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初中语文试验教科书使用体会
对于河大版初中语文试验教科书这本书语文教师们应该不会陌生,你们用了这本书后的使用体会是什么呢?下面请欣赏学习啦网络编辑为你带来的河大版初中语文试验教科书使用体会 ,希望你能够喜欢!
河大版初中语文试验教科书使用体会
一、“独具特色”、“魅力四射”的教材
首先谈一谈这套教科书的特点。这套教科书可以说是“独具特色”而“魅力四射”的。
1.装帧设计给人“厚重感”
当我们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已经为它的装帧所吸引。如果说人教本的语文教材封面给人的感觉是“清新”,那么河大版这套书的封面则使人觉得“厚重”,它仿佛使人听到了书塾中朗朗的读书声,它仿佛使我们想起了“国文”,“国学”这些词语。
的确,现在我们国人整体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低下已经成了一个不容避讳的问题。比如,很多大学生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作文,某次中外学生联合举办的汉语水平竞赛,获得冠军的竟然是外国留学生。
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听到这样的消息,一定会愤慨。但我们来深究一下原因,其实最根本的是“重视”的程度不够。古人“十年圣贤书”读的都是语文,而我们现在的学生,他们用来读语文,学语文的时间又有多少呢?为什么不重视呢?原因有很多,在这里不在赘述。但不管怎样,这种现象,摆在了我们面前,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该作些什么呢?
去年,听我们这套教材的副主编张豪琳老师提到关于这套教材主编王富仁老师的一点意图及其解释,就是教材选文难度稍大,目的是让学生有个高起点;课文的第一课安排的是中国古代神话,目的是引到学生去文化寻根。我个人虚妄猜度,这套教材是有对学生厚积国文,学好国文,重视经典这种意识引导的。
这样看来,这套教材的封面和这套教材的内核,和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是相契合的。当然,除了封面是“厚重”的,在封面内还有更丰富,更形象的彩色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理解课文。
2.教材所选文章大都是名家名篇,经典性强。这也体现了编者对学生重视经典阅读的引导,也体现了这套教材的“厚重”。
有些选文的难度稍大,有些是从原有的高中课文中移到初中的这套书中的,充分体现了高起点的思想。比如《明湖居听说》,《张衡传》等。
3.服务对象的设定是这套书独具的特色。这套书的编写初衷是服务农村中学。因而这套书里面的选文大多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富有乡土气息,使孩子们感到亲切。比如《拾麦穗》,《小溪流的歌》,《社戏》《蟋蟀》、《蜘蛛》等。同时,这套书也选取了一些经典的、城市的、现代化的材料,让农村的孩子们了解城市,接受现代化的信息,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建设好家乡的信心;比如《北京立交桥》《苏州赋》、等。而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材也可以让他们了解农村、正视农村现状,激发他们尽己所能改变农村落后局面的良好愿望。根据农村学生反馈的信息看,他们对这套书的选文是非常满意,非常喜欢的。
4.这套书的编排体系科学有序。打破过去一贯按文体编排单元的教材编写方式,阅读单元基本按主题,同时兼顾文体进行编排,便于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语文,同时,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相对集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选文安排就是既关涉主题:科学与生活,科学与文学;同时又考虑文体,既说明文。这样即不打乱整体的编排构想,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一个单元内集中体会说明性的文章的主要特点。这样的编排体系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老师们和学生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体会很深:那就是这样可以把文言文分散开,这相对以前那种文言诗文独占一个单元的体系来说,教和学的难度都大大的降低了。
5.选文编校精心,注释科学规范
这套教材的选文编校是非常精心的,对现当代作家作品、译文编校严格,把原作中的一些不规范的文字、标点都作了修正。例如,冯至的《洛迦诺的乡村》中,原文中的“那末”一词,编入教材时改为“那么”、“磨拳擦掌”改为“摩拳擦掌”、“甚么”改为“什么”,这种改动不损伤原意,同时还更加规范,有益对原文的理解。
“古诗文、大家作品,照搬”,是这套教材的一大特色。如鲁迅先生的文章编者未做任何修改,使学生读到了原汁原味的作品。当然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编者在注释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古诗文的注释也是非常精确,规范的。
同时,选文也吸收了最新的科研成果。例如,教材选编了唐代诗人王勃的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最早入选教材时诗题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根据现代考证“在蜀州地名出现前十一年(或前十年),王勃就已经不在人世了”,“由此可见,‘少府之任蜀州’的说法是不合逻辑的,而说‘少府之任蜀川’的说法是可以的”。所以,这首诗入选这套教材后诗题就做了改动。
二、质疑和困惑――使用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这套教材从整体上来讲,是诸多版本的教材中的一匹骏马。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原本可能不是问题,可能是由于我们一线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或是对教材的理解不深入而产生的一些困惑。借此机会,我把自己认为算是问题的问题简要谈一谈,并向老师们请教。
