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有哪些
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有哪些
中国几千年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但是学习中国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应该怎么样正确的学习学习中国文化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1
言传身教让孩子理解国学
“古文艰深难懂,很多家长怕孩子年龄小弄不明白,其实这些问题很容易解决。”在给孩子讲解国学时,我们根据他的理解能力,解释的深度和广度也应不一样。比如“凡是人,皆须爱”,三岁孩子能明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就够了,五六岁的孩子可以跟他讲懂得爱就是替他人着想,而十岁左右的孩子应明白尊重和理解一个人也是爱的表现。
国学教育不应为了教国学而教。重要的是能在生活中切切实实地用国学规范孩子的言行,或者说用国学里的格言指导孩子做事。因此,让孩子跟读、听爸爸妈妈讲解、背诵国学不是终极目的。关键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场景,让孩子感同身受,理解其中的意思。
比如,《弟子规》中所说的“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教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回家后脱下的衣物要放在固定位置,不要乱扔乱放,以免污损褶皱,用的时候找半天。如果平常父母这样以身作则,在教孩子的时候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再比如,当孩子说话不算数时,答应自己收拾玩具,或者看完一集动画片后不再看第二集,结果又反悔、耍赖。这时候妈妈可以用“言必信,行必果”来教育孩子,这些格言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孩子在记诵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纳它们,逐渐养成美德。
通过环境激发孩子的探索热情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非常丰富的内容。尤其是民俗和节日,不仅给人们带来快乐,更是一方水土的标志。孩子学习了解这些风土人情对于将来融入社会,尊重多样文化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妈妈们利用节日教给孩子制作传统礼品是一个不可多得好机会。比如制作月饼、麻糖和面人等礼物,既让孩子体会到乐趣,又对这些传统节日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在家里布置好琴棋书画等让孩子耳濡目染,由被动到主动,自发的学习了解这些文化用品。
不同的环境可以设计成不同的教学场所。很多孩子正是在观看传统戏曲和皮影表演的过程中,对这些民族文化精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的很多大师都是在家庭文化氛围中逐渐成长起来。
比如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在长辈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喜欢看戏、听戏。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学戏了。其实他天赋并不好,被老师评说"不行,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但是在这种浓厚的氛围激励下,经过刻苦努力后仍成长为一代名家。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可小视。
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2
多种方式培养学习兴趣
有人说国学很枯燥,很难学,可是学英语、学弹琴也很枯燥,为什么孩子也得学呢?为什么孩子也能学会呢?
兴趣是靠培养的,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喜欢认字、弹琴。现在,大多数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没有读过这些国学经典,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没有父母的以身作则,家中没有学习的榜样,孩子自然兴趣也不大。
如果父母能够静下心来,每天情感丰富、抑扬顿挫地读半个小时书,每次都叫孩子一起来读,并配上古典音乐,虽然有些调皮的孩子开始不配合,但是时间一长,孩子一定会开始愿意跟着读了。哪怕他只跟读5分钟、10分钟,家长也要给予适当的表扬、肯定,让他有成就感。平时,可以随身携带《笠翁对韵》、《唐诗三百首》等口袋书在路上读,或是在车里播放相关音频,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让路上的时光也能进行国学教育。
如果孩子对于诵读不感兴趣,家长还可以改变一下策略,将国学教育融入故事和游戏中,设计一些国学手指操、国学武功操;爸爸妈妈还可以表演一些国学故事情景剧,如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孩子一定会兴趣大增,并迫不及待地要求加入。
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3
参观游历,学习优秀人物
在青春期到来之后,孩子逐渐变的独立,思考能力也逐渐增强。这个时候家长应增加孩子的动手实践机会,参观古迹人文,扩展其视野。
中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人文古迹遍布中华大地,英雄人物身上彰显着中国精神文明的脊梁。在寒暑假时间里,带孩子旅游不应止于游山玩水。去陶瓷之都唐山和景德镇体验,陶瓷制作的神奇和各式艺术品的美丽。去红色旅游区,了解中华大地上曾发生的真实故事。
在回来之后再次捧起历史课本,也就不仅限于纸上文字。思想的范畴也不会陷于言情小说的空虚小世界。
动手实践古为今用,最近有不少高中女生喜欢优美的古装,自己动手做一套优雅的唐装或汉服,甚至在上了大学之后仍是汉服傍身,为校园增加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看过、听过、体验参与后,中小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必然会深入心中,对于精神内涵的领悟也不再流于表面。也许在他们长大后,也会参与到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建设中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