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有哪些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有哪些?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吗,和学习啦小编一起看看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希望可以帮到你!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复习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习。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习。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习。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近似数不同,知道近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平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习的。因此,复习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

  6.“解决问题”的复习。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习。

  统计知识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习中注意的重点、难点:

  1、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及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2、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3、关于看图用数学问题。(指导学生看图的方法)

  4、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实际应用以及形成“克”、“千克”的正确观念。

  5、结合实际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

  6、数的读、写、组成及学生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复习措施:

  1、走进新课程。找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习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5、在复习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习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五、具体复习安排

  1.“表内除法”的复习。(1课时)

  开始复习表内除法时,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式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教师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既要进行全面的、基本的练习,也要对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师还可以借助乘法表对表内除法进行适当整理,引导学生发现简单的规律,从而更好的掌握表内除法。练习形式注意多样化,除教材中的练习形式,教师还可以补充其他的学生比较有兴趣的练习方式。对于计算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只要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复习。(2课时)

  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分别复习。读、写数可以像教材中的看计数器,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注意学生间的活动,既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要注意练习的效率。近似数的复习,要让学生认真看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仔细辨别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近似数。

  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时,结合第120页的第6、7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了解错误的原因,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订正。第121页的第8题,是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估算的方法可能不同,只要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教师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3.“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的复习。(1课时)

  复习“克和千克”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第121页的第9题,在学生作出选择后,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或不选择)的理由,从而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除了让学生根据数据进行判断外,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实物,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再用秤称一称,看自己估得是否正确,以便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复习“图形与变换”时,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锐角和钝角、平移和旋转。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必要求过高,只要意思正确就可以了。

  4.“解决问题和统计”的复习。(2课时)

  复习“解决问题”(第122页的第13、14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看题,知道题中所说的事理,正确选择解决的方法。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班级情况比较好,可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让学生说一说解答的思路。如果学生独立看题还有一定的困难,可先让学生讨论,说明题目所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解答。

  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可先让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完成统计表。对于统计表的分析,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在小组中得出一个结论,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方法

  一、 复习万以内的数,要突出数的意义,根据数的组成认数、读数、写数和比较数的大小

  第1题复习三、四位数的组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个数都有其组成,不同的数的组成不同。所谓数的组成,就是数里面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分析数的组成,一般从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地说;哪一位上的数是几,表示有几个相应的单位;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不说。如4030里面有4个千和3个十。

  第2题涵盖了认识万以内数的全部内容。在购买家用电器的情境里读数(2976元、1008元),写数(二千四百元、一千零九十九元),比较数的大小(把这四个价格从大到小排列),接近整千的数(2976元和1008元一共大约几千元)。把读数、写数、比较大小、说出一个数接近几千与数的意义联系了起来。教学时,要让学生体验读数就是连贯地说出数的组成,写数要根据数的组成进行,比较数的大小就是比数的组成,寻找一个数接近几千也要依据数的组成进行思考。例如:2976里面有2个千、9个百、7个十和6个一,读作二千九百七十六;1008里面有1个千和8个一,读作一千零八。二千四百里面有2个千、4个百,应该在千位上写2,百位上写4,十位和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都写0,这个数写成2400。一千零九十九里面有1个千、(0个百)、9个十、9个一,写成1099。把2976、1008、2400和1099按大小顺序排列,有2个千的数排在前面,有1个千的数排在后面;2976与2400,千位上的数相同,有9个百的排在前面;1008和1099,千位和百位上的数相同,有9个十的排在前面。如果学生理解了比较数的大小就是比较数的组成,就能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法则。如果学生不知道比较数的组成,即使告诉他们比较数的大小的法则,也是机械的学习。

  二、复习有余数的除法,要突出除法的意义和求商的难点

  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一样,都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计算方法。不管是不是正好全部分完,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复习有余数的除法,应该与表内除法有机联系,帮助学生体会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第4题看图写出两道除法算式,首先要说清楚图画里的桃是怎样分的。17个桃,每5个放一盘或者平均放在3个盘里,都是平均分,可以写成除法算式17÷5或17÷3,由于没有全部分完,所以有余数。如果把15个桃每5个放一盘或者平均放在3个盘里,就能全部分完,除法就没有余数了。

  求有余数除法的商是难点,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求商的思考方法。计算表内除法要利用乘法口诀,看着除法算式的除数和被除数想口诀。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也要利用乘法口诀,看着除法算式的除数和被除数,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尽管求有余数除法的商比较难,但只要与表内除法沟通,利用并发展表内除法的经验,难点是能够化解的。

