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有哪些
教学规划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效率。那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有哪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力的作用效果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2、3面,回答下列问题:
(1)力有如下两大作用效果:
①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2)力能不能看见?不能,我们是通过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力的存在,这种物理研究方法我们叫做“转换法”。
●小组讨论
请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如下探究:
(1)用力捏橡皮泥,松手后,观察橡皮泥的形状;用力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形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如图,让小铁球两次从斜面上滚下,分别在小铁球的前方、侧方放一个磁体,观察小铁球的运动情况有什么样的改变。
●教师点拨
1.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2.运动状态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改变(加速、减速)或运动方向改变.
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要理解成用力可以(或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而不能理解成力一定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可引导学生举例加深理解(比如一小孩用力推一辆重型卡车,卡车的表面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但运动状态是不可能改变的).
●跟踪训练
1.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3面,同时观看课件上的图片,展示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中以及工农业生产中与力有关的现象,完成填空:
(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人推车、用手捏橡皮泥……(学生实验:手拍打桌子,感受力).
(2)体育运动中:足球运动员踢足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员托球……(学生举例)上面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与人有关,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3)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起货物……(学生举例).
1.人用力推小车,人对车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车.
2.人用力拉弹簧,人对弹簧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弹簧.
3.起重机提重物,起重机对重物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起重机,受力物体是重物.
以上现象说明力的特点是:要有推、拉、提、压、击、打、拍、吸等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推或拉的作用).
●小组讨论
1.有力的作用至少存在两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承受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一个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2.相互接触的物体可以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吗?
演示实验:用磁铁靠近大头针(不要接触)
现象:大头针被磁铁吸引;
说明: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3.由前面一些现象,我们可以把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如:磁力、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地球的吸引力……属于非接触力,常见的推、拉、挤、压、托……属于接触力.
●教师点拨
上述现象中存在的共同地方: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压、吸引、举、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由此得出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跟踪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可以脱离物体存在,比如引力
C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D.任何一个力必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以下描述的各力中,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是( C )
A.地球对人的引力 B.磁极间的作用力
C.支架对磁铁的支持力 D.两带电气球间的斥力
三、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4面,完成下列问题:
(1)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力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 表示。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指向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旁用字母表示受什么力。
●小组讨论
请各组同学合成,完成下列探究:
①用大小不同力拉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的形变程度是否相同?
②手握着门把手,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从教室的内外推门,门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否相同?
③找班上一位“大力士”(男生),用同样的力从门外推门的门轴部分和外边框,门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否相同?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我们把这三者称之为“力的三要素”,因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多个,所以我们在探究多因素影响同一物理量时,应采取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2.力看不到,摸不着,为研究力方便,我们要学会如何用几何模型来表示力,具体方法: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若已给出力的大小最好在箭头附近标示出力的大小),这种画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3.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画出木块受到水平向右拉力的示意图.
●教师点拨
1.由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多个因素,在探究力的三要素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时,应采取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语言叙述.
2.画力的示意图时,受力物体可用长方形或圆形这些较简单的几何图形代替.
●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B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2.如图所示为小明拉车的情景,请画出绳子对车的拉力示意图。(力的作用点A已画出)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二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
1.2过程与方法 :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概括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保持对力现象的好奇,初步领略力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自然现象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欲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理解力的概念
2.2 教学难点
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出简单的规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教学用直尺、小车、弹簧等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力”,虽说我们是今天来学习,但是呢,“力”在我们生活中确是非常的常见呀,已经是老朋友了。生活中处处是“力”,就跟我们的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可惜呀,我们看不见它。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感觉到它的,就跟感受我们的空气一样。
【生】好神奇呀。
【师】那我们先来看几幅生活中常见的图
6.2 新知介绍
一、力的存在
【师】看图
【师】我们看到上面的几幅图,人用力推车,车动了;小动物举重,很吃力;小人用力推箱子,箱子没动。这些图中的内容,都能说明生活中有力的作用。
我们的前辈们就是从推拉提压等作用引起肌肉酸痛中感受到力的存在的,
再脑补一些生活中情景:树被风吹弯;用力写字等。
【生】老师这样一说好像还真的是生活中处处有力。
【师】对,下面我们来看看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二、力的作用效果
【师】
下面我们来体验“力”的作用效果,那位同学能用一些器材来演示力的存在吗?
【生】可以挤压气球(空可乐瓶、气球),气球变扁;两手拉或压弹簧,弹簧变长或短;手压直尺,尺变弯。
【师】学生们说得很好,想象力也非常丰富啊。
我们从物体的形状改变中感受到力的存在,可见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师】各种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吗?
