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山行支玉恒课堂实录(2)
古诗山行支玉恒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生上台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提出的问题。
山行的行 石径 斜 生处 晚 红于 坐爱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这么多的问题,既然问题是大家提出的,愿不愿意再和大家的 力量来共同解决呢?(愿意)现在,大家就利用字典、词典和手中的资料,同桌两个一起来商讨这些问题,争取人人都当老师,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对方。
(同桌互相讨论。)
师:想不想把自己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想)
师:从大家的声音里可看出大家信心十足。
师:“行”你是怎么理解的?“山行”呢?(在山上行走)
那么诗人在山上行走都看到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一句诗(投影:远上寒山石径斜)结合同学们画出的字词,谁先说说你的理解?
生:“寒山”是深秋时的山。
生“远”是深远的意思。“石径”是石头小路的意思 。“斜”是倾斜的意思 。
师:谁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生: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
师:说得真棒。
师:请看第二句诗。“深处”是——
生:深处是飘浮的意思。
师:那白云深处呢?
生:白云飘浮的地方。
师:那对这句诗是怎么的理解?
生:在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师:真不错。前两句诗,同学们理解的非常好,那后两句诗咱们一起说,行吗?
(投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谁想来试试。
生:“坐“是因为。“红于”是比。。。。。。还要红。
师:那什么比什么还要红?
生:经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师:你理解的真棒。
生:晚是傍晚。
生:我通过查资料知道霜叶树是经霜变红的树叶,多指秋天的枫叶。
师:查资料这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理解呢?
生:我停下来,是因为喜欢在这美丽的枫树林,在夕阳照耀下显得格外红。
师:咱们能换种说法吗?
生:四周枫叶如火,更显得红叶娇美,远远胜过早春二月的花,所以诗人被这美景吸引住了,停下车来观赏。
师:说得太好了。通过我们合作学习,已经解决了提出的问题,基本了解了诗意。现在,让我们结合对诗的理解,再来朗读这首诗。读诗讲究抑扬顿挫,老师试着给这首诗加上了停顿符号。同学们,请看“︱”表示停顿的时间稍短些,“‖”表示停顿的时间稍长些。当然,你有不同的停顿方法也行。
(出示课件: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自由朗读)
师: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师:谁能说说他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加上了感情。
师:听得真仔细。是呀,读书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那么,我们就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师;通过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诗中是”白云深处”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课前我看过两本书,一本书是“白云深处”,一本书上是“白云生处”。
师:研究古诗的学者也提出了两个问题,请看
出示课件:各抒己见
白云生处
第一种解释:白云飘浮的地方。
第二种解释:在古代,人们以为云是“触石而生”。,大山就是白云的故乡,在《山行》这首诗中,“生”可以理解为产生或生成的意思,白云生处就是白云生成的地方。
“晚”
第一种解释:傍晚。
第二种解释:查字典,“晚“有6种解释,第二种解释为“时间靠后”,再看诗人所处的季节,是枫叶被秋霜打过且红似火的季节,时间靠后的秋季是深秋或晚秋。在《山行》中,“晚”的解释应是晚秋或深秋。
师:他们对诗中的两个词理解有所争议:一个是“白云生处”,一个是“晚”都有不同的解释。请同学们自己把这些解释读一读,然后放到诗中想一想,你觉得哪种解释最有道理,你自己还有没有其他解释?请同学们试试。(生自由读“各抒己见”)
师:谁有自己的想法,请站起来说。
生:我觉得是第二种解释,因为在古代,人们认为“云”是从深山或山洞里形成的,是飘出来的,杜牧是古代的人。
师:你是从诗人的年代出发的,还有吗?
生:我赞同。在古代有些字有不同的意思 。如“见”还读“xian”。所以我认为是第二种解释。
师:还跟其他的诗联系起来了,不错!对于“白云生处”大家都谈了自己的观点,说的也挺有道理,不过,你觉得哪种解释最有道理,就采用哪种。谁来说说“晚”的解释?
生:
师:大家都大胆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是我们学古诗应具有的精神。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诗中写了许多景物,你觉得哪处景物最美呢?
生:枫叶。它有顽强的生命力,还非常红。
师:你不光看到他的外面,还看到了它的生命力。
生: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它外表虽不美,但是它把自己埋起来 ,让人们从他身上走过,默默地让人们完成一天的旅途,而不求任何报酬。
生:画上一些绿草地,一大片片枫叶。
师:同学们真不愧是小画家,提出了这么多合理建议,课后,把你们心中的图画画下来。这节课通过我们独立学习,在小组内当小老师等方式理解了这首诗。通过学习各抒己见,谈心中的画,我也是小画家等活动对这首诗进行了探究,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我相信利用这些方法,你们一定会学到更多、更优秀的诗篇。
看过“古诗山行支玉恒课堂实录”的人还看了:
1.山行课堂反思
2.《山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