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复习方法>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有哪些?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一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人类的新生命是从一个 受精卵 发育而来的。受精卵是由精子和 卵细胞 结合而产生的。

  2、人的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由人的睾丸和卵巢产生的。

  3、男性的生殖系统中睾丸是主要的生殖器官,它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精子的形状像蝌蚪 ,外形可分为头部和 尾 部两部分,长度约为 0.05 毫米。

  4、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其中,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 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卵子的外形像球形 ,直径约为0.1毫米。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

  5、精子和卵细胞 在输卵管 中结合,这个过程叫做受精。

  6、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 ;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 ,并附着在子宫壁上,即怀孕了,也称妊辰。

  7、受精卵形成胚胎后,会在子宫内继续发育。

  (1)植入子宫后,胚胎通过胎盘和 脐带 与母体相联系。

  (2)母体血液中的营养和氧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母体血液,再由母体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所以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3)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连的,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 的。

  (4)胎盘在子宫内被羊水包围,可以使胚胎免受震荡,对胚胎有保护作用。

  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9个多月(约280天),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8、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 分娩 ,产出的胎儿叫婴儿。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大哭能 除去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并促使呼吸系统工作 ,从而获得氧气。

  9、刚出生的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内含有婴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还含有抗病物质 ,因此 母乳 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0、试管婴儿是先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种有性生殖)

  第二节:走向成熟

  1、人的生长过程的顺序排列应是: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2、从书中人类的生长曲线图中可以看出,人一生中有两个迅速生长的时期,即婴幼儿期 和 青春期,生长的速度快。进入成人期后,人基本上就停止了生长。

  3、青春期是儿童逐渐成为成人的过渡时期。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是从11岁到17岁,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2年左右。

  4、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出现的第二性征有 ,男孩出现的第二性征有 。

  5、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在人体外表变化的同时,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1)进入青春期,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后,大约每一个月有1个成熟的卵细胞从卵巢 中排出。如果卵细胞没有受精,子宫内膜会自然脱落,就会引起子宫出血,这就是月经。

  (2)进入青春期的男孩 , 睾丸已经能产生精子,因此有时在睡梦中会排出精液,这种现象叫遗精。

  6、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大脑兴奋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尤其对 烟酒 、不健康书报刊 、 音像制品、网络游戏 之类的诱惑,更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7、总之,青春期是人一生中 身体发育 和 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

  8、新生命诞生后,经过生长发育,最终都要死亡 。衰老的实质是: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衰老的最终结果是死亡,它是生命的终止。它的主要特征是心脏、肺、大脑 停止活动,其中脑 停止活动是死亡的主要标志,即判断人死亡的标准是脑死亡。

  第三节 动物的生命周期

  6、通过 精子 和 卵细胞结合,形成 受精卵 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不需要精子和 卵细胞 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 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1、蛙的各个生长发育顺序是:受精卵→ 小蝌蚪→大蝌蚪—→ 幼蛙→ 成蛙 。蝗虫的一生要经过 受精卵 、 若虫(幼虫)、成虫 三个时期。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 若虫、蛹 、 成虫 四个时期。

  4、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 出生 、 生长发育、 生殖 、 死亡 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寿命 。但是,气候、 食物、 敌害 等生活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动物的寿命会有较大的影响。

  7、受精方式不同①体外受精的有 鱼类 、 两栖类 、 许多无脊椎动物 等;②体内受精的有 昆虫 、 爬行类 、 鸟类 和 哺乳类 等。

  8、胚胎发育方式:①卵生的动物有 昆虫 、爬行动物 、 两栖类 、 鱼 和 鸟类 等;它们的胚胎发育场所在 体外 ,营养来源是 卵黄 。②胎生的动物有哺乳类 ,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子宫 内,营养来源母体。③ 卵胎生(也叫假胎生)的动物很少,如 鲨 、 蝮蛇 是卵胎生动物,它们的受精卵在体内发育,但营养来自卵中的卵黄 。

  9、变形虫等单细胞动物一般进行无性生殖,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即一个母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变成2个子细胞。水螅进行的无性生殖方式是 出芽生殖 。即母体发育到一定时候能产生一些芽体,这些芽体从母体上脱落下来,就可以长成新个体。

  第四节 植物的一生

  1、菜豆种子由 种皮 和 胚 构成;其中胚由 胚芽、 胚轴、培根 、子叶(两片)组成。

  2、玉米种子由种皮 、 胚 和胚乳构成;胚也由四部分组成,但只有1片子叶;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上 碘液 ,能看到变蓝色,说明种子内的主要成分是 淀粉。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胚,这是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其中胚又是由胚芽、 胚轴、培根 、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是新植物的 幼体 。不同点是:菜豆种子无胚乳,有2片子叶;玉米种子有胚乳,有1片子叶。

