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高效学习法介绍
所谓的高效是指高正确率和高速度,对于任务量巨大的高中生来说,能够掌握一套适用的高效学习法实在是太重要了。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高中学生高效学习法介绍,希望对您有用。
高中学生高效学习法介绍篇一
一、抓住课堂。理科学习重在平日功夫,不适于突击复习。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5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诸如“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二、高质量完成作业。所谓高质量是指高正确率和高速度。写作业时,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这时就要有意识的考查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诸如它考查的内容,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规律、技巧等。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也要认真完成。如果不会决不能轻易放弃,要发扬“钉子”精神,一有空就静心思考,灵感总是突然来到你身边的。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成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对于学习理科十分重要;即使失败,这道题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勤思考,多提问。首先对于老师给出的规律、定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做到刨根问底,这便是理解的最佳途径。其次,学习任何学科都应抱着怀疑的态度,尤其是理科。对于老师的讲解,课本的内容,有疑问应尽管提出,与老师讨论。总之,思考、提问是清除学习隐患的最佳途径。
四、总结比较,理清思绪。(1)知识点的总结比较。每学完一章都应将本章内容做一个框架图或在脑中过一遍,整理出它们的关系。对于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分项归纳比较,有时可用联想法将其区分开。(2)题目的总结比较。同学们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我就有两本题集。一本是错题,一本是精题。对于平时作业,考试出现的错题,有选择地记下来,并用红笔在一侧批注注意事项,考试前只需翻看红笔写的内容即可。我还把见到的一些极其巧妙或难度高的题记下来,也用红笔批注此题所用方法和思想。时间长了,自己就可总结出一些类型的解题规律,也用红笔记下这些规律。最终它们会成为你宝贵的财富,对你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五、有选择地做课外练习。课余时间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所以在做课外练习时要少而精,只要每天做两三道题,天长日久,你的思路就会开阔许多。
学习数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更为重要。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可以学好数学。
高中学生高效学习法介绍篇二
一、转变认识
高中阶段学习的内容较多,知识范畴扩大,要求也提高了许多。对于许多高中生,经常这科上去了,那科又下来了,某次考试有科不及格也是常有的事。所以,转变认识,首先,要对此有客观的认识,要认识到问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既然是正常的就不要着急﹑烦躁,但一定要用积极的思想研究问题,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要用积极的行动解决问题。其次,要在改进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客观原因外,学生是否从自身实际出发选用学习方法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的同学也想改进方法,但总是感到时间不够,不舍得将宝贵的时间用在学习和改进学习方法上。而统统将时间投入到具体科目的学习上,殊不知这正是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这里介绍的良性循环学习法对高三年级的同学是一种简便易行﹑立竿见影的复习方法。再次,在掌握了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有一套可行的复习计划。剩下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从战略的高度来制订计划﹑多上求学网,处理问题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明确战略
明确战略就是从全局的角度来制订复习计划。从全部考试科目来看问题,而不是就一科论一科地看问题。战略高度就是每次考试结束后试卷发下来时,将各科存在的问题放在一起分成三类,对每一类问题制订出不同的策略。分类方法是:
第一类问题是会的却做错了的题。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心知肚明是很有把握的题,却没做对;还有明明会又非常简单的题,却是落笔就错;确实会,答案就在嘴边盘旋,却在考场上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了。有时一走出考场立即就想起来了;有时试卷发下来一看,都不太相信是自己答的,当时在考场上怎么会做成这个样子等等。这类问题是低级错误。出现这类问题是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经常做题练习。
第二类问题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就是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或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的等等。这类问题是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的不够自如的问题。
第三类问题是不会的题。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蒙的。这是没记住﹑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
