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教学方法 > 八年级音乐教案(2)

八年级音乐教案(2)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八年级音乐教案

  八年级音乐教案:摇篮曲

  一、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古今摇篮曲中颇负成名的歌曲 。是为法柏夫人创作的。是送给法柏夫人第二个孩子的礼物,因法柏夫人喜欢圆舞曲风格的歌曲,所以作曲家把圆舞曲稍作变化,将伴奏部分放在右手,产生了一首甜蜜的旋律,就是流传至今的这首三拍子的《摇篮曲》。乐曲原为F调,教材改为D调。简朴的主题充满了温和、安详的情绪,表现了母亲深挚的怜爱。伴奏声部的切分效果,形成了摇篮摇晃的动感,烘托了乐曲平稳的宁静的气氛。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后级的学生,学生通过七年级的音乐学习,学生在歌曲演唱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等因素,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把握不到位,因些,在歌曲教唱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并带着感情地去演唱歌曲;通过七年级的竖笛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竖笛的演奏方法、F调的指法,并能吹奏一些音乐教材上的歌曲。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歌曲的情绪,体验摇篮曲所表现的意境:歌曲结构短小,旋律轻柔甜美,歌曲伴奏型常带摇篮的动荡感。

  2、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过程与方法

  1、从听入手,引导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歌曲的情绪、情感,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演唱速度、力度,带着感情去演唱《摇篮曲》。

  2、让学生用竖笛演唱《摇篮曲》

  (三)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演唱《摇篮曲》,并从演唱过程中感受摇篮曲音乐的风格

  2、用竖笛吹吹奏《摇篮曲》,同时让部分学生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作、表演、合作能力。

  3、掌握《摇篮曲》的歌曲创作背景知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感受音乐情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用竖笛吹奏《摇篮曲》。

  (二)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摇篮曲》。

  2、准确用竖笛吹奏《摇篮曲》。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张咱们班某位同学百日时的照片,大家想不想看一看、猜猜他(她)是谁啊?

  生:想!(教师出示照片,学生猜测)

  师:照片上这个可爱的宝宝就在我们中间,老师给大家三次机会。好,谁能告诉老师,照片上这个宝宝是谁啊?

  生:(略)

  师:下面就请照片上这个可爱的宝宝站起来,让大家见一见你的庐山真面目吧!(照片中的学生起立,其他同学验证自己的想法)

  师:啊,原来的你啊!其他同学,你们都猜对了吗?不知道这样的一张照片,有没有让你回忆起儿时的往事?其实当我们都是小婴儿是时候,最幸福的莫过于在妈妈的怀里,听着妈妈哼唱的小曲儿、甜甜地入睡了。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地引导下一步一步地回忆起小时侯,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导入新课。

  师:现在大家回忆一下,在你的印象中,你都听过或是学过哪些“摇篮曲”,能不能给大家唱一唱?

  生:(略)

  师:大家唱得都非常好,还有一些“摇篮曲”了,连老师都没有听过,你们真棒!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摇篮曲”,它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在1868年创作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已知的摇篮曲入手,逐步过度到新课的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歌曲教唱

  1、新歌欣赏

  师:在学唱这新歌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在欣赏的过程中大家注意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第一,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二,为了更好地表达这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这首歌?

  老师总结: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总结:这首歌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所以应该用徐缓的速度和较弱的力度来演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歌曲,自己感悟歌曲的内涵,并依据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选择合适的速度、力度、声音来演唱这首歌。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歌曲的能力。

  2、新歌学唱

  (1)1、介绍《摇篮曲》创作背景及作者及体裁特征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由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曲调平静、徐缓优美,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充满了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古今中外,摇篮曲有很多种,如: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莫扎特摇篮曲、舒伯特摇篮曲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勃拉姆斯《摇篮曲》。

  ⑴学唱歌谱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跟老师学唱歌谱。

  【设计意图】让学生跟老师学唱歌谱,可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同时学生完整地视唱歌谱,保持了歌曲的完整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歌曲、感受歌曲;同时为后面的器乐教学做好准备。

  (2)歌曲分析

  拍号:含义-弱起小节-作用 休止与换气

  装饰音:唱法——作用(不解决)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演唱歌谱,学习效果较好。

  师:老师已经指导大家如何演唱歌谱了,现在请同学们再和老师一起来演唱一遍歌谱,在演唱过程中,大家要注意老师刚刚强调的地方。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再完整演唱歌谱)

  3、演唱歌词

  师:经过刚才歌谱的演唱,大家对这首歌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它。首先老师把这首歌演唱一遍,同学们欣赏迅速熟悉两段歌词。

  (教师钢琴伴奏、范唱歌曲,学生欣赏并熟悉歌词。)

  【设计意图】教师范唱歌曲,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熟悉歌词,为下一步学生自己演唱歌词做了准备。