  4、(1)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2)根据种子里子叶数目分为: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一般在单子叶植物种子中 有 胚乳,双子叶植物中无 胚乳。

  5、种子里含有丰富的 淀粉 、 蛋白质、脂肪 、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主要贮存在胚乳里,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重要贮存在 子叶 里。

  6、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胚必须是 活 的,它是将来发育成幼苗 的结构基础,子叶 或 胚乳中的 营养物质 是胚发育需要的 营养物质的来源。

  7、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上述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8、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中的胚芽、胚轴和胚根细胞开始 分裂和生长。首先,胚根 发育成根,同时 胚芽逐渐长成茎 和 叶,就这样一株能独立生活的新植物诞生了。

  9、芽是未发育的 茎、叶或花。按芽的 着生部位 分为 顶芽和侧芽 两类。顶芽 的生长会使植物的茎增长;侧芽的生长则会使植物体形成 侧枝 。一般顶芽旺盛,侧芽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 抑制 ,这种现象叫 顶端优势 。有时为了需要摘除顶芽,目的是为了促使侧枝的生长。

  10、芽在气温适宜、水分和 养料 充足的条件下,芽顶端的分生组织 细胞会不断分裂,芽轴就逐渐伸长,芽轴上的叶原基也会发育成幼叶,并逐渐长大。

  11、花是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花由 花被 和花蕊 组成,其中 花萼 和 花瓣 构成了花被,花蕊则有 雄蕊 和雌蕊 构成。雄蕊则是由 花药(内有花粉)和花丝组成,而 柱头、 花柱 和子房(内有胚珠)三部分组成了 雌蕊。 但花的重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

  12、植物的一生也跟动物一样,具有 生长时期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受精→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植株开花结果

  第五节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1、当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发育成熟,花被展开, 雄蕊和雌蕊 显露出来,叫开花。

  2、传粉是指雄蕊中的 花粉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3、传粉的方式:

  自花传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 柱头上的传粉方式。豌豆是典型的自花传粉。

  异花传粉,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其中,异花传粉传粉是普遍的传粉方式。

  4、异花传粉的途径:虫媒花,靠昆虫 传粉;这种花的特点是:花粉较黏、有鲜艳的花被、芳香的气味、甜美的 花蜜 。像 桃、月季 、橘 、油菜、牡丹、苹果等植物的花。风媒花,靠 风力 传粉;特点是:花粉 多而轻 、柱头分叉或 成羽毛状、并且伸出花瓣外面。像水稻、玉米 、 杨、榆等植物的花。

  人工授粉: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常用人工的方法来传播 花粉 。

  5、完成传粉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萌发形成 花粉管 ; 花粉管 穿过柱头伸入 子房 ,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内形成 2个精子。

  6、精子到达胚珠后,一个精子与胚珠内的 卵细胞融合形成 受精卵。

  8、子房发育成 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胚珠发育成 种子 , 珠被 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 胚 。子房内如果只有一个 胚珠,受精后果实内只有1粒种子,如桃子等。子房内如果有 多个 胚珠,受精后,果实内可以形成许多粒种子,如西瓜等。

  9、像蕨、胎生狗脊、地钱等植物都 不开花 ,也不产生 种子 ,而是用 孢子 进行繁殖。

  10、营养繁殖是指许多被子植物还可以用 营养 器官,即根 、茎 、叶进行繁殖的生殖方式。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有四种:分根 、扦插 、压条、 嫁接 。嫁接能否成活的关键是砧木和接穗的 形成层 紧贴。营养繁殖的优点:能够更好地保持某些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 ,不易变种,而且繁殖速度快 。被广泛地应用于花卉和果树 的栽培中。

  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1、使肉变质的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细菌。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用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的细菌,但可以看到细菌大量繁殖后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即菌落。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球状、杆状、螺旋状。

  3、细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但看不到细胞核(有遗传物质DNA)。像细菌这样没有细胞核的细胞称为原核生物。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6、细菌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的。细菌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8、有些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如: 嗜酸乳杆菌、基因重组的大肠杆菌;也有些是有害的,如 肺结核、鼠疫等

  10、使面包发霉的是一种霉菌。霉菌属于真菌,因为它有细胞核。真菌的细胞与植物、动物细胞一样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一般按细胞组成,可将真菌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

  12、真菌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酵母菌、霉菌、食用菌。酵母菌是一类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种类较多,其细胞形态通常为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比细菌的个体要得多。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主要是出芽生殖。我们对酵母菌广泛应用于发面和酿酒。

