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案例
俗话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对于同学们每天学习的新课时,都需要老师提前备好课,做好教案设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八年级上册教学案例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八年级上册教学案例一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15℃时)中的传播速度。
4.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2.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回声测距离。
3. 教学用具
音叉、乒乓球、橡皮筋、刻度尺、纸屑或泡沫、土电话
4. 标签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有两只耳朵,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听老师讲课,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听电台广播可以知道天下大事,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
二、新课教学
1、声音的产生
(1)课本图1.1—1中各是什么物体在发声?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2)实验:学生观察音叉发声时叉股在振动。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实验:拨动吉他的弦,琴弦或者橡皮筋。
(4)实验: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活动,我这个活动,需要全体同学来配合一下:请同学们把手指放在喉结处,让我们从1数到10,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小结:归纳以上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指出鸟、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虫发声也是由于振动。
由学生列举一些奇特的发声现象:蝉、蚊子、笛子。
机械唱片的简单原理。
2、声音的传播
(1)实验:把耳朵贴近桌面,用手敲桌板,可听见清晰的敲击声。——固体也能传声。
(2)实验:在游泳池游泳的人,潜入水底时仍能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钓鱼时要保持周边环境的安静;渔民们常用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将鱼诱入鱼网;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听到铃声。——液体也能传声。
(3)实验:右边音叉的振动通过空气传给左边的音叉。——气体能传声。
小结:声音能靠任何气体、液体、固体物体传播出去——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实验:1.1—4(有条件的可以做,也可观看视频。):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我们平时交谈都是靠空气传声。
思考:图1.1—5月球上的宇航员能正常交谈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分析图1.1—6:声音是靠声波这种形式传播的。
3、声音的传播速度
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学生对比表中的一些声速并找出空气中15℃时的声速:340m/s。
读作:340米每秒。含义: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40米。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5页图表,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声音在15 ℃和25 ℃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2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6 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问题2:声音在25 ℃的空气和蒸馏水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2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6 m/s,25 ℃时蒸馏水中的声速为1497 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问题3:对比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慢。
4、回声
(1)回声: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讲述为什么有时候能听到回声,有时又不能。
原声与回声要隔0.1s以上我们才能听见回声。请同学们算一算我们要听见回声,离障碍物体至少要多远?
解:340×0.1/2≈17米。
(2)利用回声测距离
例题:某同学站在山崖前向山崖喊了一声,经过1.5秒后听见回声,求此同学离山崖多远?
解:340×1.5/2≈255米。
“想想做做”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每组想出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尽可能的话,进行实际测量,看看哪个组的方法更合适,测得的声速更接近当时的真实值。 课堂小结
本课你学到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
课后习题
1、下列乐器是由于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是( )
A、架子鼓 B、笛子 C、小提琴 D、口琴
2、关于声现象,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 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人唱歌时是声带振动发声的
3、桌子上的鱼缸中有若干条金鱼,敲击桌子,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A、空气 — 水 — 鱼 B、桌子 — 空气 — 鱼缸 — 鱼
C、桌子 — 鱼缸 — 水 — 鱼 D、桌子 — 空气 — 水 — 鱼
4、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
A、桥洞两端是开口的不反射声音 B、桥洞窄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听不出来
C、桥洞反射的回声从桥洞跑了 D、桥洞两侧反射的声音刚好抵消
5、下列事例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嘀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花样游泳员在水下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D、人们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6、一人对着一座高山呼喊,经过10s听到回声,那么人离高山( )
A、1700m B、3400m C、170m D、340m
板书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产生: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传播: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八年级上册教学案例二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路程,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使学生通过实验学会用简单方法估测时间、路程。
3)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 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 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2)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精神。
2学情分析
尽管初二学生刚刚接触到物理,但学生在知识层面已经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知道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快慢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在能力层面上学生已具备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的能力。
3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 速度的理解。
2.难点:组织实施教学目标。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把铜丝作为斜面,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还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
师: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样快。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表来测,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板书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
活动2【活动】活动探究
实验器材可从实验台上选取。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报告,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上的第4、第5项内容,时间为5分钟。
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示。
师: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生答。
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生答。
总结:很好,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我们会使用秒表了,下面就开始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时间为10分钟。开始:
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
师:哪位同学发现他们的数据有什么问题没有?
很好,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他们这一组同学没有写出估计值。长度测量写出估计值的同学请举手。你们的路程测得怎么不一样呢?生答。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找学生演示他们是如何测量木板的长度的)?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你们能比较出哪一组的小车滑的快吗?不能,有什么办法吗?有同学说比速度,怎么比呢? 请同学们完善你们的实验方案,算出小车在斜面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时间为2分钟。
再拿两组实验报告比较一下,哪一组小车滑的快。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路程、时间,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测出1路公共汽车从河师大到火车站的平均速度呢?
活动3【作业】作业布置
用一根米尺和一块手表,怎样既方便又较正确地测出从你家门口到学校门口的路程?简要说出测量步骤。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把铜丝作为斜面,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还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
师: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样快。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表来测,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板书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
活动2【活动】活动探究
实验器材可从实验台上选取。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报告,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上的第4、第5项内容,时间为5分钟。
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示。
师: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生答。
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生答。
总结:很好,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我们会使用秒表了,下面就开始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时间为10分钟。开始:
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
师:哪位同学发现他们的数据有什么问题没有?
很好,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他们这一组同学没有写出估计值。长度测量写出估计值的同学请举手。你们的路程测得怎么不一样呢?生答。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找学生演示他们是如何测量木板的长度的)?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你们能比较出哪一组的小车滑的快吗?不能,有什么办法吗?有同学说比速度,怎么比呢? 请同学们完善你们的实验方案,算出小车在斜面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时间为2分钟。
再拿两组实验报告比较一下,哪一组小车滑的快。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路程、时间,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测出1路公共汽车从河师大到火车站的平均速度呢?
