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方法百科 > 物品制作方法 > 怎样制作各种各样的粽子

怎样制作各种各样的粽子

时间: 欧东艳656 分享

怎样制作各种各样的粽子

  粽子是汉族人民过“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下面学习啦给大家分享怎样制作各种各样的粽子,希望能帮到大家。

  粽子的做法

  1.基本原料的预加工

  糯米、绿豆、花生米的泡制:将纯糯米淘洗后,用60 ℃的水浸泡5小时,或用冷水浸泡12小时;绿豆淘洗后,加滚水浸泡3.5小时,或用冷水浸泡12小时后去皮,效果最佳;花生米加滚水浸泡3小时,或冷水浸泡5小时后去皮。

  葱姜油的制作方法:把葱末、姜末、精盐少许放在25克猪油中炒成金黄色,出香味后,捡去葱姜末,即成葱姜油。

  糯米绿豆瓣的制作方法:将泡好的糯米、绿豆瓣,以3∶1的比例混合拌匀后,加点碱 (3公斤糯米,10克碱) ,再拌入葱姜油,即成糯米绿豆瓣。

  豆沙的的制作方法:将煮烂的红小豆,放在小竹筛中,筛底下放一小盆水。用手在筛底上揉搓豆子,豆沙筛入水盆中,将豆沙水倒入豆包布口袋中,挤落水分,即成豆沙。

  枣泥的制作方法:将红枣煮烂,去皮,去核,捣成泥,加白糖和糯米粉合匀,即成枣泥。

  2.基本的包裹方法。

  取2片泡好的粽叶,折成斗状,填进糯米绿豆瓣,把馅料夹在糯米中间,上面盖好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或者包成三角形、斜四角型,或者您能创造出来的其他形状,关键是要包紧、扎紧,不能泄露,不能一煮就开。

  3 .基本煮法。

  将包裹好的粽子上蒸锅,一定要码紧,放冷水,没过粽子为准。武火煮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即好;也可用压力锅,煮25分钟,离火再焖5分钟即好。

  以下是几种较为特别而简单易学的粽子:

  1 .鲜果粽子

  原料:枣泥、栗子、葡萄干、白糯米 。

  做法:栗子和葡萄干切成粒,与枣泥混合成馅。白糯米泡在冷水里三四个小时,然后按照一层米、一层馅的顺序,一共包裹上三层米、三层馅,最后将这些原料用粽叶包裹起来,煮熟即可。

  2 .八宝粽子

  原料:糯米,枣泥,豆沙、薏米、绿豆,虾仁,瓜条,金橘,青梅。

  制作:将薏仁、绿豆用水泡开;虾肉炒熟加味,切成段;瓜条、金橘、青梅切成粒,与枣泥、豆沙混合为馅,如法包裹蒸煮即可。

  3 .百果粽子

  原料:糯米、青梅、菠萝肉、冬瓜条,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白砂糖。

  制作: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即成馅。包成五角方底粽,煮1小时即可。

  4 .绿豆鸭蛋粽

  原料: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 ,熟咸鸭蛋黄5个。

  制作:将蛋黄切碎,糯米、绿豆洗净泡好,然后与花生拌匀即成馅。取泡过的粽叶折成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入锅加冷水浸没粽子,武火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5.陈皮牛肉粽

  原料: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 ,猪肉末50克 ,葱末、姜末、食盐适量。

  制作: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法煮熟。

  6.台式粽子

  原料:长糯米、猪肉、香菇、咸蛋黄、酱油、糖、五香粉、盐。

  做法:把猪肉切成长约4公分,宽2公分的长条;香菇泡软后,去蒂切成条状;再将猪肉、香菇以酱油、五香粉、盐、糖等调味料腌2小时;咸蛋黄切半备用。包时放入猪肉、香菇、咸蛋黄等馅料,再加上糯米填满,包好即可。做好后放入锅中,以水盖过粽子,用中火煮2小时,熟透了便可食用。

  粽子的文化习俗

  广东地区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潮汕的粽子别具特色,其中一种叫“双烹”的粽子,是潮汕地区久负盛名的传统名小食。裹蒸粽是肇庆特产,人称“茶点王”,但与人们熟悉的“端午粽”却有明显的区别。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或长条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包裹、水草包扎,呈枕头状或埃及金字塔形。

  广西地区

  桂中地区喜包形态酷似枕头的大枕头粽。桂中地区的大枕头粽一个用上半斤至一斤米;而桂林地区喜包一斤米可做六七个粽子的小枕头粽。桂林以北则喜包形态恰似狗头的狗头粽。在粽子包制过程中的配料方面又各有特色。如桂林人包粽子喜加点碱粉,以煮熟的粽子产生碱香味;而全州人包粽子喜欢用稻草灰水浸泡糯米,用这种方法包制出来的粽子既有适中的碱香味,亦有诱人食欲的色彩。

  海南地区

  与大陆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柊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可放入咸蛋黄、猪肉、猪蹄、咸鱼、叉烧肉、鸡翅等作馅料。风味独具,热粽剥开,先有柊叶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香浓淡兼有,味荤素俱备,令食者胃口大开。海南粽子又以定安黑猪肉粽、儋州洛基粽子、澄迈瑞溪粽子最为驰名。此外,海南粽子还有将草木灰泡水后取上层清液浸泡糯米后,制作的碱水粽。海南黎族也有三色粽和用椰子叶包制的粽子。[5]

  台湾地区

  带有浓厚的闽南风味,品种甚多,有白米粽、绿豆粽、叉烧粽、八宝粽、烧肉粽。

  闽南地区

  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软、滑的特色,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以泉州钟楼肉粽店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当然,也有蘸白糖吃的,那是白水粽。

  无锡地区

  无锡的粽子相较同为吴地文明的苏州,无论是包的方式还是用料等,都不是那么讲究,更没有那么精致。从包粽子的方法上看,无锡人包粽子更喜欢包小脚粽、三角粽等。用料方面,无锡普通百姓家庭吃的粽子多是赤豆馅、白米馅以及肉粽,这些馅料相对取材简单,保存时间也长。

  湖南地区

  湖南汨历来以品种多、制作精巧而着称于世。汨罗的烧肉粽,糯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三层块头,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作料,油润不腻。

  粽子的历史记载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

  西汉把粽子做为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西晋周处称呼粽子为“角黍”,《风土记》中有“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另有民间传说:包粽子其实是暗示屈原是被绑着扔到水里害死的,并不是自杀的。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却说:“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制作,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

  粽子的捆绑方法

  用牙齿咬住线的一头,一手拿粽子,一手拿线的另一头绕着粽子两圈或者一圈(按你线的长度)然后线的两头打一个结,粽子要用棉线或芦苇叶来绑,南方地区也有用竹叶来绑。不论用哪种东西来绑,都最好绑紧点,太松了会在煮的时候松散开。千万不要用塑料线绑,会在煮的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渗透进粽子里。


猜你感兴趣:

1.做课件把照片制作各种形状怎么做

2.端午节五芳斋粽子的7种做法

3.怎么包粽子好看

4.豆沙馅粽子怎么做

5.粽子怎么制作

2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