  师:听了老师的范唱,大家也熟悉了歌词,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演唱这首歌。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发现并改正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完整演唱,感受歌曲内涵,解决装饰音作用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逐步学会演唱《摇篮曲》,并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自然地理解装饰音的作用。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摇篮曲〉〉,采用适当的力度和速度去演唱。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能独立演唱〈〈摇篮曲〉〉的基础上,重点是引导学生采用“摇篮曲”的速度、力度,以及带着情感去演唱。

  4、学生学习成果展示

  师:很好,老师发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学会这首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了,相信很多同学都想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现在老师就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老师再把这首歌播放一遍,大家可以随音乐一起唱一唱,检查一下自己哪里还唱得不够好,把它改正过来,另外,利用这段时间,大家准备一下,可以自己来唱,也可以几个人一起来唱。

  (教师点击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并准备)

  师:老师看到,大家刚才都在认真地准备,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老师可以给给你伴奏。

  (学生到前面展示,教师伴奏)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之美,既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又为为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进行展示争取了时间。

  5、学生完整演唱《摇篮曲》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精彩,老师都被你们的歌声吸引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演唱这首歌!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三)器乐教学

  设计意图:将唱歌教学与器乐教学结合起来,使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1)复习C调音阶。

  设计意图:结合前面所学竖笛演奏知识,指导学生熟习音阶,为后面的吹奏《摇篮曲》做好准备。

  (2)指导学生用竖笛吹奏《摇篮曲》。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音乐表演活动来体验《摇篮曲》的歌曲内涵。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乐器演奏水平。

  (3)器乐合奏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安排部分没有带竖笛上课的学生演奏打击乐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音乐课,大家学到什么东西?(采访式回答)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讨论,对摇篮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不但能有感情地地演唱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而且大部分同学能用竖笛吹奏《摇篮曲》。总而言之,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的爱是真挚而无私的,懂得回报爱才能使我们更幸福,因此希望同学们学好技能,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来报答母亲的爱。让我们用真挚的情感、柔美的声音再演唱一遍勃拉姆斯的《摇蓝曲》。

  【设计意图:知识技能是为表现音乐情感服务的,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对爱有更深的感悟,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激发学生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八年级音乐教案:G大调弦乐小夜曲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以聆听为主的欣赏课。教学内容分为听赏、知识点、感受与体验活动三部分。让学生在聆听乐曲中了解室内乐、小夜曲,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以前没有听说过室内乐也没有接触过,通过此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室内乐的概念并能对乐曲进行分析和区分

  三、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能在聆听、演唱、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

  2、能熟练模唱四个主题音乐,在听赏中辨别主题出现的顺序。

  (二)教学重点:

  能积极主动聆听、演唱、参与音乐活动,感受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和奏鸣曲的结构形式。

  (三)教学难点:

  能熟练模唱主题音乐,感受旋律内在的音乐要素。

  四、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1、搜集小夜曲和室内乐等文字及音响资料。

  2、播放获得奥斯卡金奖的电影〈莫扎特〉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有感情地介绍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自幼从父学习音乐,4岁即公开演奏古钢琴,5岁开始作曲,故有“音乐神童”之称。

  2、揭示课题《G大调弦乐小夜曲》

  三、聆听感受音乐。

  1、播放《G大调弦乐小夜曲》

  主部主题。

  2、提问:

  a、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这段音乐分成几个乐段?每个乐段的风格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3、教师小结: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括了两段风格不同的音乐:

  主部主题的开头是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一段旋律:

  1=G 4/4 1 05 1 05 | 15 13 5 0 | 4 02 4 02 | 42 72 5 0 |.......

  这部份音乐用主、属和弦的分解和弦构成旋律。它采用问答式的手法作为旋律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发展,给人以雄壮有力、流畅明快的感受。随后,呈现了一段柔婉清盈的旋律:

  1=G 4/4

  5 — 6 — | 4 4 3 3 | 2 2 17 67 | 10 20 30 0 |......... 这段旋律留给人们一种庄重典雅的舞蹈印象。接着,乐曲把人们引向一种热烈、欢快的景象之中。

  4、播放副部主题。

  5、播放整个乐曲。

  6、再次播放全曲。

  7、讲解奏鸣曲式: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主 连 副 结

  部 接 部 束

  主 部 主 部

  题 题

  四、巩固升华。

  1、 这节课我们欣赏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谁写的?他是哪个国家的的作曲家?代表作有哪些?

  2、 这首乐曲的体裁是什么?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3、 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请写出它的结构图。

  4、 《G大调弦乐小夜曲》题目中的小夜曲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小夜曲吗?

  五、课外拓展

  六、总结

  五、核心教学策略

  音乐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课是通过聆听、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我的基本策略是,以“音乐”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能积极乐观的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中来。


猜你感兴趣的:

1.八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

2.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3.二年级音乐人教版猫虎歌教案

4.二年级音乐人教版喜鹊钻篱笆教案

5.《青春舞曲》音乐教案设计

315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