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小学一年的孩子还不懂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学习,需要家长及老师做好监督。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复习,需要帮助孩子制定适合的复习计划,以便孩子进行复习。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希望可以帮到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组成、基数和序数含义;
3、准确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大约几时的时刻;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5、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
6、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7、能熟练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8、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内容
知识与技能
(一)数与代数
1、认识1-20各数,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2、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巩固数的意义、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能根据观察发现规律。
(二)空间与图形
1、根据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巩固认识左右、前后、上下方位。
(三)统计与概率
1、能熟练比较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2、能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进一步了解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四)实践与综合运用
1、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初步了解用数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复习重、难点
1、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组成、基数和序数含义
2、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四、学生现状分析
1、倾听习惯很差,有一点会,就觉得很会了,注意力集中时间极短。
2、口头与笔头联系不好:会回答,但不会做题。
3、识字能力很差,影响答题。
4、学生对有一点点相似的题极容易混淆。如一图四式与带有大括号的题发生混淆,还与写出得数是15的加法算式之类的题也发生混淆。
五、复习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先利用书上的总复习按内容进行首次复习并结合做单元卷;然后按题型进行讲练结合;最后进行综合练习)
2、采用专项练习与综合练习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掌握一些解基本题的技巧。
3、加强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加强对优秀生提优。
六、课时安排
1、复习认数、认识钟表、认识物体以及简单的统计方法。(2课时)
2、复习加减法: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法。(2课时)
3、复习解决实际问题。(2课时)
4、综合性练习。(5课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
双数:2、4、6、8、10 ······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4、几和第几
△▲▲★△☆☆△△△▲★★★☆★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5、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的数是2和4。
······
20的前面是19,20的后面是21,······,与20相邻的数是19和21。
三、比一比
1. 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长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
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
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
如:A比B重,B比C重,那么可以得到A比C重。A最重,C最轻。
A比B重,A比C重,只能得到A最重,还要比较B和C,才知道谁最轻。
四、加减法(一)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技巧
第一二单元 数一数比一比
1.通过复习熟练掌握数数的方法。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长”、 “短”、“高”、 “矮”的含义,熟练掌握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第三六单元 1-10认识和加减法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1~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通过复习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1.通过复习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使学生形成进一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五单元 分类
1.通过复习能掌握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掌握“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熟练地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