1.第一个问题是,错别字现象依然存在。
七年级的教师因为已经第二次排版,修正了存在的错别字,并在课后补充了写一写,用一用。
但在八年级的教材中还是有疏漏。八年级下册第四课《有月亮的晚上》的课后写一写,用一用中的“娇态可拘”的“拘”与课文中的“鞠”不一致。
2.关于名著的拓展,有一个疏漏。
这套教材总共安排了19次拓展链接,其中一至五册每册各三次,第六册为四次。在这些拓展链接中,编者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名著篇目和不作要求的名著篇目参照每个单元的主题和出现的选文作了有机的穿插,应该说是很成功的。
但是,有一个疏漏的篇目,就是《格列佛游记》。这部名著是属于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十篇名著之一的,但是在拓展链接中并未出现。也许编者对这样的安排是有着独特的意图的,但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讲,这是个疑惑。而对于学生来讲,如果老师不为他们加以总结的话,他们甚至不会知道《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名著。
3.关于课文的难度。
前面,我曾经谈到,我们这套教材的选文上有些篇目比较难,尤其是文言文篇目稍多。当然,这体现了高起点,重视“古典”的意图。这种意图,从宏观上来讲是好的。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线教师对某些篇目的设置是有疑惑的。
例如:《出师表》 这篇文言文在篇幅上是较长的,学生面对如此长的篇幅,首先便有了一种畏难情绪。尤其是把它安排在七年级下册。另外,课文内注释的词语也很多,尤其有很多不易理解的字词,从七年级的语言积累和语文能力上来看,学习起来的确是很有难度的。
所以,在任教七年级时,看到这篇选文,很多老师都是很挠头的。都觉得这篇选文作为传统篇目,并作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篇目,选人课文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就是这篇选文的安排位置,老师们总是觉得靠前了些。
同时,现在还有一种争论,《出师表》到底应不应选入九年义务教育的课文呢?当然了,争论的结果不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能决定的,也不是教材的编者所能决定的。因为,这篇文言文是属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篇目,最终的决定权在课程标准。
另外一篇选文,也是难度有些过大。九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的《张衡传》原本是高中第四册的课文。这篇选文的文字理解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下调到初中,它的价值是什么?
当然,学习这篇选文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人物传记的写法,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文史文化常识。但是,能使学生学习传记写法的文章有很多,何必非要选这篇呢?关于《二京赋》《地动仪》等的文史知识,在中学历史上已有介绍,难道还非要语文课来承载这项任务吗?
因为学生学这篇文章太过吃力,因此无论是这篇文章有着怎样的价值,它的价值都很难落到实处。如果下次再教学这册教材,就我个人来讲,我是会删掉不讲的。魏书生老师在教语文课文的时候,他是与学生商量的。学生不喜欢的课文,他坚决不上。我觉得我们的学生肯定是不爱学这篇文章的。我们是应该向魏书生老师学习的。何况这篇选文并非是课程标准要求的。
4.关于语法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关于阅读的要求的第13条是: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作用。了解课文设计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这里面所要求的内容在我们这套教材后面的附录里有体现。比如:七上的《词的分类》,七下的《修辞方法》八上的《短语结构》,八下的《复句类型》,九上的《句子成分》。
但这里面存在的一个小问题是《复句类型》是不是放在《句子成分》后面更好呢?因为复句类型的辨析可能要比《句子成分》的分析更难些。先分析简单的句子成分再分析复句类型好像更符合由易到难的规律。
另外,我觉得,语法知识里面还应该涉及到病句的类型和病句的修改。这项内容在小学课本中有涉及,但类型不够全,分析不够深入。考虑到今年课改区的中考试卷中涉及到了病句的修改,我认为还是可以为这项内容加一个附录的。
5.关于文体知识。
在语文阅读学习当中,我们一再强调淡化文体。但是,文无体不立。学生没有必要的文体知识,是不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关于到底要不要文体,是要辩证的看的,不能走极端。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一个说明文单元。第19课《绿色基因的革命》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的第二题明确提问到“在介绍现代转基因技术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说说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在这个题目设置中明确考查到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这是涉及到文体知识的。
这就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学生不知道有哪些说明方法,那么他们如何辨析呢?这样看来,系统的文体知识我们还是有必要向学生稍加介绍的。那么,我们在向学生介绍之前,我们教师的依据是什么呢?我们的胸中有没有成竹?我们介绍什么,怎么介绍?
