思路。
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林德山说:“公平正义是一个客观的社会问题,国外一些执政党也会从社会政策上、公众利益上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方面没有什么政治禁忌。”
去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是中共中央全会首次在其决议中对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代初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作出正式重大调整。
党内的理论家们认为,针对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而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是符合当时实际的,它使经济潜能得到巨大释放,然而,随着近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出现新趋势和新特点,党必须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行调整。
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已接近2000美元。中共决策者把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阶段视为“矛盾凸显期”,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社会矛盾和问题呈现多发多样状况,如果调处不好,易导致经济徘徊、社会动荡。
据有关方面研究测算,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高达0.465,贫富差距较大,并且存在进一步拉大的趋势。2005年,中国10%最富裕的家庭与10%最贫困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差距达8倍以上,60%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
胡锦涛去年2月曾向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指出: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青连斌说:“胡锦涛提出的公平正义观,同西欧社会民主党等一些国外执政党提出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的公平价值体系间有比较相似之处。”
他说:“有关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论述,将在六中全会的重要决定中得到充分体现。”
国外执政党里很重要的就是社会民主党,它是西方政治派别里代表广大民众的一个主要政治力量。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执政的西欧社民党在逆境中加大反思力度,总结成败经验教训,兴起了新一轮改革浪潮。
在基本价值体系方面,西欧社民党革新传统的“福利国家制度”,认为在分配方面过分强调追求“结果平等”已经过时,“新公正观”应首先强调“过程的平等”和“起步条件的平等”。
林德山说,西欧社民党是从制度上作整个社会公平的规划,从制度上设计出一些路径来,通过政府手段来对社会分配作从战后共享向制度安排过渡。
林德山说,执政党立足于各自的社会现实作出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的制度安排,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共产党不会照搬照抄西欧社民党的做法和措施。
他说,中国共产党是要研究借鉴西欧社民党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整个制度价值趋向和政策安排,这里既有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的差异,也有许多相似性。
林德山说,中共关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世界经验,近些年,中共每年都要与包括国外共产党、西方国家政党、发展中国家民族民主主义政党在内的众多执政党保持频繁接触,以丰富自己的执政思想和解决公共利益的经验。
一些党内分析人士认为,六中全会将首次明确提出以不断完备的制度建设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说,中共将突出从体制、机制上促进社会公平,以制度建设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为解决社会公正问题明确方向。
他说:“这说明,中共将更重视从实际层面和操作层面来实现社会公平,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上。”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今年早些时候执笔的一项课题研究成果指出,包括“起点不公平”“过程不公平”在内的“机会不公平”,是造成贫富差距过大这个“结果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研究结果指出,受教育机会、健康机会、迁徙机会、进入市场机会等等机会不公平,主要是社会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存在缺陷以及一些腐败现象造成的。
世界银行在今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机会不公平还会往往存在代际复制遗传的恶性循环。
曾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讲课的北京大学教授黄宗良说,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不能允许这个问题的长期存在,尽管这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
黄宗良说,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有利于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脱离群众、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忽视矛盾、违背规律等等诸多原因导致苏联东欧共产党丧权亡党的历史教训要深刻汲取、引以为戒。
分析人士预测,六中全会后,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中共将加紧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措施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稳步迈向共同富裕。
林德山说:“毫无疑问,随着六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又会迎来新一轮理论政策的改革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的思路和方法将更加清晰。”
执政党的经验教训篇二
从1921年建党到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1年的历程。“胜出必有所长”,中国共产党获得成功,是有诸多原因的。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在应对困难和成绩的考验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在91年的奋斗历程中,党多次经历关系自身前途命运甚至生死存亡的历史转折点,经受住了多次重大挫折或重大成绩的严峻考验。回顾党应对困难和成绩的考验,深刻总结经验,努力把握党的领导和执政规律,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经验: 如果从中国共产党自身经验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要归因于三个最主要的经验,这就是:依靠群众、团结精英、善于学习。这些是贯穿于中国依靠群众 ---- 依靠、发动人民群众救亡图存,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党章》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91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为之努力奋斗,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从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党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特别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严重经济困难时期,领导与人民、干部与群众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终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并进而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成功地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并经过30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共产党九十年历史,特别是在当前执政时期的,最为重要的经验。
团结精英 ---- 团结精英骨干,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前列
中国共产党坚决依靠和善于发动群众是她显而易见的政党特征,但中国共产党并非所谓的“草根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她九十一年的历史中,在依靠和发动群众的同时,从始至终十分注意团结社会精英,始终把精英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骨干。在革命战争时期、建国后的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条件下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团结了当时最为需要的军事精英、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和工商精英。为中国人民和党的事业提供了保证。
善于学习 --- 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党,是一个具有很大“弹性”的政党。这一点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上被越来越多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和研究者所认同。从20世纪80、90年代之交“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别国的经验教训中进行了“四大学习”。这“四大学习”对于中国的发展、崛起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从苏东剧变中汲取经验教训,使中国内部的思想分歧有所缩小,稳住了阵脚,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继续坚持;二、从海湾战争中汲取经验教训,从中看出了美国军队的强大。从那以后,中国调整了政策,重新规划和加速推进了国防现代化建设。经过20年的努力,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和平保证;三、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的领导层认识到了全球化的两面性,在以后的日子里采取了更加审慎的、有选择、有步骤的开放,对于经济全球化采取了趋利避害的政策与策略;四、新世纪以来拉美新自由主义的危机,使得中国更加坚定了走自己道路的决心和意志,特别是认识到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进行经济调控的重要性。 教训:整体来看,我们党在历史上的内忧外患面前,应对是好的、成功的,总是能在挫折中奋起。在胜利和成绩面前,头脑清醒时处理得好,骄傲自满、头脑发热时就容易犯错误。党应对困难和成绩考验的历史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总结和汲取这些经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一,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理想,坚定信念。大革命失败后,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没有被吓倒,被征服,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正是有了这些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才使得工农群众在党的旗帜下重新集合起来,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依然需要这样,越是在形势和环境错综复杂的时候,在遇到巨大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第二,任何时候都必须戒骄戒躁,牢记“两个务必”。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是成功应对成绩考验的规律性揭示。党的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取得巨大成绩的时候,越是形势大好的时候,越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越要戒骄戒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今天,仍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率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集体前往西柏坡,重温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的教诲,警醒全党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永葆先进性。
第三,任何时候都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在新形势下,我们党仍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保持高度的清醒。只有始终具有忧患意识,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保持足够的警醒,在警醒中奋进,才能成功应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来自国际、国内的种种风险和挑战。当然,增强忧患意识,并非要把困难和问题看得过重,从而作出脱离实际的错误判断,那样也会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第四,任何时候都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础,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反对教条式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一定要以中国国情为基础,而调查研究是认识国情的正确途径,也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
第五,任何时候都必须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历史充分证明,凡是从群众角度考虑提出的政策,都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凡是得到群众信任和支持的时候,革命和建设事业都能顺利发展。反之,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党也会犯错误。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正因为始终坚持这一宗旨,党才能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在困难面前依靠人民,倾听人民的呼声,发掘人民的潜力,从而获得人民的拥护,立于不败之地。
继承和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同时,必须科学地分析困难和挑战,善于抓住机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看了执政党的经验教训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