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教学方法 > 诗经的爱情意义

诗经的爱情意义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诗经的爱情意义

  《诗经》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集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五百年间305篇诗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诗经的爱情意义,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诗经的爱情意义

  《诗经》中的爱情是意指性的。

  这里所提的意指性主要指《诗经》通过‚比‛、‚兴‛艺术手法描写爱情具有含蓄性。‚比‛、‚兴‛是文学家使用的创作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卫风〃氓》)是典型的‚兴‛,借自然界的动物来引发后面的议论,这才是真正的意指。古人有以山水比德的思维习惯。作者之所以喜欢借助对自然界的物(意象)的比喻(‚比‛)来表达情感,其原因与其说因为人们易于感知到自然之美,还不如说因为顺应自然是合乎道德的这一事实。比如,‚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卫风〃氓》),作者以‚复关‛代指意中人。‚我‛反复望‚复关‛的行动来表达‚我‛对他的热切盼望之情,含蓄中藏着恋爱的真实心理。此外,《诗经》中的爱情通常都是女子主动,先向男子开口。她们有时也很傲慢,有意冷淡那些愣头愣脑的小伙子,但过后又后悔不迭。年轻人按乡村方式表示爱意,互邀对方宴饮。他们在一起欢娱无限,然后互赠礼物和爱情的标记(信物),许下山盟海誓;当这些订婚仪式结束后,他们就各自返回自己的村落,回到自己家里,只能期待下一次的重聚。有时候,薄情郎不愿再续旧情,痴情女子会拉着他的手苦苦哀求,而其它时候,女子也会刺激他们的嫉妒之心。在当时的爱情中,乡村男女的善良天性是最主要的。真正美满的爱情从来都是合于道德的爱情。这也是《诗经》中的爱情所具有的另一重‚意指性‛。

  人体美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对象之一。古希腊人说:‚我们所以用人的形象来代表神,因为世界上没有比人更美的形式。‛从历史发展的轨迹看,女人乃人体美之主体。由于南北地域的差异和本土文化的长期浸染,在人体审美上,以《诗经》为代表的北方更强调女性的高大丰硕。

  《诗经》以诗歌的形式第一次完整而鲜明地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以劳动中的妇女为主,其共同的人体审美标准是高大丰硕。诗经中男性理想的配偶是‚硕人‛。‚硕人‛就是美人。《尔雅〃释诂》:‚硕,大也。‛朱自清《古诗歌笺释三种》云:‚大人犹美人,古人‘硕’、‘美’二字,为赞美男女之统词,故男亦称美,女亦称硕。‛《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裘衣。‛硕人即指美人庄姜,颀,《毛传》云:‚颀,长貌。‛这句诗称赞庄姜身材高挑,勃式颀长,着一身锦绣衣裳,气质典雅,光彩照人。《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其朋‛、‚彼其之子,硕大其笃‛,即是夸妇人体大魁梧而有风度。《卫风〃硕人》:‚硕人其硕‛,‚硕人敖敖‛。《陈风〃泽酸》:‚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这些都是赞美女性的高大健壮。

  究其高大丰硕人体审美标准的成因主要有二:一是《诗经》时代,是人与自然正处于激烈争斗的时代,人类要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同自然进行力的角逐,而社会又时常处于战乱离合频繁的状态,高大壮硕的身体是生存的优势;二是周代人口稀少,诸侯间不断发生为人口和土地的争夺之战,造成人口大量伤亡或流失,女性主要的社会功能就在于承担种族的绵绵不断的延续。于是,女性体格高大健壮,母强子壮,儿孙众多,成了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环境下的人们普遍的心理特征。高大丰硕,正是先民从功利要求出发对人体美最早的朴素的认识。

  《诗经》中对女性的审美,在注重其形体高大丰硕的同时,道德、品性也成为衡量女性美丑的标准。《邶风〃静女》中‚静女其妹‛的‚静女‛,朱熹《诗集传》云:‚静者,闲雅之意。‛表明男子不仅追求其‚姝‛,也追求其娴静,这是女子所具有的内在品格之美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彼美孟姜,德音不忘。‛(《郑风〃有女同车》)‚都‛,娴雅大方之意。‚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诗中以男子的语气,赞美了姜家大姑娘美丽的容貌和她的品行美好,让人难忘。‚辰彼硕女,令德来教⋯⋯虽无德于女,式歌且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车辖》)这是一首新郎在迎娶途中所赋的诗。诗中以极其喜悦兴奋的口吻为新娘德行的高尚歌唱。‚辰‛为善良之意,和‚令德‛一起写的是新娘的品德美,一方面用谦辞,以自己的无德来突出新娘的有德,另一方面又进一步以‚高山‛、‚景行‛作比来渲染新娘‚德‛的无与伦比、高大光辉。可见,对女性的审美要求出众的外貌,又要有美好的内在品格。

  《诗经》时代,女子以朴素清淡为美,朴素自然的意识贯穿男女两性的审美观念之中。《诗经》中的女性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卷耳》中采卷耳菜的女子,《静女》中在黄昏时分等恋人于城角的姑娘以及《硕人》中高贵、美貌的庄姜等都是来日常生活、没有刻意的雕饰与加工,显得自然亲切。再有,在描绘女性时,用大自然的物象之美来比喻女性之美。《周南〃桃之天天》:‚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以鲜艳盛开的桃花,来比喻新娘艳丽的容颜。《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茶‛,以茶花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嫩绿的树叶来象征女子年轻时的鲜亮。这样的美是一种天然美.不施粉黛,显得清纯而朴实。

  《诗经》时期,由于礼制的不完备和原始社会生活状况的遗留,女子所受的礼法约束相对较少,她们与后世礼教完全处于统治地位的女子相比,人身有着相当的自主性。她们性格直爽明快,敢爱敢恨。无论相思离别、怨恨恋慕,均能直言无隐,感情真挚纯朴。在婚恋情怀的表达方面,侧重于直接诉求。或诉诸语言或者通过行为举止,或者以内心独白的方式,来表达对爱情的希冀与渴望,对爱人的关怀和思念等情感,展示了纯朴的人性之美。《召南〃镖有梅》:‚镖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追其吉兮!镖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追其今兮!镖有梅,顷筐壁之,求我庶士,追其谓之!',一位年轻的姑娘看到黄熟又日益变得稀少的梅子,犹如看到自己娇艳容颜将随繁花凋零一样,因此,积极主动地追求自己的所爱,勇敢大方地表明自己的情怀和心迹——你赶快抓紧时间吧,别错过了良辰吉日。感情热烈,充满期盼。《诗经》主要产生于北方的黄河流域,那里黄土覆盖,土地贫瘠,气候恶劣。人们为求生存而与恶劣自然气候进行持续抗争,形成了敢于面对现实,直率、执著、刚毅的性格特征,敢于说真话,抒真情,体现了纯真的人性美。

34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