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有效的学好小学数学
怎么才能有效的学好小学数学
学习小学的数学不应该是“题海战术”式训练,而更应该着重思维训练,全面掌握学习方法,正确的学习数学。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学好小学数学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学好小学数学的方法
一、课前搞好预习,课后及时复习
数学课本是学生学习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课本。课前的预习将产生的疑问和问题随手记下,要多动笔,要手脑并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定义、公式的来历可疑在练习本上进行简单的概括,不要只知道一味的死记硬背。这样做有助于我们在课堂上会更集中精力的去听老师讲课,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预习时,我们只要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知道哪里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因此有必要对预习时所作的标记,产生的疑问和问题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的去理解和消化吸收,从而掌握知识,消除预习中的障碍,在上课的是我们要做到重点听老师的讲解,不光是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老师的那种数学思维习惯。
看看老师讲的内容哪些是与自己的想法是不同的,在课本上的知识掌握的熟悉度,做到不留疑点。老师要对学生诉说先对课本进行预习、独立思考和阅读的习惯,进而对课本进行质疑,必须成为学好数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及时的复习对于所学知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进行查缺补漏,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补充,在复习中,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进一步的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每天都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进行综合概括,使所学内容在脑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适当做题、培养良好的改错习惯
学生在学习时要善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在上课的时候,要边听边想,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对于一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得出答案的,应该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的分析题目,尽量自己去解决。确实不能自己的解决的,可以去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怕别人下次澳华。经过老师或同学的讲解,会给自己一定的启发,把问题弄明白了,变成自己的知识,只有虚心请教的人才有更大的进步。
要向学好数学,肯定要做练习题,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课本是基础的知识,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然后再找一些辅助的学习资料,开拓自己的思路,对于一些易错题,要总结归纳,要准们有一个纠错本做记录。分析原因并改正,到下次考试前复习时再看一遍,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类似的错误。但是,如何处理自己的错误,其效果却大不相同。
有些同学把完成作业当作向老师“交差”,对作业只看批语和分数,不检查错误的原因,更谈不上纠正。有些较好的学生,也往往是就错改错,而不深究错误的原因,久而久之,便养成不愿独立思考、不会自我检查、得过且过的坏毛病。因此,必须培养良好的改错习惯。让学生按三个步骤做:第一步“知错”。
让学生检查在哪里出了错,对书写过程的题目,自己应检查出错的步骤,怎么错了,遇到填空题和选择题,应先找到自己的解题过程,而后进一步查出错误的步骤。第二步“认错”。让学生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在哪个知识点出了错,这是改错的最重要的环节,是根除错误的重要保证,也是容易忽略的地方,许多学生往往把错误的原因归结为“粗心马虎”,摸摸鼻子就算了。
实际上纯属马虎的问题是极少树,大多数错误反映的是自己的知识弱点或缺陷,那些由于粗心马虎而出错的步骤,正是自己不太熟悉的知识点。一但对知识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就不会粗心、马虎以至于出错了。因此,自己要进一步分析出哪个概念、定理或法则还没达到相应的熟练程度。第三步“改错”。就是在认错的基础上,把错题再做一遍,若是填空或选择题,改错时必须写出正确的计算或推理过程,对正确的理论再次加深认识。
三、培养规范的解题习惯
衡量一个学生会不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最终要落实到书面表达上。表达过程要求合乎条理,层次清楚,符合逻辑,准确规范地使用名词、术语和符号。在某种意义上讲,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比较强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在自然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形成数学语言能力,并借助数学这个载体进行数学思维。
听力健全的人从小就受语言环境熏陶,一般四至六岁的小孩都能理解和运用一些简单的词汇和关联词语,如:“多、少、大、小、一样多、因为……所以……、假如……、如果……那么……”,这对学习数学是很大帮助的,而学生缺少这种语言能力的自然形成阶段,致使学习数学时,感到难以理解和运用。小学阶段的数学问题大多是计算题,格式也简单,通过模仿训练逐渐形成习惯。因此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
所以,教师过程一定要详细板书,不轻易缩减解题步骤,不随便省略数学语言,做好数学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范的格式写,使学生在长期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理解数学语言,形成正确的数学习惯,提高思维的综合能力、概括能力。
四、放松答题,轻松面对考试
考试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轻松面对,遇到没有太大的把握的题目,先放到一遍,不要慌乱,应该把会做的题解决好。对于自己的要有特别的信心,永远鼓励自己,战胜慌乱,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的去得分,考试时好的心态可以使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考得好的同学不要骄傲自满,成绩不好的同学也不要垂头丧气,成绩只属于过去,前面展示我们的机会还有很多很多。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真正的学习不是老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自己,只有自发地进行学习,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才会不断涌现,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会不断得到提高。其实学好小学数学并不难,关键在于想不想学。
对于学生本身来讲,兴趣很重要;而对于老师来说,要学会引导学生,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接受并吸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一方面要有较为充裕的学习时间,因此,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学习;另一方面,需要相互之间商量议论和合作学习,这样才容易互为启发、补充,形成较好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总之,学习方法是灵活多样化的,具体问题要因人而异,但要指导“兴趣”和信心是学好数学最好的老师,努力总会有收获。
学好小学数学的步骤
(1)如何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很多人认为,数学这门学科单调、抽象,与我们的生活脱离。正是这样的思想,扼杀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实,学习数学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只要你细心观察,它是无处不在的。小到门牌号码的排列规律,大到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充满数字的世界里。
首先,我们要帮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找到有趣的数学问题,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游戏,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奥妙和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激情、探索知识的兴趣。当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知识能够帮你解决身边的问题,帮你变的更聪明时,那学起数学来就轻松多了,也变的快乐了。
其次,很多孩子害怕出错,认为做错了就会挨批评,从而灰心自卑。反而,我们应该要鼓励错误,它来自于孩子,贴近孩子,暴露出孩子的真实思维,帮助我们一起发现孩子知识构建的障碍。其实有些错误的产生也包含着孩子自己的创意,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想法来解题,通过巧妙的点拨和指导,则能够帮助孩子突破障碍,甚至能够达到一个自己创新的境界。让孩子不怕出错,大胆探索,大胆想象,解开禁锢孩子思维的框架,让孩子在一个快乐、轻松的环境里学习。
(2)如何打好数学基础?
