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教学方法 >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稿有哪些(2)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稿有哪些(2)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稿有哪些

  如果略改变一下物距,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像变大.

  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运用光路图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将下图用投影仪打在幕布上,教师边指示图形边讲解.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轴射出,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相交于一点,AB发出的无数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组成了AB的像A'B',由于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所以是实像.

  教师简单介绍照相机工作原理,用投影打出相应的光路图,分析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向1倍焦距移近的过程中,凸透镜成像的变化情况(有条件可用计算机模拟).说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在胶卷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最后简单介绍调焦、选择光圈等知识和照相机上的这些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学生的实际知识.

  3.总结

  分析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研究凸透镜成像问题.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稿三

  整体设计

  本节主要内容为电阻概念的建立及对其影响因素的探究,这些内容是学习第四节“变阻器”的理论基础。作为电学中三大基本概念之一,“电阻”处于枢纽和核心的位置。因为电学知识的应用离不开电阻,各种用电器的功能实现决定于所用电阻的性质和特点,人类对电学规律的探索、各类用电器的发明,都离不开对电阻的研究。仅就初中所学电学知识来说,电学中所考查的难点问题也离不开电阻, 因电路中电阻的变化会引起电流的改变,电流的改变会引起电功率的改变。所以本节内容在为学习“变阻器”作准备的同时也为后续电学知识“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持。

  “导入新课”可依据教材提示,通过学生的课前调查或教师的课堂展示使学生认识到导线多用“铜”和“铝”来制作这一事实,引出问题,从而展开探究。

  “演示实验”通过把长短、粗细相同的不同导体(铜丝和镍铬合金丝)连入电路中,观察灯泡明亮程度的变化,来获得不同导体(相同条件下)对电路中电流的阻碍作用的信息 。电阻概念的引出是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教师进行演示时可以多选取几种材料进行比较。本实验有两个作用:一是引出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二是表明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种类等因素有关。电阻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教师最好不要硬性地将其灌输给学生,而应该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确认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后得出,即要把电阻概念的教学变得直观、生动、具体,并且使学生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电阻”概念的教学,教材是以电阻的定义、大小和单位、常见的电阻器为核心展开,直接给出电阻单位的名称、简称、符号、换算关系。教材没有给出电阻率的概念,而是在后面的小资料中给出几种“长度为1 m、横截面积为1 mm2金属导线在20 ℃时的电阻值”。这样处理既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向学生渗透电阻的本质特征是表征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换句话说,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教学,可从生活中的高压线又粗又直,而电炉丝又细又长引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条件好的学校可设计成分组实验完全由学生进行探究,而教师进行指导。如果学校实验室中镍铬合金丝较少或不易买到,也可用电炉丝(主要成分为镍铬合金,买来后将其拉直即可)来替代进行实验。

  “科学世界”主要介绍了半导体和超导现象,利用电阻的知识,进一步说明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升华。由于半导体的应用已很广泛,向学生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对启发学生思维,开阔眼界,提高学习兴趣,都大有好处。

  教学重点:

  1.电阻概念的建立。

  2.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1.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过程中,掌握控制变量法。

  2.难点是:认清电阻是导体自身的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二、过程与方 法

  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过程中,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兴趣,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实验。

  课前准备

  示教电路板,多媒体课件,电流表,小灯泡,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长短粗细相同的铁丝、镍铬合金丝及铜丝各一段,相同横截面积(0.16 mm2)、不同长度(10 cm和20 cm)的镍铬合金丝各一段,相同横截面积(0.16 mm2)、不同长度(10 cm和20 cm)的康铜丝各一段。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演示导入

  演示如图的实验,当用镍铬合金线替换电路中的铜导线后,灯泡亮度明显变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概括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还与导体自身有关。

  [推进新课]

  一、电阻

  1. 探究实验,感受新知

  目的: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线、铁线和镍铬合金线的导电情况。

  过程:

  (1)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操作(实验电路图见上图)。

  (2)教师补充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碳钢丝、康铜丝及镍铬合金丝的导电情况。

  提示:为了研究各种材料的导电性能,可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提示学生参照课本上的实验方法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铁线、铜线、镍铬合金线(电炉丝)、小灯泡(带灯座)、开关、干电池(带电池盒)、电流表、导线若干。

  学生实验步骤(参考):

  ①将镍铬合金线连入电路,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②将镍铬合金线换成长短、粗细相同的铁线连入电路,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③将铁线换成长短、粗细相同的铜线,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④将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重复上述的实验,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发现小结:接入铜线比接入铁线时灯泡亮,接入铁线时比接入镍铬合金线时灯泡亮;接入铜线比接入铁线时电流大,接入铁线时比接入镍铬合金线时电流大。小灯泡亮时电流大,小灯泡暗时电流小。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本次发现的意义。

  意义概述: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教学说明:这样安排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确认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并且使学生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从而初步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难点。)

  2.小组合作,阅读探究电阻相关知识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中电阻部分的材料,解决如下问题:

  解决问题:(用课件展示)

  ①电阻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________。

  ②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______。

  ③电阻的符号是____,电路图中的符号“ ”。

  ④电阻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你掌握这些单位之间的转换了么?

