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高效课堂>

只有一个地球王崧舟课堂实录

时间: 素雯896 分享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是从哪些角度描述地球面临的严峻情况的?作者从中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只有一个地球王崧舟课堂实录,希望对您有用。

  只有一个地球王崧舟课堂实录第一部分

  课始,柔和的音乐声起。多媒体展现浩瀚无边的宇宙,由远及近。一颗美丽的蓝白纹痕相互交错的星球在教师的配乐解说中缓缓映入眼帘。孩子们目不转睛的注视着画面,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

  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人类的家园,她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叫——?”

  生齐声答道:“地球。”

  师温柔地问:“你还想亲切地称呼她什么?”

  一个孩子深情地说:“我还想称呼它‘妈妈’、‘生命的摇篮’。”

  另一个孩子说:“我想称呼它‘人类的后花园’、‘人类的净土’。”

  点评:

  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创建了良好的平台,使“教”与“学”实现完美的组合;使学生真正“好学、乐学”。我认为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学科整合,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本片段的教学设计成功地引导学生进入了学习最佳状态。媒体创设的情境引发了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为课文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温婉的声音给学生以亲切感,在声乐的配合下有效地驱动了学生情感的自然表露。“妈妈、摇篮、花园、净土”这一个个贴切的称呼既是学生的真情流露,也是学生们课外阅读的知识积累。

  师:“地球是这样的美丽可爱,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人类活动的范围又很小很小,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呢?”

  师:“轻声读读课文第3、4自然段,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生自由轻声朗读后交流)

  生:“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是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师:“什么是‘滥用’?”

  生:“滥用就是随便地使用,过度地使用。”

  生:“胡乱地使用。”

  师:“对呀,胡乱地过度地使用就是滥用。”

  生:“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我找到了一句话‘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

  师:“不加节制地开采有限的资源。‘不加节制’是什么意思?”

  生:“不加节制就是不加限制。”

  师:“这些破坏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媒体出示第四节)

  生:“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有限的地球资源,必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

  师:“枯竭是什么意思?”

  生:“枯竭就是水干了。”

  师:“枯竭的原意是指水源干涸了。在这里指什么?”

  生:“文中指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把矿产资源用尽。”

  师:“还有什么后果?”

  生:“由于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影响再生资源的再生,而且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只有一个地球王崧舟课堂实录第二部分

  师边心情沉重地说,边点击媒体,突出强调(本来、但是……不但……而且……、生态灾难),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本段的写法:“是啊,这些资源原来是可以再生的,由于人类的不珍惜,不爱护,而导致不但不能再生,还造成了生态灾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凄美的音乐声中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跃然眼前。孩子们皱起了眉头。

  师:“说说你感触最深的画面吧!”

  生:“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三幅图。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人类不懂得爱护是水源枯竭了。地面干涸得裂开了一道道大口子。”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幅图。那个女子在河边洗衣服。河里的水已经发黑发臭了。河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我们平时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令人不可思议。”

  生:“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幅图。人们随意地焚烧草地,产生了大量的烟雾,造成了空气污染。”

  生:“我感触最深的是第四幅图。人们污染了水源,动物饮用了脏水导致了死亡。”

  生:“我感触最深的也是第四幅图。我不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说法。这副图上的动物是被猎人用猎qiang打死的。我们人类随意捕杀动物,使动物大量灭绝。”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或者刚才的画面,仿照课文第四节来说一说。【媒体出示句式:( )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 )。不但( ),而且( )。】

  生:“水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人类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将垃圾随便扔进河道,工厂随意排放污水。不但影响了水资源的再生,而且还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带来了许多危害。”

  生:“森林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人们乱砍滥伐。不但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再生,而且导致了水土流失,带来了洪水。

  生:“树木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由于人类地大量砍伐,不但让森林资源不能再生,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空气的净化。

  ……

  点评:

  导入教学的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宏观学习过程的整合,二是调整学习状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整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严谨地训练和培养过程中,获取最佳的学习收获。本片段的教学环环相扣,连续贯通。借助多媒体信息呈现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这些形象、直观的材料成为了辅助教学的左膀右臂。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持续性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优化,进入良性运转状态。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如何让学生学会、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仿说、仿写无疑是最佳途径。本片段教学过程,是有一定的坡度的。首先引导学生读懂文本,继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功能,有效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方面的困难,降低难度,集思广益,积累素材,学会运用课文第四节的写法。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总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这节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主动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郭沫若”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们的教学,为我们的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了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适度、适量地选择信息技术,创设教师、学生以及信息技术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


看过“只有一个地球王崧舟课堂实录”的人还看了:

1.只有一个地球阅读题答案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演讲稿

3.六年级上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课文

4.只有一个地球的读书笔记

5.只有一个地球主要内容

2597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