【生】能。
【师】力除了使物体发生形变外,还用怎么样的作用效果呢?下面我们利用小车子来观察常见的现象。
现象:(1)运动小车在力的作用下静止
(2)静止的小车在力的作用下运动
(3)运动的小车在力的作用下转弯。
【师】可见力能使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我们把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大小改变统称运动状态的改变。因此力还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下面我们来总结下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还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例题】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①撞击在篮板上的篮球被弹回,篮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这是受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这是物体受力后形状发生了改变;
③用力握皮球,皮球变瘪了,是物体受力后形状发生了改变;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尘土吹得漫天飞舞,尘土由静止到运动,这是物体受力后运动状态改变;
在这四种现象中:①④物体是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②③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故选B。
三、力的三要素
【师】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三点。
【师】从这幅图我们可以感受下,F1和F2力的大小不同,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F1力大。而F3和F4力的大小相同,但是他们使力的作用点不同,使得物体弯曲的程度不同。
所以我们总结下,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例题】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分析】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解:
可看出,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A、B不同,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
故选C.
四、力的示意图
【师】利用我们刚刚说的力的三要素,再来画画力的示意图就很简单了。
一、作图步骤的口诀一标点,二画线,三定标度四截线,再在线末画尖尖(箭头),力名大小标旁边。
二、作图步骤解析:
第一步,标点,指的是在物体上标出力的作用点,
力的作用点的确定:
(一)物体只受到一个力作用的时候,力的作用点的确定:
1.重力、浮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初中阶段重点掌握规则物体的重心。
2.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推力的作用点: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中心。
(二)物体同时受到两个以上力作用时,力的作用点的确定。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几个力的作用点通常都视为在物体的重心。
第二步,画线:指的是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射线.力的方向的确定: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且指向受力物体。
4.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且指向施力物体。
5.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或将要运动)的方向相反。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个图例:
【例题】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和B一起沿着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关于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分析】对A由受力分析得,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B对A的支持力,因水平方向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不受拉力,故A不受B的摩擦力,故A只受两个力.然后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木块A受力示意图.
【解答】解: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B对A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作用点可以画在物体A的重心上,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故选A.
五、力作用的相互性
【师】由前面的知识我们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一定涉及到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这里提到两个物体,大家想一想,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一定是同时出现,而且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师】我们可以试试用手拍桌子,我们的手是会感觉到点点疼的,那么桌子会不会疼?我们再可以尝试两手互拍,两只手是不是都会有点疼?所以力是相互的。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课堂练习
【例题】
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
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
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
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
【解析】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使船前进的力应该与船的前进方向是一致的.
解: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它的反作用力应该是桨作用给人手的,这两个力都不是直接使船前进的力,不合题意;
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推动了桨,进而推动了船,因此,这是使船前进的力,符合题意;
C、水并没有直接作用于船体,推动船体前进,而是将力作用在桨上,不合题意;
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方向是向后的,并不是使船前进的力,不合题意.
故选B.
1、下列实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C )
A.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的小动物
B.撑杆跳高运动员将撑杆压弯
C.穿旱冰鞋的同学推墙会向后滑动
D.将弹簧拉力器拉开
2、一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如图关于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D )
3、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
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4、重0.06N的羽毛球竖直上升,则羽毛相对地面是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羽毛球运动越来越慢,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此过程中羽毛球的重力势能将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羽毛球上升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0.15N,则羽毛球所受合力的大小为___N.
答案:运动运动状态变大;0.21
5、在初中阶段,我们可以用矿泉水瓶做很多实验:
例如:透过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看物体(物体放在距瓶适当的位置),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这表明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____,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2)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____,这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当用力向它的侧壁吹气时它会滚动,当用相同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时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 。
答案:力越大矿泉水瓶的形变程度越大;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出来,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最急或喷得远一些;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课后小结
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还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课后习题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板书
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还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能分析简单情况下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知道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分析、演示、讲解、讨论与分析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力。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但在在大量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演示)
【学生活动】
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教师归纳】
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吸引、拉、举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休的吸引力。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火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
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推土机对土的推力;起重机向上吊起集装箱的力
【归纳小结】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是力。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演示】
(1)演示实验:吸铁石吸引大头针。
(2)演示实验: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
(3)用手提起重物,手的感觉。
【归纳小结】
当A物体对B物体用力的同时,B物体也会对A物体施加一个力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演示】
(1)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
(2)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3)实验:用手压气球。
教师:从实验中可以看到,弹簧受力变长了;锯条受力变弯了;气球受力变瘪了。
【归纳小结】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实验演示】
(1)用手推静止在桌面上的书。
(2)用手接住扔过来的球。
(3)用乒乓拍把乒乓球打回去。
教师:书静止在桌面上,施加一个力,从静止变成了运动;球在空中运动,由于受力,从运动变成了静止;乒乓球受力改变了运动方向。
【归纳小结】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四、本课小结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五、教学反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