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复习课论文
初中语文复习课论文
对于初中语文的复习,你有什么好方法推荐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初中语文复习课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复习课论文(一)
众所周知,上好复习课,就能达到整体记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的教学目的。因此,语文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对学生大脑皮质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已学知识唤起全部记忆,牢固掌握,并进一步形成能力的过程。下面我就初三语文复习课的设计、组织与方法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语文复习课的设计和组织
笔者根据不少老师和自己长期的探索和成功的尝试,以为复习课的设计应以唤起记忆、巩固消化为中心,以打牢基础、强化能力目的,以精讲巧精、讲练结合为原则,而具体组织复习课,可参照“四程序”。
其一为感知程序,即老师精讲。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管理归类好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的前提下,准确地、概括地、简洁地对将要复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解剖,拟成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思考题,板书给学生,以形成知识的骨架和思维的阶梯,发挥“导”的作用。这程序,要求老师必须把复习的某一单元或某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反复研究,抓住关键,理出规律,必须精心设计思考题,运用自如地驾驭教材。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发挥启迪和引导作用。
其二为反刍程序,即让学生读书。老师的巧妙启迪、引导,是为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服务的。那么这里的读书,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题),在老师指导下读书,边读边思考,把书读懂,唤起记忆。把知识反复咀嚼,带着的问题解决了。知识梳理、唤起记忆的这个初步目的就达到了。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读书。
其三为消化程序,即让学生练习。学生唤起了对知识的记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巩固消化,使基础更牢固扎实,能力得到强化形成语文素质,这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目的。要真正达到目的,就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还是精讲少练呢?笔者认为既不能多练,也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练的量的多少应当根据复习内容的容量大小和知识的难易,老师灵活掌握。
其四为反馈程序,即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矫正。学生练习后,不能一做了之,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插缺补漏,或同位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叉改,或老师抽样改等,收取改后的试卷,迅速了解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及时“回炉补火”,进行个别辅导,或发挥学习优秀者——“小助手”的作用来解决。
以上四步程序,其中前两步主要是围绕唤起记忆,整体感知复习内容而设计的,后两步主要是围绕打牢基础,巩固消化,强化能力,形成语文素质设计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拓展和延伸。四步程序始终抓住学生这一主体,老师真正发挥主导作用。老师既不搞“一言堂”、又不“散放鸭子”,在引导上下功夫,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四管齐下上花气力,下功夫,这样课堂效率就得到了充分提高。
二、语文复习课的方法
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设计好简明精要的图示,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是一种好方法,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放射性大
语文课本中的长课文,诸如散文、小说、戏剧等,少则三五千,多则近万字,通过板书图示,对这些课文“提要勾玄”“凝精聚妙”将课文内容浓缩在几个字、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之中。比如鲁迅小说《故乡》的板书可设计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中有九个字;复习《送东阳马生序》一课时,我将课文内容概括为“勤学苦读”,板书只有四个字。
由于复习课不同于新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只是由于遗忘的作用,使原有的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的时候,只要老师恰到好处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学生就会以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放射开来,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覆盖面广
整个中学语文知识系统分散和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分散或逐步复习,显得零零碎碎,难以奏效;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又枯燥乏味,而且脱离教材,搞不好就犯脱离大纲的错误。比如复习到欧阳修及有关作家作品时,有关的文学常识该复习什么,复习多少,这些内容怎么联系和区别就很值得研究。有位老师在复习时就把欧阳修和唐宋八大家,作家作品等联系起来板书(板书略),产生了“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交代了记忆痕迹,优化了记忆结构,较好地解决了知识的覆盖面问题。
3、系统性强
