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搭配问题说课稿
《搭配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关于搭配问题的说课稿有哪些内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搭配问题的说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说课稿:搭配问题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搭配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面对教材,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地整合。这个单元教材的安排是例题1讲实际生活中相关事例搭配问题,例题2是有关数字排列组合方面的知识。由于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了数字的搭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对这块知识放在新知学习之前,一方面作为旧知的巩固,另一方面作为新知的引入。这节课的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逐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能够把物体进行简单的组合,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为此,我设计了以配衣服等为主题的情境教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掌握搭配的知识。 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搭配的方法,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掌握两类事物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的规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渗透“符号化”思想。
3、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的过程,能有序地找出简单的组合数。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培养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感知的学习方式来经历、体验搭配中的学问。在情境中我拟定通过摆一摆、配一配的过程,从搭配材料的数目上力争体现从简单逐渐到复杂的过程等一系列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活动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科的灵感,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童童,今天童童要去儿童乐园游玩,早上一醒来她就想到要约小明一起去,可是童童一时想不起小明家的电话号码了,只记得小明家的电话号码的前面是8108***,后面三个数是由0、5、7三个数字组成的,请你帮童童想一想小明家电话号码后面三个数可能是怎么排列的?
1、学生独立思考,并记录在作业纸
2、学生展示三个数字的排列,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排列
设计意图:新课开始,通过谈话的形式,用轻松的与主题相关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用电话号码后面三个数字的排列,巩固旧知,初步思考问题的有序性。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究
1、借助活动 体验搭配
2件上装,3件下装
要配成一套衣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让学生试着搭配,可以动手摆一摆,再把你的搭配方法记录下来,然后通过交流讨论,说出有几种搭配方法,让学生用有序思考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的过程中找到搭配的规律和方法: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体验搭配的有序性,并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探究开拓的意识。
2、增加衣服件数,拓展搭配种类。
增加上衣件数来搭配,找出搭配的方法,再换个角度思考,增加下衣件数,找出搭配的方法,最后通过同时增加上装和下装的数量,找出搭配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两类事物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多次的有序搭配活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会从中发现规律,找出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有几种搭配方法的问题,从而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配早餐
2、配路线
创设情境,帮童童搭配早餐、设计路线。
3、不同样式的笔和练习本,总共有12种搭配,猜猜多少种笔和练习本? 设计意图:在衣服搭配结束后,为了给学生一个综合运用新知识的空间,我让学生用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帮童童搭配早餐、设计路线,使练习充满了情趣,用生活激活学生的记忆,巩固了所学知识。
(机动)
密码箱(10×10)问:最少试几次,最多试几次?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既巩固了新知, 又培养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将课本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搭配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位置,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形入手,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多次动手操作和思考,体会多种安排后优化的好处。每个活动都是把学生做为解决问题的主人在设计,我就只当自己是学生的朋友,合作者,一起去解决问题,一起去感悟合理安排的策略。然而,在好几次的教学中,我都有一种失败感,学生每节课出现的问题都不一样,每节课都没有一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
在反思和调整的过程中,我觉得在把握这一价值取向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处理好如下两个关系:
1、“活动”与“教学”的关系。
这节课通过 “小鬼当家”的 3个活动:烙饼、烧水沏茶招待客人、丰盛的午餐待客,不断地提高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通过统筹安排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节课,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新课标下的数学课,“活动味”与“数学味”是紧密相关联的。活动不是作秀,不是走过场,更多成分是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学习的,是在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建构知识模型的。
2、“师主”与“生主”的关系。
这其实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师生两条思维主线的碰撞与融合的问题。在《合理安排》中,我的教学观是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以学生的问题和认识过程出发,发现、探究、建构知识。可是在操作交流中,我发现我找不到了自我,没有当教师的感觉,也就是听课教师感受的,我被学生牵走了。课后我好好反思,发现对于一个问题,由于学生的关注点与教材(或教师)的预设存在差异,教学中就可能出现两类问题:一类是教材(教师)预设的问题,一类是学生关注的问题。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就是教师预设的问题和学生关注的问题的一个融合过程。比如在解决“如何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这一问题时,学生只会对“如何快”也就是节约时间上最感兴趣,而对运筹问题要注意的处事的逻辑及习惯缺乏考虑,这样在教学中出现了两类问题的不一致。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