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

如何开展有效语文综合性学习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如何开展有效语文综合性学习?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吗,和学习啦小编一起看看吧! 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开展有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开展有效语文综合性学习一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集体学习活动。本文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进行了探讨。

  一、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扮演着课堂主体的重要角色,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是配角。新的课程标准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自身教育理念的问题,语文综合性学习尤其要求教师做到这一点。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准确定位,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抱着为学生服务的学生主体观念;教师必须要从过去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者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综合性、充分化、自由化学习中形成学生语文素养,锻炼学生语文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明确,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还要成为一个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这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否真正取得实效也很重要。教师只有具备了以上种种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收到显著的学习效果。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呈现形式

  1.课前活动。基本模式先是在课前探究实践,相关资料的查询,让学生从报刊杂志、图书馆、互联网上收集资料,走访社区、工厂、农村、采访别人等。然后在课堂上汇报、交流、展示,如我上八年级语文课中“莲文化的魅力”综合实践活动一节课时,尝试着按以往“教师演示讲解,学生观看听讲”的传统模式变成“课前学生探究,课上展示交流”,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再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上台演示探索的成果。学生在活动课让互相交流,自己感悟,这比教师硬性直接地灌输给学生,效果要好得多,同时在展示交流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课后活动。在学生学习语文课本某一单元之后,引导学生走出学校,如教完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之后,我带领学生参加六合区灵岩养鹿场,通过参观、调查、采访,亲自体验,学生们把自己实践活动汇报展示出来:有的是投影、速写、调查报告、观察日记,有的介绍有关鹿的科普知识。

  我在学生情绪缴昂时布置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任务,这样效果很好。因此,这样做,不仅仅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周围生活相联系的能力,使学生有较大发展空间。

  3.课中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前面两种形式所不同的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每册后面有大量课外古诗,我从七年级开始注重课外古诗阅读积累,八年级时我上了一节“趣背古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师生相互配合,通过背诵古诗词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同时拓展学生思维。

  三、有效利用好丰富的课程资源

  1.活用文本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资源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表演戏剧,图书馆、展览馆,布告栏、报栏、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对于农村中学,文本是他们语文学习最主要的资源。(1)教师要利用好文本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如我在指导学生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莲文化的魅力》的活动时,我提前一周布置,给学习提供研究方案,按活动小组确定每个小组研究专题:指导学生以六人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有分工、有合作地从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现实生活、莲与科学知识等方面去搜集、整理和探究。包括:(莲的名称(含学名、别名、美称等)、莲的历史、品种、莲的图片、工艺品(含邮票、明信片、挂历、水墨画等)、莲的美食和药用、莲的名胜古迹、莲的诗文、故事、传说、莲与佛教的关系、艺术作品中的马、文学作品中的马等。(2)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和教师的活动建议,设计制定自己的活动方案;(3)办一份综合性学习小报(除教材中的资源外,还可利用图书室、工具书、网络等可用资源收集有关资料,资源共享)。所以,“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只有充分用好这个例子,才能拓宽语文学习空间。

  2.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语文学科不再是单一性的,而是能复合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养成,不仅仅是通过语文课本,而是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学生生活体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突破学科界限,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比如,我指导《黄河,母亲河》实践活动课时,我可通过与地理、历史等学科的结合,开发其综合性学习资源:通过地理学科了解黄河起源、流经哪些省区、有多长,为什么有“跳进黄河洗不清”之说等;通过历史学科了解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了解黄河流域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址,大禹治水,以及昔日的缺口与断流给中华民族带的灾害与苦难;通过政治学科了解人们呼吁保护黄河的声音及当代人民对黄河的治理;还可通过与音乐学科的结合来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不只是掌握课本知识,还需要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提高语文能力。在让学生获取资料的同时,不仅要学会获取资料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整理资料,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利用当地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一切“自然风光、人物古迹、风俗民情”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题的资源”,我曾组织学生去灵岩林果一带调查,参观六合区二水厂、金牛湖、桂子山石柱林,也利用学生去南京参加实践活动去参观科技馆、看云锦等。利用当地的雨花石资源,开展“赏雨花石活动”、“如何给雨花石起名字”等。这些自然、社会、人文等地方资源是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