学习就如盖高楼,要有美丽宏伟的大厦,就要先有扎实的“地基”。这些基础并不如“大厦”的精致豪华,但正是要有这些单调的基础,才能够构建出成功和辉煌。
打好数学的基础,不像大厦地基一样辛苦费神,数学基础是可以用巧学而来的。
分蛋糕,学分数;走走路,学行程;玩扑克,学四则运算……通过一个典型的例子,或者通过孩子亲身体验和角色转换,让孩子们把知识牢牢刻在心里。在此同时,孩子们也感受到学习的无限乐趣。在玩耍中学习,既快乐,又能够对知识有透彻的了解和深刻的记忆。
数学的基础知识很多,但它们之间也有着联系,通过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来“连锁记忆”也是一个打好基础的好方法。例如从整数四则运算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从观察物体到认识平面、立体图形……把一个个知识串成一条完整的知识链,有助于孩子们更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
(3)如何灵活用所学知识?
数学习题很多,做也做不完,换个题材换个数字,又可以变出很多题。因此,靠做习题来掌握知识和提高成绩,效率不高,又容易疲劳。
打好基础,就是为了灵活运用基础来解决和探索更多问题。如何灵活运用,那就要有灵活的思路。
让孩子们自己对题目进行解读和了解,用已学过的方法来解题,试图寻找新的解题方法。再帮助孩子概括出题目内容,抓住题目要点,理清解题思路,带着孩子一起思考一起解题,让孩子在引导下自己攻克难题。鼓励孩子用多样的方法解题,方法多、思路多不是一件坏事,它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在追求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力求“优化”,让学生从多种算法中去分析、去辨别,哪种方法最简便,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还渗透了“择优而用”的思想。学会一个好的、简便的思路,能够让孩子在答题时事半功倍,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让孩子们自己动脑体验解题过程,参与思考,而不是强加给他们一种思考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能够真正掌握一种类型题的解题思路,就算换个方式出题,他们依旧能够轻松应变。
当然,孩子们要想学好数学,还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这样在学习上遇到任何困难,都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学好小学数学的习惯
1、认真“听”的习惯。
为了教和学的同步,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思想,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听边思考,对中、高年级学生提倡边听边做听课笔记。
2、积极“想”的习惯。
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使自己始终置身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是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随着年龄的升高,思考问题时应逐步渗透联想、假设、转化等数学思想,不断提高思考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3、仔细“审”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学会抓住字眼,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旁注、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性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建议教师们经常进行“一字之差义差万”的专项训练,不断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4、独立“做”的习惯。、独立“做”的习惯。
练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还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教师应教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盲从优生看法,不受他人影响轻易改变自己的见解;对知识的运用不抄袭他人现成答案;课后作业要按质、按量、按时、书写工整完成,并能作到方法最佳,有错就改。
5、善于“问”的习惯。
俗话说:“好问的孩子必成大器”。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大力提倡学生自己设计数学问题,大胆、主动地与他人交流,这样既能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同学友情,又可以使学生的交际、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6、勇于“辩”的习惯。
讨论和争辩是思维最好的媒介,它可以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渠道、广泛的信息交流。让学生在争辩中表现自我、互相启迪、交流所得、增长才干,最终统一对真知的认同。
7、力求“断”的习惯。
民族的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新大纲强调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受常规思路局限,乐于和善于发现新问题,能够从不同角度诠释数学命题,能用不同方法解答问题,能创造性地操作或制作学具与模型。
8、提早“学”的习惯。
从小学生认识规律看,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必须牢牢抓住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四个基本环节。其中,课前预习教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随着年级的升高、预习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猜你喜欢:
4.小学数学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