活动3【作业】作业布置
用一根米尺和一块手表,怎样既方便又较正确地测出从你家门口到学校门口的路程?简要说出测量步骤。
八年级上册教学案例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熔化、 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②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辨别不同的物态变化形式.
③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②通过引导学生检索资料,调查研究,使学生学习文献探究和调查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自然界水三态的循环的学习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
②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高压锅电冰箱的工作过程.
[难点]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高压锅电冰箱的工作过程.
三、导入新课
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所以食物容易被煮熟.
电冰箱也是家庭厨房中必不可少的.那么它们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学完本节后,相信你会得到答案.
四、教学过程:
1.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因此雾和云都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不是冰的升华现象.
霜和雪都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而不是液体的凝固.
霜是地表面的水蒸气在摄氏零度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直接凝华为固体.
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冰晶(或叫雪花),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
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2.地球上水的循环
地球上水的循环示意图
【例1】 天气预报说北方有一股弱冷空气南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将会有一场小雨.气象台这样说的理由是( )
A.徘徊在本地的暖湿气流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迅速液化,形成降雨
B.冷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遇到徘徊在本地的暖湿气流,迅速液化,形成降雨
C.冷空气把北方的降雨云团吹到了南方
D.珠江三角洲本来就是要下雨的,与冷空气的到来无关
思路与技巧 雨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下落时遇暖气流熔化成水下落便形成雨.由题中情景可知雨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
答案 A.
3.水资源与水资源保护
(1)淡水资源:地球是一个水球,如图1.6-2所示,其中97.2%以上是海洋的咸水,人类实际能直接利用的淡水只有不到0.03%,因此水资源是十分珍贵的;
图1.6-2
(2)水污染:分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根据污染杂质不同,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3)合理利用水资源,珍惜每一滴水.
对宝贵的水资源,我们必须倍加爱护.这样不仅我们自己有水用,而且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会有水用.如图1.6-3
图1.6-3
【例2】观察图1.6-4情景并阅读文字,请你谈谈关于水的一点感想
思路与技巧 甲图用生动的事实告诉人们“淡水比油贵”,乙图则说明少有的水源正被污染,怎样减少污染?如何处理污染?正是本题需要表白的内容.
答案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淡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水资源贫乏的今天,一方面应节约用水,另一方面杜绝污水污染水源,还应对污水进行处理,开发水的再利用.
4.家庭中的物态变化
(1)高压锅(如图1.6-5)
.
图1.6-5
①高压锅使食物易熟的原因:因蒸发的水蒸气留在锅内,增大了液面上方的气压,水的沸点高于100℃,食物的温度在100℃以上易熟;
②高压锅的安全装置:一是安全阀.当锅内气压超过规定气压值时,气压顶起安全阀,使锅内气压维持在某一定值;二是易熔片.它是由熔点低的合金材料制成,一旦安全阀失效,锅内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锅内气体从易熔片处喷出,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2)电冰箱如图
1.6-6.
图1.6-6 电冰箱的工作循环
【例3】 空调和电冰箱已走进我们的家庭,请问:(1)空调与电冰箱降温的原理一样吗?
(2)安装空调时,为什么将空调安装在窗户的上方?
思路与技巧 空调与电冰箱都是制冷设备,它们工作时将内部的热通过工作物质带到外面.所不同的是空调将室内热送到室外,冰箱是将箱内热送到箱外,但仍在室内.空调与冰箱能将相应范围的热送到另一地方,利用了空气对流传热,而发生对流的条件之一是上方温度低于下方,所以制冷器均在上方.
答案 (1)两者制冷原理一样.空调将室内的热送到室外,冰箱将箱内的热送到箱外
(2)这样会形成上方温度低于下方,有利于利用空气的对流使室内温度降低.
5.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液化:运载火箭的燃料常采用液态,它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态液化形成.液态有利于储存和储存较多数量的燃料,如图1.6-7所示;
图1.6-7
(2)熔化、汽化吸热:卫星返回地面时,与空气相互摩擦,温度升高.整流罩上的烧蚀层会熔化、汽化吸收大量的热,保护了火箭或卫星;
(3)利用热管使卫星不同面温度变化均匀.
【例4】 我国“神舟”五号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
A.它的硬度大,不易烧坏
B.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与空气的摩擦
C.它在熔化和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思路与技巧 返回舱在返回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摩擦,使返回舱温度升得很高,涂在表面的“烧蚀层”除了隔热外还会熔化、汽化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保护了返回舱.
答案C.
阅读材料
热 管
“热管”是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壁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图1.6-15).
图1.6-15
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量会很快传到另一端,这是什么道理呢?
“热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因吸热而汽化,蒸汽沿着管子由受热一端跑到另一端.另一端由于未受热,温度低,蒸汽就在这一端放热而液化.冷凝的液体被吸收芯吸附,通过毛细作用又回到了受热的一端.如此往复循环,热管里的液体不断地通过汽化和液化,把热量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液体在汽化和气体在液化时要分别吸收和放出大量的热,热管正是利用了这一性质,达到高效传递热量的目的.“热管”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热管”被加热的那一端的温度为什么不会很快升上去?“热管”没有被加热的那一端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
(2)请比较一下,“热管”的工作原理和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用“热管”可以很快地把一个物体内部产生的热量散发出来,你能想出它的一个应用实例吗?
猜你喜欢:
3.初二物理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