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习惯?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习惯?
读懂孩子: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后天逐渐养成的与学习行为相关联的习惯,它是一种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孩子一生宝贵的财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期主题——学习习惯。
内容概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并有助于身心健康。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侧重点不同。
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要持之以恒。
和孩子一起制定详细的规则,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定期给孩子反馈,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具体表现,有助于好习惯养成。
成长规律规律1:良好学习习惯有助提高学习
第一,学习习惯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在低年级,由于学习内容对孩子的挑战较小,学习成绩差异较小,所以学习习惯好坏对成绩的影响不是特别突出。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例如不认真审题、计算粗心大意、书写不规范等,都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孩子的学业表现。
第二,好习惯能解放大脑,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大脑更容易专注于某事,更能排除干扰。
第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当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能比较容易进入学习和思考的状态。剑桥大学就有一项调查发现,70%的学者承认在自己创造习惯的科研活动中,梦境发挥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规律2:良好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日本心理学家做过有关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他们调查了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学习习惯的得分并没有显著地增加。这说明学生的学习习惯早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形成了。
在关键期内,人的某种行为、技能和能力等发展最快,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学生实施相应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教育,效果就会明显差很多。进入小学,孩子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学习,这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规律3:不同阶段习惯培养重点不同
有研究者提出,学习习惯可以分成基本学习习惯(例如认真听讲、认真书写、预习和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拓展性学习习惯(例如合作学习和查找资料等)和个性化学习习惯(指孩子自身带有明显个人特色的学习习惯,如通过梳理知识关系、建立结构图来记忆知识等习惯)。在小学阶段,孩子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主要是基本学习习惯,其次是拓展性学习习惯。
规律4:学习习惯培养依赖成人监督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自我监督、管理意识较差,他们不能根据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因而在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不厌其烦地旅行监督的职责,反复提醒,与孩子一起巩固良好习惯,纠正不良习惯。
规律5:需要警惕孩子学到坏习惯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且喜欢模仿,容易受到他人影响,不自觉模仿别人的行为。例如看到爸爸躺在沙发上看报纸,孩子也会不自觉地想躺在沙发上看书、写作业。
规律6:纠正坏习惯比养成好习惯费劲
无论是坏习惯还是好习惯,都是孩子固定的一些行为方式,打破这些已经“自动化”的固定行为方式,如同把一颗已经生根发芽的小苗连根拔起,势必会产生不愉快的感受,引起抵触。因此,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孩子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纠正坏习惯的需求。
养育策略1重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持之以恒
培养习惯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包括培养期和巩固期,而小学生自律能力较差,在培养习惯时会出现反复,家长一定要保持耐心,坚持到底。
2了解孩子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的要求
小学阶段需要培养的基本学习习惯有学会倾听,敢于提问,认真书写,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善于思考,自主学习。具体行为要求如下:
学会倾听: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听老师讲话,也认真听同学发言。
敢于提问:遇到不懂的地方,会向老师、同学请教;对于周围的事物有好奇之心,经常提出问题;当与老师和同学有不同看法时,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时,能清楚表达自己心中的疑问。
认真书写:书写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按正确的笔顺书写,自己工整;书写时专心,注意力集中。
独立认真完成作业:能认真、按要求、按时完成作业;做完作业后,能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后及时改正;独立完成作业,在遇到困难时先尽量自己解决;认真审题,明白题目的意思再做题。
善于思考:积极思考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课堂上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尽量寻找解决的方法;敢于表达,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自主学习: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能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提前预习课堂上需要学习的内容;能定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温故而之知新;能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如喜欢植物的孩子多看介绍植物的书籍。
3让孩子了解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例如尤为家长发现孩子总是趴在桌子上写作业、看书,就告诉孩子,错误的坐姿容易引起视力下降,最后需要佩戴眼镜。然后这位家长把一副眼镜给孩子带着,然孩子做跳起和甩头等动作,感受眼镜给运动、生活带来的不便……
4与孩子制定详细的规则
与孩子制定详细的规则
与孩子一起商量具体的规则,解释清楚具体的规定,制定一个有吸引力、约束力的奖惩措施,并严格执行。
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有7个要点需要引起注意:
1.与孩子一起商量,将需要遵守的规则进行分类。例如将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分为正确的姿势类、作息类等。把各类信息中最重要的规则挑选出来,把不太重要的内容删掉,最好不要超过7条,否则将超过孩子的记忆限度,而且太多繁杂的管制会令孩子反感。
2.每条规定的内容都需要明确、清楚,避免空泛。例如,不说“你要按时完成作业”,而说“当天的作业要在9点前完成”。
3.不说负面、错误的信息。因为这样的表述,强调了错误的行为,可能会引起反作用。例如,“睡觉时间不要晚于9点”,不如“要在9点以前睡觉”。
4.一起商量奖惩细则,确保规则的约束力和激励作用。
5.选择双方心情都很愉悦的时候讨论规则。向孩子清楚解释每一条规则的意思,并充分听取所有人的意见,以便完善和细化规则。
6.当各方对规则内容没有异议后,将协议打印出来,孩子和家长共同签名。
7.把协议贴在显眼的地方,例如,孩子的书桌上、孩子房门上等。
5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利用直观形象的榜样作用,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榜样可以来自身边的人,也可以是故事中的人物,因为几乎没有孩子是不喜欢听故事的。
6习惯养成需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
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通过长期、反复地训练才能形成。
对每一种习惯(如写字姿势、看书姿势、按时写作业、检查作业的习惯)都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让孩子清楚明白习惯的具体内容。例如,不要简单告诉孩子“好好写字”,而应该告诉孩子“按正确笔顺,一比一划工整地写字”。
在训练孩子的行为前配以讲解和示范,并在必要时把具体的动作或行为要求分解。尽量做到具体、明确、简单、容易操作,使孩子有法可循。
7定期反馈,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表现
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进行检查、评价,告诉孩子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家长的评价要使孩子明白是他的什么行为得到了赏识和肯定。有心理学研究显示,能否得到及时的反馈,对孩子的学习结果有重要影响。及时的、有效的反馈有助于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技能。
8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表现
孩子在学校和家里表现有时差异很大。家长多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表现,有助于老师判断孩子们学习习惯的掌握情况,便于老师安排后续的工作。另外,家长还可向老师反映孩子的进步,让老师知道孩子的进步,关注孩子的表现。
【学习习惯】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习惯?
