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听课反思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如何上好这一类的诗歌鉴赏课是语文教师一直在研究琢磨的。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木兰诗听课反思的内容,欢迎阅读!
木兰诗听课反思篇一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和颁布,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有力的支撑条件下的语文课堂,越来越呈现出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今天听了张老师执教的一堂网络课《木兰诗》,感触很多。
一、成功之处
1、教学观念突破传统,适时创新
这堂课不在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交流属于互动性和互惠性,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相长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特别是对木兰勤劳、爱国、孝顺等传统美德的宏扬,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如在“百度”搜寻译文时关键字的指导。并且在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对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赞赏学生独特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2、教学环节设计新颖时尚,符合学生心理
张老师这堂网络课的导入非常自然,由一款网络游戏引入《木兰诗》,然后、请学生输入网址,这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大部分都是网络游戏高手,没想到今天语文课也能在玩中学课文。五个板块的设计是围绕主人公木兰设置的,而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体现了一个学生认知的梯度规律。“读木兰”是初读课文,“译木兰”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评木兰”是深入理解课文基础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聊木兰”是思考质疑阶段,“写木兰”则是课文的拓展延伸。对于课文的重点,诗词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教师采用观看flash、找相关语句的方式突破。五次密码的设置,也别巨匠心,体现了课堂的主题:我爱花木兰。而每次进入的一把金钥匙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
3、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处理问题较灵活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始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学,鼓励教学,而且教态亲切自然,遇到教师电脑出状况也能灵活处理。
二、不足之处
1、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没有很好兼顾
这堂课对人文性比较重视,但是忽略了工具性。教学重点中“诗词的艺术特点”、“字词的锤炼”、“背诵课文”基本没有提及,虽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了突出地位,但是感觉就像一堂历史课或者思想品德教育课 ,尤其是“译木兰”这个环节,只是选取了三句重点句子让学生翻译,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互文没有强调。查找译文也没有花时间让学生浏览或齐读,学生在对课文内容还比较生疏的情况下就进行“评木兰了”。
2、倡导对话,但有些远离根本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但是有几个环节与文本似乎关系不大,只是泛泛而谈。
3、学生提问时应该进行引导,学生的提问价值不大。
三、改进措施
1、“读木兰”这个环节要加强,加强朗读。
2、“译木兰”要加强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3、学生写感想时出现中英文夹杂的现象,应予以指导,保持汉语纯洁性。
木兰诗听课反思篇二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结识一位不平凡的女性——花木兰。她深受人民喜爱,在很多艺术上都有体现。(展示图片:戏剧花木兰、评书花木兰、电影花木兰、邮票花木兰等)
【点评】各种艺术形式的花木兰形象,学生还是非常感兴趣的。用时很短,也没有说过多的话,几张图片就让学生对花木兰有了个直观形象的认识。这样的设计应该是成功的。
二、朗读:了解故事,读出语气
1.听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和语气。
听老师来朗读文章,同学们若有兴趣,可小声跟读。(师配乐朗读)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课文了,下面我再检查一下听读情况。请几位同学起来朗读文章,一人一段,其他同学注意思考: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由哪几幅画面组成?
学生朗读,请同学指正读音错误。
2.还有哪些疑难字词吗?
(1)火伴:五人为一行,同一灶;(2)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3)点拨“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女扮男妆,替父从军)
(2)这首诗歌写了哪几幅画面?替父从军——奔赴战场——沙场征战——荣归故里
4.选读:揣摩情感,朗读语气
讨论确定: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上面四幅画面?
替父从军——忧愁苦闷;奔赴战场——凄婉坚定;沙场征战——悲壮豪迈;荣归故里——欢快喜悦。
学生选读(1)荣归故里:一生朗读,同位评价,教师点拨:语气要欢快,语速要稍快;
学生选读(2)决定从军:引导朗读者说说给大家些建议如何读出语气?并点拨:木兰经历了哪些情感变化?(犹豫——苦闷——坚定)
【点评】没有支离破碎的讲解,内容和情感一直是从整体上把握,通过概括故事,描述画面,很自然的理清的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了木兰的情感变化。
三、品读:读准形象,
1.寻读木兰的闪光点
你认为木兰诗一个怎样的女子?结合诗句读一读,说一说。
学生寻读语句,并总结:勇敢、乐观、爱美、聪慧……
2.细读木兰之“愿”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点拨: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体现了一个怎样的木兰?
总结:怎一个孝心了解?这份胆量令人敬佩;孝心可鉴,忠义可嘉,既有女儿那种柔美,又有男儿刚劲。
3.齐读最后一段,读出钦佩、赞扬之情。
【点评】个人认为“细读木兰之“愿””,教师抓住两个“愿”字,很有四两拨千斤之感,在分析讨论中发现都能表现木兰的孝,孝心可鉴,既可以看出女儿的柔美,又有男儿的刚劲。若此处能引申讲一下本文详略的安排,应该学生理解的更到位。可惜分析出“孝”,就戛然而止了。
四、品味语言
《木兰诗》语言明朗质朴,修辞生动整齐,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举例“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这四句运用了排比,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生交流,展示。
【总评】在听课的时候这不是最热闹的课堂,也不是掌声雷动的课堂,不过十天过去了,还能清晰的记得老师的授课思路,学生的基本表现,我想经历的时间的积淀,还能让听课的人记得,这也算一种成功之处吧。
课堂上就是这样如涓涓溪流般让学生一点点的深入文本,体会内涵。
>>>下一页更多精彩“木兰诗听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