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高效课堂 > 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怎么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怎么让学生主动学习

时间: 惠敏1218 分享

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怎么让学生主动学习

  学案的利弊?如何用学案导学让学生学得主动?

  “学案”就是“学习方案”,是相对于“教案”提出的,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的供学 生课前预习、课内导学和课后复习使用的课例学习材料。“教案”发挥的是导“教”功能,着眼于教师“讲什么”、“如何讲”、“讲得怎么样”,侧重于学生“学 会”。而“学案”则发挥的是导“学”功能,着眼于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得怎么样“,侧重于学生”会学“。“学案导学”就是用学习方案组织学生 进行学习,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它以“学习方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 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

  学案导学的优点

  ——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内容,克服盲目和片面,减少教材阅读和作业中的困难,有利于准确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对学习新课作用尤其明显。学案好比半个家庭教师,能提供及时、关键的指导和人性化的服务。

  ——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具体的内容材料,师生互动的基础得以夯实,可操作性增强。来自学生的原味思想、观点、解释、解答、设计、作品、表现方式等,对提升教学生动性会产生可以预期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提高研究性学习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体现:

  1、利用学案,明确目标:

  2、定向自学,尝试解疑:

  (1)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 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通过同位商量,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讨论形式、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的相互启发,消化个体疑点,教师迅速准确的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点和难点。

  3、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1)对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一是点拨,让疑点不同的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也可以采用“学生教 学生”的办法,让已经解决问题的小组的学生当老师,面向全班进行讲解,教师适时点拨。二是精讲,教师要抓住问题的要害,一语道破天机,收到教与学的高效 率。

  (2)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4、当堂达标,迁移训练:

  (1)达标练习要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答题信息,出示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2)针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矫正,补充补偿练习,给学生针对性训练的机会;

  (3)布置适量有梯度的作业。

  5、回扣目标,课堂小结:

  做到:重点内容,概括归纳,梳理成线,加深学生印象;指出:易疏忽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评价:学生的当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学案导学使用中容易出现的误区(缺点):

  1、学案内容习题化:

  2、把“教学目标”当“学习目标”:

  作为“学习目标”,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指南针,应列举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以及各知识的把握层次,最好能将本节知识与各节、各章内容联系起来,构建起知识网络,明确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本节课的提纲挈领和核心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

  3、“学案导学”变成了“穿新鞋,走老路”:

  重教轻学,包办代替养成习惯,所以实行“学案导学”时习惯于走老路。如对那些应由学生自已解决的内容仍以讲为主,还是注重了讲深、讲细、讲透,认为“学案”中安排的让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提出问题等太耽误时间,总不如自己讲效果好。

  另外,生成意识相对薄弱。学案减少了教师的“教”,增加了学生“学”,突出了学生主体意识, 但设计好的学案会影响“生成”的魅力,这就需要在预设的同时预留出“生成”的空间。“学案”导学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给学生留下适当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 间,否则,就会导致学生课前学习的完全同质化,这对于学生知识经验背景的多样化,对于学生课堂思维的多样性是不利的教师个性容易弱化。教学缺乏规范会导致 盲目,而刻板执行又会出现僵化。集体备课与教师个性应有机统一,学案文本应当适合班级学情,这就需要处理好“教学规范化”和“课堂个性化”的关系。

  学案是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另一媒介,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因素。那些“学生按照学案学,教师按照学案教”的观点和言论,都是对“学习模板”的 误读,也是不顾学生和教师主体地位的表现。如果让“学案”、“讲学稿”控制了课堂,那将是一条死胡同,就会失去课堂教学的生命和智慧。

  具体做法: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学会自学。

  中学阶段的学习以书本知识为主,让学生借助教材学会自学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因此我们要精心 设计适合学生的学案,提供给学生自学的空间,使他们学会边看书边思考,学会边动脑边操作,并把自学发现用语言表述出来;鼓励他们用自学这把钥匙去打开科学 知识的大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学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是“引”。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教材应看什么,怎样看;想些什么,怎样想;做些什么,怎 样做。让学生学会阅读,初步掌握读书的方法和一定的思维方式,使学生逐步体验到“读”是学会学习的第一需要,是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使学生初步养成阅 读习惯。让学生把读教材的收获说出来。二是“导”。通过设置简单的相关知识的问题来进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讨论,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从而解决简单 的知识,为自主独立学习打下基础。三是“放”。放手让学生学习新知识,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把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提出来,教师从思考的方向和方 法上加以指导,引导大家共同探讨研究,解决问题。

