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指导 > 学习好经济学的方法有哪些

学习好经济学的方法有哪些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学习好经济学的方法有哪些

  很多学生都觉得经济学比较难学,不知道从何采下手学习。为此, 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学习好经济学的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学习好经济学的方法

  首先,背词汇和知识点是必要的,没有基础词汇和知识点的储备学习经济学简直是寸步难行,词汇的积累是学习A-Level经济学的基础。词汇和材料小编就不一一推荐了,市面上有的资料太多了,大同小异。不管是选择哪种学习资料,坚持每天的记忆才是最重要的哦。

  第二,理解知识点。光靠死记硬背肯定是不行的,不管学习哪一科目,理解加记忆才是最重要的。小编依稀记得当年学Alevel经济学的时候花了大把时间,把前几章如PED (Price Elastic of Demand),和XED (Cross Elastic of Demand)倒背如流,然后信心满满地去参加考试,结果考试内容完全是围绕taxes, inflation, exchange rate和employment上,小编当时内心别提有多崩溃了。

  再来,习题的练习也是很关键的,课堂上对老师的授课内容接受得再好,不通过做习题来巩固知识点也会很轻易的忘掉。最后,对于Essay写作一定要多写多练,也要看一些好的范文,从别人写的文章中获得ideas。记得刷题永远是最有效的方式。

  AP经济学的学习和考试内容

  根据最新考试大纲规定的AP经济学的考试内容如下:

  AP微观经济学主要是围绕基本循环流动图,讨论两类市场(商品和服务市场),两类参与者(消费者和厂商)的各种行为。

  AP微观经济学主要内容:

  AP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图形(Basicconcept and basic graph)

  供给、需求、弹性及其应用(Supply ,demand,elast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消费者行为(consumer behavior )

  成本与市场结构(cost and market structure)

  生产要素市场(factor market)

  外部性和政府的作用(externalit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

  AP宏观经济学主要围绕宏观经济中的四大问题、两个模型、政府两种政策。

  四大问题为产出(我们主要用GDP表示)(output and GDP)和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失业(unemployment)、通货膨胀(inflation)以及国际收支平衡(balance of payment)。

  两个模型为总支出模型(aggregate expenditure)和总需求和总供给(AggregateDemand/Aggregate Supply)模型。

  政府两种政策为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和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

  在研究货币政策时还要学习美国的银行体系(Banking system)。

  不论是否参加AP考试,经济学基础课程所学到知识主要也是以上这些内容。

  还要提醒大家,AP宏观经济学和AP微观经济学重合的部分主要有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机会成本、边际、稀缺性、供给与需求、弹性等。如果考生AP宏观经济学和AP微观经济学同时考,则重合部分一起复习即可。重合部分的出题模式在两份试卷中大体相同。

  学习好经济学的难处

  第一个困难在于认识。什么是应该坚持的趋势,是好的趋势,在事前很难知道。有时甚至要在碰壁多次之后,才能够找到这个趋势。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在上初中的时候,近视度数已经接近600了,让我陷入了长时间的恐慌。试过各种办法好像也没什么效果。后来我不知道从哪儿看到一个方法,说每天晚上睡觉前做一遍眼保健操,就能减缓近视度数的加深。我于是开始尝试,并坚持了下来。正是从那以后,我的近视度数上涨得就慢多了。但在这样做的第一年,我根本不知道这是对还是错,甚至曾怀疑这样是否会适得其反,因而有过多次的动摇。直到坚持了多年之后,我才确认了这的确是个好方法。这个亲身的经历告诉我,要发现并确认一个好的趋势项并不容易。因为趋势的力量在短期内为各种随机冲击所掩盖,很难被察觉。而如果发现不了,就谈不上坚持。我这次来跟大家交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在未来几年的研究生学习中,在各种各样的随机干扰之中,有哪些是值得大家坚持的趋势项。

  第二个困难在于激励。趋势项通常很难带来及时的回报,因此必须要有一颗不为外界干扰所动的本心才能坚持。相信很多同学都喜欢玩电子游戏。有这方面经验的同学应该知道,玩游戏有时也挺辛苦的。要花不少时间来练级,还要费心思来解谜题、打怪物、过关。既然这么麻烦,为什么大家还乐此不疲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玩游戏有及时的回报。当你在游戏中干掉了怪物、捡到了宝贝,让游戏人物成功升级,都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及时而来的正反馈会激励玩家继续玩下去。但生活不是玩游戏。那些正确的趋势往往不会产生及时的回报。甚至有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很难看到坚持的效果。如果你发现自己每天坚持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却没什么效果,而旁边一个看起来无所事事的人,却因为好运气而跑自己前边去了,心态很容易失衡,就可能放弃了。

  不过,越是这种情况,就越要坚持。如果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正确趋势项,哪怕短期内看不到坚持的效果,也不要放弃。人生是一个长跑,有足够长的时间让微小趋势累积起来发挥巨大作用。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不懈,每天向正确的方向迈出一小步。只要每天睡觉前你能够对自己说今天又前进了一步,不管这一步多么微小——哪怕只是想清楚了一个小问题,或者仅仅记住了一个单词——也都足够了。这样积累下来,不需要多长时间就能看到自己明显的进步。

  对这一点我自己深有感触。最近十年我每年都觉得自己提高不少。十年之后回头来看,甚至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如果说我走得还算顺利的话,那么这种顺利主要来自于对那个0.01的坚持,而非那些随机的1。世界很公平,给了你很多好的1,就会给你很多坏的1。而它们都是我们所无法掌握的。在这种随机的起伏中,我们能坚持的,且应该坚持的只是那个0.01,那个趋势项。

  超越平均统计量

  今天我要讲的第二个理论是平均统计量。大家会在博弈论课程中学到Spence的教育模型。这个模型是Spence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原因。Spence揭示了教育在发送信号方面的作用。他发现就算教育对提升个人能力没什么帮助,接受教育也是有好处的。只要一个人接受了教育,就向其他人发送出了一个信号,可以就此把自己与那些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区分开来。大家在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都会学习高级经济学这些很难的课程。那些把这些艰深的课程学下来了,并还取得不错的成绩的人,就在向外发送出了一个“牛人”的信号。

  Spence的教育理论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外界对一个人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受到所谓平均统计量的左右。从信号的角度来看,人分属于一个个类别——你是干部,他是工人;你是硕士生,他是本科生;你是北大的,他是清华的......这些类别给每个人都贴上了形形色色的标签。而我们观察某人,第一眼并不是看到这个人本身,而是先看到他所属类别的共性,类别的标签,也就是这个类别的平均统计量。我今天第一次跟大家见面,和各位并不熟悉。所以现在我眼里看到的是中心新一级同学这个群体。我会想到中心以前的学生是什么样,进而把这些形象套在大家身上,从而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我这就是在用中心新生的平均统计量来理解大家。只有和你们接触多了,我才会慢慢了解到你们每个人的个体特征,也就是所谓的个人统计量。

  平均统计量的影响力很大,既可能让人失去斗志,也可能令人躺在成绩上睡大觉。正因为此,大家更需要摆脱平均统计量的干扰,坚守本心,最终超越平均统计量。

猜你喜欢:

1.学习方法总结范文

2.有效学习的十大方法

3.提高学习效率的10种方法

4.关于学习方法演讲稿

5.大学课程学习方法总结

37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