  ⑤你知道了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电阻器呢?

  ⑥对于电阻,你有什么新的问题和发现?

  教师活动:

  ①组织学生进行解答问题、质疑。

  ②教师到各个小组当中,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加讨论。

  ③板书电阻相关知识,并纠正学生回答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

  学生活动:①阅读教材及资料学习电阻的相关知识并初步解答问题。

  ②将自己没有掌握准确的知识交给小组,进行合作、交流互相解答问题。

  ③小组代表发言为全班同学解答问题。

  ④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提出来,其他小组答疑(如果没有则该步骤不用进行)。

  总结:(用课件展示)

  (1)知识学习方面:

  ①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②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

  各种固定电阻器

  ③电阻的符号是R,电路图中的符号“ ”。

  ④电阻单位有: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换算关系:1 kΩ=103 Ω,1 M Ω=106 Ω。

  ⑤生活中常见的电阻器: 电视机、收音机和耳麦的调音旋钮,各种家用电器的电路板上有各种各样的电阻器(如右上图)。

  ⑥新的问题和发现:由课本上“几种长1 m、横截面积1 mm2的金属导线在20 ℃时的电阻值”可发现“导体电阻除与材料有关外,还可能还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是否有关,有什么关系?’需要用实验进行验证)。”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方面。

  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成员进行表扬与鼓励,并提出新的要求:运用小组的合力设计实验,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说明:这样安排教学的目的有二:一是放手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难点;二是打开新的探究之门,过渡到对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探究上来。)

  3.即学即练

  (1)单位换算:180 Ω=______ kΩ,3×105 Ω=______MΩ=______ k Ω。

  (2)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其电阻越小

  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C.粗导线的电阻要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D.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答案:(1)0.18 0.3 300 (2)B

  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创设情景,引发猜想

  展示:学生课下搜集来的各种电阻线。(要求学生搜集得多一些,种类要全,各种粗细、材料的都有,有家庭用的,有工业生产用的等等,这样有益于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

  教师用课件展示几种电阻线:见图甲~图丁。

  甲 生活中的电线(1) 乙 生活中的电线(2)  丙 高压输电线 丁 电炉

  提出问题:我们看到,高压输电用的电线,使用的金属线又粗又直。为什么不用细导线输电呢?电炉上面的电炉丝,为什么不用粗而直的导线呢?

  引导学生猜想: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组的猜想。教师也有意选择几组,加入讨论。

  教师主持,学生交流猜想。

  有的学生提出,从刚才的探究实验中,可看出电阻的大小可能和导线的材料有关;有的学生则在与水流的对比中推断出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和长度有关;也有学生联想到长跑时比短跑时的速度慢,认为可能与电流所流过的路径长短有关。

  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则应注意让学生说出得到猜想的线索和依据,启发、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所采用的生成猜想的方法(如联想、类比、观察等)。此外,不论学生提出的猜想或假设是否成立,只要是有依据的,教师在此都应予以表扬。

  2.自主探究,搜集证据

  学生分组实验器具:1.5 V电池(1节);电流表(1只);导线若干;待研究导体4根,规格如下: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① 镍铬 10 0.16

  ② 镍铬 20 0.16

  ③ 康铜 10 0.16

  ④ 康铜 20 0.16

  学生按照自己的假设,自己设计实验电路,自主拟定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得出结论,分析交流

  实验结束后,学生上讲台,将实验报告投影出来,并重点就结论、电路图、实验步骤、实验设计思想进行交流,生生、师生互问、互辩。

  这一阶段,教师应注意:(1)通过突出导线 的选择原则,渗透实验变量的控制方 法。(2)注意收集得出同一实验结论的不同实验途径,如探索长度因素时,既可用导线①②比较,也可用导线③④,还可将同一导线的不同长度接入电路。激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完成实验,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发散能力。(3)对实验方法独特的学生予以大力赞扬,以养成学生尽力追求“与众不同”的创新意识。(4)由于实验器材中四根导体的横截面积相同,因此在交流粗细因素时,特别注意让学生说出如何得到长度、材料相同而粗细不同的导体的,如将②④导线对折后分别与导线①③相比;或向别组借一条导线和自己组中相同的一根并联后测出电流,与原导线相比等。

  结论: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长度和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关系:导线越长,电阻越大;导线越细,电阻越大。大量实验表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4.即学即练:(用课件展示问题)

  李智和周慧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关系”的实验。他们准备在下图中的M、N两点间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下:

  导体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a b 镍铬合金丝 L S

  c d 锰铜合金丝 L S

  e f 镍铬合金丝 2L S

  g h 镍铬合金丝 L 2S

猜你喜欢:

1.加速度教案设计

2.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

3.关于初中物理弹力教案

4.初中物理教科版功教案设计有哪些

5.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有哪些

373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