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综述(2)
例如,在苏联七年级历史课中,有关于俄土战争中奥地利雷姆尼河畔一次战役的内容:苏沃洛夫率领俄军7千人和奥地利盟军1.8万人与土军10万人作战。土军包围住奥军,但没有发现俄军动向。苏沃洛夫趁敌不备,日夜兼程,以骑兵迂回袭击敌军的侧翼和后方,使敌人溃不成军、狼狈逃窜。这一战役可以用纲要信号图式来表达如下:
图式简明扼要,能使学生对当时战役的进展情况产生鲜明的印象。据报告,应用纲要信号图式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有人指出,纲要信号图式法的突出作用,是在教学中贯彻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为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提供了可能性。
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包括以下六个阶段。
1.按照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教学内容。
2.出示纲要信号图式,进行第二次讲解,突出重点,分析难点,指出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加以概括。
3.把小型的“图式”发给每个学生进行消化。
4.要求学生课下按“图式”进行复习。
5.在下一次课上,让学生根据记忆在各自的练习本上画出图式。
6.让学生在课堂上按图式回答问题。
(四)暗示教学法
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在20世纪60~70年代在欧洲、苏联、美国、加拿大都产生了巨大反响,尤其在外语教学方面,被公认为创造了奇迹。
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以外语教学为例,每一课包括200~250个单词、一些新的语法、一个主题对话,主题对话是一种教学剧本,有生动的情境、有趣的情节和戏剧冲突。教材还包括一套专门的练习,称之为“练习曲”。教学活动一般包括:介绍情况,给每一个学生取一个新名字,假设一个新职业,学生据此进行各种游戏和表演活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六七周内基本掌握一种新的语言。
暗示教学法是建立在不同于以往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卢扎诺夫认为,传统教学低估了人的巨大潜力,缺少建立在医学、生理学、心理学和艺术等基础上的综合性教学手段,因而只能调动大脑的一部分功能,而且是与机械的、逻辑的、非感情的、无趣的教学相联系的那一部分功能。卢扎诺夫在参观印度时,受到瑜珈功的启发和影响。他发现瑜珈教徒通过强化联想能够记住经书上的十万多个词,由此建立了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
暗示教学法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激发学生动机,设置能够诱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外部环境,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完整性,尽可能彻底地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尊重学生,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在暗示教学环境中,一反教室的常规,不用课桌,而是将几十把椅子排成半圆形,教室还选择让人感觉松弛、舒适的颜色做装饰。
2.用跨学科的观点,按课题编制较大的教学单元,加强教学的整体逻辑的感情效果。
3.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采用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单项或综合的艺术形式配合教学进行。在学生为戏剧表演等做准备而阅读教材──主题对话时,用微小的音量播放背景音乐,通常是用柔和舒缓的古典音乐,据说这样能够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的记忆状态。而在正式表演时则根据“剧情”的需要,用较大的声音播放其他精选的音乐,以强化表演者的印象。
(五)非指导性教学法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以自己“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为基础,将其应用于学校教学领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罗杰斯批判传统教学只重视传授一些陈旧过时的知识,不能适应当代急剧变化的社会需求;而且这种教学导致学生知情分离──理智是由学校培养出来的,情感是在生活中体验到的,两者各自独立。在批判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完整的人”,即知行合一的人。
如何培养完整的人呢?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这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而来的。非指导性教学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罗杰斯强调,“非指导性”仅仅是对传统的指导性教学的否定,并不等于取消指导。传统的指导性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注重知识和技能,采取比较固定的步骤;而非指导性教学则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主要是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非指导教学重视作为个体的学生自己具有生长的可能性。在非指导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指导者变成了促进者。
非指导教学的基本特征如下。
1.极大地依赖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
2.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要求教学要尽可能直接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而不是借助理性的方法去干预或重组学生的情感。
3.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
4.强调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地位。
所有这些,都迥异于传统教育,因此非指导性教学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且受到国际上广泛的瞩目。
罗杰斯本人执教的一堂课的情况:
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罗杰斯自己造成了这样一种无组织的自由气氛,如同人们允许彼此为所欲为那般自由。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大约二十五人)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有人说话。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此后,学生举手更多了。教师从没有催促任何学生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