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复习方法 >

初二历史上册前四章知识点归纳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初二的同学们大家做好历史的复习准备了吗?还没有复习不要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二历史上册前四章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二历史上册前四章知识点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1、黄海大战

  (1)原因: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战争。

  (2)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

  (3)经过: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4)主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

  (5)在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牺牲。

  (6)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结果:清朝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

  (1)时间:1895年4月

  (2)双方:中国(李鸿章)和日本(伊藤博文)。

  (3)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

  (2)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7月中旬,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陷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

  2、《辛丑条约》

  (1)时间:1901年9月

  (2)李鸿章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签订。

  (3)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6课 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代表人: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3)时间:他们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2、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如:1861年, 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

  (3)为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海军,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3、评价洋务运动

  (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3)作用:①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③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7课 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

  (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

  (2)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3)时间:1895年春

  (4)意义: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

  (5)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2、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至9月,前后103天,“百日维新”。

  (2)内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④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3)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4)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5)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杀了谭嗣同等人,戊戌变法失败。

  第8课 辛亥革命

  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2)成立中国同盟会。

  ①时间:1905年8月。②地点:日本东京。③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

  ④性质: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⑤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⑥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⑦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机关刊物:《民报》

  ⑧影响: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2、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

  (2)过程: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湖北独立。

  3、中华民国成立:

  (1)时间:1912年1月1日

  (2)地点:南京。

  (3)人物: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辛亥革命的意义: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1)前期背景: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欢迎,而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倒行逆施,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后期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2)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3)宣传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4)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

  (5)代表人物: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胡适, 鲁迅,李大钊: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扬马克思主义,这年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6)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7)意义:①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④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爱国运动

  (1)背景(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时间:1919年5月4日

  (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4)两个中心:北京(前期5月4日)、上海(后期6月5日)

  (5)口号: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取消“二十一条”③反对在对德“和约”签字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6)经过:前期: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口号) 大罢课;后期:上海工人大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7)领导人:陈独秀 李大钊

  (8)结果: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9)五四精神: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10)意义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中共的诞生

  (1)标志:1921年7月2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开

  (2)人物: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

  (3)一大的内容: 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党的当前任务:组织工人运动;④党的机构: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4)一大的意义: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5)共产党性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第11课 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创建时间:1924年;

  (2)地点:广州黄埔

  (3)领导机构: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4)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5)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6)贡献: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北伐战争

  (1)时间:1926年7月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4)主战场:湖南、湖北

  (5)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6)北伐战争先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7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8)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3、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

  (1)事件:1927年4月。

  (2)后果: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4、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时间:1927年4月;

  (2)成立地点:南京;

  (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八一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

  (2)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

  (3)地点:江西南昌

  (4)意义: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秋收起义

  (1)时间:1927年9月

  (2)领导人:毛泽东

  (3)地点:湘赣边界

  (4)结果:从攻打城市到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会师:

  (1)时间:1928年4月

  (2)会师双方:朱德、陈毅和毛泽东率领的军队改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3)领导人: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

  (4)意义: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壮大。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初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知识点一:鸦片战争

  一、虎门销烟

  1、鸦片输入的危害:

  (1)白银流入英国,造成了财政危机。

  (2)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削弱了战斗力。

  2、概况:

  时间:1839年6月3日。

  地点:虎门海滩。

  人物:林则徐。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年6月,在广东爆发。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结束1842年。

  3、《南京条约》内容的危害:

  4、(1):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2):赔款2100万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方便外国倾销商品,夺取原料,破坏了贸易主权。

  (4):英商货物关税,由中英协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一定要强大中国。

  初二历史期末复习题目

  一、填空题

  (一)写出下列标志性的事件

  1、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 。

  1、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

  3、打退了当时世界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 。

  4、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历史事件是 。

  5、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历史事件是

  6、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7、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 和 。

  8、“”结束的标志是

  9、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事件是

  10、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事件是

  11、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历史事件是

  12、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的事件是

  海峡两岸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历史事件是

  (二)写出下列会议的名称

  1、为新中国成立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2、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

  3、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会议是

  4、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是

  5、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会议是 。

  6、①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议是

  ②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会议是

  ③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会议是

  ④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7、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三)填写下列事件的时间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

  2、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3、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

  4、“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

  5、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时间

  7、“”起止时间:

  8、香港回归的时间是 ;澳门回归的时间是

  9、到 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

  (四)填写下列人物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2、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西藏和平解放谈判代表团的首席代表是

  3、抗美援朝的司令员是 ,战斗英雄有 、 等。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铁人 ;两弹元勋 ;党的好干部 。

  4、“”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 反革命集团和 反革命集团。

  5、1980年为 平反,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6、“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者是

  8、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 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的是

  10 、“杂交水稻之父”是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 说的。

  1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 说的。

  13、 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

  (五)写出下列文献(或政策)

  1、新中国成立后,曾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2、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法律文献是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4、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政策是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6、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是

  7、我国对台基本方针是 8、在台湾问题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9、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是

  10、20世纪90年代,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和

  11、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12、由周恩来倡导的,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13、周恩来子万隆会议上了提出 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1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1986年颁布实施了

  15、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作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是

  16、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了 “ ” 的战略

  17、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的文艺方针,文学艺术出现了崭新的局面。18、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有 、 、等。

  二、 列举题

  1、列举“一五”计划的成就(任选4个)

  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

  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地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⑤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密切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⑦ 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形成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重工业基地

  2、列举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和形式

  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公私合营

  3、列举1980年我国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 、厦门

  4、列举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

  (1)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5、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上的三件大事。(1)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列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1)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内政

  (4)平等互利 (5)和平共处。

  6、列举建国以来科学技术的成就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70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3)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飞行员是杨利伟。

  (4) 1973年,袁隆平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7、列举被列入“863计划” 的高科技领域

  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高技术

  8、列举我国竞技体育成就

  (1)从乒乓球队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国门;

  (2)从射击运动起,中国运动员夺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运动员是许海峰;

  (3)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

  (4)2008年在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

  三、问答题

  1、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左”倾错误泛滥, 造成的主要失误是什么?其主要标志?失误的原因有哪些?

  (1)原因:①对国情认识不足;②缺乏建设经验;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时间:1978年底

  内容:①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②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③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④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我国对外开放的措施有哪些?

  (1)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2)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3)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4)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5)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谁提出来的?其含义、意义是什么?我国政府运用“一国两制”进行了哪些成功的实践?

  ①人物:邓小平

  ②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③意义: “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④成功实践:香港和澳门回归

  5、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

  ①香港:1997年7月1日,

  ②澳门:1999年12月20日

  ③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6、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支海军的名称是什么?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着哪场战争的考验?导弹部队建立的时间和承担的任务是什么?

  答:①我国建立了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②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

  ③1966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7、 新中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和平共处提出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是什么?

  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 A、新中国建国的第一年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B、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的外交政策。

  ③时间: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⑤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8、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性质、内容和“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意义?

  ①时间:1955年

  ②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③性质: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④内容: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

  ⑤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的意义: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9、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的原因、时间、地点、主题、成果和意义是什么?

  ①原因: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时间:2001年10月21日 ③地点:上海

  ④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⑤成果:通过了《上海共识》,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

  ⑥意义: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猜你喜欢:

1.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梳理

2.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3.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4.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5.初二历史知识点大全

379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