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

时间: 文娟843 分享

  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可以直接反应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直接影响教与学的互动。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论文,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篇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课堂提问形式过于单一

  大多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形式过于单一,只是单纯由老师提问,学生答的形式存在,且提问比较频繁。大部分数学老师只顾自己的感受,一股脑地提问,并不考虑学生是否知道,提问的方式学生是不是感兴趣,是不是留了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大多数小学数学以学科内容为主要提问对象,其它的延伸知识或发散性思维的问题非常少。另外,课堂提问的评价机制比较死板,只是单纯的以“数学问题的正确性”为标准,从不考虑学生答题过程评价,不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的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时甚至出现课堂提问针对性不强,提出来的问题窘况,根本引不起小学生的兴趣,最终造成“只问不答”的局面。

  (二)“问答式”的提问多于“启发式”的提问

  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教育学理论,只是机械化将课堂教学内容转变成“问题”,为了“提问”而简单地“提问”,“问答式”的提问多于“启发式”的提问。大多数小学教师没有完全理解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精髓,提问过于形式化,表面上看上去师生互动良好,有问有答,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实质内容。教师只是简单的针对学科的知识点提些记忆性的问题,问题的深度、广度明显不够,并不能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心理学应用不够理想,数学问题设计不够准确,不够科学,只是简单的、单纯的为了提问而提问,没有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理念。一些教师的课堂提问并没有经过认真的准备,具有随意性。通常只是从网上或教科书直接照搬现成教案,这样设计出的提问自然缺乏针对性、科学性与启发性。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率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仍然是中小学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渠道,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素质教育,实现课程知识的宣讲。高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完成学习,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让学生快速消化知识;反之,无效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感觉情绪低沉,无效的课堂提问让学生解答迟钝,师生教学互动性不强。小学数学与小学语文组成了小学教学体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要。如何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的现实意义与教学意义。只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才能保证小学生轻松快乐地接受小学数学知识;只有启发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才能体现新一轮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气氛融洽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地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通过仔细分析学生所学的知识,通过设计课堂问题,在考核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率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积极运用提问技巧,提高课堂提问效率,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活跃,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点开展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设置具有启发式问题,直接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设置、讨论和寻找答案。启发式提问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可以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智力。问答式提问,只能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不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小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课堂提问应通俗易懂

  小学生年龄偏小,理解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偏弱,理解问题时往往会表面化,或简单直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设计通信易懂的问题,不能太书面化或理论化,尽量做到通俗化、形象化。提问的方式应该游戏化,让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回答问题,尽量让小学生自我完成,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争着回答,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三)课堂提问应结合问题情境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的原因,对于抽象思维难以接受,形象思维有利于小学生接受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问题情境,尽量使用图片、演示等具体的情境,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在参与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趁热打铁,由兴趣引出问题,及时引导和答疑,让学生在问题解答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四)课堂提问应具有针对性

  小学数学教课堂提问应该有的放矢,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针对某一具体的数学问题,设计针对性强的课堂提问。这种针对性强的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及时掌握课堂内容,消化课堂知识。另外,课堂提问的针对性还应该保持连贯性,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数学思维,当然这种推断式的课堂提问也会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四、总结

  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可以直接反应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直接影响教与学的互动。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高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小学数学教师认真分析课堂提问效率的影响原因,深刻意识课堂提问效率的重要性,反思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率的必要性,从课堂提问的启发性、通俗性、针对性和情境四个方面,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注重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就能够真正发挥课程提问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余静芳 单位:景德镇市第一小学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篇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 “五要”

  一、课堂提问要体现一个“趣”字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是关键,但情境的创设是关键中的关键。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在情境中产生问题,让学生在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氛围中思考、探究,学生会更乐于参与,并积极思考。譬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套圈游戏,将学生分成六组,站在长方形四条边的不同点上,给中心的瓶子套圈,并进行积分排名。一轮结束后,老师要进行颁奖了。这时就有许多学生提出,这样站不公平,每个组与瓶子的距离不相等。“要怎样站才是公平的呢?”学生有的说正方形,有的说多边形。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提出:“如果全班56人或者更多的人同时套呢?”这时,学生明白了站成圆形最适合。在有趣的活动里却蕴含着数学问题,数学与生活关系就是这样的密切。这一活动使学生对圆产生了兴趣和好奇心。良好的数学情境是一种“意味无穷”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活生生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自己生活的情境中可以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构建学生乐学的心态,这也是数学教学活动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课堂提问要讲究一个“准”字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使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只有那些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才更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具有启发性。例如,小数乘法是老师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等相关知识后进行教学的,通过简单的复习铺垫,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之后,提出“小数乘法可以怎样计算?”“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等问题;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先让学生回顾体积的含义、已学过的体积计算方法及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之后提出“可以用已学过的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等问题。这样的问题是联结新旧知识的纽带,精准、科学,富于启发性;在这个时段设问,把握了教学“火候”,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提问,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架设“摘桃的梯子”,体现课堂提问的价值。

  三、课堂提问要把握一个“度”字

  这里的“度”是指课堂提问要体现坡度,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要有助于大多数学生的理解与思考,由浅入深,有层次性,使“优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人人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要体现开放性,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实现数学学习的价值。课堂提问的坡度,可以体现教师对教材与学生的把握程度,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把尺子。譬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设计如下问题:①把圆切拼成近似长方形后,两个图形有什么联系?②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圆面积可以怎样计算?③还可以将圆切拼成哪些图形?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第一个问题,浅显易懂,只需认真观察、分析,就可以找到答案;第二个问题,通过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也可以解决;第三个问题,具有开放性,需要动手操作尝试,需要调动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发现拼成的图形与原来圆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里的“度”还指提问的形式要合适;提问的内容要紧扣教材,要根据不同的授课类型使用不同的形式提问;提问的时机要把握,要留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诚如心理学家杰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如果学生的提问能得到及时的赞赏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学生就会信心百倍。

