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2和5倍数的特征的教案设计
五年级数学2和5倍数的特征的教案设计
2和5 的倍数是什么呢?作为教师的你应该如何将这部分的知识点传授给小学生们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整理的五年级数学2、5倍数的特征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用。
五年级数学2、5倍数的特征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探索2、5倍数的特征,初步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发现2、5倍数的特征并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奥运带给我们的除了那种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还有一点那就是要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过一段时间我们学校要举行团体操表演,有哪些表演形式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学生认真看表演情况。)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师: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说出自己通过观察发现的信息,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2、活动二:师:我们首先解决“各项表演分别可以选派几人参加”这个问题。请你们想一想,每个方队得人数有没有规律?到问题时要仔细分析、验证,不能轻易下结论。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学生的思考可能停留在图中呈现的人数上,3个5、6个2、5个3。教师可适时引导:各队的人数与2、3、5有没有关系?
3、活动三;
师: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那些?5的倍数有哪些呢?3的倍数有哪些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主思考后,可能采用无序排列、有序列举、在百数表中 圈出或涂色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4、活动四:
师:同学们了不起,用这么多办法找出了100以内2、5的倍数,那你们有没有发现2的倍数、5的倍数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数?
师:像2、4、6、8、10、12……都是偶数,1、3、5、7、9、11……都是奇数。
师:你能再说出几个偶数、奇数的例子。
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2、5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举例,相互交流。
三、课堂练习:
自主练习第1、2题。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第3题数学游戏:应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看数字卡片说一句话。如:20是偶数,是2的倍数,同时也是5的倍数等。同位两人轮流出卡片,参与游戏。
四、课后小结: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2、5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反思
2和5倍数的特征,都在个位数,学生极易理解和掌握,奇数、偶数的概念,学生掌握也并不困难,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交流、验证、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当学生出现疑难问题或意见不一时,通过小组或集体讨论解决,教师发挥引导的作用,消除学生的疑惑;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的指导必可少,数学方法的教学会让学生感受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研究的方法就在平时的学习中,并不神秘,这为学生以后的数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正确的教学观念,恰当的教学设计,使课堂生动活泼,成效显著。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优点:
一、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真正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中
教师祝福学生六一快乐,同学们欣赏学生六一节目中发现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设计表演人数,自我更正数学语言的表达,为自己的成功鼓掌,数学城堡的练习……,每一处教学都紧紧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学生始终保持着昂扬的学习兴趣和斗志。教师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是本节课最大的成功。
二、细节讲究珠圆玉润、相得益彰
每个细节都能从整体上加以考虑,能做到衔接得体自然。例如:奇偶数组成整个自然数,在百数表中以及在辨别奇偶数以后都有提问并进行强化。又如:在学习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环节,采用先找出2的倍数,再找5的倍数的方法,然后动态展示集合圈的交集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在不揭示“公倍数”这一概念的学习要求下,让学感知“公倍数”这一特点,为下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各个环节的处理详略得当、环环相扣
注重细节,但并不处处皆是面面俱到。各个环节处理既有详,又有略,环节之间还能够水到渠成,环环相扣,体现出知识之间的生成。每个环节不会显得突兀,给人一种浑然一起的感觉;每个环节之间又有相应的重点内容,显得比较紧凑,缺一不可。
四、教师语言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教师始终面带微笑,声音亲切有力,又有高低起伏,深受学生喜爱。
优点值得高兴,不足更应禁忌,本节课有以下不足之处:
一、 学生回答完问题,教师没有及时让回答问题的学生坐下。
二、课件用绿色代表偶数,偶数变绿色时,颜色太淡,后排看不清楚。
三、时间分配还有点欠妥,开始进入课题时间稍微长点,消耗学习时间,以至于练习题“智慧乐园没有进行” 。
四、教师语言还应该进一步简洁,
“反思促进教学的成长。”每次课后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时时鞭策自己在今后教学中更加深入研究更好的、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促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