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写的风筝预习资料
由鲁迅先生写的风筝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呢?鲁迅先生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思想感情?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鲁迅先生写的风筝预习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鲁迅先生写的风筝预习资料第一部分
1、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2、背景知识:
《野草》,散文诗集,1927年北京新书局出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收有《这样的战士》、《风筝》、《淡淡的血痕中》、《一觉》、《希望》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这一天恰逢旧历年正月初一,刊于同年2月2日出版的《语丝》周刊第12期,后来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风筝》发表以后,它的抨击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锋芒卓然毕露,受到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鲁迅先生同时另有一篇《我的兄弟》题材一样,人物相同,不过只叙写了拆毁儿童玩具风筝的错误,而《风筝》一文却挖掘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鲁迅先生写的风筝预习资料第二部分
1、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2段),“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
第二部分(3、4段),当年粗暴制止小弟做风筝给他造成的伤害。
第三部分(5~8段),时过境迁,“我”为当年的行为感到深深的自责。
第四部分(9~12段),“我”想讨弟弟的宽恕,小弟已全然忘却,这更平添了“我”心头的沉重。
2、中心意思:
文章回忆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精神的虐杀”。时隔久远,但我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已全然忘却,每忆及此,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3、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平实、选材精巧、结构别致,使《风筝》这篇作品不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鲁迅先生写的风筝预习资料第三部分
《风筝》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且不允许自己的小兄弟放,一次还粗暴地毁掉了他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但是后来,在“我”接触了外国教育方面的书籍后,却发现自己做错了,于是非常忏悔,渴望得到补救。但当“我”对已届中年的小兄弟提及此事时,小兄弟已经忘却。对此,“我”不仅没有释然,反倒心情更加沉重。
在整个故事当中,至少有两点是发人深省的。其一,“我”对小兄弟粗暴的伤害,用鲁迅先生的原话叫“精神的虐杀”。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愿望,只因有悖于成年人的“信条”就被扼杀,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一种悲剧的意味。在文中,“我”的沉重和悲哀被一再地强调,这不仅有力地表现出鲁迅先生一贯具有的自我批判意识和自我反省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摧残人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绝。其二,当多年后“我”又面对小兄弟准备道歉时,他却表示已经忘却此事,“我”听后不仅没有解脱,心情反倒更加沉重。因为当年的虐杀者和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却已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在篇末,作者写到:“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里“肃杀的严冬”和开头“春日的温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春”的挚爱和对“冬”的憎恶。这里的“春”可以理解为美好的事物、幸福的生活,而“冬”则是黑暗的社会制度、压抑的民众生活的象征。
那么为什么“我”会发觉自己少年时对小兄弟的举动是粗暴的呢?是因为“我”后来阅读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从书中“我”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由此,我们又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做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事情,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行为。
总之,《风筝》由“精神虐杀”所引发的深沉自责开始阐发,对眼前的“社会虐杀”给予强烈的揭露和抗议,将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成功地结合起来,是一篇意蕴深厚、发人深省的散文诗。
鲁迅先生写的风筝预习资料相关文章:
4.鲁迅风筝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