  四、课堂提问要突出一个“巧”字

  有人说:“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问题的课堂。”有了问题,学生才有思考的内容,才有思考的方向。教师要善于用精心设计的问题去“牵引”学生,使学生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处在“愤悱”的学习心理状态,使课堂教学变得高效。例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我就有意识地把问题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出示课题以后,我问:“看到课题,你能用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吗?”在学生阅读了相关概念后,我又问:“你觉得你有办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试试看!”当学生探究出了一般方法以后,我再问:“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和同学讨论一下。”进入巩固小结阶段,我继续问:“你认为哪种方法是最快速、简单的,为什么?”一个个问题串起了整个教学课堂。学生因为问题而思考,因为问题而探究,因为问题而发展。

  五、课堂提问要实现一个“悟”字

  课堂提问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由教师的精心设问,转变为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所学所感,自然而然的“问由心生”。这些新问题是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催化剂”。而学生的这些思考更多的是来源于教师平时的引导。当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后,教师就要及时引导他们养成“自悟”的习惯:“我是怎么理解分析数学信息的?”“我解决问题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还有更好的方法吗?”……久而久之,学生就有了问题意识,逐步养成爱问、善问的好习惯。例如学习了最小公倍数后,就有学生问道:“求最小公倍数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从而为学生梳理出了两个数的三种关系,进而探究出求最小公倍数的三种方法。这种有价值的提问,既得益于学生对新知的一种理解、感悟,更得益于问题习惯的养成。总之,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失败,并非看提了多少个问题,而是看提问是否引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是否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能力。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也是课堂提问所要达到的境界。

  作者:曹星海 单位:福建省长汀县城关南区小学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篇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不足

  (一)提问形式过于单一

  单一提问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是最常见的。这种提问形式通常以教师为教学主导,教师授课讲到某一知识点时,以即兴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回答完成后继续授课。教师对学生的答案大多限定于“正确”与“不正确”两个模块当中,其他学生既未对教师的问题提出质疑,也未对被提问学生的答案进行深入的思考,更未思考是否还有其它的解答思路。其次,问题的提出通常以学科内容为主,极少能延伸至课外知识,问题设计的单一性,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都未起到促进作用。

  (二)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通常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以正确与否对答案进行判断,而对答案是否有其它更科学合理的解答方案,教师与学生都未作出关注。这种单一的问题评价方式,仅以答案的正确性为评价标准,不能做到针对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分析,使问题的设定缺乏针对性。其次,数学教师课前准备不足,问题的提出过于表面与空洞,缺乏深度与延伸性,都使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不强。

  二、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问题的提出,是否能启发学生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着重记忆,是问题设定中应当重点关注的。在课堂教学的关键处或知识的转折处,教师通过问题的设定,以实现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生对图形进行学习时,针对小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乐于学习这一特点,可以通过进行剪纸活动,进行直观的操作。教师提问,纸是什么形状的?回答是长方形。那么如何将长方形的纸剪成一个圆形,再将剪成圆形的纸又变为正方形?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剪纸,通过图形的变化,启发学生认识到各个图形之间的联系。还可提问教室内各个物品是什么形状的,例如橡皮擦,学生会发现既有长方形也有圆形的。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学到新知识,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学会主动的去探究发现,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提问应通俗易懂、具有趣味性

  小学生群体大都活泼好动,乐于发现。小学数学问题的设定应符合小学生这一群体特点,在问题的设定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具有趣味性。例如在“时、分、秒”的教学时,对问题的设定,应将抽象的“时、分、秒”设定的通俗易懂。数学教师可以设定问题,钟先生有三位儿子,时钟、分钟、秒钟三兄弟,他们高矮不同,胖瘦不同,所以走路的速度也不同。秒钟个高、细长所以走得快,他走完一圈以后,分钟才走一步,时钟比分钟胖和矮,分钟走了一圈,时钟才走完了一步。那么时钟走二步,分钟要走多少圈?通过一系列趣味性的问题设定后,教师可以自然的引导学生怎样认识钟。趣味性的问题,使课堂氛围也因此更生动,学生也因此对知识点有了更深的记忆。

  (三)提问应有层次性

  问题的提出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种层层递进的提问形式,能够引领学生的思维不断的提升与进步。具有层次性的提问首先应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能力,以最基础的知识点为台阶,引导学生一级一级的往上攀登。其次,提问过程应符合小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使学生在问题的提出与回答过程中,不会有一头雾水的挫败感,也能享受到回答出正确答案的喜悦。环环相扣的提问才能带动学生循序渐进,使知识的梳理更具有条理性。

  (四)提问方式应科学合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应进行充分的备课,才能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环节,以简要的语言,紧扣知识点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问题的设定上不能太空洞,也不应在教学过程中频繁的提出问题。而应尽量在提问中涉及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突出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记忆的知识点。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科学适当的进行提问,能对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进行提升。提问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点名某位学生回答,还可采用小组代表回答,自由抢答等方式,促进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其他学生在听完答案后积极开动脑筋,是否还有其它思路,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此一来,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思维都得到有效提高。总而言之,课堂提问环节的有效性,对教师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应当认识到当前课堂提问中的不足,通过加强备课、在问题的设定,提问过程与评价等细节上,逐渐掌握与应用提问的方法及艺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使课堂提问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秀花 单位:威县侯贯学区

  看过"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的还看了:

1.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研究论文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4.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183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