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高效课堂> 矛和盾的集合课堂实录(2)

矛和盾的集合课堂实录(2)

时间: 素雯896 分享

矛和盾的集合课堂实录

  矛和盾的集合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一、 理清脉络

  师:要学好课文,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读书,而读书贵在思考。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大屏出示问题:1、发明家因为什么事想到把矛和盾集合?

  2、发明家发明了什么?

  3、从课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生回答问题。

  生:发明家是和朋友比赛想到把矛和盾集合。

  生: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生:从中我懂得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四、深入理解课文

  (一)了解发明坦克的过程

  师:请找出描写发明家和朋友比赛的句子。

  生: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有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师: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

  生:紧张、激烈。

  师:你是从句中的哪个词中读出来的?

  生: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如雨点般向他刺来。

  师:尽管这只是一场朋友之间的比赛,但是依然十分紧张,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又有什么想法呢?

  生:盾太小了。

  师:发明家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呢?

  生: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师: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盾的作用,但仅仅这样行吗?发明家又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不能进攻。

  师:是啊,自卫是为了更好的进攻啊!那发明家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呢?

  生: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

  师:现在,这个铁屋子既能自卫,又能攻击,但是发明家认为它还不完美,于是给它装上( ),安上( ),这下铁屋子会跑了,同学们,这个能攻击,能自卫还能跑的铁屋子叫( )。

  生:轮子、履带、坦克。

  师:是的,发明家把矛的进攻与盾的自卫合在一起,发明了坦克,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1------4自然段。

  生:齐读1-----4自然段。

  师:请大家来说说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大屏显示:发明家和朋友比赛,发现( ),于是做了一个( ),又发现不能( ),于是在( ),接着给它装上( ),安上( )。于是,发明家发明了( )。

  生:发明家和朋友比赛,发现(盾太小了),于是做了一个(铁屋子),又发现不能(进攻),于是在(铁屋子上开了个小洞,从小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接着给它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

  (二)、感受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师:坦克把矛的进攻与盾的自卫合二为一,它在战场上------

  生:大显神威

  大屏显示句子: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军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后了十公里!

  师:从句中的那里看出了坦克的大显神威?

  生:吓得哇哇直叫

  生:庞然大物

  生:乱成一团

  生:一下子退后了十公里

  (三)、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

  师:坦克神奇吧?了不起吧?但更了不起的是?

  生:发明家

  师:此时此刻,如果发明家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发明家你真了不起。

  生:发明家你真聪明。

  (四)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聚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师:是的,发明家很聪明,很了不起,因为他善于把别人的长处聚于一身,所以获得了成功。(大屏显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聚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生自由读句子。

  师:请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发明家把矛和盾的长处聚于一身,发明了坦克。

  生:只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聚于一身,就会获得成功。

  二、 拓展。

  师: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集合,聪明的你发现了吗?

  生:电瓶+自行车=电动子行车

  生:车轮+椅子=轮椅


看过“矛和盾的集合课堂实录”的人还看了:

1.矛和盾的集合反思范文

2.矛和盾的集合读后感

3.三年级上册课文《矛和盾的集合》读后感

4.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5.一个人卖矛又卖盾打一成语的答案

254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