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课前预习 > 新课标下小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新课标下小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时间: 若木623 分享

新课标下小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预习对于初中生、高中生来说非常重要,是决定学习成绩是否优异的关键环节,老师、学生乃至家长都非常认可这一点。而对小学生而言,大家似乎就不那么重视预习,甚至干脆不提倡预习,持此观点者不乏一些任课教师。

  这究竟为何?是不是认为小学生年龄小,自学能力较差,预习效果肯定不好?或者像有的教师所说“如果提前预习了,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会失去新奇感。”对此问题,我想从教师这个角度谈一下数学学科预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会数学预习。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数学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激发兴趣、增强信心、促进发展的重要环节。预习是学生听课前独立地对新教材进行准备性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恰当的预习,为创设活泼、生动、创新的课堂平台提供了可能。如果做好了预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做到心中有数,能把握重点难点,有利于培养学习新课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在课堂上学习的欲望会更强烈,更容易激发兴趣、思考、质疑和求知。因此预习对小学生而言,也是学习的必要环节。

  如何搞好预习?面对小学生自控力差、理解力差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进行指导。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了解新课的重点和难点。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仔细体会、认真思考,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标记。另外,根据内容的不同,教给学生不同的预习方法,比如:对于概念性的数学知识,可以采取标记预习法。在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做出标记,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并在书上空白处提疑问、写心得,为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做准备。对于计算类或解决问题类的数学知识,可以采取尝试解题预习法。在预习时,让学生大胆尝试独立审题、解答例题,解答后与课本上的方法对照,不会解答再看课本上的,然后再尝试解答书中习题。对于空间与图形类的数学知识,可以采取动手操作预习法。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对于实践类的数学知识,可以采取调查预习法。如身份证编码、超市购物折扣、计算银行的利率、查看家里的水电记录等等。在预习时,可以利用网络或调查等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

  另外,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数学预习的要求,切实保证预习有实效。学生预习前教师可提前设计好预习导学案,发放到学生手中。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依据,就像教师依据教案上课一样,它的编写围绕课堂教学展开,涉及本节课的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和学生有能力完成的一些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预习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培养他们的预习兴趣、预习习惯,中高年级学生重在训练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导学案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课前预习的依据,避免了他们在预习当中的肤浅和盲目。

  学生预习结束后,教师上课前要检查预习的情况,一方面是对学生预习态度的情况掌握,促使学生预习要深入;另一方面能够发现学生预习中的疑难之处,这些疑难之处恰是需要教师解惑之处,要把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做重点处理,而对课程中的简单问题,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再多费心思,一带而过,一堂课下来如果还有时间可以进行巩固和拓展。这样单位时间内,解决三个问题和解决两个问题,哪个效率更高?不言而喻。有学生质疑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总之,预习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培养学生从小学养成科学预习的好习惯,有利于他们轻松面对更高层次的学习,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13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