整个中学语文知识是一个大系统,里面包含着好些既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的小系统,诸如语文知识系统,文体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等。复习时把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分成若干个小系统;然后把这些小系统视作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并根据这些整体特点,按由浅入深,表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一个小“整体”进行有条理、有系统地复习,最后把它们“互相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连接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使学生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缺陷。实际上,我校初三语文老师在复习整个初中阶段语法知识体系和名著知识时,就用板书图示法,在复习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见,用板书图示进行语文复习,其系统性确实是很强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4、比较性好
“比较”被称为“艺术的超级武器” ,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复习阶段,搞好各知识点之间的比较区别是十分重要的。而板书图示(包括表格)不失为一种简洁实用的好方法。整个中学知识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丰富多彩有板书图示、表格显示出来。比如复习九年级上册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三篇论文时,我们只要出示一份比较表,然后让学生对照课文填好表中的空格,这三篇课文的中心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写作特色等知识就洞若观火了。
5、趣味性足
目前,有些老师的复习方法是从进入初中的第一课开始,逐课地“炒原饭”,从字词句篇,到语言修辞逻辑,面面俱到,再教一遍。教师在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台下恹恹欲睡,语文复习毫无趣味性可言,也难怪复习的效果不佳了。运用图示法进行复习却不同。它借助文字、符号、线条、图画和语言等多种手段,充分刺激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带有极强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好奇感(平时不注重板书图示教学,复习阶段使用效果更佳)。更何况这种复习方法使学生站在新的角度看旧知识,熔复习方法、思维训练、思想内容、语文知识于一炉,学生因此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情感意向,其复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总之,既重视系统性和科学性,又重视实效性、针对性和趣味性,这样的语文复习课才是最成功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初中语文复习课论文(二)
所谓多维就是多思考、多性能、多功效。多维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多角度、多系统地激励、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定向、单向思维式,使学生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思维的效度深刻巩固。为现代化思维方式的发展创造极好条件。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学生机械接受的思维模式而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具有独创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模式。
因为它一反传统知识传授的注入式、平面式,而改为启发式、主体式,思维完全置于开放有序的系列之中。
采用多维教学法教师应做到:
一、善于保护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保护学生显露出来的创造意识,做到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驱使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世界,注意学生的新鲜直接感受,即灵感爆发式的领悟和理解,积极肯定学生不拘一格的创新见解,让他们燃烧起创造思维的熊熊烈焰。
二、善于生疑激趣,组织争辨。在组织争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有分歧问题的争辨,要引而不发。引,是为了打开思路;不发,是不过早地下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有利于思维的深化周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对带有推测性问题的争辨,应引导学生抓住实质。
3、对反常性问题的争辨,要引导求“常”。
4、对疑窦较深的问题,要适当暗示。暗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去进行创造性思维。暗示的方法有多种:①“边缘”暗示。即围绕疑难问题,教师提出一些有关的“边缘”问题作设问启发,逐步导入并接近问题的核心。②“原型”触发。即拎出一般人头脑里常有的原始想法,再把它推到眼下新问题、新现象的特定场合下加以审视,就容易发现思原型维的缺漏的荒缪。③设疑暗示。即教师有意识地设疑问难,打开通的真理的闸门。
三、善于抓住时机,点拨指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应善于抓装愤”、“悱”之时,巧妙点拨,使学生思路豁然开朗,顿开茅塞。常见的点拨有:
1、直观性点拨。即教师提供与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某点上有近似或间接联系的直观演示,促使学生思维畅通。
2、情境性点拨。即教师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创造出一种有新感的境界,让学生张开智慧的双翅,去探求解决问题。
3、联想式点拨。即从学生已知的问题,引导他们向纵深发展,连续考虑,由此及彼,探本求源。就象牛顿因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弗来明从葡萄菌突然死亡而发明青霉素那样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4、迁移式点拨。这是启发学生从已知问题去思考与之相关的新问题的一种方式,却所谓“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经常引导学生求同或求异。
5、诵读式点拨。即在朗读中对学生指导,以此增强记忆,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复习课论文(三)