  15、常见的霉菌有根霉、青霉、曲霉等。

  16、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菌丝的顶端产生孢子进行繁殖。霉菌的孢子数量特别多,体形特别小,每个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都能长成新的个体。

  18、一些真菌可以食用,如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等,人们称它们为食用菌。食用菌主要也是通过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二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

  一、感觉世界

  1、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官有:眼、耳、鼻、舌、皮肤,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2、感受器有:皮肤中的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受器。所有感觉的生成部位在大脑皮层(神经中枢)

  3、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4、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

  5、嗅觉:鼻的结构:鼻腔、 嗅觉神经末梢(内含嗅细胞和嗅觉神经)

  6、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 →嗅觉细胞→ 嗅觉神经 →大脑 → 产生嗅觉

  (蛋糕中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空气中,当人呼吸的时候,这些化学物质进入鼻腔,并溶于鼻腔内的粘液中,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信息通过嗅神经传到大脑,产生蛋糕香味的感觉,这就是形成嗅觉的过程。)

  7、嗅觉的特点:(4点)

  ① 大脑嗅觉会产生疲劳现象,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了。

  ② 人的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

  ③ 不同的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④ 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8、味觉: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乳头),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

  8、味觉: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乳头),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

  9、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溶于唾液 →味觉细胞→味觉神经 大脑→产生味觉(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

  10、四种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 综合味觉有:麻、辣、涩

  11、舌的不同部位对四种基本味觉的敏感程度不同:

  甜味 舌尖 ;苦味 舌根 ;酸味 舌侧中部;咸味 舌侧前部

  12、说明: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味觉。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

  小孩在嗅柠檬时吃苹果,将产生什么味道。(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道)

  二、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说明:有物体的振动,但不一定能发出声音,还需要介质传播。

  2、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3、传播的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在太空要靠无线电波交流。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即将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液体能传声。

  4、声音传播的速度:

  ①与温度有关,在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气温每升高1℃,传播的速度增加0.6米/秒。

  ②与介质有关,固体传声较快,气体最慢(物质越密传声越快,越疏传声越慢,为什么?)

  5、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就产生回声。

  三、耳和听觉

  耳的结构:

  1、耳廓:收集声波

  2、外耳

  外耳道:传递声波的通道

  鼓室:中耳中的空腔,与咽鼓管相通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3、中耳

  听小骨:把声音放大

  咽鼓管:平衡鼓膜内外气压

  4、内耳

  半规管:晕车、晕船

  前庭:晕车、晕船

  耳蜗:有听觉感受器,接受声音,并传递给听觉神经。

  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 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小骨(把声波扩大并传导)→ 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 听觉神经(传到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廓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耳蜗的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人用两个耳朵听的好处:主要是能辨别声源的方向,其次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清楚。

  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听觉的减弱与丧失:人的听觉与人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听觉能力越弱,直到丧失。

  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或发生障碍会造成传导性耳聋——可用助听器;耳蜗、听觉中枢和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损伤会造成神经性耳聋—不能用助听器。

  音调、响度、音色: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通常指的是声音的尖或低沉,主要与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频率:1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赫)),频率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一般儿童的声音比成人的尖,故儿童的音调比成人的高。同样道理,女人的音调比男人的高。音乐中的“1、2、3、4、5、6、7”以及“C”、“D”调等指的是音调。

  ②人的发声频率(65Hz-----1100Hz)与听音频率(20Hz-----20000Hz)是不同的,如果某物体发出的声音在人的听音频率范围内则能被听到,反之,不在人的听音范围内,高于2000Hz的声音(波)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波)叫次声(波),这些声音人听不到。

  ③响度:声音的大小,通常指声音太大,太响亮。主要与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大小)有关,其次还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在声学上常用分贝(dB)来表示,0dB表示人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不是指没有声音。注意了解几种环境中响度的分贝值。

  ④音色:声音的特色,是由音调、响度等综合在一起的一种混合感觉。不同的人音色不同,同一个人的音色还与年龄有关。

  ⑤噪声:凡是影响人的正常的工作、生活与学习的声音都称为噪声。控制噪声的措施有: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途径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四、光和颜色:

  1、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太阳和所有的恒星等都是光源。

  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①小孔成像②影子的形成③月食、日食④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108m/s),空气中次之。

  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3×108米/秒×365×24×3600秒=9.4608×1015米。

  3、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所以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

  4、看不见的光:①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②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

  5、物体颜色:

  a) 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b) 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注意: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则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6.光线。

  在科学上,人们往往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路线与方向,称为光线,其中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7、三原色:红、绿、蓝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有哪些?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一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人类的新生命是从一个 受精卵 发育而来的。受精卵是由精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692762