  四、因地制宜,积极寻求语文综合性学习新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我在平时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是一种用时不多,学生能力却如雨后春笋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的有效活动。在平时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以小促大,在我所教的两个班级里,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上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到台前演说,提前一天准备,可脱稿也可读稿,师生听完后要发表意见和建议,并背出听到的某些优秀句段,按十分制打分,组长记录组员得分,期中和期末评出优胜小组和优秀演说家,全班表扬。我把平时我的学生所运用的方式作一下简单的介绍:1.时事点评;2.兴趣展现;3.佳作赏析;4.作品展示。这些活动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整合信息技术,走进网络,让学生语文学习的平台更广阔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共享、学习交流平台。它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三个方面,即:语文味、综合性、学习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它集创作、感悟、日记、心得、摘抄、音乐、美术、剪辑、编排等为一体,让学生在前卫的、全新的学习方式中学习,并乐此不疲!例如:在《说不尽的桥》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上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归类:桥之旅、桥与对联、桥与诗歌、桥的传说。然后把它们分别作成演示文稿,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活动中表现了空前的热情,参与度大大提高。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倾筐倒箧容易,画龙点睛艰难,确实事实,可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利益,似乎不应怕艰难而去走容易的途径。”作为农村学校,一定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灵活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不断丰富有自己特色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使其成为农村学校特色文化的重要体现。

  开展有效语文综合性学习二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较强的写作技巧、和增长学生见识和见闻,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语文兴趣的途径之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学习形式,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那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呢?通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做好学前准备是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前提

  在开展每一次语文中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总的来说可以从这几方面做好准备:首先,选定好综合性学习主题,主题的选择应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状况;其次,根据主题选择准备好交流素材;第三,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交流准备。比如我今年上六年级,通过学习了《草船借箭》这一组课文后,就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主题为“三十六计”的成语故事会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做活动之前,我要求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三十六计”当中的一个成语故事,我给学生提供了“三十六计”的一些成语。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区寻找交流素材。从而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创造了条件。

  二、设计合理的活动流程、给学生充分展示的平台,教师善于调控是开展有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关键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活动上的交流表现主要看学生,因此我们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应给足时间让学生去交流、去创作,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控活动气氛和准确拿捏时间的分配,在重要的环节上可以用多一点的时间让学生去交流,但是学生毕竟知识阅历有限,他们有些时候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困难,避免学生走弯路,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由去完成,有些时候会徒劳无获的。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在设计的时候应科学合理地进行布局设想。比如我在召开“三十六计”的成语故事会这个活动时,首先:让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所读到的成语故事,小组互评;其次:抽查汇报,让学生推选小组里讲得比较好的同学上台讲演成语故事,教师进行点评。学生演讲后说出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第三: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然后再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给人的启示。这样紧密合理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及时进行奖励表扬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喜欢上了语文综合性学习。

  三、做好活动延伸,达到学以致用、以学促进的目的

  每一次活动结束后,不能就此了结,因为对于一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还包括课后进行实践延伸,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慢慢去体会,比如在我以“三十六计”的成语故事会后,要求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成语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运用在生活实践中加以体现,但是教师要求学生必须要在遵守社会公德的前提下进行实践探索,写一篇运用成语故事的文章,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以致用的训练。比如参观一处景物或观看一场影像要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感想,活动结束后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写得形象生动,并且还应写出自己的感受。课后的延伸方法多种多样,要根据选择的主题和学生在主题学习中的变现切实做好延伸布置。这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总之,选择好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开展好有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做好课后延伸,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果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上面几个方面做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工作,这样开展的综合性学习一定是有效的。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不断创新的艺术,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希望指导教师和各位同行能给予我多多指点!