  如果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清楚了,求商方法掌握了,学生就能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了。

  三、复习加法和减法,要明白哪些应该口算、哪些需要笔算,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适当进行估算

  第7题列出了应该口算的式题,主要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几十加几十和相应的减法,几百加几百和相应的减法。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或者减两位数,一般分解第二个加数或减数,使之转化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例如,口算44+25,想:44+20=64,64+5=69。口算84-47,想:84-40=44,44-7=37。口算几十加几十,一般想几个十加几个十,得到多少个十,是一百几十。口算几百加几百,一般想几个百加几个百,得到多少个百,是一千几百。口算一百几十减几十、一千几百减几百,也要联系数的组成进行思考。

  第8题复习笔算,计算法则中最基本的两条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算起。进位、退位是计算中的难点,连续进位、连续退位和隔位退位则更难一些。教材把369+504和399+504编成题组,让学生体会进位和连续进位;把823-415和823-445编成题组,让学生体会退位和连续退位;把705-153和705-158编成题组,让学生体会退位和隔位退位。

  四、复习长度单位度、角和认识方向,要建立长度单位的知识结构,巩固角的图形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复习长度单位,要再现每个单位的实际长度,让学生明白各个单位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测量对象,较长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很短的长度用毫米作单位,把米、分米、厘米、毫米整理成一个系统。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些长度单位中,相邻两个的进率都是10,利用进率可以把一个单位的数量换算成另一个单位的数量。

  复习角,要进一步巩固角的图形表象,突出对直角的认识。在许多平面图形中经常能够看到直角,所有的直角都同样大。三角尺上有直角,判断某个角是不是直角,只要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较,和三角尺上的直角同样大的角是直角,比三角尺上的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三角尺上的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复习方向知识要突出四个主要方向,让学生体会东、南、西、北的顺序关系。面向东站立,右边是南;面向南站立,右边是西;面向西站立,右边是北;面向北站立,右边是东。至于四个辅助方向,只要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含义,能够识别这些方向就可以了。

  五、复习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指导学生读题和理解题意

  本学期没有教学新的一步计算实际问题,只是结合有余数除法的教学,在练习中解决平均分的问题;结合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在练习中解决“并分关系”的实际问题和“相差关系”的实际问题。新教学的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只涉及“并分关系”,几乎没有联系“相差关系”。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大多数用文字叙述,通过讲述一件事情,给出条件和问题。所以,学生逐字逐句地读懂题目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在读题以后,用自己的话把题目完整地、有条理地说清楚,解答问题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

  (1)先写 “厂”表示除号。

  (2)在除号里写被除数。

  (3)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4)把商写在除号的外面,被除数上面,并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5)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6)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得结果写在横线下面,与个位对齐。

  4、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再利用乘法口诀试商。

  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第二单元:时分秒

  1、认识钟面:(1)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也就是60小格,1时=60分。

  (4)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

  2、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时,

  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时,

  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时和9时。

  3、认识几时几分方法:时针指在两个数之间,算小数,时针指在12和1之间,算12时,分针指着几,表示几个5分钟。

  4、记录时间有两种方法:

  (1)文字法:如:5时50分;

  (2)用电子表法记录时刻时,几时就写几,再写“:”,后面写分时要占两位,分针不够整十的,十位要用0占位。如:8时零5分写作8:05

  5、认识大约几时方法:时针接近几就是几时。此时,分针一般指在数字12左右。

  6、计算两段时间之间的时间方法: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整时减整时,分钟减分钟,分钟不够减向整时借1时在分钟上加 60分钟再减。整时借出的1时要记得减去。

  7、比较时间:单位不同时要化成相同的时间单位再进行比较。在进行比赛(或做事)时:同样的距离(或同样的事情)所用的时间越多说明速度越慢(或效率越低);所用的时间越少说明速度越快(或效率越高)。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依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2、地图上的方向: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标出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1)看路线图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

  (2)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确定目标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3)根据目标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一般以“在”字后面物体的位置为中心,以“的”字前面物体的位置为中心)

  5、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6、指南针:

  红色指针指针北面,白色指针指着南面。

  树的年轮:较疏的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北面。

  树叶:较疏的向着北面,较密的向着南面

  晴朗的夜间: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是北面。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所在的方向相反。

猜你喜欢:

1.小学二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2.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复习计划

3.二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4.二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

5.小学二年级语文复习计划3篇

379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