  二、引发思维的矛盾,让学生学会质疑。

  学习活动不仅是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也是发现新的问题,引发新思考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学案设计的时候要注意设计问题,引发思维的冲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善于“异想天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给学生提供诱因,引起学生新的发现。

  三、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创新学习。

  学生有兴趣学习时,才会学得最好。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 事,学与乐不可分。”学案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预设可以激发学习兴趣的活动,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创新性的学习。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新发 现,并进行适时启迪,帮助学生冲破旧的思路的束缚,使知识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四、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

  教会学生学习,其最重要的目的还在于唤起其学习的需要,助其发现学习的个人意义,让学生 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总结、保持已有的学习经验,并在学习中进行自主建构,能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的知觉外在 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并随时能进行迁移。

  合理有效的利用学案,让学生先学,教师加以巧妙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思想,形成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风格,让学生“学会学习”,实现教育的本体功能。

  大连七中英语组

  2009年9月29日

  “30 10三步六段式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 要课题。

  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习,体现在学生能根据自身水平和需要有选择的学习,体现在学生能独立自主参加学习的全过程。“30+10三 步六段式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 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分为两大版块,第一版块是导学案设计,第二版块是教学过程中的“30+10三步六段式”的具体实施方法,现分别介绍如下。

  第一版块 导学案设计

  设计好“导学案”是“30+10三步六段式导学案”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指导纲要,即“导学案”。其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预习提纲”、“展示质疑”、“精讲点拨”、“课堂检测”等,根据学科不同可以灵活掌握内容设置。一般是区教研室在每学期末提前将下一个学期的“导学案”编制任务 分派给各学校完成,审定后下发共享。下学期教师使用时再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备课,每课时独立一份;通常要提前一周印制完成,每课时最后10分钟发放到学生手中,人手一份。

  特点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用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的“导学案”,让学生预先了解所学的内容及要达到的目标。

  在 设计“导学案”时,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生的情况而变,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 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的“导学案” 设计一般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习目标要明确,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及主攻方向。导学案中学习目标体现三维性: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通过了解知识结构来实现的,应在导学案上明确体现,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去落实。而能力与德育目标虽然提出了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通过具体的 学习活动来培养与体现,需要师生通过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

  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在老师设计一个知识结构框架的同时,适当留出部分内容,由学生尝试着总结概括,连接知识链条。

  (二)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

  “导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通过小组的自主合作形式,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 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解决重、难点的过程中,找出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的 向 老师质疑。从而在教 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解决了知识的重、难点,并逐渐的引导学生找到“会学习”的切入点。

  (三)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导 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自学纲要。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像理化生学科是和人类生活联系 最直接最密切的自然科学,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设计学法指导,即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让学生掌握方法性、规律性的东西,逐步由 “学会”变为“会学”。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 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难度,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及时小结反馈——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在 “导学案”的设计中还要有一部分,就是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反馈。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许多各个层面的 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和质疑。及时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可以把自己 发现的新问题记录在上面,老师在课前收集反馈信息,准备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指导。这样既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又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交流达到一种和谐、融洽的 课堂气氛。

  (五)课堂检测——注意知识的运用与升华

  为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技能、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检测题目,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

  依 据以上方法和要求,“导学案”就可以编制成功了。“学案”提前下发,可以使学生在正式上课前能预先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概念、 理清知识的链条,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这样学生依靠自己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在课前进行初步预先消化。学生暂时不能理解和解决的真正疑难 问题留待课堂学习。课堂40分钟就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学习,并对于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恰当的质疑。进而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学生在自学时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甚至是一些教师没有预想到的问题。预先得到这些问题反馈,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第二版块 “30+10三步六段式”的教学模式操作及注意问题

  学案导学过程是按照"三步走"的程序进行的。

  一、课前:

  1、 教师编写导学案。学校要求同学科教师根据区里的公案再进行集体备课,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的导学案。通过集体备课能够使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深入研究, 制定最佳导学案。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基础知识导学、典型例题、课堂检测等相应内容要考虑层次性,按由易到难顺序编排。

  2、学生预习,预习课本和导学案,确定个体疑点

  教师把学案发给学生,可运用导言、现代教学技术等手段创设适当情景,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根据学法指导, 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如有实验时,教师可提前准备好材料用具,让学生动手做,并观察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自学、实验等发现问题,确定疑点,在导学 案“质疑”板块及时记录下来。

