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预习导学案(2)
杨修之死预习导学案第二课时
【达标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庖官( ) 鸡肋( ) 夏侯惇( ) 食讫( ) 禀请( )
大簏( ) 谮害( ) 佯惊问( ) 绰刀( ) 取匙(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Páo官( )bān师( )汤chí( ) 分食qì( ) zèn害( )huī军( )
3.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来日魏王必班师矣: (2)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
(3)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4)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5)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 (6)操因疑修谮害曹丕:
(7)操方麾军回战马超: (8)延弃弓绰刀:
4. 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答话像流水一样迅速流畅,形容反应敏捷,口才好。( )
(2)拿不定主意。 ( )
(3)不说对,也不说不对。 ( )
5.分别给杨修恃才放旷的六件事加上小标题。
(1) (2) (3)
(4) (5) (6)
6.猜猜《三国演义》歇后语。
(1)刘备借荆州--------( ) (2)徐庶进曹营--------( )
7.写出《三国演义》中你所熟悉的两个故事名,并写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故事名: 人物:
故事名: 人物:
8.本文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 》,作者是 朝代的 家
,他名 ,字 ,号 。
二、文段阅读
①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
②原来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早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
③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9.翻译句子。
(1)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来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依据这三段文字,同时结合全文,归纳杨修被杀的原因,并指出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杨修、曹操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倾向有众多的拥护者,曹操多被称之为“奸雄”。你认同吗?请结合你的语文、历史方面的课外积累,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过“杨修之死预习导学案”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