策略安排是:消灭第一类问题;攻克第二类问题;暂放第三类问题。有些同学对待三类问题的策略与此不同,方法有别,有人重点攻第三类问题;轻视第二类问题;忽略第一类问题。这套方案对于个别同学可能有效果,但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收效甚微,经常是事倍功半,不可取。还有一些同学是按科目找问题来解决问题。按科目找问题没错,重要的是将各科的问题集中到一起分类。就差这一步,效果就相去甚远。将问题分好类后,首先要消灭第一类问题。
三.消灭第一类问题
许多人将第一类问题归结为“马虎”,基于这种认识,所以屡错屡犯总也根除不掉。有人认为“马虎”不是什么大问题,稍一留意即可铲除。但事实上这类问题的反复发生率很高。其根源在“马虎”的说法是一种定性的认定,没有定量。既是定性,则范围不清,形状不定,很模糊。消灭没消灭不很清楚。这次消灭了,下次可能又冒出来了。所以,我的办法共有六点:
1.必须明确﹑具体地找出问题之所在
如有的题做错了,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那就定义为“审题错误”;有的题做错了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那就定义为“计算错误”;有些错误是在草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漏掉了,那就定义为“抄写错误”;有些错误是字﹑词或字母﹑符号等写颠倒了,那就定义为“笔误错误”等等。总之,一定要定义准确﹑清晰﹑具体。
2.是一定要定量
就是将这次考试的全部科目放在一起分析,查出每种错误共有几处。各科老师已经对试卷进行了分析﹑讲评,这非常重要,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老师讲的。但是老师多半侧重对解题思路﹑解析过程﹑解题方法等的分析。数学老师不太可能分析英语的试卷,语文老师也不太可能分析化学的试卷。学生自己一定要将全部科目放在一起,定量地找出每种错误究竟有几处。比如这次“审题错误”共七处;“计算错误”共五处;“涂改错误”共八处……
3.定目标
将定量找出的每一种错误,设定一个经过几次要将其减少到趋近于零的目标值。如“审题错误”,我的目标是七处→五处→三处→零;“计算错误”,我的目标是五处→两处→零等。
4.将确定的目标用白纸黑字写出来
对于自己的低级错误,仅仅是认识到,找出来,定了目标还不够,必须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发挥潜意识的能量。可以写在发下的试卷上,也可以单独写在纸上﹑本上,如能专门准备个“备忘录”则是最好的办法。至此,说明该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总结的方法,具备了人生的一项重要能力──总结能力。总结并订出目标,这只是解决了问题的2/5,更重要的,大量的工作是后3/5.
5.改进方法
改进方法要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当然,改进方法会因人而异,还要有个探索的过程,但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在此推荐几种方法,如“审题错误”是否出在急和慌上或是观察不够准确。为什么急和慌呢?为什么观察不准确呢?可能是考试方法不当,可能是心理存在问题或是外界干扰刺激等。
这里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通用方法──慢审题,快解题。这即是有人所说“袖手在前,疾书在后”的应试答题快慢观。再如“计算错误”是否由于草纸用得太乱。在考试时,草纸上的演算不能太乱。乱不乱的分界是当回头查找时,你能否找到看清。又如“抄写错误”、“笔误错误”,可以用检查程序予以解决。总之,你的改进方法针对性强否?实用性突出否?有效性明显否?如能满足这些要求,对你就是好方法。
6.验证
第一类问题是会的做错了,掌握的丢分了,这是低级的错误。这是每次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但第一类问题没有必要反复念叨它,加强它。而是定好目标,选好改进方法。再考试时脑袋里想的不是分数﹑名次,也不要定分数﹑名次的目标,更不要在心中锁定某某同学,一定要超过他等等。而一定要按着自己的既定方针目标实施。考前可看一下备忘录,考后验证只要是按计划减少了自己的第一类问题,这次考试就可以认定为考成功了。若能超计划完成目标值,则可欢呼庆祝了。而这次考试至下次考试期间,重点要解决的是第二类问题。
高中学生高效学习法介绍篇三
俄国剧作家克里雅日宁曾经把读书分为三种: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又懂;还有一种是能读懂书上没有的东西。读而不懂,不如不读;既读又懂,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也是不够的;只有通过读书本上的知识再经过综合分析,创造出自己的东西,这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创造读书法。
大多数人读书仅仅满足于只了解书本上是知识,把自己变成一座储存知识的“仓库”,而没有把读书作为提高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过程。如果我们钻进书里一味死读书,过分迷信书本上的知识,不敢有任何自己的见解,就等于把自己完全禁锢在书本里,那样就会读书越多,把自己“锢”得越紧。
掌握创造学习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首先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造的关系。创造并不是凭空想像,它是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得来的。知识积累的越多,就越容易发现其中合理与不合理的成分,从而产生创造的想法。
其次,要克服自卑、自怯的情绪,要珍视自己的独立见解。创造力是每个人都有的,千万不要轻视自己的独到见解。尽管有时它可能很虚幻。
再次,要有打破传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科学上新理论的产生,无不都是对旧传统理论的否定。
最后,要分清创造和模仿。宋朝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非常喜欢唐朝文人韩愈的作品,并且反复研读他的作品竭力向他学习。结果,他的文章虽颇负盛名,而诗却没有什么成就。因为欧阳修学韩愈文章时,有创新,有发展,所以成为后来的八大家之一;而在学韩愈诗时却采取了亦步亦趋,墨守成规的方法,一味的模仿,因此,毫无发展,毫无创新,当然在诗歌方面也就不能自成一家了。
要想熟练的掌握创造读书法,还需要很多条件,如:好奇心,远大的抱负,对图书的浓厚兴趣,善于思考等等。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需要我们不断在读书的实践中摸索和总结。
如果书使我们不能、不敢去创造,那就失去了读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