孩子粗心是很多家长关注的事情。
有的孩子“粗心”突出表现在学习方面,例如:表现在数学方面:把符号看混,如“+”看成“-”;把数字看混,如“5”看成“3”;忘了写答案,抄错了题,数错了数等。表现在语文方面:学拼音困难,阅读能力差,错别字多,作文偏题等。
也有的孩子“粗心”表现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譬如:上学时忘了带做好的作业本,开门进屋后忘了把钥匙拔下来,自己的东西总是丢三落四,到用的时候满世界找也找不到等。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让人终身受益。无论从长远来看还是从目前孩子的学习状态来看,粗心都是应该纠正的。
分析孩子粗心的原因,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是孩子学习不认真,太马虎,缺乏对学习的兴趣,贪玩等。如何看待孩子粗心,家长的认知有一些误区:
误区一 孩子学习主观上不认真。
其实,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不是他学习不努力,而是他的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孩子的听知觉和视知觉是影响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这部分孩子说他们粗心,他们是冤枉的。不是孩子不想好,而是他的能力没达到。
误区二 片面关注学习习惯,忽视做事的条理性。
学习上细心的习惯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生活习惯不可分,那些做事丢三落四,缺乏条理,不能坚持到底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上容易粗心。家长应该从小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小的时候让他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大一点时,帮着洗碗,做些家务活。
误区三 家长任意的惩罚孩子。
比如:抄十遍书、每天作50道口算题等,让孩子心理上产生厌倦,失去学习的兴趣,过度单调的重复,引起孩子的反感,欲速而不达。
其实,孩子学习情绪的好坏,对学习的影响很大。刚上学的时候,每个孩子都雄心勃勃地要争第一,可是孩子们的学习能力确实存在某些不同,在这些学习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孩子再努力,结果总是不尽人意。更重要的是,老师和家长误解他,认为他贪玩,心思不在学习上,学习不认真,不专心等。家长的批评,甚至打骂,使孩子心理受到严重的挫折,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学习的信心,虽然看他坐在桌子旁学习,其实心早就飞了。
因此,对孩子要鼓励,有进步时就表扬,让他看到希望,使他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调动起他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我比较喜欢用赏识教育,让孩子心灵充满阳光。在学习上,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和孩子出门时,看见什么说什么,譬如,让他口头描述超市,新华书店,或者看图说话,培养他的口头表到能力。
在生活上,我觉得家长要早一点放手。现在的家长,嘴里说自己孩子依赖性强,其实是大人们在潜意识里离不开孩子。他们过分地保护孩子,无论孩子做什么事都要过问,常常令孩子们的反感。他们包揽了孩子的一切。让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越来越差,而令大人们反感。常听人说,“有个能干的妈妈,就一定有个笨娃娃”,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家长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己对孩子的依赖,不能认为不照顾孩子,孩子就会受罪,就不幸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适当做一些家务事。不要什么事都是家长大包大揽。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的,他小的时候受到一点挫折,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明天就会独立成长。孩子总要离开父母的怀抱,走进竞争的社会,家长放手越早,孩子成熟越早。
另外,要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多给孩子细心的心理暗示。如果家长一再地说孩子粗心,做事慢,孩子就会形成一种习惯,真的认为自己粗心。相反,家长把目光放在孩子细心上,在孩子心理就有一种自己“细心”的心理暗示。孩子小,自我意识薄弱,很在意周围的眼光,家长应该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孩子的优点上。纠正粗心,养成细心的习惯,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综上所述,帮助孩子克服粗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将会让孩子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