如何上好复习课,使学生既储备了知识去“应试”,又能提高其他应运能力,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这是每位教师都需面对的一个课题。语文复习课当然也不列外。如何进行语文阶段性复习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巩固和升华,以利于学生在阶段性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呢?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我们认为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教师精心备好每一节综合复习课是前提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说过,所谓控制就是“根据过去操作情况去调整未来的行为”。控制论的核心是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根据反馈原理,要实现复习过程的最优化,就必须对复习信息实现目标控制、结构控制和质量控制,即定向、定序、定质。
教师备课这一环节就是一种定向控制。所谓定向控制,就是指每一阶段的教学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授课前先设计好教学目标。在45分钟内完成这三维目标,要以知识目标为中心,并要在此基础上完成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目标宜少而精,因为在45分钟既掌握知识,又形成能力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绝不是简单机械的知识再现,而是要利用这一节课真正实现掌握重点知识,形成能力的这一目标。我们认为,阶段性考试前每一单元只需要一节课复习就够了,而不是用时间去磨练,去夯实。例如复习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可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字词目标,可筛选第一单元中重点掌握的字词,投影出示,让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识记。(2)仿句。
情感目标:对《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生命生命》、《生命的意义》、《童趣》的主旨把握,要求用完整的话回答每篇文章的主旨,并出示主旨样板,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印象。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这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1)学会感情投入与作品产生共鸣,自觉提高思想素质。(2)语言表达,学会仿句。
这种三维目标设计的课,我们称之为综合复习课,考试前有几单元的范围就要有几节这样的复习课。将仿句练习作为课本文字迁移,运用到生活中的一项必备练习,贯穿在每一节综合复习课之中。
二、教师巧妙导演好每一节综合复习课是关键
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开拍”之前,导演的工作是设计好一堂课的整个流程。在设计好教学目标后,安排好前后过程,可称之为定序控制。所谓定序控制,就是指对进入流动过程的信息在程序上进行科学组合,它是优化学生思维流程的重要手段。一节课的综合复习按先后可以从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不惜时,打好字词基础,减轻学生课下复习负担。综合复习课的三维目标以知识目标为中心,知识目标的时间要充足,知识内容要丰富。例如:字词复习,要预先出示要掌握的字词。这一阶段,不需要情感教育,只培养学生静静地去默念、静记的学习品质。这一阶段设计20-2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但不急于测试,课下让学生再写两遍,下节课利用5分钟时间小测。这样可以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词,最可贵的是让学困生跟上了复习的步伐。
第二阶段:陈述一单元课文的内容、主旨,适时进行情感教育。这一阶段的时间不宜过长,5分钟左右即可。因为学生的注意力经过了25分钟左右的识记过程已有些疲倦。而这一阶段的开展可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提出要求后,让学生静思2分钟,然后才去抢答或以抽签的形式,让学生陈述课文内容及思想主旨,回答完毕后,教师要及时出示语言样板给学生补充、示范。根据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传输的要求,教师都要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迪和收获。我们的看法是,不需要教学生怎样概括,只要多给他们形象化的语言,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模仿,久而久之就会水到渠成。
第三阶段:仿句联系常抓不懈,提高学生思维及表达能力。仿句在语文教学中属于语言运用题,它不仅可锻炼思维能力,而且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能。安排在第三阶段,时间为15分钟左右,可设计两个仿句,锻炼学生迅速组织语言的能力。仿句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常抓不懈,每一节综合复习课都应留15分钟左右的复习时间做这样的练习。
三、上好三个专题复习课,让学生信息倍增
阶段性复习过程中,要使学生成绩提高,还要安排三个专题复习课,可称之为定质控制,所谓定质控制,指在巩固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深度,提高复习质量。
1.病句修改课。预先选取不同类型的病句,逐一归类,制成投影卡片或多媒体课件,以便节省时间,更直观地让学生认识病因。然后,留更多的时间进行联系修改。
2.阅读理解课。尽量选一篇完整文章进行阅读训练,保证学习阅读时间,在45分钟内完成阅读、讨论、回答、质疑、解决问题等全过程,并教给学生解决方法。
3.作文课。复习时讲评不宜太多,让学生课上阅读报纸、杂志、作文书等优秀文章,感受语言魅力,情感的表现及作文的形式等,可弥补学生课下一味做作业,没有时间阅读的缺陷。
四、学生学会复习是目的
对学生来说,复习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研究老师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学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少给学生灌输一些死知识,多教学生一些方法,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上好一节复习课,无疑就是交给学生一把开箱的钥匙,交给他们一点复习的方法。按照综合复习课的模式,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两个单元,学生就会自动把握下一个单元将要做什么,怎样做,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学会复习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