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的阅读课堂读后感(2)
窦桂梅的阅读课堂读后感
窦桂梅的阅读课堂读后感篇三
暑假,有幸再读《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给我带来了精神上的涓涓清泉,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留下了窦桂梅深入课堂的印记,每一篇文章都是基于课堂而又高于课堂,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读窦老师对课堂细节的反思,读窦老师对课堂真相的探究,读窦老师对课堂智慧的寻觅,发觉窦老师的文章丝毫也不深奥,甚至是很直白的,但是却充满了真情,就感觉是一种默默的真诚对话。
本书中,有一篇名为《生动和心动:一字之别,差之千里》的文章,说的是不要满足于“生动”,而是要让学生“心动”。 在谈到当前不少的青年教师过度追求课堂的视觉刺激,唱唱跳跳,课堂生动的热闹不息的现象时,窦老师说:“教师自己首先要静心,要钻进去,深下去,积蓄内力,然后才有可能激情饱满地引领学生亲近课文,教师自身情感准备不足,教师自己没有被美文陶醉,就不要进课堂。” 的确如此,我们许多老师在上课之前,考虑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如何制作课件,如何让学生唱起来跳起来,讨论起来。很多时候,教师本人只是通过各种间接的途径认识到这篇课文应该是很动人的,自己在读课文的时候并没有丝毫地产生那种带有个人生命体验的瞬间阅读冲动。如教学《十里长街送》,课文还没有读,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让学生掉泪;自己还没有感动,就想到如何去感动学生。一到课堂除了那些虚情假意的表演,忙这忙那的折腾,教师自己都不知道在哪去寻找心动的原点。上这样的课文,教师自己首先应该静下心来反复地读课文,深切地体悟那些震撼生命的词句,有了这些直接的体会与感动,然后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才不会人为地去制造那些无中生有的表演,刻意安排那些追求热闹场景的讨论。
这本书中《要书声朗朗,更要静思默想》一文使我震动。今天,“琅琅书声”已充满校园,窦桂梅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提出“静思默想”,而且是从小学语文的阶段提出,我认为她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了。她说:“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间接提供给学生接触文本的机会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努力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是可以的,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直接的思维和情感的参与,使学生直接把文本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而真正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阅’就是用眼看,就是用心想,就是心脑结合的过程,是理解、揣摩的过程,也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阅’=看书+动脑子。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称其为‘读’。所以,‘读’并不是光表现在抑扬顿挫的声音,也有静思默想的默读。因此,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课堂要给学生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默默品味的‘场’,也就是营建一个静静的阅读的‘场’。……因此,教师只让学生听读,没有让学生真正走进心里的朗读,不一定能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只让学生朗读而没有学生缜密的思维和亮丽的思想,很难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只让学生读书而没有给学生一个属于自己的时间静静思考的‘场’,学生的心灵阳台就缺少一缕明媚的阳光。”由此可见:学生只听先生读、先生讲,学生是被动的,嘴也不动,心也不动,脑子更不动。学生跟着先生读,大声地读,有感情有体味地读。他嘴也动了,心也能动了,但脑子未必动。学生非但能大声读,读了之后还能静思默想,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去检验和体味,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对比。嘴也动了,心也动了,脑子更动了。我们自己读书,要“渐入佳境;我们教书,也要引导学生“渐入佳境”。窦桂梅老师是用自己的实践探索而“渐入佳境”的,同时又能唤起我们大家一起来实践探索,“渐入佳境”。
窦桂梅是一个永远在创造、永远在变革、永远在追求的人。看窦桂梅的课堂教学,我感受到窦老师是一个充满着激情的老师,课堂上她多彩的朗诵,课堂上她激动地拍着孩子们的小屁股,课堂上她一次次深情地呼喊“亲爱的同学们啊”,这些声音这些动作,都来自于她的激情,对孩子,对课堂,对教学的投入。又读了她的书,我又很理性地感受到她的热情。从窦老师不仅要深入课堂,进行听课,甚至于亲自讲课,而且还承担全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压力不可谓不大,工作不可谓不累,事务不可谓不繁忙,然而她还能阅读大量书籍,写下一个个深入浅出的教学反思,并出版自己的著作,她的这种做法就是一种激情,一种对教育不断深入、不断提炼、不断创新的激情。当我每天晚上翻看其中几篇时,总会让我浮躁的心得到净化,总会使我在教学迷茫的现实中得到一次梳理,也总会让我产生一种被感染的激情投入到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