  开展有效语文综合性学习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虽说是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很精通,却应义不容辞地、认真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好此项语文活动。通过自己的学习及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培养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入手

  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兴趣,为今后他们能自觉、自主地开展活动做好铺垫。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开始实施的过程中,无论学生活动的结果如何,教师都不应轻易地否定学生,而应该小心翼翼地像保护幼芽一样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一页纸,一张画,一幅照片……不吝啬自己的赞美,那对孩子今后的自主学习可谓是大有裨益。

  二、教师要学会活用教材,拓宽视野

  教师可结合学情、校情等主、客观因素灵活安排综合性学习的时间,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增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即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单元为主线,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基本跟单元内容一致。为了体现教材的循序渐进原则,中年级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不多,如第五册课本中仅有“快乐的课余生活”、“中华传统文化”两次综合性学习内容,第七册课本中也只有“中外童话”、“成长的故事”两次综合性学习内容。有时结合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增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如在学生对课本中的古诗产生兴趣时,我们可以开展“诵读唐诗宋词”活动;在学生被古代神话深深吸引的时候,我们可以抓住契机,组织学生拜读名著经典,演一演“我喜欢的神话故事”;当学生沉醉在优美的游记中时,我们应该积极鼓励他们走进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是从作者的作品中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秀丽……

  另外,课本中部分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安排,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或推迟。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教学中我将这次活动提前布置,组织学生利用“五一”长假开展活动。不少学生都利用假期回乡探亲或外出旅游,真正走进田园的学生不在少数。活动展示汇报中,学生的照片、日记、小报、图画等丰富的成果,证明我的安排完全是切合实际的。

  三、活动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课标》中对中年级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由此可见,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是综合性学习中应高度重视的。尤其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向娇生惯养,“惟我独尊”,更需要合作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hi138.com    从分组活动开始,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学习合作。

  谁做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谁上网查资料,谁记录,谁画画,谁排版出小报……这都需要合作。活动开展得怎样,更与学生的合作好坏密切相关。教师除了亲临指导,适当地采取奖励措施也很有必要。如对开展活动中合作良好的小组成员要给予及时、大力地表扬,并定期对各活动小组进行评比,并在班级的红花栏印小红花,发小贺信。对于各活动小组的组长,教师更应“调教”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带动和监督作用。一旦“教师—组长—组员”的反馈机制建立,教师的“遥控”能力增强,对于各组学生的合作情况会有更清楚地认识,从而教育的针对性更强,效果也会更好。

  四、活动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利用多种途径查找、搜集资料,并能对资料进行简单处理的能力。

  《课标》中同样明确指出中年级综合性学习应让学生“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地查找、搜集资料也是中年级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着重培养的能力。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一开始就将目标定的过高过难,让学生望而生怯。在中年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搜集信息的意识、会有目的的搜集资料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搜集信息方法的同时,积极的鼓励、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更为必要。学生在图书馆查阅的一篇文章、从报纸上剪下的一则报道、从生活中搜集到的故事、新闻、从网上浏览到的消息都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晶(尤其是首次的劳动结果),他们迫切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老师的评价是否得当关乎他们今后学习的积极与否,因此,此时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肯定学生付出的每一丝努力,表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果。

  五、保障安全,是活动最大的前提

  校外开展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要努力取得家长的支持及配合,以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学生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必然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这难免就会有一定的风险。对于中年级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较小,生活能力较弱,更需要成人的引导与帮助。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走进田园,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等外出性活动),教师如若能发动孩子家长参与其中,那么学生的安全便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以上浅述仅为本人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供大家参考、指正。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希望能得到更多专家、同行的启发、点拨,这也是我今后开展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要继续探索的内容:

  1、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环境的差异,搜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差异明显。

  2、语文课时的不足导致期末学习计划完不成。能否在课表中专门安排语文活动课来开展综合性学习,也突出了它的重要性。

  3、以怎样的形式来衡量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以促进学生持续学习的积极性。

  4、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整合性极强,迫切需要音、体、美、科学等诸学科教师的协作。

369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