关于文体知识,我们的教材是没有涉及到的。我翻看了一下人教版的教材,是涉及到了的。比如人教版的九年级下册教材后的附录里有《谈谈散文》、《谈谈戏剧文学》。它以讲座的形式给老师和学生们提供了关于文体的理性认识。
所以我想,关于文体知识和语法知识的淡化应该是相对的。涉及到非讲不可的时候,我们还是要讲的。当然了,我们不可能要求教材中能够体现绝对意义上的所有内容,但是,在教材上淡化的内容,是不是可以放到教师教学用书上给教师作参考呢?
在淡化文体的潮流下,我的这种想法可能是不合时宜的,可能是不合课改思想的。但是,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有几位教师能不讲文体知识呢?
而且,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也要考试。在今年我省的中考语文试卷中,相对其他省市的试卷,的确是在大力淡化有关文体烙印的题,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例如:议论文阅读的第一题,“开头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是:从社会现象引出论题。论题这个概念就是议论文中的一个专有概念,我们不讲文体知识行吗?再有,这个阅读的第四小题“文章第④段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虽然换了种问法,但实际上考查的不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论点吗?我们在平时上课的时候,不讲论点,不讲如何归纳总结论点行吗?
只有一种方法才能解决淡化文体的问题,那就是涉及文体的考题在中考中一个都不出现。这种情况能出现吗?
三、使用教材时坚持的一些做法:
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有得有失。先谈一谈自己在使用过程中,认为值得坚持的一些做法:
1.使用教材前要做好“三读”
2.使用教材时要大胆,要敢删敢增。
3、教学单篇阅读时要找好切入点,突出重点。
4.作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而不是浪费教材
河大版初中语文试验教科书使用措施
(1) 采用从个人到集体再到个人的备课模式
运用好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用好这套全新的语文教材,单靠我们个体的力量可能显得很有难度。因此我们在备课这一环节上采用了从个人到集体再到个人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是:每个实验教师在阅读、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地进行教学构思,然后将各自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教学构思拿到语文课改实验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在课堂结构、问题设计、教学形式等诸方面达成共识,然后再根据各自的班情编写教案。
同时,备课的最后环节还要回归到个人。备课的终极还是应该具有多样性、独创性,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特色。
(2)注重观摩、交流、
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是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整体推进语文课改实验走向深入的有效途径。教学观摩的严肃性能有力地促进执教者自觉地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严密设计,严谨执教,观摩者通过观摩也能大受其益,成功处得到启示,失误处得到警示。
我们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采用的是集体观摩和个人随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观摩之后的交流主要是就观摩课的成败发表各自的看法,或分析成功的原因,或提出改进意见,这种交流我们坚持坦诚、谦虚、探索、科学的原则,这对我们语文课改实验取得良好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为我们今后总结课改经验积累了十分宝贵的材料。观摩课的交流我们主要采用集体交流的形式,也就是在课改小组组织的语文课改研讨会上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既是观摩者与执教者之间的交流,也是观摩者之间的交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便于收集各方面的意见,有利于原始资料的积累,其次是个人之间的随机交流。它的优势在于受时空限制较小,更及时,更直接。
观摩、交流、对我们探索性地使用好语文新教材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坚持写教学反思
无论在课前我们做了怎样充分的准备,最终检验教学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还是课堂,是学生。因为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活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发现教学设计可能不是尽善尽美,可能有纰漏,可能有疏误,这就需要课后的反思。
从教学新教材的那一天起,我就坚持写教学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可以说,教学反思很好地服务了自己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