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种症状,是人听觉器官对声响或虚构声音的幻觉,耳鸣有持续性,也有间断性。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治疗耳鸣的方法。
治疗耳鸣的方法
1、揉耳根
用食指在前、拇指在后贴于前后耳根部,共揉3分钟,以耳根透热为度。此手法能有效提高耳内血液循环,特别是针对内耳缺血引起的高音耳鸣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2、搓手掌治疗法
同上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6次,连作2-3天。
3、屏气治疗法
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闭口作吹气状,使气串入耳窃,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每日数次,连做2-3天。
4、耳郭按摩调节法
用两手分别按摩左右耳郭,反复按压和摩擦一两分钟,或用中指尖插入患者耳外道口,轻轻摇动数十次后,使外耳道空气排出,突然拔出,当即有“哄”的一声。如此可重复3~5次。
5、揉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颈后部枕骨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段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按揉以感觉酸胀为佳,每次按揉1分钟,每天3次。按揉风池穴能够有效增加耳内血液供应,对神经性耳鸣效果最理想。
6、鸣天鼓
两手掌相搓,使互相产生热,然后按于两耳,掌心对准耳道,四指贴于枕后,作缓慢的重按,缓慢放开(注意放松时要和缓以免内耳痛)3次,如此为1遍,共5遍。此手法也是通过改变耳道内压力给予中耳一定的良性刺激,对低音调耳鸣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7、按揉耳周穴位
用两手拇指端分别按揉两侧听宫穴、翳风穴,力度以感觉酸胀为佳。按揉时注意张开嘴,每穴1分钟。听宫穴位于耳屏的前方,张开嘴此处呈凹陷状。此穴具有宣通气血,开窍聪耳之功效,对耳病,尤其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耳鸣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翳风穴位于耳垂后颞骨乳突与下颌角之间中点处,此穴具有通络活血,安神通耳之功效,对耳部疾患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8、内科治疗的主要方式
降低血液粘稠度,补充必需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血管扩张剂能改善内耳血供,常用药物有烟酸、氟桂利嗪(西比灵)、桂利嗪(脑益嗪),三磷酸腺苷、硫酸软骨素也是临床常用的药物。抗组织胺药可修复受损伤的血管壁,改善内耳血液循环,达到治疗耳鸣的作用,可选用异丙嗪(非那更)、氯苯那敏(扑尔敏)等。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耳鸣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①耳源性疾病(即与耳部疾病相关)。往往伴有听力下降,如由耳毒性药物中毒、病毒感染、内耳供血不足等引起。
②非耳源性疾病,这类病人除了有耳鸣外,常伴有相应疾病的其他症状,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外伤等。
1、非疾病因素
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可导致耳鸣的发生。过度疲劳及睡眠不足者应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情绪紧张焦虑者要使思想放松,必要时可服用一些镇静药,如安定、非那根。六味地黄丸等中药制剂对耳鸣也有一定的作用。
2、耳部疾病
如外耳疾病: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内耳的美尼尔氏综合症、听神经瘤,都能引起耳鸣。耳部疾病引起的耳鸣要积极治疗耳部原发疾病。
3、血管性疾病
如颈静脉球体瘤、耳内小血管扩张,血管畸形、血管瘤等,来自静脉的耳鸣多为嘈杂声,来自动脉的耳鸣与脉搏的搏动相一致。
4、全身性疾病
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中风前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有全身病者要同时进行治疗,如高血压病人要降低血压,糖尿病人要控制血糖,贫血病人要纠正贫血,营养不良或偏食者要注意补充营养成分等。
5、药物影响
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如果是因为用了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而出现耳鸣,则应及时停药和采取有力的医疗措施,以期消除耳鸣,恢复听力。
6、其他因素
⑴有许多人因为耳鸣而抑郁、担心、烦恼,个别病人甚至有轻生的想法。耳鸣患者若能了解导致自己耳鸣的各种原因,到医院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导致耳鸣的各种诱因,就能减少耳鸣发作的频率。
⑵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噪声:暴震声和长时间的噪声接触,均能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产生。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的人要注意噪声防护,如减少噪声源或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此外,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大音量在有噪声的环境中使用随身听耳机。
耳鸣注意事项
1、日常生活防噪声
老年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间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声,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声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老年人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
2、熄灭肝火平平心
老年人如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障碍,这样容易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耳聋。所以老年人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
3、助听穴位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4、戒挖耳道避外因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忍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