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怎么写
小学三年级是学习数学的关键一年,所以想要帮助孩子学好数学,在这一年制定好数学复习计划很重要。那么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怎么写?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希望可以帮到你!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1、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边与边重合)叫多连块。
一连块有1种,二连块有1种,三连块有2种,四连块有5种,五连块有12种。
2、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在连加运算中,后面两个数先算,和不变。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在连乘运算中,后面两个数先算,积不变。在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中,括号前面是减号,添上括号里面要变号。在连除、乘除混合运算中,括号前面是除号,添上括号里面要变号。在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中,带着符号一起交换,得到的结果不变。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先乘除后加减。
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从个位乘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末尾有零的乘法①一位因数的书写位置与多位因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字对齐;②多位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上添几个0。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判断平闰年的方法:不是整百年的,看后两位,后两位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是整百年的,看前两位,前两位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
5、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月。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一年分四个季度,每3个月一个季度。一个星期有7天。平年第一季度90天,闰年91天;第二季度91天;第三季度92天,第四季度92天。
6、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哪位,哪位不够用0来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7、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先看余数,如果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答案错,如果余数小于除数,再看商×除数+余数是否=被除数。
8、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9、1 km = 1000 m 1 m = 10 dm = 100 cm 1 dm = 10 cm 1 cm = 10 mm
10、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对称轴为折线两边能完全叠合在一起。
1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不相等的边叫底边。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底角。腰与腰的夹角叫顶角。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
1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是锐角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13、在平面上,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的大小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面积。
14、边长是25px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写作1c㎡。边长是1d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分米,写作1d㎡。边长是1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米,写作1㎡。
15、长方形面积=长×宽(或宽×长)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16、求多倍数用乘法,求一倍数用除法。
17、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的一些特征:①边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②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叫正多边形。
18、植树问题。两端都不种,棵树=段数-1。一端种一端不种,棵树=段数。两端都种,棵树=段数+1。每段的长度×段数=总长总长÷段数=每段的长度总长÷每段的长度=段数
19、减法塔:用三个数造最大数和最小数,求他们的差,差的三个数字和算式中的三个数字不相同,再用差的三个数字造最大数和最小数,求差。如果差和算式中的三个数字相同,就完成。规律:最后的算式都是954-459=495.最多造6层。
20、补充二年级的几何概念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巧算中还有这个类型:27×8+73×8=(27+73)×8=100×8=800 345×6-145×6=(345-145) ×6=200×6=1200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考点
一减法塔
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差减小;减数减少差变大。减数不变,被减数增加差增加;被减数减少差减小。
二多连块:三连块有2种;四连块有5种;五连块有12种;六连块有37种。
三用一位数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使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要比除数大或者一样大;要使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要比除数小。
要使商的中间有0,被除数最高位要是除数的倍数,第二位要比除数小。例如: 5÷4,百位上可以填4、8,十位上可以填0—3. 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除数小的商反而大;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就大,被除数小的商就小。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四简便计算
(1)加减法的:
凑整:带着符号搬家;加括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去括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去掉后,里面要变号)
(2)分拆和合并
axb+axc=ax(b+c) 或 axb-axc=ax(b-c)
(3)乘除法带着符号搬家;加括号;去括号,分拆;
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五估算
乘法估算:例如36x 6的积在()和()之间。
想36在30和40之间,所以36x6的积在30x6=180和40x6=240之间。
除法估算:如653÷7的商在()和()之间。
想7的口诀中离650最近的是90x7=630,所以商在90和它的下一个整十数100之间。六元角分
1元=10角=100分 1角=10分七年月日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一年有12个月,2月有28天或29天。1、3、5、7、8、10、12月有31天是大月;大月有7个。4、6、9、11月有30天是小月,小月有4个。
平年有365天,平年2月是28天;闰年有366天,闰年2月份有29天。
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数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如1994÷4=498……2,故1994年是平年;1996÷4=499,1996年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2000÷4=500,故2000年是闰年。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1900年是平年
一年有四个季度,每三年为一个季度。1—3月为第一季度;4—6月为第二季度有91天;7—9月为第三季度有92天;10—12月为第四季度有92天。
平年第一季度90天,闰年第一季度有91天。
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1—10号为上旬,11-20号为中旬,21号至月底为下旬。
一年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的是7月和8月
连续两个月是大月的是7、8月和12、1月
八计算天数计算几月几号如从3月4日再过54天是()月()日。
想:3月4日再过27日就是3月31日,再过27日就是4月27日。
计算再过的天数:如 7月1日到7月25日再过()天
想:结束的日期—开始的日期=25-1=24日周期问题:
计算天数(算尾不算头),余数是几,就往后数几。如:某年的4月1日是星期二,6月1日是周()
计算天数:算尾不算头:29+31+1=61天,61÷7=8(周)……5(天)余数是五,就从周二往后数5天,就是周日。
九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十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定点,三个角。三角形至少有2个锐角。
三角形按角分: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认识图形:正多边形:边相等,角相等,都是轴对称图形;
正几边形就有几条对称轴
十一线段数:线段数=点数x(点数-1)÷2
数长方形:长方形个数=长上的线段数x宽上的线段数
数正方形:n x m+(n-1)x(m-1)+ (n-2)x(m-2)+……+1x1
剪的次数=段数-1 树的棵数=间隔数+1 点数=段数+1 (两头都种)树的棵数=间隔数点数=段数(只种一头糊封闭图形)树的棵数=间隔数-1 点数=段数-1 (两头都不种)
段数=总长度÷间距间距=总长度÷段数总长度=间距x段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建议
一、要养成检查的习惯
粗心和马虎是数学考试常见的扣分点,一些同学考试时题题被扣分,大多是答题不规范,抓不住得分要点。复习时,若能注意检查,发现和改正“不拘小节”的地方,规范作答,做好了,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对此,建议以下地方多注意:
(1)检查列式是否正确。读题,看是否该用加法、减法、乘法或是除法来算;
(2)列式正确后,看算式中的数字是否抄错,是否和题中给我们的一样;
(3)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得数,如259+487,我们一看至少要等于六七百,如果得数是四百多,或三百多等,那计算一定错了;
(4)精确地再算一遍,以得到正确的结果。注意要尽量笔算,五年级后,小数计算用口算很容易错。
(5)使用草稿本也要多注意,草稿本稍微工整一点,极客数学帮老师就曾发现不少同学在使用草稿本时乱写乱画,导致草稿纸画面混乱,导致抄答案都抄错了;
(6)检查单位和答案有没有填写齐全;
(7)遇上操作题,要用铅笔,尺、三角板画图,切不可信手乱画,画完后记得标明条件(如:直角符号、长2厘米、高3厘米等),是否和题目要求一致。
二、复习要有计划
对于期末复习,切不可杂乱无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少同学的现状,隔三差五才复习数学,容易导致数学思维不够灵活和流畅,这个一定要改,加上期末考试的科目多,所以复习要有计划,做到有条不紊。
三、归纳考试窍门
熟练掌握数学方法,以不变应万变。一般同一份试卷,相同的方法不可能出现多次;同时,数学的主要方法在一份试卷上基本都能用得上。
因此遇到思路一下不能突破的难题,要好好想想以前遇到的类似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的,在已经作答好的题目中用过了哪些方法,常用的方法还有哪些没用得上,能否用来解决这个难题,只要平时多加分析,是不难发现解题思路的。
猜你喜欢:
2.小学数学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