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养殖死亡的原因有什么
有些花友们会感到很不解,为什么别人养的杜鹃花枝繁叶茂的,而自己的没养多久就死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杜鹃花养殖死亡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
杜鹃花养殖死亡的原因
通风换气不良杜鹃花性喜凉爽,空气清新,通风不良易形成高温、燥热的环境,且易发生褐斑病、红蜘蛛等病虫害。应改善通风条件,用清水喷洗枝叶,增加湿度,同时减少浇水量。
长期光照不足杜鹃花色艳,花期较长,放在室内,植株体内养分大量消耗,而光合作用又受影响,养分不能及时补充,会出现植株不明原因地枯萎死亡。夏季需遮阴,以免强光灼伤叶片,但春季、夏初及冬季均应在上午接受光照,避免长期置于较弱光线下土壤碱性粘性杜鹃花属须根系植物,要求土壤PH值5.5至6.5,以透水性强、含丰富腐殖质培养土为宜,培养土配制后应杀虫灭菌或高温消毒后才能使用。粘土通透性差,碱性土会造成杜鹃花花小,茎叶、枝梢干枯,甚至死亡。
水肥使用不当由于杜鹃花根系纤细,因而怕干又怕涝。浇水过多会引起落叶、落蕾,如果经常处于水分过多的状态,易引起烂根死亡。应适度浇水,土壤见干见湿,保持空气湿度在70%以上,冬季严格控水,保持土壤微潮即可。杜鹃花不耐大肥,尤忌浓肥和生肥,如施入臭鸡蛋、死畜禽等未经腐熟的生肥或浓度过大的化肥,易烧根而使植株枯萎死亡。杜鹃花施肥时应注意量少,如需肥量较大,可增加施肥次数,同时,增施少量硫酸亚铁。10月停肥,以免萌发新枝,影响安全越冬。
杜鹃花换盆不够及时常年不换盆会出现株大盆小,根系过多过长,盘结过密,在盆内无法舒展,养分耗尽,日久衰竭死亡。因此,杜鹃花每3年至少换盆一次,将植株从旧盆中脱去,剥去部分宿土,使须根散开,剪去过长的须根和病根、枯根,换上新的培养土,促进根系新陈代谢。
杜鹃花浇水酸化的方法
北方土壤碱性,因此水的硬度和PH值也高,长期用这样的水给杜鹃花浇水,会对杜鹃造成慢性危害,最终会导致死亡。常听说杜鹃养不过三年,主要就是水质的原因。
因此浇花前,需要对水进行酸化、软化处理。处理水的方法主要是向水中加药剂,常用的有FeSO4、食醋。如果有条件,有草酸也很好。
不同地区水的硬度不同,因此加药量也不同,第一次使用时应该做试验,向水中逐渐加药,同时用PH试纸测试,当PH值降到5.5时,记下用药量。
如果没有条件试验,可以用别人的经验方法处理,有推荐0.1%FeSO4的,有推荐1升水加4ml醋的,两种方法都是成熟可靠的方法,只是用量不同人有不同建议。我是用3升水加1克草酸,混浊形成白色沉淀后,再加1克FeSO4,这个溶液不太稳定,时常变成铁锈颜色。如果改变顺序,两样同时加,就不会形成深淀。
我是不管什么结果,直接浇就行了,效果挺好,受硬水伤害长势变弱,且发黄的杜鹃慢慢开始恢复,刚开始就用这个溶液的杜鹃生长更好。有人用果皮等泡水酸化,降PH值效果明显,但各种书籍论文中没有见到推荐这个方法,可能它的其它影响还有未知数。
为防止配制的溶液不是最佳浓度,时间长了危害积累,可时常过量浇水,将盆底流出的水弃掉,起到冲刷作用,保持盆内环境稳定。
用以上简单的方法栽植新杜鹃,包括一些状态不太好的植株,成活率几乎100%。
杜鹃花叶子发黄的解决方法
一、杜鹃花叶子发黄原因
水土偏碱
北方地区的土壤及水含盐碱比较多,而杜鹃花是喜酸花卉,若水土中缺少可溶性的铁元岁,杜鹃就会出现黄叶现象。所以在栽种时,尽量选择酸性土壤,生长期间多浇些矾水,或者浇点食醋。
光照不当
杜鹃花喜凉爽阴凉,但若长期放在遮阴不见光处,或者光照过强,会导致杜鹃花枝叶徒长,叶片薄而黄,不开花甚至开花少,需要及时将花盆移到向阳处或背阴处。
受到强烈刺激
杜鹃花的叶片比较脆弱,在防止病虫害时喷洒的一系列药剂,都有可能会造成叶片发黄。药剂浓度过大,并且有残留有毒气体,或者环境骤然变缓,忽冷忽热,都会造成杜鹃花叶尖或叶面局部发黄焦枯。应合理使用农药,减少不必要的空气污染。
温度不当
杜鹃花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冬季温度在10℃以上可安全过冬。但冬季天气多变,若未及时移到室内或有冷风直吹,杜鹃很容易受到冻害,导致黄叶,严重时还会枯黄而死。所以,每年10月中旬将杜鹃移到室内养护,放在向阳处,控制室温在10℃左右。
二、防止杜鹃花叶子发黄的方法
除了上文说到的控制好温度、水分、阳光、土壤外,还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及时换盆
每2年左右的春季或秋末翻盆一次,盆土宜用含腐殖质丰富、肥沃疏松的微酸性沙质土壤。翻盆时,只换掉1/3的即可,以免土壤环境变化过大,影响植株生长。
及时修剪
杜鹃花每年花后应修剪一次,剪掉病枝、弱枝,将徒长枝进行短截,不仅能促进植株的生长,还可以保证株形完美,枝条分布合理。修剪得当可增强植株的透光性,促进杜鹃开花。
猜你喜欢:
杜鹃花养殖死亡的原因有什么
上一篇:杜鹃花的水培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杜鹃花养殖施肥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