  二、课中:

  将课堂40分钟分成30分钟、10分钟两段,前30分钟按“六段式”进行教学,后10分钟指导学生预习下一课。

  (一)前段

  1、重申目标:教师要求学生对己预习过的导学案作简略快速的浏览。

  2、学情调查:

  ①、调查学生,教师可以用提问、竞答、查看、问卷等多种形式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调查。

  ②、学生质疑,汇总学生写在导学案中的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

  3、问题汇总:教师根据调查的情况将问题归纳汇总,快速设计出解决方案。

  4、精讲点拨:

  (1)分组讨论,解决基本问题

  教师根据问题汇总的情况给各学习小组分工,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个体疑点,教师巡回指导。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交流评议。在小组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推选 出一个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和疑难问题列出提纲进行交流展示。展示过程中组内学生要相互帮助、相互补充,表现出团队精神,各组之间要相互竞争又要相互鼓励。

  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开始讨论的问题要具体,要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在学生逐步养成讨论习惯后,将讨论问题加深。

  ②要打破学生顾虑,形成自由讨论的气氛。

  ③在讨论中要不断启发学生,在一位学生发言后,还可以请其他学生补充,或者请另一位学生来判断前一位学生讲得对不对,还可以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说明理由。

  ④ 要从鼓励学生出发,当发现学生发言出错时,不必忙于纠正,而让他讲完,然后请别的学生继续发言,最后引导学生来判断并说明理由,要鼓励后进的学生参加讨 论,把一些易答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重新鼓起学习的信心;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除向未知质疑,也可向已知质疑。

  ⑤在讨论结束以后,教师要比较全面地了解讨论情况,要及时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小结,要让学生十分明确讨论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孰是孰非,不能得出结论的或现在还没有定论的,要鼓励学生积极研究、探索。

  ⑥ 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倡学生质疑求问,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及知识修养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处理放与收、问与答、个体与 全体、学生与教材等几方面的关系,既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又不能浪费时间,偏离主题,做到活而不乱,难易适中,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2)点拔引导、全班解疑

  经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集中解决。教师真正起到主持人的作用。每一小组把未解决的问题由代表提出来,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让己解决此问题的小组做一次"老师", 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教师适当补充点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善于启发和引导、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等各方面的学生全面关注和调控, 讲解不到位的要抓住问题要害,一语道破天机,偏离主题的要适时点拨引导,要调动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人人体验,个个有收获。

  课堂上教师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不讲,学生没问题不讲,学生有问题在讨论之前不讲。

  5、课堂检测,强化巩固知识

  围绕学习目标体现学习重点进行效果的检测,一般六分钟左右的时间,组内学生之间相互评出成绩,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可对各组成绩汇总进行比较,及时反馈给出评价。

  6、反馈小结:

  ①根据老师课堂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疏理知识、强调重点、归纳规律、总结方法,使知识系统化。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认识飞跃。

  ②学生根据上述学习活动,进一步充实、完善自己的导学案,下课时教师将导学案收齐、带走批改。

  (二)后段

  课堂的后10分钟是预习下一课内容的阶段,教师把下节课的导学案发下去,简述主要内容,提出学习目标,

  三、课后:

  没有总结就不能飞越,没有反思就不能进步。课后师生做好后续工作才能巩固教学效果、扩大教学效益。

  1、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课后反思。对收上来的导学案进行批改,重点看学生的落实情况,对答题的书写、格式、严密等方面严格要求,不合格的要面改。问题较多的题目再通过习题课解决。

  2、学生:①、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进行回顾,回顾自己在课堂上参与了多少,展示得怎样,提出了几个问题,主动解决了几个问题。②、对本课内容理解不透彻的、掌握不牢固的、甚至还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同学帮助、小组合作、请教老师等渠道解决好。③、做好总结、积累、纠错工作。

  通过“导学案”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师生之间通过知识相互沟通,已经有了探究知识的基础。“30+10三 步六段式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学案导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都力图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要引导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辩论, 使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去探究知识,学生有了更多的自学时间,学会了自学的方法,形成了有序有控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这样 就实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互相促进,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可逐渐教会学生“会学习”的方法和培养正确的探究知识的思维 方式。

  总之,“30+10三 步六段式导学案”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 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渐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好基础,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45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